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郎神花钱上有没有巫支祁?
由于二郎主题花钱上没有明确的巫支祁的题记说明,二郎神文本资料中也没有提及与巫支祁的关联,《搜山图》中也只有民国的钱化佛将猴样之妖题名为“巫支祁”,而更早的《搜山图》长卷中并没有如此去比附,所以二郎神主题花钱上有无巫支祁就成了一个疑团。
我们来做个有趣的假设,假设二郎神花钱上有巫支祁的存在,那么,哪些花钱会有如此嫌疑呢?
二郎花钱巫支祁嫌疑之一:
在本钱中,水中的猴形动物,形态既小,也比较简率模糊,假设说这水中的猴形动物就是巫支祁,那么就相当于说,二郎神在这里对于水妖孽龙、水妖巫支祁进行了并案处理,而一网打尽了,这就跟唐代佛光寺天王镇妖图中,妖魔的代表,就是龙与猴的逻辑,一样。但是这种假说,由于图像的弱小,不容易辨别,所以存在着比较大的疑惑,见下图:
二郎花钱中的水中猴形要素 老赵旧藏
唐代佛光寺壁画中的妖猴与孽龙
二郎花钱巫支祁嫌疑之二:
二郎神主题花钱 陆昕藏品
本钱画面主尊披发仗剑,虽有真武之嫌疑,但是没有真武图像的其他要素,诸如龟蛇之相,七星之相,皂旗等等。布局反而与花钱中的另一款二郎神的造型十分对应,见下图:
二郎花钱 田丰藏品
同时,由于画面上除去被捉的对象,一共七人,所以难不成是二郎神手下的梅山七圣不成?值得探索。
那么,被绑在穿下的那个人到底是谁呢?
就花钱的图像识别系统而言,我们看到如此的绑法,自然就会想起另一枚著名的花钱关王钱。
关王钱 已故花钱收藏家木鱼旧藏
关王钱 吾道鼠藏品
本钱上的关王说的就是关羽,据笔记资料记载,崇宁三年(1104)宋徽宗追谥关羽为“崇宁真君”,大观二年(1107)追谥关羽为“武安王”,宣和五年(1123)再次追谥关羽为“义勇武安王”,所谓关王,源出于此。关王的问题我们日后有空再聚焦。关王对面被捆绑的俘虏,出于我们对神怪花钱除魔降福功能理解的日渐加深,它在逻辑上,似乎更应是被关羽在宋代降服的蚩尤。
据《大宋宣和遗事》载:崇宁五年(1106)张天师请关羽神灵斩在解州作祟的蚩尤。正规史书上也记载解州盐田有水患,所以才延伸出作为神灵话语体系的关羽被作为降魔的大神前去降服蚩尤,从而由此具有了伏魔的普世文化价值。
其逻辑脉络是,第一,解州之名出于蚩尤,《孔子三朝记》载:“黄帝杀蚩尤于中冀,蚩尤股体身首异处,而其血化为卤,则解之盐池也,因其尸解,故名其地为解。”所以,解州本身就是由蚩尤而来,而兵败被杀、身首异处的蚩尤本身,血化成卤,就是解州的盐池。宋朝沈括《梦溪笔谈》中就载:“解州盐泽,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大旱未尝涸,卤色正红,在版泉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 。”
第二,关羽被征召去除魔,关羽代表正义,蚩尤代表妖魔。《水浒传》中,关羽战方腊麾下大将领钱振鹏时,描述两人战斗时有句云:“好似武侯擒孟获,恰如关羽破蚩尤”。方腊军本身就是魔军,宋江率领王师整套剿灭之,的确就如关羽破蚩尤了。
第三,关羽所除之魔蚩尤的具体形态,是蛟。《大宋宣和遗事》载:继先答曰:“昔轩辕斩蚩尤,后人立祠于池侧以祀焉。今其祠宇顿弊,故变为蛟,以妖是境,欲求祀典。臣赖圣威,幸已除灭。”
如此,假设关王钱上的俘虏是蚩尤,那么他那光溜溜的身体,也似乎在喻示着对手是被从水中所擒拿。而蚩尤既是特定凶神,后又化身为蛟龙,假设花钱上用蛟龙去表现蚩尤,则可能会与其他真的蛟龙混淆,从而会干扰作为蚩尤的主题诉求。所以也就存在一种可能,就是艺术家就会选择一个类似人的形态去表现蚩尤这个妖怪。因为蚩尤本身是一个曾经与黄帝争夺领导权的凶神。他本身并不是龙,只是在解州化身为龙而已。而他的光溜溜的身体,则表示关羽水战而胜的特定背景。
明代商喜著名的画作首都博物馆藏《关羽擒将图》中,关羽擒拿的对手,就也是赤裸裸的,因为他就是从水中被捉拿的。
《水浒》第19回,阮氏兄弟水战捉住了何清何观察,道:“且把他来捆做个粽子,撇在船舱里。”可见当时在水里捉住的时候,是不免要捆成粽子形状的。
由此,我们也许可以大胆想象一下,假设该钱该面是二郎主题故事,而二郎神所擒拿的赤裸裸的出于水中的人形妖精,又会是谁?假设说是巫支祁,估计也多少会存在几分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