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武灵王辟云中、雁门二郡,欲从北攻入秦国腹地,有机会灭秦吗?

赵武灵王辟云中、雁门二郡,欲从北攻入秦国腹地,有机会灭秦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剧透历史V 访问量:4804 更新时间:2023/12/6 5:19:56

论胆量、军事才能,赵武灵王在战国的那些君主中绝对能排前三。开辟云中、雁门二郡,从地图上看,相当于在秦国头顶悬了一把剑;甚至还曾亲赴秦国腹地,考察秦国地貌及军力部署,近距离观察秦王,为伐秦做准备。

不少人认为,倘若赵武灵王多活几年,有灭秦的机会,我认为绝无可能!

一、能攻打游牧民族,不代表战斗力就很强

战国时期的游牧民族,其战斗力很有限,并不像后来的匈奴那么强大,和战国七雄单挑,胜利的次数非常少。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当时还没有马镫,骑兵能发挥的战斗力很有限;二是武器装备非常落后。

秦国是怎么发家的?就是和西戎部落攻打中,一路崛起的。秦国从小小的秦邑,发展成强大的帝国,和西部游牧民族打了几百年,前期比较艰苦,但春秋中期开始,已经占据上风,游牧民族已经不是秦的对手了。尤其是秦惠文王时期,灭了实力最强大的义渠,游牧民族对秦国的威胁几乎不存在了。换句话说,赵武灵王做的事,秦国很早之前就做过了,攻打几个游牧民族,又能说明什么呢?

再举个例子,燕昭王即位之时,燕国支离破碎,实力非常烂,就这样的底子,也能打败游牧民族!秦开大破东胡,拓地千里,你能说燕国实力也非常强劲吗?

二、从云中、雁门,攻入秦国腹地,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地图上看,雁门、云中二郡悬在秦国头顶上,只要赵军顺势而下,就能轻易进入关中平原,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首先,秦国占据上郡,有重兵把守。如果赵军从黄河“几字形”东面入秦,则要经过上郡。上郡是秦国防守游牧民族、攻打赵魏的前线,一向驻有大军,赵军想突破几乎不可能(秦军施行军功爵制,经过秦惠文王时期的多次锤炼,战斗力不比赵军弱)。

其次,秦国修有长城,赵军想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关中,几乎不可能。倘若赵军从“几字形”上方入秦,难度更大,原因在于:秦国在此修建了防御工事长城;秦国在长城内部,设置了郡县(义渠就在那个地方),赵军步步难行;秦军在重要关卡设有重兵,都是易守难攻的地方;赵军战线极长,后勤难以供给。

不管是从东,还是从北,赵军想进入关中腹地,都是不可能的事。

三、赵国实力不如秦国,秦国人才远超赵国

秦国从公元前360年前后,就开始变法改革了,经过几十年的积累,综合实力已经非常强大了,远非赵国能比。实际上,在此之前,都是秦国在攻打赵国,赵武灵王在位期间,就被揍了好几次,根本占不到便宜。从赵国不敢接受楚怀王就可看出,赵国的实力远不如秦国。

设置云中、雁门二郡后,游牧民族一直不怎么顺服。公元前297年,赵武灵王到这里巡视时,中途遇到楼烦王来挑衅,为了招抚他们,赵国只好让他们南下放牧,这种情况下,赵国还敢大军入秦吗?游牧民族很有可能在后面闹事,这在春秋战国可是常有之事。

反过来看,公元前297年,秦国早已经理顺了内政,之所以放任赵国发展,主要是秦国的主攻方向放在了魏国、韩国、楚国上,没来得及顾及赵国。

从人才角度来看,赵国就更弱了。秦国宣太后魏冉、秦昭襄王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宣太后控制全局,魏冉文能治国,武能上战场。从魏冉的战场表现来看,不比赵武灵王差;倘若再过几年,白起崛起了(公元前293年,伊阙之战,白起斩首24万),赵国就更没有机会了。

综上所述,赵武灵王从北地入秦的想法,不过是纸上谈兵,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标签: 赵武灵王

更多文章

  • 赵武灵王为何沦落到掏鸟窝、捉老鼠的地步?被围困三月而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刘明毅标签: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的赵国的君主,名雍,是一位比较有作为,能革新的君主。赵雍在位其间,推行“胡服骑射”,消灭了中山国、打败了林胡、楼烦二族,同时还修建了“赵长城”。就是这样一位勇武又有智谋的君主,也有犯糊涂的时候——他本来立了嫡长子,却又废长立幼,最后禅位给幼子,却又示好长子,鼓励他造弟弟的反,以便自

  • 赵武灵王虽然带领赵国走向强大,却做错了这件事,导致自己被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烟伯标签:赵武灵王

