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钟会侥幸谋反成功,三国的后续的历史会怎么样发展?

如果钟会侥幸谋反成功,三国的后续的历史会怎么样发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半月历史阁 访问量:394 更新时间:2023/12/9 6:50:15

钟会侥幸谋反成功也只是暂时的,不会影响历史走向,最后还是会走向失败,因为他不得人心。

钟会出师伐蜀,司马昭的谋臣邵悌就担心钟会谋反,对司马昭说:“钟会志大心高,让他独掌大权,灭蜀成功后,他有可能拥兵自立,应该找一个人制约钟会。”司马昭对此早有防备,他对邵悌说:“让钟会伐蜀是因为他有这个胆量和能力,去了能够成功灭蜀,等蜀国灭亡了,这些蜀人不会支持钟会的,钟会带去伐蜀的魏国将士,家人都在魏国,等灭了蜀国,这些人想得是赶紧回家,就算钟会想自立,也没有人支持他。”司马昭是很有远见的,事实也证明了司马昭的判断是正确的。

钟会占领了汉中,邓艾偷渡阴平,兵临成都城下,蜀汉皇帝刘禅在两路魏军打击下,选择了投降,然后传命大将姜维,马上投降,姜维和众将接到投降诏书,一个个气的咬牙切齿,拔刀砍向石头大喊:“宁愿战死,也不投降,”姜维见众将如此,于是想了个计策,让众将假意投降钟会,然后找机会恢复蜀汉,就这样姜维率军降了钟会,取得了钟会的信任。姜维和蜀军将领不是真心投降钟会,是要找机会把钟会,邓艾干掉,恢复蜀汉政权。

姜维支持钟会先干掉了邓艾,把邓艾的人马都收到钟会帐下,趁钟会志得意满,姜维又鼓动钟会脱离魏国控制,密谋造反,钟会正有此意,两人一拍即合,其实两人各怀心事,姜维是要趁乱恢复蜀汉,钟会想得是自己在西蜀当皇帝。

司马昭对钟会的举动早就心知肚明,蜀国灭了,邓艾死了,下一步就要收拾钟会了,司马昭派心腹贾充带三万人马进入斜谷,自己亲率大军和魏主曹奂一起来到长安,还给钟会写了封书信说:我怕你拿不下邓艾所以带兵来到长安了。钟会也是聪明人,马上明白这是司马昭不信任自己,赶紧找来姜维商议对策。

姜维说:“君主要怀疑臣下,臣下必死无疑,你要不赶紧行动,邓艾就是你的前车之鉴。”钟会于是下决心马上造反。但怕手下将领不支持自己造反,于是和姜维定下计策,元宵节的时候把魏将都请来,谁敢反对造反就杀了。

元宵节这天,众将都来赴宴,都以为要庆功呢,没想到钟会对众人说:“郭太后临死前有遗诏在我这,说司马昭有弑君之罪,命我们讨伐司马昭。”众将听钟会这么说都傻了,哪个愿意和司马昭对抗啊,家眷都在人家那呢,钟会见没人答应,拔出宝剑正色说道:“谁不服从命令立斩,”众将只好在诏书上签了字。但钟会也看出众将并不真心跟自己一块造反,所以虽然签了字,也不敢放众将回去,姜维说:“我觉得诸将还是不会服从你,趁早把这些将领都活埋了,”钟会听从了姜维的意见,准备坑杀众将,但事情被钟会身边的人泄密了,监军卫瓘集合没被扣押的将领杀了进来,把钟会,姜维都杀死了。

总结:钟会造反确实像司马昭说得那样,没人真心支持他,姜维是想恢复蜀汉,不是支持钟会自立,魏国将领更不会跟随钟会造反了,把高级将领都坑杀了,即使造反一时成功了,魏国其他将领也不会服从钟会,等司马昭率大军一到,这些魏军将士马上会倒戈相向,钟会还是难灭亡的命运。所以三国历史不会改写。

标签: 钟会

更多文章

  • 魏济解密:三国钟会和邓艾谋反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钟会

    公元263年,西蜀大乱!曹魏征西将军邓艾孤军行险,偷渡阴平,逼降江油,大破诸葛瞻,军临雒城下,刘禅遣使投诚,历时四十三年的蜀汉亡国!没等邓艾兴奋的心情平复下来,就旋以谋反之罪,被槛车囚回,于途中遇害!邓艾之事未息,与邓艾一同受命伐蜀的镇西将军钟会,紧继其后,被控谋反,殒命成都。然而,邓艾、钟会真的谋

  • 邓艾钟会灭蜀有功,为何被司马昭斩杀

    历史人物编辑:大肥肥文史标签:钟会

    降阿斗,看三分渐统,一祚堪成。司马昭字子上,三国时期,曹魏重臣,他也是西晋王朝奠基人之一。他自幼聪慧,能文善武,善于谋略,也是当时出色的谋略家,早年就跟随司马懿南征北战,功劳卓著。景元四年,司马昭分三路大军攻打蜀国,邓艾引军三万,为西路军进攻沓中屯田的姜维,诸葛绪引军三万为中路军,钟会引兵十万为东路

