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武灵王威望很高,为何他被困沙丘三个月,竟无一人去救?

赵武灵王威望很高,为何他被困沙丘三个月,竟无一人去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锌烨 访问量:433 更新时间:2023/12/6 5:15:14

赵武灵王是一代英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第六代君主,从年少英雄到壮年,他一直胸怀抱负,一心一意壮大赵国。他真的是为整个国家考虑,以至于走弯路,让人钻了空子。被从小宠爱的儿子,亲手立的赵国下一代君王,给活活饿死在沙丘宫!无人来救援。

就连梁超也说他是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因为他大刀阔斧的举措和改革,他和史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一样,是少数能战胜强悍的游牧民族的。可这样的英雄,却早早退位,让给了自己的儿子,又不甘权利被架空,最后竟是以那种方式离开。

如果说起赵武灵王的结局,那自然也离不开给他造成这种后果的几个人了,第一个就是他的小儿子,是他第二位夫人吴娃所生,也就是下一任赵国君王,赵惠文王,赵何。他在位以来,政治清明,有廉颇、蔺相如,赵奢等文武大臣辅佐。

还有赵武灵王的大儿子,公子章,是他第一位夫人所生。并且一开始赵武灵王给赵国立下的太子便是公子章,但后来他的母亲死了,吴娃又得到了赵武灵王的宠爱。临死前,从没求过赵武灵王的女人,这一次恳求他立自己的儿子赵何为太子,赵武灵王只好同意了。

另一个颇具影响力的便是赵国忠心的大臣,肥义,他对赵国是忠心耿耿的,一心一意辅佐君王,为整个国家长远发展做出考虑。所以,即使他对赵武灵王,这个先君托孤的孩子,有着很深的感情,但在新一任的赵国君主面前,他还是选择了赵惠文王,也就是赵何。

其他的便是间接害死了赵武灵王的人,也就是赵武灵王的叔叔公子成。因为赵武灵王在位时,颁发的举措虽然利国利民,符合当时的形势,但却损害了一些赵国贵族的利益。他们自然不希望有这样的君主在,所以在赵惠文王和赵武灵王中,他们选择了前者。

赵武灵王的父亲赵肃侯,生前时,也是勇猛好战的君王,时不时的进攻其他国家,偏偏其他国家拿他都没办法,只能忍气吞声。后来等他一去世,魏、楚、秦、燕、齐五国各派奇兵锐师前来参加葬礼,这想想便知道了,这哪里是参加葬礼的,分明是一雪前耻的。

那时,赵武灵王才刚刚十五岁,刚一登基就要处理父亲的大事,还要面临五国来袭,周边小国的虎视眈眈。赵肃侯英雄一世,曾好战打过许多国家,这时候,人人都想参与一脚。但赵肃侯临终前,托孤给重臣肥义,因此,肥义也是尽心辅佐赵武灵王。

这种双重压迫之下,年幼的赵武灵王决定和他们来个鱼死网破,命令全国戒备森严,严阵以待,同时还联合了宋国和韩国,因为这两个国家位于魏、楚、秦、燕、齐这五国之中,使赵、韩、宋形成品字形结构,除了燕国这其他四国就处于两面受敌或三面受敌的状况。

而燕国的实力是这五国比较弱的,赵武灵王便抛下巨大的诱饵,贿赂楼烦去攻打中山和燕国,楼烦和中山都是狄族部落,那里的胡人精马强悍,善通骑射,虽国小,但武力值大。位于几国之间,立于不败之地,随时都有可能联合其他国家,去攻打另一个国家。

现在楼烦部落与赵武灵王联合,如此一来,对赵武灵王的威胁便少了,在五国到来那一天,少年天子赵武灵王便态度强硬,要求他们的军队不得跨入赵国边境,而且赵、宋、韩这几个国家已经结成联盟,于是其他五国不得不歇了攻打赵国计划。

少年天子初掌国,便完美化解了这次危机,然后大刀阔斧般实行改革,他要求全国都实行胡服骑射,因为他发现每次与中山国打仗,皆是败仗而归。他们装备精良,精通骑术,彪悍不已,而自己军队还是用着传统武器,大大的耽误了战斗。

于是下令全国人民从长袍宽袖到穿着胡服上朝,还淘汰战车,全民学习骑马射箭,在后来,这骑兵也在我国成为了重要的兵种。不止如此,赵武灵王招募胡人充当教练,为自己国所用,甚至用他们来当自己的兵,为中原国家服务。

赵国皇室与狄族的通婚率要远远大于其他国家,并且他们重视游牧文明。赵武灵王即位后,就重用楼烦这个部落,就连身边的肥义,先王托付的重臣,他也是个胡人,所以赵武灵王的举措,也大大促进了两方的文化相融。