    公元前326年,赵肃侯去世。年仅16岁的赵雍继位,也就是后来的赵武灵王。谁都没想到赵雍继位后,带领赵国走向强大。赵国也成为了战国后期唯一一个能和秦国抗衡的国家。这一切都是赵武灵王的功劳,梁启超都说赵武灵王是黄帝后华夏第一任。可见赵武灵王的评价非常高。不过就是这样一个伟人,却因做错了一件事,导致自己被

  •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乱世想赢?那就先放下无谓的面子|读战国(37)

    历史人物编辑:云听历史标签:赵武灵王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37):胡服骑射(原创文章,谢绝转载)文/松鼠爸爸(注:头条APP里打开此文后,可点击右上角“耳机”自动播放语音。#睡前故事# #松鼠父子读历史#)胡服骑射“楼爱卿,寡人打算向胡人学习,改穿他们的胡装,向他们学骑射之术,以振我赵国军力,你觉得怎么样?”前307年,就在秦

  • 赵武灵王面子进化论上:人生从没面子强撑起,懂面子害人为中

    历史人物编辑:风趣的历史天空标签:赵武灵王

    纵观中国之历史,成就改革家的莫不是人臣为主!最早留名与世的无数改革家几乎都出于春秋战国,那个时候改革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变法!如魏国李悝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秦国商鞅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燕昭王纳贤乐毅来投。战国七雄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是臣下主持国君配合的变法。 唯一的列外就是本文主角,赵武灵王赵雍。

  • 赵武灵王的军事冒险计划,成功可能性有多大?秦国或将倒退三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大盘点标签:赵武灵王

    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传位于次子赵何并自称主父,此时的赵武灵王才40多岁可谓是年富力强,那他为何要这么早传位给儿子呢?原因就在于他想把政务交给儿子和自己信任的亲信大臣肥义,而自己则把主要精力放在军事上,因为经过二十几年的励精图治,赵国的国力早已今非昔比,以前的赵武灵王韬光养晦,现在该是调整战略积极

  • 赵武灵王面子进化论下:从拉旗换面子,到争面子补里子称霸

    历史人物编辑:高丙坤标签:赵武灵王

    在上篇中,赵武灵王用自己的所作所为,让后人明白了一件事,如果身处绝境,坚持要面子没错,因为那面子事关存亡,可是强撑的面子并没有用处,渡过危机之后,如果还要面子而不务实,就是取死之道。也因此,赵武灵王断然谢绝了为面子为虚名而进行的”徐州相王“和作死一样的“五国相王”这也为后续赵国的外交政策转折埋下了伏

  • 胡服骑射:赵武灵王实行的制度改革,为何会成为赵国的发家史?

    历史人物编辑:元历史标签: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是指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为了振兴赵国,大力推广“胡服”和“骑射”的一种改革。为什么改变人们穿衣风格和教授人们骑射技术就能够把国势衰弱的赵国,变成仅次于秦国的一大强国呢?“胡服骑射”为什么可以成为赵国的发家史呢?胡服骑射实行胡服骑射的原因和内容公元前326年,赵肃侯去世。赵肃侯在位的时候励

  • 赵武灵王:黄帝之后第一伟人!秦国之外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雄主

    历史人物编辑:秀姐0913标签:赵武灵王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列国图强,合纵连横战乱频仍,逐渐形成了秦楚燕韩齐赵魏七个最强盛的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中,或任用贤才变法图强,或攻城略地开疆拓土,都历经过最为风光的辉煌鼎盛时期,出现过称雄图霸的明君雄主。战国七雄中,赵国出了一位最有作为的国君,是秦国之外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一代雄主!这就是被梁启超誉为“

  • 此人堪比赵武灵王,以弱胜强创造战国奇迹,可惜儿子是个坑货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赵武灵王

    提起赵武灵王,秦昭襄王相信大家不知道的很少,但是提起他来,可能好多朋友就不知道了,其实他的雄才伟略丝毫不下于赵武灵王,他就是战国时期燕国国君燕昭王。按道理来讲他是继不了位的,因为他上面有个长兄,燕王哙的长子太子平,可当时的燕国国君燕王哙非要仿效尧以天下让与许由的故事,将王位让给丞相子之,于是乎就坏事

  • 赵武灵王作为古代难得的雄主,文武双全,却亡于逆子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徐慧说历史标签: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是难得的雄主,《史记·赵世家》载:他为赵国创建了六大政治优势:一、挫败了魏国等“五国会葬”阴谋,理顺了赵与魏楚秦韩的关系。二、实行“胡服骑射”军事改革,训练了十多万“赵边骑”精锐骑兵。三、培养了肥义、廉颇、赵豹、楼缓、信期等一批忠臣良将。四、护送燕公子职回国作了燕昭王,促成秦公子稷回国做了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