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寓言故事《公仪休嗜鱼》的处世之道,值得后人深思!

寓言故事《公仪休嗜鱼》的处世之道,值得后人深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豪杰的梦 访问量:3228 更新时间:2023/12/19 10:05:46

《史记》记载:“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

公仪休,春秋时期鲁国博士,以高尚的品德优异的才华被国君任命为宰相。

公仪休自己家种植了很多蔬菜,他吃了园中的冬葵菜,觉得味道很不错,于是就将冬葵菜全部拔出来扔掉。

看到妻子纺织的布帛很好,他就把妻子赶出门,烧毁了织布机,家人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做。

公仪休说:

“我们自己种蔬菜吃,那些辛苦种菜的菜农就会卖不掉蔬菜,没有饭吃;我们自己能织布,那些辛苦的织妇就会卖不掉布帛,穿不上衣裳。”

公仪休喜欢吃鱼,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就买来珍稀的鱼类献给他,公仪休每次都拒绝了送鱼的人。

有一天,公仪休的弟子子明前来拜访,发现老师不在房间,就自己坐下来读书。

不一会儿,公仪休进了房间问:“子明啊,你来了好半天了吧?”

子明起身回答:“是啊!老师您是不是在吃饭啊?”

公仪休说:“嗯,我刚刚吃过饭,鲤鱼的味道真是无比鲜美啊!我好久没有吃新鲜的鲤鱼了,今天买来一条,我竟然全都吃光了!”

子明微笑着说:“哦,老师这么爱吃新鲜的鲤鱼啊,新鲜的鲤鱼味道确实很不错。”

公仪休呵呵一笑:“只要每天都能吃上新鲜的鲤鱼,我就心满意足啦!”

师徒二人正说着话,一个管家模样的人提着两条新鲜的鲤鱼进了门,他施礼后说:“先生,我家主人让我送给您两条鱼,给您补补身子。”

公仪休推辞说:“太感谢你家主人的盛情了,可是这鱼我不能收啊,你不知道,我现在闻到鲤鱼的腥味就要呕吐,请转告你家主人,不要再给我送鱼了!”

那位管家离去后,公仪休的弟子子明很不理解,就说道:“先生你明明爱吃鱼,为啥有人送给你还退回去呢?”

公仪休回答说:

“正因为我爱吃鱼,所以才不能接受他人的鱼。

吃了人家的鱼,就会在人家面前表现出下人之色。

有了下人之色,就会破坏了法律,贪赃枉法的结果就会被国君免职。

虽然我爱吃鱼,但是那些人不一定会继续送给我,我又不能自给自足,此后没鱼吃了多难受。

若不接受别人的鱼,我就不会被罢免,我爱吃鱼,还有俸禄自己买鱼吃,这就是约束别人不如首先约束自己,依赖别人不如依赖自己。”

公仪休拒绝他人的同时,既保全了行贿者的颜面,也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这种圆通而不自取其辱的处事方式值得后人深思。

孟子曰:“夫人必自悔,然后人悔之。”

这人啊,自己先侮辱自己,别人才会侮辱你。

标签: 公仪休

更多文章

  • 管仲箭射不中的公子小白的齐国,因“曹刿战法”被鲁国击败于长勺

    历史人物编辑:桑成阳标签:曹刿

    读解《曹刿论战》之后,我们好像能得出这样的结论:齐鲁之间的“长勺之战”,是鲁国凭借曹刿的超常的军事才能,战胜入侵的齐国的正义之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真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一、公子纠的师傅管仲箭射不中,公子小白执掌齐国,初战鲁国。周庄王十一年(公元前686年)年底,公孙无知暗杀了自己的叔父齐襄公,做

  • 为什么说齐桓公在长勺被曹刿打败后,反而开启了霸业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圈瓜王标签:曹刿

    原来说齐桓公是在常绍被曹刿打败之后开始称霸的。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齐桓公即位之初,齐国在经历了之前的混乱之后,还算不上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甚至在与鲁国的战争中,也因为著名的“曹桂之辩”,导致了他们的失败。另一方面,鲁国士气大振,但也是在这场战役之后,齐国才逐渐开始了自己的称霸生涯。为什么是这样?因为

  • 《曹刿论战》中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真能代表当时所有贵族吗

    历史人物编辑:胡文浩标签:曹刿

    ◆前言:《曹刿论战》被编入了高中课本,其中有一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句话直译过来就是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不能做到深谋远虑不能真正为国家做事。史籍文物是反映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从曹刿的这句话我们可以窥见当时大概的历史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状况,也能对“食肉”的贵族阶层探讨一二。◆个人通俗分析:“肉食者鄙

  • 从战略眼光看,《古文观止》中曹刿是如何论战的?

