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名臣魏征死后,为何李世民要毁掉自己女儿与魏征之子的婚约?

唐朝名臣魏征死后,为何李世民要毁掉自己女儿与魏征之子的婚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马帅 访问量:1430 更新时间:2024/1/28 14:04:39

魏征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谏臣,他以直言不讳闻名于世,正因为他的直言敢谏得到李世民器重,但是李世民并不喜欢魏征,他对魏征一再忍让,只是为了向天下臣民证明自己是一位谦虚、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皇帝,中国古代拥有贤名的皇帝大多善于伪装自己,而魏征只不过是李世民用来树立良好形象的工具罢了。

其实李世民并不是魏征的第一任老板,在李世民前魏征先后跟随元宝藏、李密、李渊、窦建德李建成,所以魏征的一生是六易其主,李建成倒台后,李世民赦免了魏征,将他收编到麾下,并委以重任,李建成麾下的文臣,只有魏征受到李世民的重用,并协助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王朝,有一代贤相的美誉。

贞观十七年(643年),在魏征病危之际,李世民把自己年仅九岁的小女儿新城公主许配给魏征的长子魏叔玉,新城公主是长孙皇后的小女儿,她备受父母喜爱,可见李世民对魏征的器重。

同年,魏征死后,李世民负约,取消女儿与魏叔玉的婚事,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致使李世民背负负约之名,也要悔婚呢?这恐怕要从魏征不屈不挠的性格开始说起。

魏征敢于直谏

魏征本来是李建成手下的谋士,李世民惜才,玄武门之变后,不舍得杀魏征,将其收编到自己的门下,李世民即位以后,升任魏征为尚书左丞,并多次召见魏征,询问得失,魏征觉得自己遇到了一位贤主,每次都滔滔不绝,前后上谏两百多件事,李世民都欣然接受。

贞观元年(627年),有人弹劾魏征,说他私自提拔亲戚入朝为官,李世民派温彦博去查个究竟,结果是他人诬告,温彦博对李世民说:虽然魏征没有犯法,但是他身为朝中大臣,理应避疑,就是因为魏征不懂避疑,才给人家落了口实。后来李世民让温彦博转告魏征,让他以后做事小心点,不要再惹出麻烦。

本来李世民是善意的提醒,魏征却不买账,他立即面奏李世民说:我听说皇帝与臣子之间,要相互协助,如果只知道避嫌,不知道公事公办,那怎么能行呢?

李世民听后发现魏征毛病又犯了,于是连忙说爱卿说的有道理,结果魏征不依不饶、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要求李世民让他做良臣不要做忠臣。

李世民好奇的问:什么是良臣?什么又是忠臣?魏征回答:让皇帝成为明君的臣子是忠臣,使皇帝沦为昏君的是忠臣。李世民听后觉得虽然魏征确实让人讨厌,说的话也不无道理,于是赐给魏征五百匹绢。

魏征之所以胆子这么大,他认为李世民喜欢听实话,如果李世民刚愎自用,谁还敢说话?

李世民对魏征一再容忍

魏征向来喜欢在李世民面前唠唠叨叨,一心把李世民打造成明君,根据《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的老部下濮州刺史庞相寿因贪污而被免职,庞相寿托人向李世民传话,说自己跟着他南征北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李世民念及旧情让庞相寿官复原职。

结果这件事被魏征知道了,他立即进谏说:现在宫内宫外,皇上的老部下可多了,他们都想依仗着你的私情搞非法活动,这样做不是鼓励他们徇私枉法吗?

李世民听后只好收回成命,把庞相寿打发走了。

一次李世民从首都长安来到洛阳,住在显仁宫,他四处瞧了瞧,发生没有山珍海味,连茶具都是陈旧不堪,李世民大怒把管事的人免职了。

魏征知道后,又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他说奢侈腐化可不好,当年隋炀帝追求浮华生活,结果亡国了,后来李世民又把已经开除的总管官复原职。君无戏言啊,李世民为了魏征几次收回皇命。

李世民除了对魏征言听计从以外,还非常怕他,一次高句丽为向大唐示好,向李世民献上两名女子,魏征立即劝诫李世民说不可接受,美女祸国殃民,李世民想想觉得也是,前段时间高句丽派人送来两只乌鸦,我都爱不释手,下朝后第一时间想着去看看乌鸦,要是两位美女那么就更不想工作了。

有一次魏征又犯抽了,他去找李世民商量事情,这个时候李世民正好在玩乌鸦,而且已经玩了一个多小时了,魏征看见后教训李世民说:领导不可以玩物丧志。

后来魏征又一次来汇报工作,李世民吓得立刻把乌鸦藏到袖子里,这次魏征没完没了说个不停,等魏征走了,鸟也被捂死了。

李世民为什么要负约悔婚?

