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乱世想赢?那就先放下无谓的面子|读战国(37)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乱世想赢?那就先放下无谓的面子|读战国(37)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云听历史 访问量:3436 更新时间:2023/12/6 7:45:53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37):胡服骑射(原创章,谢绝转载)

文/松鼠爸爸

(注:头条APP里打开此文后,可点击右上角“耳机”自动播放语音。

#睡前故事# #松鼠父子读历史#)

胡服骑射

“楼爱卿,寡人打算向胡人学习,改穿他们的胡装,向他们学骑射之术,以振我赵国军力,你觉得怎么样?”

前307年,就在秦武驾崩后不久,赵武灵王召见心腹大臣楼缓,正式抛出“胡服骑射”这个想法,投石问路。

楼缓人很聪明,脑瓜子极其灵活,当场表态:“大王,这是个大好事,臣举双手赞成!”

投石成功,赵武灵王大喜,立即将这个想法交付朝议。

赵武灵王剧照

此时赵武灵王已在位19年,正处34岁的壮年,权威深重,他满以为会一次通过,没想到,他碰了一个大钉子——满朝文武大臣集体表示反对。

赵武灵王为何突然要搞“胡服骑射”?背景是什么?

却说前307年春正月,赵武灵王在宫中举行盛大朝会后,单独召见心腹重臣肥义,与他议论天下大事,这次深谈一直持续五天才结束。

之后,赵武灵王开四处巡视,对中山国、代地边境实地考察。

考察完之后,赵武灵王基本心中有数,然后召见楼缓,宣布了“胡服骑射”这个重大国策。

楼缓剧照

至于理由,赵武灵王给出三条:

一、 虽然我们历代先王做了很多事,修了长城,打败了林胡人,可是功业尚未完成、我辈仍需努力;

二、 赵国敌人对手太多,中山国在我们腹心,北面是燕国,东面是东胡,西面是林胡、楼烦、秦国和韩国的边界。没有强大兵力守护,国家随时面临灭亡危险。

三、 要获不世之功,必定要承受摆脱世俗的非议。

这番话,楼缓听懂了,所以赞成;但群臣没听懂,所以反对。

肥义剧照

赵武灵王决心已定,开始做说服工作,他的第一个说服对象,就是重臣肥义。

赵武灵王在外出巡视前,曾与肥义聊过五天,内容无非是国际国内形势与赵国的挑战。肥义当然懂得赵武灵王此举苦心,于是道:

“臣听说做大事,若信心不足,铁定不会成功;行动犹豫,就不会有结果。大王,您既然决定承受背弃风俗的责难,就不要管天下人怎么说。

“愚蠢的人,别人就是把事做成了,他还是看不懂;聪明的人,事情尚无迹象时,就已看清门道。您还犹疑什么?”

胡服骑射雕像

见肥义支持,赵武灵王于是率先穿起胡人的服装,然后派人通知叔父赵成,让他也穿胡服,给全国人民做示范。

没想到赵成严重反对。理由是:跟林胡、楼烦这些落后蛮夷相比,我们赵国经济发达、文化先进、服饰精美,原本是蛮夷的学习对象,我们怎么能反过来抛弃先进的东西,学习胡人落后的东西?

赵武灵王只好前往赵成府上拜访,从国家战略高度,耐心对其做解释说服工作。

核心意思就三条:

一, 衣服是为了方便穿用,而礼节是为了便于做事。一个是目的,一个是手段,而手段必须服务于目的。

二, 赵国对手太多,胡服骑射不是“作秀”,而是为了防守与燕、三胡(匈奴、楼烦、林胡)、秦、韩相邻的边界;

三, 有了骑射装备,近可强化上党地区的优势,远可报中山国近年对赵国的侵扰掳掠之仇。

中山国位于赵国腹心

赵成听后幡然醒悟,当场拜服。第二天,他带头穿胡服上朝。众臣一看,纷纷改主意。

赵武灵王见水到渠成,正式发布改穿胡服的命令,并招募士兵练习骑射,赵国军力大大提升。

胡服骑射改革完成后,赵武灵王开始四处征战。

他先是北破林胡、楼烦,把他们赶到赵国西边,将其上千里土地并入赵国版图。

之后,他又于前296年彻底灭亡先被魏国灭亡、后又死灰复燃的中山国。

长期以来威胁赵国生存的几个心腹大患,终于得以平定,赵国终于可以腾出手来与战国六雄争斗。

你说,胡服骑射对赵国崛起的意义大不大?

