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取经成功后,小白龙杀魏征轻而易举,他为何不找魏征报仇雪恨?

取经成功后,小白龙杀魏征轻而易举,他为何不找魏征报仇雪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吃着瓜娱乐社 访问量:1414 更新时间:2024/2/25 19:52:08

取经成功后,小白龙魏征轻而易举,他为何不找魏征报仇雪恨?

(精读西游记后传第12期)

在西游记后传中,小白龙可谓是一个苦大仇深的人。简单总结他的经历,就是爹爹不疼,师兄弟不爱。

他是西海龙的三太子,只可惜龙的寿命都很长,所谓的太子不过是一个尊称,根本不可能登基。更何况,小白龙还是庶出,西海龙王看见他一百个不顺眼。

当初,武德星君之子在西海耀武扬威,小白龙忍不住教训了他,武德星君去西海给自己孩子出气。西海龙王吓得浑身抽筋,竟然献媚地说,逆子从此交给你,您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武德星君只是想打小白龙几下出气,哪知道西海龙王居然如此“大气”,立即下手要带小白龙回去当下酒菜,小白龙愤而逃跑。

可以想象,小白龙在西海家族是啥地位!

这样一个父亲不疼的人,在取经团队中也是没地位,变成白龙马一路被唐僧骑,但即使是到了终点,猪八戒也只是叫他兄弟,而不是师弟。

可就是这样一个,爹爹不疼,师兄弟不爱的小白龙,却深得他姑父泾河龙王的厚爱。

泾河龙王竟然冒险给小白龙请来泾河龙宫统领的职位。也因此被武德星君妒忌,最终被冤杀。而执行斩龙任务的就是唐朝宰相魏征。

当初,魏征和唐王下棋,中间玉帝下旨让魏征上天斩龙,魏征元神脱壳,用龙泉宝剑一刀杀死泾河龙王,由于斩龙的地点就在长安上空,所以一颗龙头从空中脱落,正好落在宫殿门口。

看到这,我们不难发现,泾河龙王虽然死于武德星君乱进谗言,但魏征是直接执行者,也负有一定责任。可是让人诧异的是,西游记后传中,小白龙并未去找魏征麻烦。

要知道,此时小白龙已经被封八部天龙菩萨,法力值高强,又得到如来化龙池的加持,可以说完爆魏征。可是,既然杀魏征轻而易举,小白龙为何不去报仇呢?

首先是魏征是天庭神仙,小白龙有所忌惮不敢下手。在西游记中,魏征是唯一三界都吃得开的人,天庭的执法神,与地府判官关系密切,自己还是大唐的宰相,何以能吃得开?肯定是玉帝照拂。

小白龙杀魏征,岂不是不给玉帝面子么?玉帝不高兴,泾河龙王的案子,就更没有翻案的可能,所以,小白龙才不敢下手。

更重要的是,小白龙要报仇,必须依仗孙悟空,而孙悟空最同情弱者。

小白龙若是用强,杀死魏征,岂不坏了自己的弱者形象?孙悟空会不会对他“另眼相看”?

所以,面对仇人魏征,小白龙只能忍,这就是生活,不仅小白龙要面对,我们现实中可能也必须直面!

标签: 魏征

更多文章

  • 唐朝有魏征,宋朝有包拯,明朝有海瑞,为何清朝缺少铁骨谏臣?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魏征

    在民间茶余饭后的话题中,有关封建社会朝堂上的故事一直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无论是唐朝、宋朝还是后来的明朝,都不乏有这种铁骨铮铮敢于当面和皇帝老儿据理力争的大臣。其中就比如唐朝的魏征、宋朝的包拯、明朝的海瑞等。这些大臣为了纠正皇帝的错误,也为了成全自己的美名,不惜拼着一身剐,也要直言觐见,生怕皇帝误入歧途

  • 唐朝名臣魏征死后,为何李世民要毁掉自己女儿与魏征之子的婚约?

