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才能在官场中走得顺利?让职场不倒翁冯道用一生的经历告诉你

如何才能在官场中走得顺利?让职场不倒翁冯道用一生的经历告诉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千禧年代的罗曼蒂克 访问量:1314 更新时间:2024/1/15 17:57:34

前言:五代十国是历史上一个极度混乱的时期。朝代更替,政权分裂,战乱迭起,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血雨腥风。但就在这样一个乱世之中,有一个人却能在官场上屹立一生而不倒,前后效忠于十位皇帝,且始终身居高位,堪称是“职场不倒翁”,这个人就是冯道。那么冯道究竟有什么本事,能让这么多皇帝始终相信他并重用他呢?

初入官场,见识险恶

冯道出生于唐末这个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时代。虽然生不逢时,家庭清贫,但他并未因此而甘于平庸,甘于堕落。据史料记载,冯道自小就勤奋好学,品学兼优,热爱读书,善于写作,丝毫不为世间纷乱所困。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样一位乱世中的优秀少年,很快就被官府的人发现了。当时,幽州节度使刘守光相当欣赏冯道,不愿让人才埋没于人海,于是立马下了一道命令,让冯道做他身边的掾属。初入官场,冯道工作略显稚嫩,但却极度认真负责,饱读圣书的他暗自下定决心要对自己的“伯乐”忠心耿耿。

公元911年,刘守光准备讨伐定州,临行前召集群臣一同商议。其实,当时的刘守光心意已定,也已经制定好了完备的计划,他召集群臣只是为了从他们口中听到支持和鼓励的声音。但没想到,他刚把自己的计划说出来,群臣就纷纷摇头,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气的刘守光直接把这些人都打进了大牢。

冯道就是当时劝说刘守光的其中一人,但或许是他平时待人还不错,于是很快就被人从牢中解救了出来,也算是捡回了一条命。但他的同事孙鹤就没这么幸运了,当他将自己的反对意见说给刘守光听之后,刘守光怒不可遏,当场就把他剁成了肉馅。

此时的冯道仅有29岁,年纪轻轻的他已经对官场的险恶有了清晰的认识。在当下这个战火纷飞的社会,各大军阀们早就已经杀人成性,只要稍微一惹得他们不顺心,自己立刻会人头落地。想要生存,只能谨慎再谨慎。

后唐时代,深受重用

一意孤行的刘守光果然是没有逃脱失败的命运,冯道借此机会逃出了幽州,投靠了太原的沙陀军事集团。在这里,冯道的才华依旧没有被埋没,集团首领李存勖手下的头号大臣张承业率先发现了他。

冯道的文笔水平在当时本就是数一数二的优秀,张承业觉得这样的人只留给自己用的确是有点屈才,于是将他推荐给了李存勖。就这样,冯道渐渐成了李存勖的得力助手,随着李存勖势力的扩大,冯道的官位也节节高升,最后成为了整个集团的幕僚长。

冯道跟着李存勖算是跟对人了。公元927年,李存勖称帝,建立后唐,冯道本以为能够安生一段日子。但五代的历史就是如此混乱,就在冯道为父母守孝的这短短的几年内,李存勖就已经在兵变中被杀死,后唐明宗李嗣源成为了国家的新主人。走投无路的冯道无奈只得顺应形势,投奔了新主子。

公元927年,后唐明宗将冯道任命为宰相,冯道的事业自此到达了第一个巅峰,在整个后唐时期都几乎安安稳稳的身居朝堂高位。

冯道之所以能在朝廷中得到如此重用,一是离不开自己的才学和品行,二是离不开他圆滑的性格。冯道虽身为一个读书人,贵为朝廷重臣,但他从来不端着架子,而是能够左右逢源,与各方势力交好,再加上他肯吃苦,能和地位不如自己的人打成一片,所以他在朝堂之中深受尊敬和爱戴。

后晋时期,起起伏伏

公元936年,后唐灭亡,进入后晋时代。后唐是石敬瑭联合契丹一同推翻的,作为前朝重臣,冯道本来应该没有什么好下场,但是契丹皇帝耶律德光非常欣赏他的才华,于是点名要冯道作为后晋派出的外交使臣,就这样,冯道在契丹呆了三年之久,享受到了盛大的接待仪式。

从契丹回国之后,冯道的地位更高了,他不仅被任命为宰相,甚至还被升为国公。石敬瑭去世之后,冯道见机行事,拥立了石敬瑭的养子石重贵继位,为此,新皇帝专门又将冯道加封为太尉。至此,冯道在朝中的地位无可比拟。

可是好景不长,总在皇帝面前晃悠,难免有被皇上看烦的一刻。公元944年,被拥立上位的石重贵下令要罢免冯道的职位,并将其流放到南阳等地,冯道到达了自己的人生低谷。

不知道是不是幸运,冯道似乎总是能找到一条新的成功之路。流放三年后,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推翻后晋,凭借着当时三年的交情,耶律德光将冯道再度召回了中央。只不过后来刘知远从太原起兵将契丹重新逐出了中原,耶律德光本想带大臣们一同逃亡,但在半路上不幸去世,冯唐等人趁乱返回了洛阳。

只能说,在官场中混,光靠硬本事还不够,运气在其中也占了很大一部分。

后汉后周,无可撼动

后汉建立后,冯道在朝廷中再度被重用。此时的他已经是历经过好几朝的元老级人物,凭借长期为朝廷效力所积攒下的经验,冯道在朝中混的是风生水起,被当朝皇帝授予“太师”一职。到了这个位置上,冯道连上朝都是想去就去,不想去就在家中歇息,过得相当舒坦。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六年之久,直到后周世宗上位,朝中才有了新的大臣来顶替他,冯道这才逐渐退出了权力的中枢。公元954年,这位十朝元老驾鹤西去,被皇帝追封为王爵。

