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武灵王犯的两个大错,为秦国选了好君主,却选错了自己的太子

赵武灵王犯的两个大错,为秦国选了好君主,却选错了自己的太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敢飞得太远 访问量:4771 更新时间:2023/12/6 5:23:27

如果给战国君主来个大排名,赵武灵王绝对能挤进前五。他是赵国史上最伟大的君主,放在整个战国史中,也仅此于秦始皇和秦昭襄王。如果不是他锐意改革,胡服骑射,引进北方游牧民族的作战方式,中原汉人不知何年才能进入骑兵时代,汉匈之战恐怕就要改写了。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却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活活饿死在沙丘宫中,这是为何呢?

赵雍即位时,赵国国力不强,受辱于强邻,林胡、匈奴等国年年骚扰。父亲赵肃侯去世,魏国联合齐、楚、秦、燕四国,以会葬为名各率精兵一万伺机图赵。赵雍沉着应对,调度有方,内整军务以重兵待客,外借越国、楼烦、韩、宋等国,连消带打将五国围城之祸消弭于无形。

赵雍坐稳了国君的位子,做了两个非常正确决定,使赵国在东方六国中迅速脱颖而出。第一件事就是拒绝参加五国相王。战国前期,周王室威信尚在,各国国君尊号仅为“公”或“侯”,只有楚国和越国僭越称“王”。魏惠王联合韩赵燕齐发起五国相王,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唯独赵雍自认为实力不足拒绝参加,反而自降为君。结果五国相王没有成功,被楚国击败,被迫割地求和。

第二件事就是胡服骑射。战国前期,赵国在军事上早已采用胡服骑射,但只是士兵的自发行为,官方上并无此措施,改革阻力很大。赵雍力排众议,带头易服,终于说服了贵族反对派,新政得以实施。赵国经过改革后国力大增,向西进攻中山、林胡,控制了整个太行山道,最远打到了陕西榆中地区,与秦国接壤,对秦国造成巨大的威胁。

此时,秦国尚未全面崛起,义渠在西北屡屡寻衅,南方的巴蜀尚未成为天府之国,东边刚刚打赢河西之战,占据关中全境。正是旧力已竭、新力未生之际,很容易被人乘虚而入。当此关头,秦武王因举鼎而死,秦国因继承人问题陷入内乱。秦宣太后欲立公子芾为王,惠文后却中意公子壮,并得到了惠文王的弟弟、右丞相樗里疾的支持。双方剑拔弩张,王位悬而未决。

赵雍依仗强大的国力,早在胡服骑射前就频频插手他国国政,在各国之间纵横捭阖,翻云覆雨,好不风光。秦国立君之事,他也想插一手。出于赵国利益考虑,挑起秦国内乱,赵雍决定拥立公子稷为王。公子稷在燕赵两国支持下强势归国,即位为王,是为秦昭襄王。嬴稷归国后,果然引发了秦国内乱。季君之乱长达两年之久,严重削弱了秦国实力。

赵雍的本意,是引发秦国内乱,然后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一举打垮秦国。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赵雍做了一个看似高明实则糊涂的决定——禅位于公子何,自己专心于军事,甚至不惜亲自入秦刺探虚实。可惜,他在立储问题上不够果断,首鼠两端,举措反复,将自己精心挑选的继承人逼至对立面。结果祸起萧墙,爆发沙丘宫变,赵雍被困于沙丘宫三月之久。赵王何对此冷眼旁观,不予救援,赵雍一世豪杰,竟被活活饿死。

而他为秦国挑选的继承人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重用魏冉、白起范雎等人,频频东出,鲸吞蚕食,向东拓地千里。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进行至最关键时刻,赵括率四十五万赵军拼死突围,成败在此一举。秦昭襄王亲自坐镇河内督运粮草,阻截赵国援军,终于打赢长平之战。赵国精锐尽失,元气大伤,再也无法阻止秦国的统一之势。

倘若赵武灵王泉下有知,不知会不会后悔当时的决定。

标签: 赵武灵王

更多文章

  • 赵武灵王先废太子后让位11岁儿子,真的全是“昏招”?-读战国40

    历史人物编辑:摩尔历史标签:赵武灵王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40):赵武灵王退位文/松鼠爸爸(注:头条APP里打开此文后,可点击右上角“耳机”自动播放语音。#松鼠父子读历史#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 )赵武灵王赵武灵王赵雍在胡服骑射、取得一系列征战胜利后,突然心血来潮,要提前退位。前299年五月,在位27年的赵武灵王在东宫举行盛大的

  • 胡服骑射:赵武灵王为何进行制度改革,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钱宇豪标签:赵武灵王

