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代宗李俶当上皇帝之后,为什么一直没有立皇后?

唐代宗李俶当上皇帝之后,为什么一直没有立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华夏趣史 访问量:4576 更新时间:2024/3/16 4:34:01

在大唐荣耀电视剧中,当时还没有当皇帝的广平王李俶和沈珍珠可谓是爱得死去活来。当时广平王甚至为了沈珍珠不顾一切,当了皇帝之后,因为沈君珠失踪,所以唐代宗甚至不立皇后,就是为了把皇后之位留下来等待沈珍珠归来,可惜沈珍珠最终也没有归来。

不过这都是电视剧里面的说法,在真实历史上沈珍珠只是一个通房丫头而已,根本没有得到广平王多少宠爱,至于把皇后之位留给她,那更是无稽之谈。沈珍珠之所以传奇,是因为她生下了广平王的长子李适,李适也非常争气,后来在唐代宗死后接过了皇位,也就是历史上的唐德宗

唐代宗不立皇后,是因为在唐代宗之前,唐朝有好几个皇后都非常强势,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令唐代宗感觉到相当恼火,最近的一个就是唐肃宗的张皇后,她屡次和当时还是太子的李俶作对,差一点让唐代宗当不上皇帝。所以,唐代宗当上皇帝之后,痛定思痛,干脆不立皇后,不给那些女人乱政的机会。

事实上唐朝虽然将近300年,但是正宗的皇后没有几个。总共算下来也就是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唐高宗的王皇后和武皇后,唐中宗的韦皇后,唐玄宗的王皇后和唐肃宗的张皇后这六个人,而这六个皇后中,就有三个皇后权倾朝野,最后令皇帝都感到忌惮,难怪后来的皇帝对皇后这个位置感到极其敏感。

而且唐代宗这么一弄,还形成了一个晚唐时期的传统,那就是唐代宗之后的皇帝都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在任上都不再立皇后,一般也就是追封皇后而已。唐代宗的正室是崔氏,是杨国忠的外甥女,不过两个人只是政治婚姻,而在杨国忠死后,崔氏事实上已经失势,死后唐代宗甚至都没有追封她为皇后。

唐代宗最宠爱的事实上是独孤贵妃,也就是电视剧里出现的那个独孤靖瑶。在生前,独孤氏就已经受封为仅次于皇后的贵妃,事实上主持后宫。而在独孤氏死后,唐代宗非常的悲痛,很快就追封她为皇后,而自始至终就没有追封过沈珍珠什么皇后的名号,甚至连普通的妃子的名号都没有。

沈珍珠后来被追封为皇后乃至太后,那是因为她的儿子当上了皇帝,唐朝后来的皇帝可以说都是沈珍珠的子孙。

标签: 唐代宗

更多文章

  • 唐代宗那么喜欢嫡子,为何却废嫡立庶?时势逼人,皇帝也不能逞强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唐代宗

    “嫡长子继承制”很死板,也很不合理。帝王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难免会偏爱某个庶子,因此“废嫡立庶”屡屡上演,由此而导致的骨肉相残也不绝于史。对帝王来说,最理想状况就是嫡子也是爱子,私情与法统兼顾,比如朱元璋之于朱标。然而历史往往会恶搞,唐朝就有这么一位“倒霉蛋”,他明明是皇帝的嫡子,又深得父亲的喜爱

  • 唐代宗塑造的忠义典型,为何却走上叛唐之路?看错自己,活成笑料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唐代宗

    几乎没人能想到朱泚会谋反,这位青年才俊一向以忠义著称,而且是唐代宗亲手塑造的典型。唐朝名将辈出,想在军界混出头很不容易,比如郭子仪,熬到58岁才当上节度使,65岁封王。而朱泚30岁就被推举为幽州卢龙节度使,封怀宁郡王。别看他年轻,个人威望却高得出奇,一群老江湖主动以他为带头大哥,他人生的两次重大转折

  • 唐代宗为何会沦为失国皇帝?大臣怒批:你众叛亲离,该向天下谢罪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唐代宗

