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唐再兴,李旦功不可没,他1个人保住了李氏家族!

李唐再兴,李旦功不可没,他1个人保住了李氏家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宠物小星球 访问量:1822 更新时间:2024/1/29 18:41:41

李旦

唐中宗李显有一个很光耀的称呼,就是“六味地黄丸”。不过他的弟弟唐睿宗李旦也配得上这个称呼,这是因为,李旦的父亲是皇帝高宗,母亲是皇帝武则天,哥哥是皇帝中宗,儿子是皇帝玄宗,侄子是皇帝殇帝,而他自己是皇帝睿宗。李唐再兴,李旦功不可没,他1个人保住了李氏家族!

李旦

李旦如果生在盛世很有可能只会被一笔带过,比如相王痴花草,善终,但他偏偏是武则天的儿子,两次登基,三让天下,命运让他不得不做些什么,结果是他很完美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且毫发无损,真是令人惊叹。

李旦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里比他杰出的皇帝有很多,比他昏庸的皇帝也有很多。论开疆扩土他比不上秦皇汉武明成祖,论治国安民他比不上汉文光武朱元璋。但是他忍辱负重扶大厦将倾,审时度势平兄弟倪墙,英勇果敢杀二张于宫闱,急流勇退断太平之野心。

李旦

武周几大势力,武三思家,武承嗣家,李显,太平,帝党,张党,关陇世家,山东世家,等等等等。李旦凭借一己之力,到处借势,团结,平衡。当年神龙政变,兵谏武则天的时候,李旦率领北衙禁军弹压南衙禁军,才不致南衙发生兵变,政变才能顺利进行。

李旦

可以说,李旦一个人保住了李氏家族,保住了李家基业,为李唐再兴留下了无数的种子。李唐中兴,李旦有一半功劳。李旦不算是个优秀的皇帝,也不算是个优秀的谋士,但是如果回顾那段历史,没有人能在他的位置上比他做得更好。他上位之后,没有太多清洗,这他的本性宽厚包容有很大的关系,不像武则天一朝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变成腥风血雨。

李旦

李旦看过太多生死,可是他没有麻木,反而更理解生死,可能就是因为这种理解,让他珍惜生命,珍惜自己的,也珍惜别人。他被软禁后,专心侍奉着一株株花草。我想,那可能才是他一生中最开心的时间,看着一株株花草生长,体会生命绽放的喜悦。父母兄妹妻仙去,花鸟鱼虫伴身旁。

李旦

不得不说,李旦太有政治头脑了。高宗血脉所剩无几,武则天四子一女,皇子皇孙几乎被屠杀殆尽,李旦和他的五个儿子,是毫发无损啊。李旦在每一次政治斗争中,都绝对站对了位置,这概率也是没谁了。

李唐再兴,李旦功不可没,他1个人保住了李氏家族!

标签: 李旦

更多文章

  • 自残救了李旦、李隆基父子,否则大唐历史将改写,他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读古今书标签:李旦

    经过多年的准备,武则天决定从幕后走到台前,于载初元年(690年)9 月登基称帝,改元天授,国号大周,而唐睿宗李旦被降为皇嗣,迁居东宫。从皇帝到太子,李旦失去的不仅仅是他的名号,还有自由。李旦被软禁在宫中,不许外出,一切国事都不许旁听和干涉。但武则天的侄儿武承嗣却被封为魏王,成了朝廷中的重要人物。武承

  • 好端端的皇帝李旦想退位,却给太子李隆基出了道难题?

    历史人物编辑:张丽萌标签:李旦

    /文花开无田历史之上,关于皇位的继承,总能引发众多的流血事件,无论是秦始皇遗诏被篡改,胡亥杀扶苏而立;还是这唐朝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弑弟,这里面关于权利的症结总是让历史循环往复。而权利,皇位,也成为了封建社会不能忽视的主线。唐朝的历史也是李家皇族争斗的历史,相王李旦被推上皇帝之位后,不可避

  • 李旦为什么能两次做皇帝 李旦两次让出皇位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六度问科技标签:李旦

    李旦两次为帝,但为何两次都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让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李旦能够上位,是因为李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李隆基。武则天废李显后,将李旦扶持上位,而上位的李旦被武则天软禁在皇宫之中,甚至是最基本的朝堂政事都没法参与。都知道权力是毒药,刚开始垂帘听政的武则天,随着时间