松鼠父子读战国

小松鼠:“老爸,‘胡服骑射’中的‘胡’到底指什么?”

松鼠爸爸答:“战国时代,北方游牧民族被中原统称‘胡’。‘林胡’是‘林中胡人’的简称,因他们生活在森林中而得名。至于楼烦,是北狄的一支,以兵将强悍、善于骑射著称。他们是赵武灵王萌生胡服骑射构想的主要压力和灵感来源。”

赵国与林胡、楼烦和中山的大致地理关系

“为什么您说赵武灵王服胡骑射的最初目的,并不是为了对付秦国?”

“因为此时赵与秦中间还隔着魏、韩,秦虽强,但威胁尚远。而林胡、楼烦、中山等胡族离赵国更近,威胁更迫切。”松鼠爸爸道,“林胡和楼烦早在春秋时,就活跃在晋国北部。而三国分晋时,赵国继承的,正是晋的北部领土,自然连它的敌人一同继承。赵国要与秦等六雄争霸,必须先解决后顾之忧:一是位于腹心之内的中山国,第二,就是北边的林胡和楼烦。”

赵武灵王

“赵成为什么要反对赵武灵王?他们的分歧主要是什么?”

“赵成强调赵国文化和经济比胡人先进,不能向他们学习,是‘面子’问题;而赵武灵王主张胡服骑射,是‘里子’问题。俗话说得好:‘为了面子而放弃里子,里子和面子都会丢;而为了里子放弃面子,里子和面子迟早都会有。’胡服骑射的本质,就是为了里子,暂时放弃面子,最终实现里子和面子的双赢。后世汉武帝积极学习匈奴的骑兵战术,本质上也是一种‘胡服骑射’。”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标签: 赵武灵王

更多文章

  • 赵武灵王面子进化论上:人生从没面子强撑起,懂面子害人为中

    历史人物编辑:风趣的历史天空标签:赵武灵王

    纵观中国之历史,成就改革家的莫不是人臣为主!最早留名与世的无数改革家几乎都出于春秋战国,那个时候改革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变法!如魏国李悝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秦国商鞅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燕昭王纳贤乐毅来投。战国七雄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是臣下主持国君配合的变法。 唯一的列外就是本文主角,赵武灵王赵雍。

  • 赵武灵王的军事冒险计划,成功可能性有多大?秦国或将倒退三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大盘点标签:赵武灵王

    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传位于次子赵何并自称主父,此时的赵武灵王才40多岁可谓是年富力强,那他为何要这么早传位给儿子呢?原因就在于他想把政务交给儿子和自己信任的亲信大臣肥义,而自己则把主要精力放在军事上,因为经过二十几年的励精图治,赵国的国力早已今非昔比,以前的赵武灵王韬光养晦,现在该是调整战略积极

  • 赵武灵王面子进化论下:从拉旗换面子,到争面子补里子称霸

    历史人物编辑:高丙坤标签:赵武灵王

    在上篇中,赵武灵王用自己的所作所为,让后人明白了一件事,如果身处绝境,坚持要面子没错,因为那面子事关存亡,可是强撑的面子并没有用处,渡过危机之后,如果还要面子而不务实,就是取死之道。也因此,赵武灵王断然谢绝了为面子为虚名而进行的”徐州相王“和作死一样的“五国相王”这也为后续赵国的外交政策转折埋下了伏

  • 胡服骑射:赵武灵王实行的制度改革,为何会成为赵国的发家史?