李世民曾经说过,因为他有魏征的辅佐才能天下大治,所以贞观十七年魏征病故以后,李世民放声痛哭,而且下令停止朝会五天,并给魏征一个“文贞”的谥号。

为表彰魏征的功绩,李世民准备给他举办了一场隆重的下葬仪式,但是却被魏征的老婆拒绝了。

李世民为魏征送葬时,登上苑西楼,在最高处远远望着魏征离去,哎,我的魏爱卿走了,那么受到李世民尊敬的魏征,李世民为何在他死后的当年悔婚呢?这可能跟魏征的为人和一场谋反案有关。

魏征作为唐代有名的贤臣,他廉洁、勤劳、能力强,受到李世民尊敬,但是聪明、能干的魏征却疏忽了一点,他不应该跟领导争后世之名,李世民之所以对魏征一再忍让,无非是想向天下臣民树立良好的政治形象,留下千古佳话,而魏征却挡了他的道。

魏征生前把自己写给李世民的谏辞都记录下来,并交给史官褚遂良,让褚遂良如实写到史书里,李世民知道了以后,非常生气,我一再忍让魏征为的就是能够名留青史,魏征这样做是不是想把我的丑事抖出来,跟我争千古佳话吗?大臣的后世之名都是我赏赐的,魏征有什么资格跟我争?这件事魏征惹恼了领导。

魏征除了有跟领导争后世之名的嫌疑以外,他还被牵涉进太子谋反案中,那么魏征怎么会被牵扯进来呢?

当年隋文帝能够推翻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是因为得到了关陇贵族集团的支持,所以隋文帝即位以后竭力打压关陇集团,隋炀帝建立东都洛阳也是为了摆脱关陇集团,李渊起兵以后派李世民占领关中,也是为了得到关陇贵族集团的支持,所以说关陇集团可以让隋朝建立,也可以让他覆灭。

李世民即位以后,觉得魏征不是贵族出身,没有什么背景,所以派他监视山东贵族和关陇集团,结果魏征犯了大忌,他先后向李世民推荐中书侍郎杜正伦和吏部尚书侯君集,并说他们都有宰相之才。

杜正伦属于山东望族,侯君集属于关陇集团,这样一来魏征就有了联合东西文武两大势力之嫌疑。

公元643年,侯君集因晚年失宠不得志,联合处于低落期的太子李承乾欲发动政变,结果侯君集因谋反被诛,杜正伦因犯罪被流放驩州(今越南)。

李世民怀疑魏征结党营私,一怒之下亲自扑魏征墓碑,让魏征死不瞑目。

除此之外李世民下令取消自己的小女儿新城公主与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君无戏言啊,可见这次魏征真的把李世民给惹恼了,幸好他去世得早,不然结局恐怕也不理想。

标签: 魏征

更多文章

  • 魏征帮助李世民开创了盛世,为何魏征死后竟然被李世民砸了墓碑?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述标签:魏征

    据说魏征参与谋反,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李世民是信了。李世民和魏征,一个直言进谏,一个从善如流,在君臣二人的不懈努力下,硬是开创了贞观盛世,留下了一段佳话。公元643年,魏征去世,李世民悲痛欲绝,5日不上朝。随后,李世民给魏征追封官爵,上谥号,亲率文武百官为魏征送行,并亲笔题写墓志铭,可谓是恩宠无以复加

  • 这位比魏征还敢说的“诤臣”,为何客死汉中?原因令人唏嘘

    历史人物编辑:社工师罗先生标签:魏征

    来源:高台兴南加油站很多人都认为唐代最著名的“诤臣”是唐太宗时期的左光禄大夫 、太子太师、郑国公魏征,因为魏征有治国的才干,性情又耿直,从不退缩屈服,李世民与他谈论,总能欣然接受他的意见。魏徵也为遇到赏识自己的君主而喜不自胜,于是把心里的想法全部说出来,毫不隐瞒。有了“人镜”魏征,心胸宽广的李世民共

