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愈和好友爬华山,到达峰顶却吓得号啕大哭,甚至还写好遗书

韩愈和好友爬华山,到达峰顶却吓得号啕大哭,甚至还写好遗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崔阿敏 访问量:1808 更新时间:2024/1/16 0:38:47

/曲小花

本文原创发表于百家平台,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许多文人都喜欢登临望远,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游览名山奇景,陶冶自己的情操。这本是一次放松,亲近大自然的美好体验,不过,患有恐高症的韩愈可不这样想。

一天,韩愈好友四处游玩,慕名来到华山。两人来到山脚下,仰望那挺拔伟岸、壮美超群的重峦叠嶂,两人激动不已。既然来到了这里,自然是要体验一把这华山的高耸的。于是在友人的怂恿下,两人一起爬起了华山。两人一遍爬,一边吟诗作对,好不快活。

终于爬到了山顶,极目远眺,四周群山起伏,云雾缭绕,使整人处在朦胧的世界。看着脚下的云彩,欣赏着美丽的风景,韩愈不禁觉得心旷神怡,感慨一句,这华山的美景可真是不错啊!

不过要下山时,看着下山的路,韩愈不禁一阵腿软。唐朝时候的登山路可是十分简朴连个护栏都没有,韩愈看着这登山路,不禁一阵后怕,他宁可待在这山上也不敢下山了,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惊恐万分的韩愈越想越难过,害怕自己要被困在这山上了,当即情绪崩溃,嚎啕大哭,不一会儿已经开始动笔给家人写遗书了。

友人看到这另一面的韩愈,也是哭笑不得。不过当务之急,可是要安抚这这小子啊!他和侍从耐心地安慰起韩愈,一边拍着他的肩给他擦着泪,一边悉心开导他,“没事,你不要害怕,这路虽然没有护栏其实是很安全的。”“每年有多少人都来爬华山,你看大家不是都没事嘛!”然而无论他们说什么,都是无济于事,韩愈的眼泪依旧止不住。最后,他们和韩愈在这山上呆了一夜,听了一夜韩愈的哭泣。

第二天,有人通报了官府。山中的县令一听,来人是韩愈啊!这可不敢怠慢。于是立刻派人上山,费了好大的功夫这才把韩愈从山上解救下来。

而这段经历也成为韩愈被人取笑的糗事。

后来,连韩愈都未曾想到,他为华山提升了知名度。从此华山又对了一处名景——“韩退之投书处”,吸引着韩愈的粉丝一波接着一波的到来。

标签: 韩愈

更多文章

  • 韩愈三次“高考”落榜,又三次通不过吏部考试,最后靠什么当上小官?

    历史人物编辑:杨雷说历史标签:韩愈

    人生最大的打击是什么?在这个状元满天飞的高考季里,韩愈会告诉你两个字:落榜。在后世看来,这位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文豪,是典型的人生赢家,然而有谁会知道,韩愈这位大文豪,曾经三次古代“高考”落榜,又三次通不过大唐朝吏部组织的选拔考试,最后是靠着走后门、靠关系才当上一个小官的?落榜,真是太恐怖了,以

  • 李白受到后人的轻视,韩愈含笑写下一诗,留下痛快淋漓的骂句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韩愈

    唐朝是诗歌文化的巅峰时期,文人如同井喷一样出现,形成了百花齐放、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奇异景象。更为令人着迷的是,相比于后来文人相轻,在唐朝时却是文人之间惺惺相惜。这种诗人之间的友谊,不仅在于共同游历,共同切磋,更在于互相之间共同帮助共度难关。 因此,我们看到唐朝诗人之间的故

  • 跟韩愈的奏疏相比,魏征的谏议简直就是个谗臣在拍马屁

    历史人物编辑:刘利山标签:韩愈

    凡是被《马说》、《师说》后注的“背诵全文”折磨过的同学,想必不会对韩愈感到陌生。被后人尊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文坛的历史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不过,相对其蜚声文坛的文学造诣,韩愈秉直而率真的性格,可能就不太为大多数人熟知了。我们举个例子,敢扯李世民袖子的魏征魏大人,必须得是著名的直臣了吧。然而,看完

