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骆宾王幼年被人称为神童,但他一生遇见的挫折较多,令人惋惜

骆宾王幼年被人称为神童,但他一生遇见的挫折较多,令人惋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大树文史 访问量:4198 更新时间:2024/1/8 10:22:39

唐朝时期,涌现出了几位有名气的诗人,当时的人们喜欢叫他们“初唐四杰”。其中有一位,就是年少就可以做出《咏鹅》的骆宾

骆宾王出生在浙江义乌的一个乡村,村庄的名字叫做骆家塘。他的家世清白,是一户典型的书香门店,祖上也曾做过官,一家子都是化人,对于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骆宾王来说,自己的学识家庭的教育要比别人强很多。

因为当时的隋唐时期比价动荡,他的祖上选择了辞官回乡,所以家中的光景大不如前,但在当时还是保持着大户人家的做派和家学。自从他出生后,家里人给他厚望,希望他可以续上祖上的遗志,继续入朝为官,所以起名的时候,还借鉴了《周易》。

骆宾王从小就很聪明,他学识很好,7岁的时候就会作诗,一首《咏鹅》被流传了千年,当时人们觉得他聪明伶俐,都叫他作“神童”。在他10岁的时候,跟着做官的父亲来到了山东上任,但是没过多久父亲就因病去世了,年幼的他和家里人就开始过上了艰苦的生活,他一直借助在别人的家中,直到17岁。

那一年他要去参加科考,因为对自己的学识很有信心,一路考上来也比较顺利,但是不知道怎么的竟然状元落榜了,从小就在父亲的身边看着他的正直品格,自己的内心也是往高洁的,他对自己才学很有信心,也不希望靠关系来进入官场,于是仅靠自己的努力只是在长安做了一个小官。

因为为人正直,在官场不懂变通,这对骆宾王来说,有点不太招人喜欢,因为官场的事情和复杂,对于不懂其中道理的人来讲,是一个比较大的障碍。很快他被人当作是一个异类,认为他凭借自己的才华高就看不起其他的人,是会容易遭到排挤的。

因为受不了这样的环境,所以只能是辞官做了元庆的府中门客。李元庆很看中他的才华,让他给自己的写一份推荐信,说说自己的优点,但是他拒绝了,因为他觉得这样做是不成形的表现,不就是骗人吗?李元庆大恼,觉得此人如此不懂得变通,以后估计也没有什么大成就了,可怜他一生的才华,留她在自己的府中直到他逝世。

后来因为李元庆死了,自己在李府也待不下去了,就起身回了山东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标签: 骆宾王

更多文章

  • 骆宾王7岁创作《咏鹅》,却一生仕途不顺,65岁下落不明

    历史人物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标签:骆宾王

    提到古诗词,相信大家都会想到“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由于这两位诗人在中国古代文坛中的名气及地位都极高,所以他两的诗被人们广为流传。不过,大家可记得,你们背诵的第一首诗是什么诗?那就是《咏鹅》。《咏鹅》一直是我国一年级语文课本中的第一首古诗,2019年开始才换成了《汉乐府·江南》。这首诗读起来朗朗

  • 骆宾王送友人出征,此诗豪迈无比,立意高远,读来热血沸腾

    历史人物编辑:刘雨乐标签:骆宾王

    在“初唐四杰”之中,骆宾王排名最后,却最为后人所熟知。不仅是因为他写下了《咏鹅》这样神童诗,更是因为他辅佐徐敬业反抗武则天,闹得沸沸扬扬。其实,在小珏看来,骆宾王真可谓是一个传奇人物,他的作品并不算丰富,却有三篇完美诠释了一生。在幼年时,骆宾王很快就崭露头角,成为当地有名的神童,七岁时所作的《咏鹅》

  • 唐才子传之初唐四杰骆宾王:少年天才美如画、大骂武后无影踪

    历史人物编辑:马帅标签:骆宾王

    七八岁时,当我们还懵懵懂懂,咿呀学语的时候,有人却已经以天才而闻名。当我们艰难地学习背诵那“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时,却不知这是他七岁所作之诗。何为相形见绌?何为人比人活不成?在此不言而喻。他就是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的翩翩才子。然才高之人,人生之路却往往不太平坦,甚至较于常人更