但这也造成朝廷的不和谐,一方是华夏族大臣,一方是狄族大臣,华夏族排挤看不起狄族大臣,每每立储两方都争论不休。还有一方面,以赵武灵王的叔叔公子成为代表的赵国贵族,很是不同意胡服骑射的建议,其实还有个原因。

因为有了胡人加入赵国,并充当重任的话,那会给他们的权利带来很大的威胁,会严重瓜分他们的势力。在赵国君主面前,没有背景好操控的胡人,能力不仅强,还没那么多的复杂心思,而皇室宗亲,本事没有,野心不小。

所以赵武灵王亲自向这些贵族解释原因,公子成等人在赵武灵王面前,也不得不低头,第二天便开始着胡服上朝。从此以后,赵武灵王便开始仲裁了一些没有能力的贵族,提拔一些胡人重臣,并提高骑兵的待遇等等一系列措施,导致赵国的百姓,都渴望家里出现个骑兵。

这些改革,也导致后来的赵国成为超级强国。赵武灵王也开始了他一系列征战,收复其他国家等等,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的强国,并且大会天下诸侯,成就人生巅峰时刻。但到了壮年,赵武灵王便开始慢慢走入极端了。

赵武灵王也不好色,便立第一任夫人生下的孩子公子章为太子,而且这个公子章也随他父亲一样骁勇好战,也打败了不少敌人。但第一任夫人死后,他又娶了第二位美貌至极的夫人吴娃,这吴娃据说像极了他梦中情人,因此格外疼爱。

而这吴娃也是个聪慧,生前从不祈求赵武灵王什么,临终前,却恳求他立自己的儿子赵何为太子。赵武灵王没法,只能答应她了,便废了公子章太子之位,立了赵何为太子,并让肥义去教导赵何,也就是培养下一代君王。

后来,他为了自己把注意力放在军事上,便早早退位,传给了赵何,这一来他可以心无旁骛的管理军事,让赵何管好国内事务,二来,他在外征战若不幸离去,也不至于像他即位一样,国内动荡。他想让自己的接班人平稳接过自己的位置。

但一国两政的法子,最终造成了赵国动乱,因为这权利最后慢慢都到了赵何手上。所有人都围着赵何,赵武灵王感觉自己的权利被架空了似的,又看见自己的大儿子公子章无辜被废,颓靡不已,心里也过意不去,便慢慢意图给公子章谋取一些权利。

这举动被肥义知晓了,肥义义正言辞的拒绝赵武灵王这个不靠谱的想法,肥义拒绝,代表赵何也不愿意给权利公子章。而公子章被身边的小人挑拨,心里的一些野心也死灰复燃,赵武灵王看到这些,便想这两兄弟打起来,他在做个和事佬调和就行。

于是便借着选看墓地为名,让公子章和赵何跟着,一行人来到沙丘,公子章借着赵武灵王的命令,要邀请赵何。赵何和肥义知道此事是个阴谋,便让公子成在外严防把守,肥义前去赴约,如果肥义没回来,死在那里了,那就开始反击。

果真肥义没回,公子成便下令包围公子章,经过激烈的战斗,公子章不敌,跑到了赵武灵王的宫殿,赵武灵王接纳了他。下人准备询问赵何的想法,但公子成阻止了,如果去询问的话,那赵何是很难亲口下令去杀父兄的。

但不询问的话,直接诛杀了他们,到时无力回天,赵何肯定会接受的,便让人将公子章及其党羽诛杀,赶走赵武灵王身边的人,只留下他在宫中。赵武灵王几次突围,但他们只围不杀,不让赵武灵王出去,赵武灵王吃尽了宫中水果蔬菜粮食,坚持三个月,便活活饿死了。

赵武灵王的改革实际是触犯了这些贵族利益,他后来又将国家分成两部分统治,权利逐渐被夺去,最终造成这样孤立无援的局面。他为这个国家着想,但历史上的革命者,向来就是艰难的,而赵武灵王这个强大的男人,也最终成为了历史上的过去。

标签: 赵武灵王

更多文章

  • 赵武灵王辟云中、雁门二郡,欲从北攻入秦国腹地,有机会灭秦吗?

