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睿宗李旦其实是一个书法爱好者,他两次当上皇帝完全是一场悲剧

唐睿宗李旦其实是一个书法爱好者,他两次当上皇帝完全是一场悲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史仁穆 访问量:1630 更新时间:2024/2/25 21:36:35

唐睿宗李旦是唐中宗李显的亲弟弟,却是李氏家族中完全不同于其他王子的一个人物。

从小他就喜欢书法,对于晋朝以来王羲之顾恺之、以及初唐八大家比如褚遂良虞世南这样的书法家,非常的推崇。

王羲之最引人入胜的书法绝学“兰亭集序”,被爷爷唐太宗李世民一起带到了棺材里,从而见不到真迹,是李旦最大的憾事。

这样的一个书法爱好者,本该纵情山水、游戏人间,为何却被先后两次当上了皇帝呢?

李旦非常聪明,学什么就像什么,俗语称为“举一反三”。他的脑子反应很快,往往对方刚说到“一”,他就立马想到了“二”和“三”。

就像下围棋,对手只能看到五六步,他却已经看到十多步以外。

可惜的是,他拥有的聪明用在生活上,陶冶情操没有任何问题。相反,这种聪明在政治上,就变成了极其幼稚的思维。

因为对手,都是狠毒无情的厉害人物。

因为谦恭好学,所以他在那里的人缘都很好。当然啦,没有利益冲突、没有利害关系,仅仅聚众娱乐,又有皇子出钱,人缘能不好么?

于是有朝臣保举他进入仕途,先后被封为殷王、冀王、相王、豫王,领洛州牧。

若仅仅享受一个合格的王爵也还罢了,偏偏就是,总有一些人撺掇他觊觎皇位。

刚开始,李旦非常拒绝,因为他明白,自己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料。

可是撺掇的人越来越多,游说的道理越来越露骨。这时候的李旦,也不禁熏熏然起来。

这时候的武则天,正在面临皇帝人选的烦恼中。

武则天的野心,是从感业寺开始萌发,在皇宫中培养。唐高宗驾崩,必须有一个傀儡能够先充朝廷的门面。

她选中了几个儿子之中的李旦,来继位皇帝。

因为李旦的名声很好,上上下下都对这样一个君子、尤其是书法爱好者赞声不绝。用这样的人来担任皇帝,可以使武则天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准备夺位。

没过两年,李旦还没过足皇帝的瘾,便被从皇帝的宝座上踢了下来。

踢他下来的人,正是他的亲生母亲武则天。

而武则天只是把他降为皇嗣,接着便贬往外城。

这并不奇怪,武则天是那么厉害的人物,世间还真没有人能够做她的对手。

就像武则天自己所说:“大地在我脚下,群臣在我脚下,我觉得自己了不起。”

这次被废,对于李旦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一种被身边人怂恿起来的雄心壮志,很快就烟消云散。而那些怂恿他的人,见他失势,纷纷离他而去。

所以李旦选择了放纵。他纵情在声色犬马、琴棋书画之间,不再关注朝廷大事。

而他的这种态度,恰恰形成了两面。一面是狄仁杰张柬之这些对李唐极为忠诚的大臣,对他伤透了心。另一面反而使武则天对他放松了警惕,认为这样的儿子不会对朝廷有威胁。

李旦保全了性命。

李旦的做法,不管他是有意,还是无意,没有卷入政治斗争之中,是他极大的幸运。

因为他的亲生大哥庐陵王李显,也是两次当上皇帝。最终却被自己的老婆和女儿共同谋害。

至少,李旦还好好地活着。

李显一死,朝廷大臣好不容易平复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的祸乱,却出现了一个大问题,谁来继任皇帝?

只有李旦!

李旦是唐中宗李显的亲弟弟,也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共同所生,名正言顺。

李旦虽然没有很耀眼的光芒,却有着君子一般的美誉,即使现在的李旦花天酒地。

但是花天酒地并不耽误国家大事,也不得罪朝廷大臣的任何一方。

所以选择李旦重新当上皇帝,众大臣也舒了一口气。至少,宫廷内斗、政变,不会在发生血案了吧。

哪知道宫廷内的血案依然还在发生。因为李旦又碰到了两个极为强势的对手。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

他们再一次将李旦卷在了政变之中,内中的酸甜苦辣,也是等到临死前闭眼的一霎那,李旦才终于明白,做一个书法爱好者,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没有争斗、没有杀戮,却在一撇一捺、一点一挑的境界中,寻找到自己人生的真正乐趣,还可以和同道中人共同品鉴书法的神奇。

也许,只有在这一刻,李旦才真正明白,来生不愿生在帝王家。

标签: 李旦

更多文章

  • 古代太上皇自称“朕”,那皇帝该怎么自称?唐睿宗李旦给出了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圈瓜王标签:李旦

    太上皇一般是退位皇帝或者皇帝在世父亲的称号,比如秦始皇在建立秦朝后追封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刘邦建立汉朝后尊在世父亲刘太公为太上皇,而明朝朱祁镇的太上皇称号则来得有些特殊,他是在北狩期间被弟弟朱祁钰遥称为太上皇。这些人虽然都为太上皇,但受到的待遇却并不相同,比如李渊、朱祁镇等是被囚禁,赵构、乾隆等则在

  • 从这两首诗中就能看出安史之乱后唐肃宗收复长安有多不容易!