    历史人物编辑:马帅标签:魏征

    魏征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谏臣,他以直言不讳闻名于世,正因为他的直言敢谏得到李世民器重,但是李世民并不喜欢魏征,他对魏征一再忍让,只是为了向天下臣民证明自己是一位谦虚、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皇帝,中国古代拥有贤名的皇帝大多善于伪装自己,而魏征只不过是李世民用来树立良好形象的工具罢了。其实李世民并不是魏

  • 魏征帮助李世民开创了盛世,为何魏征死后竟然被李世民砸了墓碑?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述标签:魏征

    据说魏征参与谋反,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李世民是信了。李世民和魏征,一个直言进谏,一个从善如流,在君臣二人的不懈努力下,硬是开创了贞观盛世,留下了一段佳话。公元643年,魏征去世,李世民悲痛欲绝,5日不上朝。随后,李世民给魏征追封官爵,上谥号,亲率文武百官为魏征送行,并亲笔题写墓志铭,可谓是恩宠无以复加

  • 这位比魏征还敢说的“诤臣”,为何客死汉中?原因令人唏嘘

    历史人物编辑:社工师罗先生标签:魏征

    来源:高台兴南加油站很多人都认为唐代最著名的“诤臣”是唐太宗时期的左光禄大夫 、太子太师、郑国公魏征,因为魏征有治国的才干,性情又耿直,从不退缩屈服,李世民与他谈论,总能欣然接受他的意见。魏徵也为遇到赏识自己的君主而喜不自胜,于是把心里的想法全部说出来,毫不隐瞒。有了“人镜”魏征,心胸宽广的李世民共

  • 魏征凭什么斩了泾河龙王?魏征:我的背景你不懂

    历史人物编辑:用图说史标签:魏征

    泾河龙王为了赢得与袁守城的赌注,私自篡改了下雨的时辰和雨量,最终被魏征斩首。在民间传说中,龙是具有莫大神通的动物,为何被一介凡人斩首呢?很显然,泾河龙王是被人算计了!《西游记》中,泾河龙王的地位并不高在《西游记》这部小说中,龙只是一个普通的种族而已。古人形容某人特别神秘,喜欢说他“神龙见首不见尾”。

  • 魏征是犯颜直谏的典范?跟他比起来,魏征简直弱爆了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魏征

    一说起犯颜直谏,君臣相得。人们总会第一时间想起魏征和李世民,但是在历史上有个人却真正的在用生命进谏,最后也因进谏而死,魏征与他比起来,简直弱爆了。这个人就是鬻[yù]拳。 鬻拳是春秋早期,楚国宗室后裔。鬻拳所在的时代,正是楚国发家的上升期。当时的楚国国君楚文王就是与齐桓公、晋文公争霸的楚成王之父。

  • 一代名相魏征,下场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魏征

    李世民的哀叹与反复唐太宗贞观十七年(西历643年),一代名相魏征去世。对于魏征的去世,太宗皇帝感到郁郁不已,于是太宗皇帝留下了这样的一段千古名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而就在唐太宗对微整的去世表示哀叹没过多久,唐太宗就命人砸了魏征的

  • 同一人有两块墓志铭,内容大不相同,魏征果真是个滑头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祥标签:魏征

    1969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又出土了一个李密的墓志铭,这样,除了李密除墓中埋的墓志铭外,又多出了一块墓志铭,为何李密会有两块墓志铭呢?我们知道,对于古人来说,是记录死者生平事迹经历的一个传世文献,是貝有唯一性的,大多数情况下,其原文留于世间的应为传世版本,因为这样便于后来修改补充。一般情况下,埋在地

  • 魏征被称作唐太宗的明镜,为啥魏征去世后,李世民却怒推其碑

    历史人物编辑:趣闻秘史杂货铺标签:魏征

    在古代社会中,皇上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而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那更是“圣意”,是不可违抗的。即便是贤君,也不愿意听到每天有人在你的耳边叽叽喳喳,说着和你意见相反的话。而在昏君那里,每个敢直言犯上的大臣基本都是大“傻瓜”,轻者丢了仕途,重则丢了脑袋。聪明的大臣在劝谏时总会为帝王留些面子,用比喻及旁敲侧击

  • 李世民与魏征费尽心思相爱相杀的背后是:人性和权谋

    历史人物编辑:YES星球标签:魏征

    号称最完美的君臣关系,大概也不过是君臣角色扮演的两个最佳演员演绎出的一场戏。毕竟君臣关系其实也是需要人设,只不过他们的剧本需要自己揣摩书写。历史上的李世民和魏征(徵)就是非常出色的演员,将君臣关系的完美人设演成了“标杆”。李世民曾对人说:“别人说魏徵的做人疏慢。可是我看他的态度,只觉得是妩媚。”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