    唐朝有一项不光彩的记录,先后有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唐僖宗、唐昭宗六位皇帝体验过逃亡生活。曾经留下“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两段辉煌历史的赫赫大唐,竟然沦落于此,让人不禁唏嘘。六位皇帝中,以唐代宗失国最让人惋惜和痛心。当时“安史之乱”已经被平定,帝国本该迎来重振的大好时机,不料号称“明君”

  • 李辅国谋害张皇后,唐代宗为何不施救,反而在父亲灵前杀害她母子

    历史人物编辑:寻根拜祖标签:唐代宗

    大唐宝应元年(762年)五月十五日的华清宫一片杀气腾腾,黑夜里,全副武装的神策军将士们刀出鞘、箭上弦,只待一声令下就将杀奔长生殿。而长生殿里的唐肃宗已经处于弥留之际,张皇后一脸悲切地侍奉在一旁,全然不知道一场危机即将到来。夜半时分,殿外突然传来嘈杂声,侍卫慌慌张张地跑来,还来不及张口就被一支箭射倒在

  • 唐代宗李豫是谁?唐代宗李豫进行了哪些改革?唐代宗有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小康标签:唐代宗

    代宗李豫(公元727~公元779年)在位时间:公元762~公元779年曾用年号:宝应、广德、永泰、大历谥号:不详庙号:代宗安葬地:元陵公元727年,唐肃的长子李豫出生。公元757年,李豫与郭子仪等大将率军收复长安和洛阳。公元758年,李豫被立为太子。公元762,唐肃宗惊惧而死,李豫被宦官李辅国等人拥

  • 唐德宗一直以来都不愿意与回纥进行和谈,这其实和皇帝小时候的一件事有着密切

    历史人物编辑:梦想美食标签:唐德宗

    唐德宗一直以来都不愿意与回纥进行和谈,这其实和皇帝小时候的一件事有着密切的关联。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为了尽快平叛,在757年曾借来回纥军队收复两京,唐代宗还曾和回纥的叶护可汗结为兄弟。不久洛阳再次失陷,唐代宗再次向回纥借兵,并且任命自己的长子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在陕州设立行营。李适带了几十个随从

  • 唐朝历史上的贪财皇帝“唐德宗”:请把朕埋在钱眼里,要钱不要命

    历史人物编辑:彩虹文史标签:唐德宗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着很强烈的危机感,总害怕将来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为了减弱这种危机感,中国人想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存钱。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手中有钱,哪怕将来遭遇了什么祸事,也不至于束手无策。因此,存钱这个优良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以至于存钱这件事仿佛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本能,而且不得不说,存钱也是一

  • 唐德宗赏赐心腹免死铁券,心腹一看铁券背后的四字,当即起兵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好旺角V标签:唐德宗

    怀光性粗厉疏愎,缘道数言卢杞、赵赞、白志贞等奸佞。——《旧唐书·列传·卷七十一》这是《旧唐书》中关于李怀光的描述。在古代历史中,皇帝为了彰显对臣子的宠爱,会赐予他们丹书铁券,起到免死金牌的作用。其实免死铁券,不是到了唐宋时期才出现的,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当时它名叫铜节。到了西汉时期,又被称为丹书铁

  • 唐德宗李适战乱中去梁洋,心情忧虑不已,幸有文臣武将才心安

    历史人物编辑:小时悟史标签:唐德宗

    唐德宗李适乘銮驾去梁洋,中舍人齐映在皇上面前待奉。到洋州青源川时,只见到处都是军旗,皇上有些害怕,说这些流着汗水的兵,一定有熟悉小路的,他们穿过了秦岭而占据了要塞。不一会儿看见了驻守梁洋的军帅严振背着箭囊,跪拜在皇帝的面前,说了些君臣由于离乱而不能相见的怀念之情,痛哭流涕。皇上大喜,口授敕令对他进行

  • 唐德宗驾崩,太子李诵继承皇位,为何仅8个月又把皇位让给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徐晓林标签:唐德宗

    封建帝制下,为维护皇帝的统治地位,从朝堂到民间常常都会推广忠君、爱君的思想。在这样的封闭环境里,皇帝,或者说天子,作为第一人掌握着世间最高的权力。可以说,生死、赏罚,常在其一念之间。功名利禄动人心。无数人盼望着通过造反、继承坐上这样的高位,而成为皇帝之后,又少有人能够忍受失去权力的滋味。这也是古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