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是后人们非常熟悉的一段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出现了很多武将、谋士。历史上很多有名的谋士都是出自三国时期,比如说诸葛亮、陆逊、司马懿等等,这些人都是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他们各自辅佐君主。
魏蜀吴三国征战不休,为得就是能够一统天下。不过魏蜀吴三国中,无论是哪一位君主的后人,都没有一统天下,反倒是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捡了一个便宜。司马炎建立晋朝,这一切都与司马懿的努力有很大关系。
当初的司马懿在曹操时期,隐藏得非常深,或者说这时候的司马懿根本没有私心。可是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司马懿的野心开始显现。在曹丕、曹叡时期,司马懿还算是可以,在曹叡时期,司马懿就已经位高权重。
到了之后的曹芳时期,司马懿的人生迎来了巅峰。公元249年,魏少帝曹芳前往高平陵祭拜曹叡的皇陵,这时候的司马懿已经蠢蠢欲动,准备篡权。前往高平陵祭拜,唯一的不对就是曹爽不应该前往,居然还将所有的重臣带往。
这时候的曹爽根本想不到,司马懿的病竟然是装出来的,更加想不到的是,司马懿竟然敢篡权。曹芳和曹爽出行之后,司马懿立刻以郭太后的名义下令将京城全部城门关闭,其后司徒高柔,太仆王观掌控京城兵权。
掌握了兵权之后,司马懿就真真正正地控制了京城。不过这时候的曹爽仍然有机会,当时有一个人苦口婆心地劝曹爽,这个人就是桓范。这个人可以说是曹爽的高级谋士,他的能力不亚于司马懿。可是这个曹爽,不知道该如何使用桓范。
当初的曹爽就不应该将所有的亲信全部带出前往祭拜曹叡,这样的情况直接给了司马懿机会。这样的机会司马懿肯定不放过,直接以郭太后的名义控制了整个洛阳城。之后司马懿的大臣不断的派人跟曹爽游说。万万想不到,曹爽竟然同意了。
桓范给曹爽出了一个主意,就是让曹爽将曹芳安置在许都,然后以曹芳的名义,命令整个曹魏军队。不得不说桓范的谋略没有错,假如当时曹爽听从的桓范的计策,那么三国的历史也就改写了,只可惜曹爽没有听从。
那么曹爽听从了桓范的建议,曹魏的局势肯定会改写,甚至是三国都会受到影响。桓范给曹爽提出的建议中,司马懿掌控郭太后,曹爽掌握着曹芳,这样一来两人不会相差太大,毕竟曹芳也是皇帝。以皇帝的名义命令士兵,完全没有问题。
司马懿与曹爽各自掌握兵权之后,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观战了,双方绝不会立即出兵。观望是最好的选择,这时候的司马懿肯定也会按兵不动,虽然他掌握了洛阳城,但是许都的兵权乃至整个曹魏的兵权都在曹爽手中。
以桓范的谋略,短时间将司马懿打败不现实,但是长久来看,司马懿肯定撑不住。这时候的曹爽还是有机会胜出的。不过假如曹爽自己去与司马懿斗,那么曹爽胜出的几率是很渺茫的。司马懿与曹爽相比,司马懿无疑占尽了上风。
桓范在这之后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假如曹爽一直对桓范的建议听从,那么曹魏的局势就会出现很大的变化。假如当初曹爽与司马懿争夺,曹魏就会出现内乱,这样一来就会给蜀汉和东吴机会。假如这样的事情发生,三国的局势都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