    历史人物编辑:史醉今迷标签:唐肃宗

    长安西北正集结部队,准备收复两京,公私马匹集中在军队里,杜甫动用关系,给将军李嗣业写了首诗,借了匹马,才依依不舍告别凤翔。路上人烟萧瑟,偶然遇到一个两个,多是受伤的士兵,“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他不会不知道,之后两个月将是朝廷军务政务最紧张繁忙的时候,为了实现最高目标收复两京,肃宗豁出去了,他调

  • 安史之乱维持了8年之久?如果唐肃宗不犯糊涂,4年其实就能平定了

    历史人物编辑:杜健标签:唐肃宗

    安史之乱的规模的确相当吓人。当时安禄山仗着干爹唐玄宗的喜爱,担任了平卢节度使、范阳节度使以及河东节度使,因此手握18万多人。而当时唐朝10个节度使的总兵力,也只有49万人而已,其他的防备军其实没有多少人。也就是说安禄山一个人,占据了天下三分之一的兵力。他跑出来搞一场大混乱,怎么都要掀起腥风血雨的。可

  • 唐肃宗李亨发动马嵬驿兵变,自立为帝的他是怎样为后世埋下祸患的

    历史人物编辑:李亚冲标签:唐肃宗

    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带领嫔妃、随臣出逃长安,而太子李亨和将军陈玄礼在马嵬驿发动兵变,诛杀杨国忠、逼死杨贵妃,之后李亨北上灵武称帝。称帝之后的唐肃宗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平叛方面,却没想到因为他的放纵,反而助长了后宫和宦官势力的膨胀,为大唐埋下了更深的祸患。 安史之乱爆发,北上灵武称帝

  • 实力护夫还是坑夫没商量?张皇后被宦官囚禁的第三天,唐肃宗驾崩

    历史人物编辑:吴林利说历史标签:唐肃宗

    唐肃宗和张皇后,两个本没有机会成为皇帝和皇后的人,在阴差阳错之下成为帝国的掌舵者,然而,这未必是大唐的幸事。唐肃宗的懦弱与倦政,张皇后的强悍与干政,最终在唐肃宗病重之际酿了一出惨剧:张皇后阴谋废太子被宦官李辅国囚禁,惊闻宫中政变,唐肃宗急火攻心,在两日后驾崩。唐肃宗李亨能在唐玄宗时期成为太子还是拜武

  • 我命由我不由天,唐肃宗是如何在逆境中“开挂”,逆天超神的?

    历史人物编辑:王梓浩标签:唐肃宗

    在政变中出生,也在政变中离世?李亨夺了李隆基的皇位,留恋皇位连杀数人的李隆基,为何没有出兵讨伐?为何李隆基还在世,李亨就迫不及待更改年号?李亨在灵武登基险些胎死腹中唐肃宗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30个儿子里面的其中一个。李亨还在母亲肚子里时,就差点被自己的父亲扼杀。本该父慈子孝,为何却要狠心杀人?李隆基

  • 如果没有发生马嵬坡兵变,唐肃宗还有没有机会做皇帝呢?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说文史标签:唐肃宗

    红军长征过程中有一个转折点遵义会议,它在万分紧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安史之乱之中也有一个转折点,那就是马嵬坡兵变,它在大唐崩溃之时挽救了大唐。马嵬坡兵变发生在安史之乱中,潼关失守,长安即将失陷,唐玄宗惶惶如丧家之犬,要逃亡四川。如果皇帝太子都去了四川,当了逃兵,那天下就没人坐镇,那些忠于大唐的将

  • 唐肃宗为何如此信任郭子仪,只因他俩有一个相同点,比军功更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老伊先生标签:唐肃宗

    唐肃宗李亨经历过大唐开元盛世的繁华,见识过玄宗晚年的奢靡生活,顺着这个思路推测下去,大概都会认为唐肃宗李亨会是一个骄奢淫逸之人,但偏偏李亨的品行反其道而行。李亨其实一点都不懂享受,安史之乱前大唐还处在盛世华章中,某天身为太子的李亨陪玄宗用膳,玄宗想吃桌上的烤羊腿,让李亨割一小块下来。李亨用手从羊腿上

  • 他献计平定安史之乱,为的是睡唐肃宗的一条大腿…

    历史人物编辑:独特的动漫造型标签:唐肃宗

    唐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当上皇帝以后。有一天,他跟身边的一位大臣聊天,说到将来平定叛乱,收复失地之后,要怎样给大臣们封赏。这位大臣说:“那有何难?不就是封给他们一处小地方,以及几百口人就搞定了嘛!”唐肃宗又问:“那你呢?”“我的要求就有点特别了。”唐肃宗:“说来听听。”“官位和土地我都不想要,我只想要枕

  • 唐肃宗急于收复两京并缓解回纥对唐朝的压力故向回纥借兵

    历史人物编辑:老瓜摄友标签:唐肃宗

    第一,唐有征调周边民族军队作战之先例,首先,唐前期国力强盛,为周边民族所拥戴,经常征调周边民族军队。再者,安史之乱中,唐军连年激战,军马损失巨大。仅相州一战,“战马万匹,惟存三千,甲仗十万,遗弃殆尽,而吐蕃尽陷河陇,陇右牧马又沦于敌手,军中骑兵必然不足。回纥自唐初即与唐室关系密切,加之回纥骑兵骁勇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