  • 韩愈认为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有高尚的品德和伯乐精神,因材施教

    历史人物编辑:何露瑶标签:韩愈

    韩愈作为教育的倡导者、践行者,主张以身立教,他认为教育者的威信,来源于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为了做好教育工作,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力求在德行、知识、修养等各个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道德高尚是个体稳定的道德面貌的特征。他是一个人道德努力的结果,是一个人的人性、价值与尊严的标志。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着教师

  • 太平公主有多土豪?她死后百年,韩愈羡慕地为她写诗

    历史人物编辑:张秀权标签:韩愈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唯一一个长大成人的女儿,对母亲威胁小,所以也备受宠爱,自然衣食无忧,富贵无比。但是,受宠的公主非常多,可像太平公主这样土豪的却并不多见。在唐代,亲王的实封是八百户,最多一千户,也就是说有一千户人家交税的话不是交给国家,而是交给亲王。公主的话最多三百户,可是太平公主受父母宠爱,所以太平

  • 韩愈:一位政绩斐然的诗人,如何在诗话中留下自己的踪迹?

    历史人物编辑:朱云山标签:韩愈

    历代诗话都注重对作家本身的研究,除了诗人艺术创作所形成的“诗品”,还包括诗人的生活经历、仕宦交游、道德伦理等“人品”方面的论述。明诗话中就有不少关于韩愈“人品”方面的批评,主要涉及对韩愈才学、为师、道德等方面。明代论诗家对韩愈形象的评述情况,基本可以见出韩愈在明代论诗家心中的形象,对研究完整的韩愈形

  • 后人嘲讽李白,韩愈愤而反驳,写下流传千古的骂诗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韩愈

    盛唐不仅是个国力强盛,万邦来朝的超级帝国,更是以辉煌灿烂的唐诗文化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不可磨灭的时代。最闪耀的明星,当然是李白和杜甫,他们如同大唐的双子星,永远璀璨夺目。然而,李白和杜甫生前的境遇并不相同。李白是全民偶像,少年成名,还被唐玄宗召入宫中,走到哪里都是万众敬仰的焦点。杜甫则低调得多,名气也小

  • 他是中唐时期的天才,和韩愈齐名,其作品至今依旧广为流传

    历史人物编辑:刘利山标签:韩愈

    中唐时期的天才诗人数量虽然不如盛唐,但还是有许多了不起的大家,最著名的,估计就是柳宗元了。他不但在政治上,做到了一个超级大官,而且,他的文学水平,也是超一流的。柳宗元留下来的诗,只有一百四十五首,并不算多,甚至还不如仅仅活了二十七岁的天才型诗人李贺。然而自古迄今,凡议论唐诗,很少漏列柳诗。而且还大都

  • 韩愈是如何吸引数辈人去模仿研究?谈谈其碑志的价值

    历史人物编辑:杜健标签:韩愈

    自21世纪以来,学界对韩愈碑志的研究从未间断,研究论著多达三十余种,研究方向主要涉及思想感情、艺术特色、文体价值、史实辨析与文献考订等几个方面,此外,还有部分研究者通过与同期或者后期作家对比的方式考察韩愈碑志的接受情况。碑志文在唐代实现由先秦的骈体文转入散文的转变,并逐渐成熟,韩愈作为参与古文变革的

  • 韩愈与张籍:喜君眸子重清朗,携手城南历旧游

    历史人物编辑:党荣刚标签:韩愈

    在群英荟萃的中唐诗坛,韩愈的名气响彻文坛,被后世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更是说他“文起八代之衰”,和他相比,张籍的知名度就小得多,但是在韩愈心中,张籍却是他最为重要的一位挚友。在韩愈流传下来的三百多首诗词作品中,与张籍有关的就多达二十余首,甚至在韩愈人生最后的时光里,陪伴在他身边,最让他放心不下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