  • 魏征凭什么斩了泾河龙王?魏征:我的背景你不懂

    历史人物编辑:用图说史标签:魏征

    泾河龙王为了赢得与袁守城的赌注,私自篡改了下雨的时辰和雨量,最终被魏征斩首。在民间传说中,龙是具有莫大神通的动物,为何被一介凡人斩首呢?很显然,泾河龙王是被人算计了!《西游记》中,泾河龙王的地位并不高在《西游记》这部小说中,龙只是一个普通的种族而已。古人形容某人特别神秘,喜欢说他“神龙见首不见尾”。

  • 魏征是犯颜直谏的典范?跟他比起来,魏征简直弱爆了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魏征

    一说起犯颜直谏,君臣相得。人们总会第一时间想起魏征和李世民,但是在历史上有个人却真正的在用生命进谏,最后也因进谏而死,魏征与他比起来,简直弱爆了。这个人就是鬻[yù]拳。 鬻拳是春秋早期,楚国宗室后裔。鬻拳所在的时代,正是楚国发家的上升期。当时的楚国国君楚文王就是与齐桓公、晋文公争霸的楚成王之父。

  • 一代名相魏征,下场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魏征

    李世民的哀叹与反复唐太宗贞观十七年(西历643年),一代名相魏征去世。对于魏征的去世,太宗皇帝感到郁郁不已,于是太宗皇帝留下了这样的一段千古名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而就在唐太宗对微整的去世表示哀叹没过多久,唐太宗就命人砸了魏征的

  • 同一人有两块墓志铭,内容大不相同,魏征果真是个滑头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祥标签:魏征

    1969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又出土了一个李密的墓志铭,这样,除了李密除墓中埋的墓志铭外,又多出了一块墓志铭,为何李密会有两块墓志铭呢?我们知道,对于古人来说,是记录死者生平事迹经历的一个传世文献,是貝有唯一性的,大多数情况下,其原文留于世间的应为传世版本,因为这样便于后来修改补充。一般情况下,埋在地

  • 魏征被称作唐太宗的明镜,为啥魏征去世后,李世民却怒推其碑

    历史人物编辑:趣闻秘史杂货铺标签:魏征

    在古代社会中,皇上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而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那更是“圣意”,是不可违抗的。即便是贤君,也不愿意听到每天有人在你的耳边叽叽喳喳,说着和你意见相反的话。而在昏君那里,每个敢直言犯上的大臣基本都是大“傻瓜”,轻者丢了仕途,重则丢了脑袋。聪明的大臣在劝谏时总会为帝王留些面子,用比喻及旁敲侧击

  • 李世民与魏征费尽心思相爱相杀的背后是:人性和权谋

    历史人物编辑:YES星球标签:魏征

    号称最完美的君臣关系,大概也不过是君臣角色扮演的两个最佳演员演绎出的一场戏。毕竟君臣关系其实也是需要人设,只不过他们的剧本需要自己揣摩书写。历史上的李世民和魏征(徵)就是非常出色的演员,将君臣关系的完美人设演成了“标杆”。李世民曾对人说:“别人说魏徵的做人疏慢。可是我看他的态度,只觉得是妩媚。”其评

  • 揭秘:魏征有几个女儿?她们分别嫁给了谁?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丰碑标签:魏征

    魏征敢于犯颜直谏,辅佐李世民贞观之治。唐初很多大臣的女儿们,都是联姻豪门望族,那么魏征有几个女儿?她们嫁给了谁?是不是也是联姻豪门望族呢?历史上魏征确实有女儿,而且记载他有两个女儿。第一位:联姻对象是皇族。魏征女儿在贞观七年,嫁给李元轨,成为王妃,李元轨是李渊第十四个儿子,史载有多方面的才能,非常受

  • 李世民为什么推了魏征的墓碑,难道只是因为魏征谏言吗?

    历史人物编辑:十一史话标签:魏征

    李世民和魏征这两个人一直都是明君和诤臣的典范,在这千百年来也一直广为流传。俩人之间的君臣情谊,合作之默契一直被传位千古佳话,也正因此成为了后代君臣效仿的楷模。魏征生前为李世民谏言了200多件事情,每当李世民有什么出格的事情,魏征此人就力谏皇帝说此时不能做,要考虑黎明百姓啊。李世民很多时候都被他弄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