  • 聪明一世的钟会,最终因糊涂一时命丧巴蜀

    历史人物编辑:古藤枯树小桥标签:钟会

    钟会,字世极,因迷惑而生于颍川长社。是曹魏后期三国重要名将。他自幼才华横溢,长大后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伐蜀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可惜钟会就是那种军事天才和政治白痴。他缺乏政治头脑,看似聪明绝顶,却以悲剧告终。钟会出身名门望族,是太傅仲佑之子,青州刺史钟珙之弟。优越的家境、良好的教育、聪慧的才华,都

  • 三国后期悬案:钟会和亲哥哥钟毓年龄真的相差50岁吗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钟会

    三国老当益壮越看越能的名人,除了司马懿之外,还有96岁担任三军总司令的东吴大将吕岱,此外,还有一个书法大家,在75岁高龄生了一个日后名震三国的儿子!三国后期第一有趣悬案:钟会和亲哥哥钟毓年龄真的相差50多岁吗?钟会三国晚期有一个十分著名的人物,此人文武双全,但是又十分阴险毒辣,他仅仅因为马蹄子陷入桥

  • 如果三国时期韩信代替姜维镇守剑阁,邓艾、钟会还能灭了蜀国吗?

    历史人物编辑:阿藏历史标签:钟会

    三国时期,如果韩信代替姜维守剑阁,蜀国还是一样的灭亡。因为韩信同姜维一样,有个致命的缺陷,善兵,而不善治国,特别是不善于政治斗争。要想蜀国不灭,应该找一个类似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之类的人,也就是萧何、张良去代替姜维,是可以确保蜀国不灭的。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就要依据历史来还原了,先要了解一下魏灭蜀

  • 钟会打到剑阁、邓艾灭蜀,诸葛绪却被吓退三十里,诸葛绪很差吗?

    历史人物编辑:邝志龙标签:钟会

    司马昭命三路大军伐蜀,三军各不隶属:钟会十万大军主攻汉中;邓艾三万军进攻沓中的姜维;诸葛绪三万军驻守阴平桥,阻挡姜维救援汉中。钟会打到剑阁、完成司马昭交代的任务;邓艾超出司马昭预期,直接把蜀汉灭国;诸葛绪的表现太差了,姜维部队来到阴平桥,扬言要吃掉诸葛绪的三万人,诸葛绪吓得后退三十里,姜维从容通过阴

  • 钟会那么聪明,为何被轻易策反?不是姜维计谋高,而是邓艾太作妖

    历史人物编辑:桃也雾漫漫标签:钟会

    一、钟会何许人也?钟会是何许人也?《三国演义》里“二傻子”般的角色,竟然被姜维轻易就策反了,导致最终被杀。也许《三国演义》,觉得有点对不住钟会,一再强调钟会这个人,其实非常聪明。可惜结果悲催,一切都悲催——所谓既然钟会那么聪明,咋还会被姜维玩得团团转?无论说他的被野心蒙蔽了双眼,还是自不量力,总之钟

  • 三国中姜维劝钟会谋反时是怎么说的?钟会计划怎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舞养生息标签:钟会

    俗话说:高处不胜寒。钟会及邓艾伐蜀成功后就处于这样的境地,如何抉择,确实令人费神。而钟会选择了谋反,那么钟会为什么要谋反呢?其实钟会忠心的是曹氏,钟会之父钟繇在曹魏期间历任相国、廷尉、太尉、太傅等职,更是在曹丕和曹叡时期位列三公,而司马昭之父司马懿在曹叡死后才位列三公。因此,钟家父子更忠于曹氏。高平

  • 钟会带兵出征,有人告状钟会必反,司马昭笑道:就怕他不反

    历史人物编辑:张世界标签:钟会

    公元262年,司马昭自感时日无多,儿子司马炎又大不成器,只好抓紧时间为他扫平篡位障碍。篡位得一步步来,需要先称公、再称王,然后名正言顺接受禅让,这也是曹操当年的办法。要想称王,就得有拿得出手的战功,要拿战功,就得灭蜀或灭吴。司马昭认真分析一番,认为蜀汉已经“师老民疲,我今伐之,如指掌耳”,于是决定先

  • 钟会灭蜀后拥重兵造反,又有姜维辅佐,却为何被司马昭迅速镇压?

    历史人物编辑:老张聊史标签:钟会

    钟会是不是大魏忠臣很难说,不过谋反的事确实疑点重重,从头到尾就很仓促更像闹剧,姜维更像是一个背锅的。感觉钟会想谋反,最多是从收到司马昭相见在近的信开始,知道司马昭开始怀疑自己了才有的应激反应。后面追杀邓艾灭口,连一起上告邓艾谋反的师篡一起杀了,灭口的意图就真的明显了。钟会谋反本来就是异想天开,他在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