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责问魏征为何劝别人害自己,魏征说了一句话,李世民服了

李世民责问魏征为何劝别人害自己,魏征说了一句话,李世民服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书中文史屋 访问量:1793 更新时间:2024/1/26 8:19:40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大将李渊顺势起兵攻占了长安,他首先拥立杨广之子杨侑为帝,随后便名正言顺地接受了这位隋恭帝的“禅让”而自立为帝,至此强盛的大唐王朝开了篇章。在这个过程中,李世民功不可没,他不仅擅于出谋划策,还精于领兵作战,为父亲李渊立下汗马功劳。

李渊的儿子有很多,但论建功立业方面,谁都无法与李世民匹敌,所以在还未称帝前,李渊最器重李世民,李世民的势力也在各王中最为壮大。而成为皇帝后的李渊却发现,李世民在诸子中一头独大,反而不是什么好现象!

李渊心存芥蒂,准备削弱秦王实力,但为时已晚。因为李渊享有的是政治大权,他是王朝的掌舵人,负责发号施令;李世民虽然只是亲王,但拥有绝对的军事权统御力,是军队的实际领导者,可以号令百军。

而另一边,太子李建成手中的筹码实在不堪一击,既没有权力,有没有实力,只是个空壳子,只能依附在李渊的庇护之下,还时常收到李世民的威胁和挑衅。

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有能力的人也有实力,却得不到该有的位置,无能力的人也无实力,反而站得很高。更关键的是,李建成自知战功和威信不及李世民,所以联合李元吉一起联合排挤和陷害他。

李世民也不是软货,其名下的人才集团也很强大,于是以李建成为首的太子派和以李世民为首的秦王派便开始了长期的明争暗斗。李渊自然是充当协调的角色,可是他却故意偏向太子派,因此彻底惹怒了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一次亲情与权力交织的流血政变,让李世民登上了巅峰,太子李建成被杀,他的所有资源也悉数归了李世民所有,其中就包括魏征

魏征原属瓦岗寨,后被李建成重用,善观大局的他深知秦王之害,所以他曾向李建成建议要早做决断,防患于未然,甚至不惜除掉李世民都是有必要的,李建成虽有所领悟,但没有付诸实践,最终被其所杀。

李世民夺位成功后曾质问魏征,为何要离间他们兄弟,致自己于死地?魏征从容不迫,据理回答道:“太子要是按照我说的去做,就没有今日之祸了!”

是啊,在一朝为一君,当时的正统是李建成,而造反的李世民是被当做逆贼来看的,所以魏征的谏言是为了大唐,是正义之言。而且魏征此语并没有拐弯抹角和任何隐瞒,俱是直言实话,可见其过人的胆识和勇气。

李世民听到魏征的回答,也是赞叹其正义的为人和直爽的性格,很是服气,所以不仅没有杀他,而且还赐予詹事主簿的职位。后来魏征因直言进谏而深受李世民重用,从而成为太宗的左膀右臂,君臣的典故亦流芳后世。

参考书目:《唐书》

标签: 魏征

更多文章

  • 西游记中的魏征真的很牛吗?对唐太宗而言,魏征其实就是个叛徒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前一线标签:魏征

    在《西游记》原著中,那大唐王朝的官员中,有个人很牛,怎么个牛呢?他虽然只是个区区凡人,可是竟能斩杀神仙。或许你已经猜到了,没错,他就是唐朝的丞相魏征,而被他斩杀的神仙正是那倒霉的泾河龙王。今天,我们就来分析分析,魏征区区一个凡人,凭什么能斩杀堂堂龙王呢?你可能会说,人家魏征乃为“人曹官”,泾河龙王犯

  • 李世民将公主嫁于魏征长子,为何在魏征死后悔婚,还推倒他的墓碑

    历史人物编辑:打工人清清标签:魏征

    公元643年,魏征奄奄一息,李世民带着太子李承乾和9岁的新城公主去探望,并将女儿赐婚给魏征的长子。可是,魏征刚死没多久,李世民不仅取消了婚约,还推倒了魏征的墓碑。魏征也算是家喻户晓的历史名人,他是李世民可以正衣冠的“镜子”,是古代最有名气的谏臣。李世民玩鹞鹰,听闻魏征前来奏事,竟吓得把鹰藏在怀中,生

  • 取经成功后,小白龙杀魏征轻而易举,他为何不找魏征报仇雪恨?