历史上鲜少有像冯道一样的大臣,能够前前后后效忠四个朝代,辅佐十位君王而依旧身居高位,最后还得以善终。他官宦生涯的成功,既是自我能力的厚积薄发,亦是社会带来的时代机遇。现代人如果想要在仕途中走得一帆风顺,不如从冯道的身上找找经验吧。

参考文献《五代史通俗演义》《纵横于历史深处-五代十国史话》《旧五代史》

标签: 冯道

更多文章

  • 寒门出身的乱世不倒翁冯道,是为国为民真君子还是逢场作戏的小人

    历史人物编辑:张哥侃文史标签:冯道

    五代十国时期有这么一个人在后世颇受争议,但他确实是乱世官场的不倒翁、常青树。他就是历经五代十二帝的冯道。据《旧五代史·冯道传》:冯道“先为农为儒,不恒其业”,“少纯厚,好学善属文,不耻恶衣食,负米奉亲之外,惟以披诵吟讽为事,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也”。也就是说,冯道是耕读并举的寒门士子,为人敦厚

  • 一生历事四朝十一帝的「圆滑」宰相冯道究竟是奸臣还是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肖瑶标签:冯道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因此,自国家意识形成后,给国家元首打工变成了一份高危行业。纵观中国历史,能够在太平年代经历三朝或四朝而不倒的大臣可以说是寥若晨星。而接下来我们要说的这位,不仅在五代十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历四朝十君,而且还担任宰相一职20多年,堪称“政坛不倒翁”。他就是善于在乱世夹缝中求得一线生机

  • 冯道的官场智慧:侍奉四个王朝,耗死九个皇帝,虎狼丛中全身而退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冯道

    现代人的社交礼仪当中,一般懂得人情世故的人就比较受欢迎。官场中也相当讲究这个,正所谓“良禽折木而栖”,在朝廷文官最重要的便是“站队”,跟对了人前途自然光明。历史上皇权更替日新月异,像“玄武门之变”、“九子夺嫡”等这些非常著名的皇位之争,就足以说明站队的重要性。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人就因为这个原因而

  • 从真汉子变四朝十帝不倒翁,冯道一生,能给职场人多少思考

    历史人物编辑:司明岩标签:冯道

    公元954年四月,后周显德元年,73岁的冯道无疾而终。民间有云,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根源由来也很有意思!孔子享年73,孟子享年84,圣人亚圣寿享如此,也让后世人约定俗成的将73-84当做槛。只要能活到和圣人相似年纪,也就心满意足了。不过人和人是有区别的,有人空活百岁一事无成,有人则光耀古

  • 官场不倒翁冯道,他儿子却把音乐玩出了花样!

    历史人物编辑:安昕史话标签:冯道

    官场不倒翁冯道,他儿子却把音乐玩出了花样!公元918年,37岁的冯道生了一个儿子,一看年份还比较吉祥,就起了一个名字叫冯吉(这个理由是我瞎编的,你们不要相信)。冯道当时的职务是大唐太原市市政府秘书长。这个职务有些奇怪,表面上这个职务是大唐中央政府任命的,但是这时候大唐已经灭亡,中原地区的实际控制人是

  • 五代最强“打工人”冯道:历经五朝11位皇帝,为何始终身居高位?

    历史人物编辑:安辉标签:冯道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混乱的时期,短短五十年间,中原大地相继有“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你方唱罢我登场,朝代更迭异常频繁。对于当时的人们而言,无论你是皇帝还是百姓,大家都很难拥有真正的安全感,互相猜忌、争斗不止,似乎是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宿命。可也有一个人,经历了五个朝代,辅佐了八个姓氏的11位皇帝,

  • 历朝历代名人对冯道的评价,久居茅厕不知其臭?

    历史人物编辑:游戏分享人小云标签:冯道

    历朝历代名人对冯道的评价,久居茅厕不知其臭?冯道晚年,自命为“长乐老”,作《长乐老自序》,历数自己在唐、晋、汉、周四朝,以及在契丹时所担任的官职和所获得的爵位、荣誉和赏赐。他对自己有很高的评价,说自己一生所愿,就是“下不欺于地,中不欺于人,上不欺于天”;无论何时,都以这“三不欺”为根本。他还说,因为

  • 冯道作为“十朝元老”,真如欧阳修评价的“不知廉耻”吗?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冯道

    #朝代说#序言:说起冯道这个人,可能大多数读者都不太熟悉。这是一位古代奇人,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在他死后的一个半世纪里都被人歌功颂德的,甚至被他人视为楷模。但是,自北宋欧阳修出版《新五代史》,将冯道列入《杂传》,此后冯道竟开始被人批判!尴尬的是,为冯道所作的少数申辩,皆因为资料零碎,散布各籍,不

  • 冯道: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官场不倒翁(一)

    历史人物编辑:六度问科技标签:冯道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历代文人所崇尚,作为毕生的追求。古人,尤其是古代的文人,是极其注重法统、道统和气节的,所谓“忠臣不事二主”就是这个意思。而在中国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位堪称官场奇葩式的人物,从政为官五十年,曾经侍奉五朝、八姓(八个家族)、十二帝,“累朝不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被称作“中国史上最

  • 五代十帝元老重臣的冯道,凭什么可以纵横官场三十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樊亚茹标签:冯道

    冯道可以在官场立于不败之地,不仅因为处事圆滑、遇事沉稳之外,最主要的是狼虎丛中也能立身,身上忠恳而无私,待下谦和而心宽,对于君主采取“中庸”之道,能够以退为进,保持平和的心态,造成了传奇色彩的一生。冯道有自已的当官之道,懂得找靠山让自已处于不败之地聪明的人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要懂得灵活变通,一旦投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