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大家首当其冲想到的往往是秦始皇嬴政。他一生有太多传奇,仅仅用十年的时间统一了中国。而
他能够统一天下,和前几代国君的努力密不可分。战国初期最厉害的并不是秦国,首先崛起的是魏国魏武卒。后面秦人用商鞅变法让他迅速走向强大,击败了不可一世的魏武卒。存在感最低的赵国在战国中后期崛起,主要的贡献者就是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
第一:人物生平介绍,一度灭亡中山国
公元前340年,赵国的第六代国君赵雍横空出世。在其十五岁的时候,赵肃侯去世。
魏,楚,秦,燕,齐等五个诸侯国派遣上万精兵参加会葬。赵肃侯在位期间,曾经英明一世。和魏,楚,秦,燕,齐等五国两年恶战依然不落下风,赵国依旧是北方的霸主。
2:魏惠王后期昏庸无能,赵肃侯不断打击魏国,使得他霸业受阻
魏国自从到了魏武侯后期,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魏惠王统治时期,赵肃侯听信苏秦合纵打击魏国,使得其百年大业被严重受阻。
赵肃侯死后,魏惠王为了报前仇,企图联合楚,秦,燕,齐四国以会葬为名,各派精兵,趁着赵国新君年幼的机会,伺机谋取赵国。
3:十五岁的赵武灵王赵雍,表现出不平凡的一面
对于刚刚十五岁的赵雍来说,面对父亲新丧,确实问题重重。
弄得不好赵国就会被五国给消灭,还好在托孤大臣肥义的帮助下,赵武灵王赵雍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摆开决战的姿态来面对这些挑衅者。另外命令五国的人不准进入赵国边境,只能允许五国使者前往赵国吊唁。就这样十几岁年纪轻轻的赵武灵王轻而易举粉碎了敌人的阴谋,虽是少年但能力超群。
4:赵国大军压境下,中山国最终灭亡
中山国是赵国的心腹大患,赵武灵王雄才大略想要有一番作为,必须把它铲除。曾经的中山国一度被魏文侯派遣大将乐羊给消灭掉,由于路途遥远,没到30年复国。中山国虽然不是一流强国,但也号称
“千乘之国。”是一个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国家,在赵国国君的努力下,于公元前296年灭亡中山国。
第二:采取胡服骑射,迅速带领赵国走向强大
1:面对强敌,赵武灵王坚持自己意见,开始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继位之初,国内面临的形势还是非常严峻。
不管是魏国,秦国,楚国,齐国等都要比赵国强大,稍有不慎可能有亡国之祸。反过来看赵国北面经常面对匈奴的困扰,他们善于骑兵作战。他们的服饰装备之所以人数那么少,却能够打败人数多的军队。除了首领有军事才能之外,这套装备无异于适合长期作战。这时候天下大乱,无暇顾及赵国的内政,于是赵武灵王采取了胡服骑射。
2:起初有不少大臣反对,可参考以前例子,胡服骑射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赵国国力
赵武灵王想要胡服骑射,这一举措遭到了当时很多大臣的反对。
主要原因就是胡人的衣服,不适合中原人去穿。其实赵国在军事上采取适应骑射的胡服很早就存在,但那是战士们的一种自发而已,并没有扩展开来。胡人的游牧生活和军事训练一体化,在和农耕民族长期作战当中,由于骑兵的机动性和作战力很强,因此他们经常能取得胜利。
3:为了彻底说服赵国子民,通过对外战争,加强他们对胡服骑射的重视性
为了说服自己的赵国子民,当时的中山国自然成为试探的首要对象。赵武灵王亲自率领人数不多装备精良穿着胡服的骑兵对中山国用兵,在房子大败中山国主力部队
。从南向北横穿中山国,抵达了代郡,如入无人之境,增强了赵国军民的信心。以赵武灵王叔叔公子成为代表的王室贵族不同意这个做法,在其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最终胡服骑射得以成功实施。
赵武灵王这个人的一生极其不平凡,但最后死在了两个儿子的政治斗争下,被活活饿死,也是一场悲剧。自从他死后,赵国的国力上升的趋势就此打住,直到几十年后被秦国所灭。以上就是小殷说历史的原创文章,有不同意见和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喜欢我的可以点击关注和转发哦。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