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膑为何推辞做主将?为何阻止田忌出兵?作战时庞涓做了什么?

孙膑为何推辞做主将?为何阻止田忌出兵?作战时庞涓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程彪说历史 访问量:1809 更新时间:2024/2/14 22:22:03

决心已定,齐威立即想到了孙膑。孙膑精通兵法,多谋善断,又熟悉魏国国情,且痛恨庞涓,这正是他报仇雪恨、建立战功的极好机会,于是准备任命孙膑为主将,率兵救赵。孙膑却辞谢说:“我是受过刑的人,做主将万万不可。”齐威王不解其意。孙膑解释说:“做主将,就要打出我的旗号,庞涓得知,必然会引起高度警惕。

再说,做主将,就应该带头冲锋陷阵,我双腿已残,不能身先士卒,势必影响士气。对敌人,应尽量表现自己的无能;对部下,要尽量发挥自己的威力。这才是用兵之道。”

齐威王改任田忌为主将,孙膑作军师,立即起兵,援救赵国。田忌打出“田”字旗号,率领齐军浩浩荡荡向西开进。孙膑坐在有篷帐的车子里,随军进发,暗中策划,而不让敌人发觉。

田忌准备率兵直奔赵国都城,与赵夹击魏军,以解邯郸之围。孙膑却连连摇头,认为不可。他对田忌说:“魏军攻打邯郸甚急,邯郸已朝不保夕,不等我们部队赶到,就会失守。当前已不需要解邯郸之围,而是要解救赵国之危。”田忌为之一震,说:“军师言之有理。既然如此,你看怎么办呢?”孙膑说:“要解开一团乱丝乱麻,不能抓在手里强拉硬扯;要劝开两个打架的人,不能插身进去拳打脚踢。

救兵解围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应避开敌人充实的地方,而打击他虚弱的部位,敌人看到形势与己不利,有了顾忌,自然就可以解围了。”田忌急切地问道:“照军师所言,我们向何处进军呢?”孙膑详细指点说:“现在,魏国把最精锐的部队用来对外,而把老弱残兵留在国内防卫,弱敌就在这里。

我看,您与其统率大军去攻其精锐,还不如直扑魏都大梁,占领其要道,控制其交通,攻击他们防务空虚的地方。魏军主力知道后,必然放弃对赵国的进攻,而回师自救。

这样,我们就可以一举两得:一则解除赵国之危,二则使魏军奔波疲惫,我们即可从中获利,掌握战争的主动权!”田忌伸出拇指,高兴地说:“真是一条绝妙好计!”遂立即率兵直奔魏国。

齐军攻入魏境时,果然不出孙膑所料,邯郸已于公元前353年10月被庞涓占领了。庞涓乘胜又攻打归附赵国的卫国,以扫清侧翼,一心要把赵国置于死地。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庞涓

更多文章

  • 孙膑被庞涓脸上刺字,挖膝盖骨,他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历史人物编辑:党荣刚标签:庞涓

    导语:在我国古代,发生了不少引人深思、耐人寻味的历史事件,尤其是春秋战国时代。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尤其是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至今仍为我们所用的经典案例,孙膑的"围魏救赵"就是其中之一。孙膑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

  • 宁可杀孙膑,却放过商鞅,难道庞涓良心大发现?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元历史标签:庞涓

    熟悉战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庞涓和孙膑本来是一对师兄弟,然而庞涓为了权力却选择陷害孙膑,差点让孙膑惨死!同样的大才,为何庞涓宁可杀孙膑,却唯独放过了商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庞涓和孙膑都是著名贤人鬼谷子的徒弟,由于庞涓是师兄,早早下山投奔了魏国,后来又接自己的师弟孙膑一同来到魏国同享荣华富贵

  • 孙膑被挖膝盖事出有因,山东出土一组竹简,证实庞涓并没冤枉他

    历史人物编辑:赵新华标签:庞涓

    人类史与战争息息相关,无论是现代战争还是古代战争,战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体现,更是对社会进步和蜕变的一种蜕变。虽然如此,但战争的场面总是十分惨烈的,有无数的士兵和战士在战场上流血流汗流泪,也有无数的将领为了带领军队走向胜利,使用各种各样阴险的手段。今天我们谈及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小有名气的人物,孙