    历史人物编辑:吃着瓜娱乐社标签:魏征

    取经成功后,小白龙杀魏征轻而易举,他为何不找魏征报仇雪恨?(精读西游记后传第12期)在西游记后传中,小白龙可谓是一个苦大仇深的人。简单总结他的经历,就是爹爹不疼,师兄弟不爱。他是西海龙王的三太子,只可惜龙的寿命都很长,所谓的太子不过是一个尊称,根本不可能登基。更何况,小白龙还是庶出,西海龙王看见他一

  • 唐朝有魏征,宋朝有包拯,明朝有海瑞,为何清朝缺少铁骨谏臣?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魏征

    在民间茶余饭后的话题中,有关封建社会朝堂上的故事一直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无论是唐朝、宋朝还是后来的明朝,都不乏有这种铁骨铮铮敢于当面和皇帝老儿据理力争的大臣。其中就比如唐朝的魏征、宋朝的包拯、明朝的海瑞等。这些大臣为了纠正皇帝的错误,也为了成全自己的美名,不惜拼着一身剐,也要直言觐见,生怕皇帝误入歧途

  • 唐朝名臣魏征死后,为何李世民要毁掉自己女儿与魏征之子的婚约?

    历史人物编辑:马帅标签:魏征

    魏征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谏臣,他以直言不讳闻名于世,正因为他的直言敢谏得到李世民器重,但是李世民并不喜欢魏征,他对魏征一再忍让,只是为了向天下臣民证明自己是一位谦虚、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皇帝,中国古代拥有贤名的皇帝大多善于伪装自己,而魏征只不过是李世民用来树立良好形象的工具罢了。其实李世民并不是魏

  • 魏征帮助李世民开创了盛世,为何魏征死后竟然被李世民砸了墓碑?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述标签:魏征

    据说魏征参与谋反,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李世民是信了。李世民和魏征,一个直言进谏,一个从善如流,在君臣二人的不懈努力下,硬是开创了贞观盛世,留下了一段佳话。公元643年,魏征去世,李世民悲痛欲绝,5日不上朝。随后,李世民给魏征追封官爵,上谥号,亲率文武百官为魏征送行,并亲笔题写墓志铭,可谓是恩宠无以复加

  • 这位比魏征还敢说的“诤臣”,为何客死汉中?原因令人唏嘘

    历史人物编辑:社工师罗先生标签:魏征

    来源:高台兴南加油站很多人都认为唐代最著名的“诤臣”是唐太宗时期的左光禄大夫 、太子太师、郑国公魏征,因为魏征有治国的才干,性情又耿直,从不退缩屈服,李世民与他谈论,总能欣然接受他的意见。魏徵也为遇到赏识自己的君主而喜不自胜,于是把心里的想法全部说出来,毫不隐瞒。有了“人镜”魏征,心胸宽广的李世民共

  • 魏征凭什么斩了泾河龙王?魏征:我的背景你不懂

    历史人物编辑:用图说史标签:魏征

    泾河龙王为了赢得与袁守城的赌注,私自篡改了下雨的时辰和雨量,最终被魏征斩首。在民间传说中,龙是具有莫大神通的动物,为何被一介凡人斩首呢?很显然,泾河龙王是被人算计了!《西游记》中,泾河龙王的地位并不高在《西游记》这部小说中,龙只是一个普通的种族而已。古人形容某人特别神秘,喜欢说他“神龙见首不见尾”。

  • 魏征是犯颜直谏的典范?跟他比起来,魏征简直弱爆了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魏征

    一说起犯颜直谏,君臣相得。人们总会第一时间想起魏征和李世民,但是在历史上有个人却真正的在用生命进谏,最后也因进谏而死,魏征与他比起来,简直弱爆了。这个人就是鬻[yù]拳。 鬻拳是春秋早期,楚国宗室后裔。鬻拳所在的时代,正是楚国发家的上升期。当时的楚国国君楚文王就是与齐桓公、晋文公争霸的楚成王之父。

  • 一代名相魏征,下场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魏征

    李世民的哀叹与反复唐太宗贞观十七年(西历643年),一代名相魏征去世。对于魏征的去世,太宗皇帝感到郁郁不已,于是太宗皇帝留下了这样的一段千古名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而就在唐太宗对微整的去世表示哀叹没过多久,唐太宗就命人砸了魏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