  • 《薛刚反唐》李显李旦之争,坐山观虎斗的李旦何以成为最大赢家?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解说家标签:李旦

    在《薛刚反唐》,李显是武则天的儿子,因为薛刚闹花灯,唐高宗被惊而驾崩,李显即位为唐中宗。李显即位只追究薛刚的肇事责任,不愿意让薛家满门为此负责任。皇后武则天大为不满,冲上金殿废黜李显帝位,改封为庐陵王,诛灭薛氏全家,在薛府里浇筑成铁丘坟。李旦是唐高宗和王皇后的嫡皇子,王皇后被武则天陷害,襁褓之中的李

  • 唐睿宗李旦:独一无二的六位帝皇丸,最终笑到最后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李旦

    武则天,中国古代著名的女权斗士,她改变了皇帝“此位只适合男生”的用人歧视,奋斗了半个世纪终于走上了人生的巅峰。正因为皇后这段独特的仕途经历,她的两个儿子才获得了“六皇皇万”的尊称。一位是哥哥唐中宗李显,一位是弟弟唐睿宗李旦,也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之所以有如此尊贵的称号,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只有

  • 唐睿宗李旦其实是一个书法爱好者,他两次当上皇帝完全是一场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活史仁穆标签:李旦

    唐睿宗李旦是唐中宗李显的亲弟弟,却是李氏家族中完全不同于其他王子的一个人物。从小他就喜欢书法,对于晋朝以来王羲之、顾恺之、以及初唐八大家比如褚遂良、虞世南这样的书法家,非常的推崇。王羲之最引人入胜的书法绝学“兰亭集序”,被爷爷唐太宗李世民一起带到了棺材里,从而见不到真迹,是李旦最大的憾事。这样的一个

  • 古代太上皇自称“朕”,那皇帝该怎么自称?唐睿宗李旦给出了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圈瓜王标签:李旦

    太上皇一般是退位皇帝或者皇帝在世父亲的称号,比如秦始皇在建立秦朝后追封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刘邦建立汉朝后尊在世父亲刘太公为太上皇,而明朝朱祁镇的太上皇称号则来得有些特殊,他是在北狩期间被弟弟朱祁钰遥称为太上皇。这些人虽然都为太上皇,但受到的待遇却并不相同,比如李渊、朱祁镇等是被囚禁,赵构、乾隆等则在

  • 从这两首诗中就能看出安史之乱后唐肃宗收复长安有多不容易!

    历史人物编辑:史醉今迷标签:唐肃宗

    长安西北正集结部队,准备收复两京,公私马匹集中在军队里,杜甫动用关系,给将军李嗣业写了首诗,借了匹马,才依依不舍告别凤翔。路上人烟萧瑟,偶然遇到一个两个,多是受伤的士兵,“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他不会不知道,之后两个月将是朝廷军务政务最紧张繁忙的时候,为了实现最高目标收复两京,肃宗豁出去了,他调

  • 安史之乱维持了8年之久?如果唐肃宗不犯糊涂,4年其实就能平定了

    历史人物编辑:杜健标签:唐肃宗

    安史之乱的规模的确相当吓人。当时安禄山仗着干爹唐玄宗的喜爱,担任了平卢节度使、范阳节度使以及河东节度使,因此手握18万多人。而当时唐朝10个节度使的总兵力,也只有49万人而已,其他的防备军其实没有多少人。也就是说安禄山一个人,占据了天下三分之一的兵力。他跑出来搞一场大混乱,怎么都要掀起腥风血雨的。可

  • 唐肃宗李亨发动马嵬驿兵变,自立为帝的他是怎样为后世埋下祸患的

    历史人物编辑:李亚冲标签:唐肃宗

    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带领嫔妃、随臣出逃长安,而太子李亨和将军陈玄礼在马嵬驿发动兵变,诛杀杨国忠、逼死杨贵妃,之后李亨北上灵武称帝。称帝之后的唐肃宗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平叛方面,却没想到因为他的放纵,反而助长了后宫和宦官势力的膨胀,为大唐埋下了更深的祸患。 安史之乱爆发,北上灵武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