    众所周知,改革是一个国家政权系统性重构的活动,但是,改革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而且不允许操之过急,否则,不仅仅没有有力了解决社会弊病,甚至还可能使国家陷入动荡当中,走向灭亡。历史上因改革不力而灭亡的朝代有很多,例如西汉末年王莽建立的新朝,就因为出台了一些超前的措施而灭亡,除此之外还有隋炀帝时期实行

  • 世人只知道秦始皇嬴政,殊不知几十年前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余小斌标签:赵武灵王

    说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大家首当其冲想到的往往是秦始皇嬴政。他一生有太多传奇,仅仅用十年的时间统一了中国。而他能够统一天下,和前几代国君的努力密不可分。战国初期最厉害的并不是秦国,首先崛起的是魏国魏武卒。后面秦人用商鞅变法让他迅速走向强大,击败了不可一世的魏武卒。存在感最低的赵国在战国中后期崛起,

  • 赵武灵王英明一世,却在选继承人上犯了严重错误,结果被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丫文史阁标签:赵武灵王

    文|飞鱼说史纵观中国历史,我们会发现不少君王能够成就一番伟业,总离不开四个字:心狠手辣。在这些君王面前,只有自己的江山才是无法割舍的,其他的一切都要靠边站,当然也包括亲情,如果说亲情和江山同时掉进了水里,他们也会奋不顾身的去救江山,而对亲情置若罔闻。所有的君王都是如此吗,其实也不见得,至少让赵国实现

  • 赵武灵王威望很高,为何他被困沙丘三个月,竟无一人去救?

    历史人物编辑:莫锌烨标签: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是一代英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第六代君主,从年少英雄到壮年,他一直胸怀抱负,一心一意壮大赵国。他真的是为整个国家考虑,以至于走弯路,让人钻了空子。被从小宠爱的儿子,亲手立的赵国下一代君王,给活活饿死在沙丘宫!无人来救援。就连梁启超也说他是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因为他大刀阔斧的举措和改革,他和史

  • 赵武灵王辟云中、雁门二郡,欲从北攻入秦国腹地,有机会灭秦吗?

    历史人物编辑:剧透历史V标签:赵武灵王

    论胆量、军事才能,赵武灵王在战国的那些君主中绝对能排前三。开辟云中、雁门二郡,从地图上看,相当于在秦国头顶悬了一把剑;甚至还曾亲赴秦国腹地,考察秦国地貌及军力部署,近距离观察秦王,为伐秦做准备。不少人认为,倘若赵武灵王多活几年,有灭秦的机会,我认为绝无可能!一、能攻打游牧民族,不代表战斗力就很强战国

  • 赵武灵王为何沦落到掏鸟窝、捉老鼠的地步?被围困三月而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刘明毅标签: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的赵国的君主,名雍,是一位比较有作为,能革新的君主。赵雍在位其间,推行“胡服骑射”,消灭了中山国、打败了林胡、楼烦二族,同时还修建了“赵长城”。就是这样一位勇武又有智谋的君主,也有犯糊涂的时候——他本来立了嫡长子,却又废长立幼,最后禅位给幼子,却又示好长子,鼓励他造弟弟的反,以便自

  • 赵武灵王虽然带领赵国走向强大,却做错了这件事,导致自己被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烟伯标签:赵武灵王

    公元前326年,赵肃侯去世。年仅16岁的赵雍继位,也就是后来的赵武灵王。谁都没想到赵雍继位后,带领赵国走向强大。赵国也成为了战国后期唯一一个能和秦国抗衡的国家。这一切都是赵武灵王的功劳,梁启超都说赵武灵王是黄帝后华夏第一任。可见赵武灵王的评价非常高。不过就是这样一个伟人,却因做错了一件事,导致自己被

  •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乱世想赢?那就先放下无谓的面子|读战国(37)

    历史人物编辑:云听历史标签:赵武灵王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37):胡服骑射(原创文章,谢绝转载)文/松鼠爸爸(注:头条APP里打开此文后,可点击右上角“耳机”自动播放语音。#睡前故事# #松鼠父子读历史#)胡服骑射“楼爱卿,寡人打算向胡人学习,改穿他们的胡装,向他们学骑射之术,以振我赵国军力,你觉得怎么样?”前307年,就在秦

  • 赵武灵王面子进化论上:人生从没面子强撑起,懂面子害人为中

    历史人物编辑:风趣的历史天空标签:赵武灵王

    纵观中国之历史,成就改革家的莫不是人臣为主!最早留名与世的无数改革家几乎都出于春秋战国,那个时候改革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变法!如魏国李悝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秦国商鞅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燕昭王纳贤乐毅来投。战国七雄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是臣下主持国君配合的变法。 唯一的列外就是本文主角,赵武灵王赵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