  • 谜一样的骆宾王

    历史人物编辑:阅微文史堂标签:骆宾王

    684年是读书人骆宾王的宿命,严格地说,从这年冬天开始,世上就不再有骆宾王这个人了。这年11月,徐敬业扬州起兵讨伐女皇武则天兵败,骆宾王作为徐敬业的宣传部长,犯下的是谋反罪、颠覆国家政权罪,这是杀头之罪,所以从起兵那一刻始,骆宾王的命运就注定了,要么王,要么冦,起兵三月就失败,作为谋逆的罪人,世间都

  • 骆宾王最后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虾扯闲谈标签:骆宾王

    提到骆宾王童叟皆知,《鹅鹅鹅》应该是全网好友接触的第一首诗。(来自于网络)那么骆宾王最后的结局是怎样呢?一是骆宾王被徐敬业的儿子所杀,献给武皇,徐敬业的子嗣获得赦免。二是骆宾王在徐敬业兵败之后,就跳江而亡。三是骆宾王与徐敬业的儿子为了逃脱武皇的追捕,找了两具尸体佯装死亡,最后骆宾王出家为僧云游四海。

  • 唐至德二年冬,满目萧瑟的睢阳城中,张巡手握钢刀,一步一步走到自己的爱妾身

    历史人物编辑:季晋宇标签:张巡

    唐至德二年冬,满目萧瑟的睢阳城中,张巡手握钢刀,一步一步走到自己的爱妾身后。当他颤抖着举起刀柄,周围的将士们早已泣不成声……张巡从小博览群书,读书三遍,即能终身不忘。而且他身长七尺,通晓兵法,志向远大,不落俗流。开元末年考中进士,而当时其兄张晓已经身为监察御史,兄弟两人都名重一时。但张巡为人有气节,

  • 吃人将军张巡,以3000人抵挡13万叛军,以一己之力改变唐朝的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花漫晨标签:张巡

    他是著名的吃人将军,被文天祥视为偶像,死后被官方封神。以一己之力改变唐朝的历史,却留下了一千多年的争议,他就是唐朝名将——张巡。张巡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将军呢?公元755年的冬天,繁华的盛唐迎来一次惊天变故。安禄山与史思明在范阳起兵,率20万精锐直逼两京,安史之乱爆发!唐朝主力军节节败退,高仙芝、哥舒翰

  • 张巡:历代都认为他是大忠臣,却又是一位有争议而不敢宣传之人

    历史人物编辑:樊亚茹标签:张巡

    张巡:光扬于史册,龟鉴于人伦今天壮着胆子写一个开博以来最难写的人物,他便是唐人张巡,对这个人,喜欢历史人的应该知道,但无论是史家还是民间,对他的评价却见仁见智,说这话是温柔的,准确说,对他的评价于公视为忠臣,于私指责其惨无人道,因为其中涉及到人伦惨绝的“人吃人”现象。正因为这一现象,历史在绝大部分的

  • 睢阳之战:张巡以1万人对战叛军13万人,坚守十个月,历经四百战

    历史人物编辑:邓苹标签:张巡

    安史之乱中最惨烈的战争,莫过于“睢阳之战”了。1、惨烈的睢阳之战有多惨烈?交战前,《资治通鉴》记载双方的实力对比如下。唐军:巡初守睢阳时,卒仅万人,城中居人亦且数万。叛军:子奇以归、檀及同罗、奚兵十三万趣睢阳。睢阳之战历时十个月,张巡率领的唐军守城战绩非常华丽,《资治通鉴》载“前后大小战凡四百馀,杀

  • 唐朝名将张巡,为保大唐江山与将士食人三万,到底是英雄还是恶魔

    历史人物编辑:酷喵小齐标签:张巡

    《新唐书》写道:“使姬云如庶吉请师,不宜,遣数千。姬云曼即骂,请死战,叔姬不敢应。””金明怕老师出来见袭,又避巡之威,怕得逞,一开始也没有离开老师的意思。我也爱极云的强者,我想留着。为了一顿大餐和一份欢乐的工作,季允哭着说:“昨天离开睢阳的时候,士兵们已经没有食物吃满月了。今大夫兵未出,声乐广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