    历史人物编辑:元历史标签: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是指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为了振兴赵国,大力推广“胡服”和“骑射”的一种改革。为什么改变人们穿衣风格和教授人们骑射技术就能够把国势衰弱的赵国,变成仅次于秦国的一大强国呢?“胡服骑射”为什么可以成为赵国的发家史呢?胡服骑射实行胡服骑射的原因和内容公元前326年,赵肃侯去世。赵肃侯在位的时候励

  • 赵武灵王:黄帝之后第一伟人!秦国之外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雄主

    历史人物编辑:秀姐0913标签:赵武灵王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列国图强,合纵连横战乱频仍,逐渐形成了秦楚燕韩齐赵魏七个最强盛的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中,或任用贤才变法图强,或攻城略地开疆拓土,都历经过最为风光的辉煌鼎盛时期,出现过称雄图霸的明君雄主。战国七雄中,赵国出了一位最有作为的国君,是秦国之外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一代雄主!这就是被梁启超誉为“

  • 此人堪比赵武灵王,以弱胜强创造战国奇迹,可惜儿子是个坑货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赵武灵王

    提起赵武灵王,秦昭襄王相信大家不知道的很少,但是提起他来,可能好多朋友就不知道了,其实他的雄才伟略丝毫不下于赵武灵王,他就是战国时期燕国国君燕昭王。按道理来讲他是继不了位的,因为他上面有个长兄,燕王哙的长子太子平,可当时的燕国国君燕王哙非要仿效尧以天下让与许由的故事,将王位让给丞相子之,于是乎就坏事

  • 赵武灵王作为古代难得的雄主,文武双全,却亡于逆子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徐慧说历史标签: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是难得的雄主,《史记·赵世家》载:他为赵国创建了六大政治优势:一、挫败了魏国等“五国会葬”阴谋,理顺了赵与魏楚秦韩的关系。二、实行“胡服骑射”军事改革,训练了十多万“赵边骑”精锐骑兵。三、培养了肥义、廉颇、赵豹、楼缓、信期等一批忠臣良将。四、护送燕公子职回国作了燕昭王,促成秦公子稷回国做了秦

  • 胡服骑射让赵国“开挂”?赵武灵王的一个改变,打开了新的局面

    历史人物编辑:红星龙历史标签:赵武灵王

    “本文章已经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版权认证,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编转载抄袭,违者追究法律责任”春秋战国最先的战争模式,要具备几个条件:首先要有合理的原因才能开站,第二是打战必须要有形式,不可随意。第三是身份高的人才能打战,贫贱之人没有机会参与开战。第四双方军队需进行列阵。这是由周礼的约束形成的战争模式,这种

  •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当汉服对话胡服,一场不同文化的碰撞之旅!

    历史人物编辑:成晋南标签:赵武灵王

    为不同文化提供最多碰撞机会的,便是战争。在今日的邯郸市,耸立着一座赵武灵王的雕像,意气风发的武灵王身穿窄袖战衣,上披甲胄,架马弯弓,仪态英武!这一点一滴的细节处,无不提醒着人们,他最大的功绩——胡服骑射。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赵国虽然国土辽阔,但实力不算上乘,面对虎视眈眈的北方劲敌,更显弱小。公元前30

  • 一代雄主赵武灵王,为何会被年仅10的儿子活活饿死在沙丘?

    历史人物编辑:王德友标签:赵武灵王

    文/清歌向暖赵武灵王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赵雍只两拨操作,直接炸翻朝野。1、废太子赵章(大儿子),立公子赵何为太子。2、赵何的“太子”屁股还坐热,正值壮年的赵武灵王又当朝宣布,禅位给了太子何。为什么赵武灵王在自己年富力强,吃嘛嘛香的时候就急急忙忙地传位给赵何呢?作为一个高瞻远瞩的政治家,赵武灵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