  • 减灶之策有何深意?孙膑用围魏救赵两战庞涓,为何他一再上当

    历史人物编辑:陈坤说历史标签:庞涓

    孙子兵法之所以被后世两千多年的人多尊崇,主要就在于,其中的计策有千变万化的功效。在孙膑对抗庞涓的故事里,其实孙膑就两次用到了围魏救赵的计策。第一次桂陵之战,孙膑佯攻魏国都城大梁,迫使庞涓撤离赵国国都邯郸,转身解救大梁。结果被孙膑安排在桂陵的人马伏击,损失惨重,庞涓被俘。第二次马陵之战,孙膑其实依旧沿

  • 庞涓下山前,鬼谷子送他八字:遇羊而荣,遇马而瘁,最后果真应验

    历史人物编辑:巨昕宇标签:庞涓

    都说时局造英雄,奴隶制时代亦是如此。西周灭亡后,宜臼在众多诸侯的支持下建立了东周,天子的名号虽在,手中却没有绝对集中的权力,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不过是名存实亡罢了。各方争霸的时代,才能出众的士族登上了历史舞台,文化思想也得到了相互交融。这样的大背景下,许多学派应运而生,比如诸位所熟知的儒家、法家、道家

  • 孙膑vs庞涓:马陵之战,两大兵家斗法,性格决定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斋标签:庞涓

    战国历史上,孙膑和庞涓虽是同门师兄,却实非同道中人,最终分道扬镳,所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即是如此。两人曾在鬼谷子门下拜师学艺,三年后结下仇怨。庞涓追名逐利,将孙膑的同窗之情与鬼谷子的培养之恩,抛诸于脑后。孙膑在魏国封将,排挤掉孙膑后,一直耀武扬威,孙膑被齐国设计救回,从此与孙膑势不两立,马陵之战孙膑

  • 桂陵之战庞涓轻敌被俘,为何他不吸取教训而又惨死马陵?

    历史人物编辑:直爽侃历史标签:庞涓

    文|飞鱼说史孙膑学艺,才高被忌。刖足致伤,黥刑使废。谁知载归,反为齐利。救赵趋梁,已夺其气。减灶诱之,自奔速毙。万弩马陵,岂容回避。竖子成名,是谁之意?——黄道周《广名将传》桂陵之战后,齐国在战国时期的地位,直线上升,当然此战中还成就了孙膑。而魏国,经此一役颜面大损,战国初期的霸主地位,遭到了动摇,

  • 庞涓一步步错失灭秦国最好时机,全赖这一大错,至死都不明白!

    历史人物编辑:五千年桑田标签:庞涓

    不晓得各位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秦国并非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天下最强国,在战国之初,秦国就被魏国压着打,几乎打得快要亡国了!在《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中,魏国数次想要灭亡秦国,却一步步错失灭秦最好时机,身为上将军的庞涓至死都不明白,为何他始终灭不了秦国?看过《大秦帝国之裂变》的朋友都知道,在战国之初,魏

  • 孙膑和庞涓的情同手足到兵戎相见,如何引起几个大国的相互角逐?

    历史人物编辑:西北小生活标签:庞涓

    这是发生在师出同门的两位军事家之间,齐国的军师孙膑和魏国的将军庞涓,他们两个人的斗智斗勇,引起了战国时期几个大国的相互角逐。也正是这场战争,使强盛的魏国由强盛转衰,究竟战争是因何而起,又是怎样结束的?一 孙膑出逃孙膑跑到猪圈里面装疯,让庞涓特别高兴,庞涓说“你看你小样,谁让你当时那么猛呀,一点也不知

  • 山东竹简出土,揭开孙膑擒庞涓的细节:为报私仇不惜牺牲同僚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博标签:庞涓

    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的多次交手,几乎都成为军事谋略上的经典,但两个人之间的恩怨情仇,似乎更加吸引大众的眼球。孙膑和庞涓师从鬼谷子,庞涓深知孙兵的军事能力远超自己,在魏国谋得差事之后,立刻派使臣邀请孙膑一起共事,但背地里却设计陷害孙膑,让他受到“膑”刑的残忍迫害。膑刑,也就是挖去他的膝盖骨,受刑后的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