    历史人物编辑:剧透历史V标签:赵武灵王

    论胆量、军事才能,赵武灵王在战国的那些君主中绝对能排前三。开辟云中、雁门二郡,从地图上看,相当于在秦国头顶悬了一把剑;甚至还曾亲赴秦国腹地,考察秦国地貌及军力部署,近距离观察秦王,为伐秦做准备。不少人认为,倘若赵武灵王多活几年,有灭秦的机会,我认为绝无可能!一、能攻打游牧民族,不代表战斗力就很强战国

  • 赵武灵王为何沦落到掏鸟窝、捉老鼠的地步?被围困三月而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刘明毅标签: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的赵国的君主,名雍,是一位比较有作为,能革新的君主。赵雍在位其间,推行“胡服骑射”,消灭了中山国、打败了林胡、楼烦二族,同时还修建了“赵长城”。就是这样一位勇武又有智谋的君主,也有犯糊涂的时候——他本来立了嫡长子,却又废长立幼,最后禅位给幼子,却又示好长子,鼓励他造弟弟的反,以便自

  • 赵武灵王虽然带领赵国走向强大,却做错了这件事,导致自己被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烟伯标签:赵武灵王

    公元前326年,赵肃侯去世。年仅16岁的赵雍继位,也就是后来的赵武灵王。谁都没想到赵雍继位后,带领赵国走向强大。赵国也成为了战国后期唯一一个能和秦国抗衡的国家。这一切都是赵武灵王的功劳,梁启超都说赵武灵王是黄帝后华夏第一任。可见赵武灵王的评价非常高。不过就是这样一个伟人,却因做错了一件事,导致自己被

  •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乱世想赢?那就先放下无谓的面子|读战国(37)

    历史人物编辑:云听历史标签:赵武灵王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37):胡服骑射(原创文章,谢绝转载)文/松鼠爸爸(注:头条APP里打开此文后,可点击右上角“耳机”自动播放语音。#睡前故事# #松鼠父子读历史#)胡服骑射“楼爱卿,寡人打算向胡人学习,改穿他们的胡装,向他们学骑射之术,以振我赵国军力,你觉得怎么样?”前307年,就在秦

  • 赵武灵王面子进化论上:人生从没面子强撑起,懂面子害人为中

    历史人物编辑:风趣的历史天空标签:赵武灵王

    纵观中国之历史,成就改革家的莫不是人臣为主!最早留名与世的无数改革家几乎都出于春秋战国,那个时候改革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变法!如魏国李悝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秦国商鞅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燕昭王纳贤乐毅来投。战国七雄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是臣下主持国君配合的变法。 唯一的列外就是本文主角,赵武灵王赵雍。

  • 赵武灵王的军事冒险计划,成功可能性有多大?秦国或将倒退三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大盘点标签:赵武灵王

    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传位于次子赵何并自称主父,此时的赵武灵王才40多岁可谓是年富力强,那他为何要这么早传位给儿子呢?原因就在于他想把政务交给儿子和自己信任的亲信大臣肥义,而自己则把主要精力放在军事上,因为经过二十几年的励精图治,赵国的国力早已今非昔比,以前的赵武灵王韬光养晦,现在该是调整战略积极

  • 赵武灵王面子进化论下:从拉旗换面子,到争面子补里子称霸

    历史人物编辑:高丙坤标签:赵武灵王

    在上篇中,赵武灵王用自己的所作所为,让后人明白了一件事,如果身处绝境,坚持要面子没错,因为那面子事关存亡,可是强撑的面子并没有用处,渡过危机之后,如果还要面子而不务实,就是取死之道。也因此,赵武灵王断然谢绝了为面子为虚名而进行的”徐州相王“和作死一样的“五国相王”这也为后续赵国的外交政策转折埋下了伏

  • 胡服骑射:赵武灵王实行的制度改革,为何会成为赵国的发家史?

    历史人物编辑:元历史标签: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是指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为了振兴赵国,大力推广“胡服”和“骑射”的一种改革。为什么改变人们穿衣风格和教授人们骑射技术就能够把国势衰弱的赵国,变成仅次于秦国的一大强国呢?“胡服骑射”为什么可以成为赵国的发家史呢?胡服骑射实行胡服骑射的原因和内容公元前326年,赵肃侯去世。赵肃侯在位的时候励

  • 赵武灵王:黄帝之后第一伟人!秦国之外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雄主

    历史人物编辑:秀姐0913标签:赵武灵王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列国图强,合纵连横战乱频仍,逐渐形成了秦楚燕韩齐赵魏七个最强盛的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中,或任用贤才变法图强,或攻城略地开疆拓土,都历经过最为风光的辉煌鼎盛时期,出现过称雄图霸的明君雄主。战国七雄中,赵国出了一位最有作为的国君,是秦国之外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一代雄主!这就是被梁启超誉为“

  • 此人堪比赵武灵王,以弱胜强创造战国奇迹,可惜儿子是个坑货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赵武灵王

    提起赵武灵王,秦昭襄王相信大家不知道的很少,但是提起他来,可能好多朋友就不知道了,其实他的雄才伟略丝毫不下于赵武灵王,他就是战国时期燕国国君燕昭王。按道理来讲他是继不了位的,因为他上面有个长兄,燕王哙的长子太子平,可当时的燕国国君燕王哙非要仿效尧以天下让与许由的故事,将王位让给丞相子之,于是乎就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