    历史人物编辑:王王美食屋标签:曹刿

    曹刿论战记述了我国战争史上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长勺之战。在这之后的第三年,曹刿又做了一件事,成为司马迁史记中的第一刺客。而这一切广阔的历史背景要从美女文江和哥哥的不伦之恋说起。今天我们要解读的是古文观止的第八篇曹刿论战,喜欢古文观止的朋友可以进入合集观看更多古文观止的解读视频。每段历史呢,都

  • 曹刿论战:看鲁国的民主程度,平民可以说君主是“鄙人”

    历史人物编辑:微阁说史标签:曹刿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非常重要的一篇经典著作。以公元前684年齐国与鲁国的长勺之战为题材,雄踞中原东部的齐国,无论军事实力还是外交政治正处于极盛状态,准备兴兵侵犯邻居鲁国,双方因此对峙长勺(今山东莱芜)一带。为了找到克敌制胜的方法,处于弱势的鲁国庄公与谋士曹刿围绕如何打赢这场战役,所展开一些列的论

  • 长勺之战,齐桓公称霸的第一战,却成就了“曹刿论战”的名气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火花标签:曹刿

    齐桓公在乾时之战中击败鲁国,巩固了自己在齐国的统治,又进一步逼迫鲁庄公杀死公子纠,把天下第一等的人才管仲收入囊下。此时的齐桓公意气风发,雄心壮志,迫不及待地走上了称霸天下的路。公元前684年春,齐桓公再次发动了对鲁国的战争,企图征服鲁国,以报复鲁国一年前对公子纠的支持的宿怨并,向中原诸侯展示齐国的实

  • 再读《曹刿论战》:曹刿从哪里来?打了一场漂亮仗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文章鉴赏标签:曹刿

    曹刿是个没落的贵族,他在齐国出兵进攻鲁国的时候,毅然挺身而出,要向鲁庄公建言献策。曹刿的同乡问他干什么去,曹刿说,求见国君鲁庄公抵抗齐国的军队。同乡说,这些军国大事有吃肉的人考虑,你操那个闲心干啥?曹刿很理直气壮地说,吃肉的那帮家伙目光短浅,不能从长计议深谋远虑。于是鲁庄公接见了曹刿。曹刿在会见鲁庄

  • 刺客鼻祖还有将军身份,他是曹沫又叫曹刿

    历史人物编辑:月照一天雪标签:曹刿

    在《左传》中,曹刿与鲁庄公论战,通过语言对话与动作描写刻画出一个智勇双全的将帅形象。曹刿观察细致、谋划周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而在《史记》中,曹沫作为刺客鼻祖历史留名。为了维护鲁国尊严,好勇尚力,表现出一个刺客忠义诚信的品质。在司马迁所记录的刺客中,这是唯一一个完成使命而又存活下来的幸运者。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曹刿,后来又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曹刿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句话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出自《左传·庄公十年》中的一篇文章《曹刿论战》。鲁庄公十年,也是就是公元前684年,齐桓公不顾管仲的竭力劝阻,派高傒、鲍叔牙、公子雍率大军伐鲁。此前为了护送公子纠去齐国即位,齐鲁已经发生了几次战争,鲁国都被打败,听闻齐军压境,鲁庄公和群臣大惊

  • 《秦时明月》盗跖与白凤谁更快?双方各执己见,其实都不如他

    历史人物编辑:智睿生活日常标签:盗跖

    《秦时明月》盗跖与白凤谁更快?双方各执己见,其实都不如他《秦时明月》盗跖与白凤谁更快?双方各执己见,其实都不如他《秦时明月》盗跖与白凤谁更快?双方各执己见,其实都不如他说起国漫,就不得不提《秦时明月》。《秦时明月》自2007年播出《百步飞剑》以来,就一直广受好评,目前已经更新到了《沧海横流》,积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