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武灵王的军事冒险计划,成功可能性有多大?秦国或将倒退三十年

赵武灵王的军事冒险计划,成功可能性有多大?秦国或将倒退三十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娱乐大盘点 访问量:4136 更新时间:2023/12/6 7:57:15

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传位于次子赵何并自称主父,此时的赵武灵王才40多岁可谓是年富力强,那他为何要这么早传位给儿子呢?原因就在于他想把政务交给儿子和自己信任的亲信大臣肥义,而自己则把主要精力放在军事上,因为经过二十几年的励精图治,赵国的国力早已今非昔比,以前的赵武灵王韬光养晦,现在该是调整战略积极参与中原争霸的时候了。

赵武灵王一直有一个宏愿那就是和强秦一较长短,为此他卸任赵王之后不惜以身犯险乔装亲自前往秦国一探虚实,因为击败北方的林胡和楼烦并设立了云中、雁门、代郡三郡,所以绕过函谷关不从正面进攻而从北面进攻秦国成为可能,而赵武灵王确实也是这么打算的,不过从云中郡出兵也有不少不利因素,比如孤军突入秦国腹地很有可能会陷入泥潭难以脱身等等,这对赵武灵王来说其实是一个军事冒险计划,那么它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秦国或将倒退三十年,我们就此分析一下。

云中、雁门、代郡三郡原本不在赵国手中,而是在北方游牧民族林胡和楼烦手中,而且秦国上郡、河西郡和河东郡原本都是魏国的领土,只不过魏国霸业衰退后,这些领土被秦国一步步蚕食,比如前330年雕阴之战后魏国把占据了近百年的河西之地还给了秦国,秦国又挟大胜之威进入魏国河东侵占了汾阴、皮氏、曲沃、焦、蒲阳等地,秦惠王十年(前328年)秦国再败魏国,魏惠王又割上郡15县于秦,这样一来赵国和秦国的领土就大面积的接壤了。

赵武灵王的计划就是从云中郡的九原南下,越过上郡、河西郡直插秦国核心区域,我们看看这个计划执行起来有哪些优势?

第一,函谷关是秦国防守关东六国的重要关隘,只要函谷关在手秦国可保安然无恙,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六国几次合纵攻秦大部分时候都是以函谷关为目标,比如第一次魏、赵、韩三国攻至函谷关,第二次匡章攻入函谷关迫使秦王不得不割地求和,第四次信陵君率五国联军一路追击秦军至函谷关,秦军闭关不出。

赵武灵王如果从云中郡南下,首先要突破的就是原本属于魏国的上郡,上郡前328年才纳入秦国版图,云中、雁门、代郡三郡纳入赵国版图时间更晚,秦国一时之间不会想到赵国会突然由此杀入,即使有所防范兵力也不会很多,毕竟函谷关才是秦国的重中之重。

第二,战国时期有四支战斗力闻名天下的军队,分别是魏武卒、秦锐士、齐技击和赵边骑,其中赵边骑指的就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训练出来的新式轻骑兵,除了战斗力强悍之外,赵边骑灵活性和机动性很强,非常适合执行长途突袭的作战任务。

第三,这是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赵武灵王不是单打独斗,秦国商鞅变法后突然变强引起了关东六国的不安和警惕,于是六国联手对付秦国,前318年魏、赵、韩三国发动第一次合纵攻秦之战,虽然战败但是六国从未放弃过再次攻秦的图谋。

前298年齐、韩、魏三国再次攻秦,此时秦国一方面四处出击士卒疲惫,其主力正在和楚国大战于析(今河南西峡)并歼灭五万楚军,另外一方面秦国朝野正是新老更替之时,比如樗里疾于前300年去世,白起的伯乐魏冉还未出任相国,白起自己也未崭露头角,缺乏名将和名相的秦国大败于联军之手,联军攻入函谷关,秦昭襄王被迫割地求和退还了侵占的韩魏两国土地,

第二次合纵攻秦之战打了近三年时间,赵国一开始并未参战,如果赵武灵王在匡章攻破函谷关之际突然率骑兵从云中郡的九原南下攻击秦国上郡,绝对可以打秦国一个措手不及。

函谷关失守对秦国影响很大,如果五国协同作战:齐、韩、魏三国自东向西攻入河东,赵国自北向南攻入上郡和河西,楚国自南向北发动反攻,此时的秦国并未拥有绝对碾压各国的实力,根本无法阻挡五国兵锋,如果没有力挽狂澜的人物挺身而出,秦国相当大的可能会失守河东,只能在河西构筑新的防线。

公元前330年雕阴之战秦国公孙衍大败魏国,《史记-秦本纪》记载:“俘其将龙贾,斩首八万。”前329年秦国兵分两路攻入魏国河东,前328年魏国再次败于秦国之手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于是退出潼关,将关中东部、黄河西岸和上郡的15座城池全部献于秦国,秦国则占据了整个黄河西岸。

所以对秦国来说,如果挡不住齐、韩、魏、赵、楚五国从三个方向的进攻而只能退守河西的话,相当于让出了河东,倒退了三十年回到了雕阴之战前魏秦对峙于河西的局面。

赵武灵王死于前295年的沙丘之乱,而第二次合纵攻秦开始于前298年结束于前296年,按理来说赵武灵王绝对有时间可以从云中南下进攻秦国以配合齐、韩、魏作战,不知为何他却没有实施这一计划,可能和他忙于彻底降服林胡和楼烦,以及攻灭中山国有一定关系,但是对于六国来说却错过了一次可以严重削弱秦国实力的绝好机会。

标签: 赵武灵王

更多文章

  • 赵武灵王面子进化论下:从拉旗换面子,到争面子补里子称霸

    历史人物编辑:高丙坤标签:赵武灵王

    在上篇中,赵武灵王用自己的所作所为,让后人明白了一件事,如果身处绝境,坚持要面子没错,因为那面子事关存亡,可是强撑的面子并没有用处,渡过危机之后,如果还要面子而不务实,就是取死之道。也因此,赵武灵王断然谢绝了为面子为虚名而进行的”徐州相王“和作死一样的“五国相王”这也为后续赵国的外交政策转折埋下了伏

  • 胡服骑射:赵武灵王实行的制度改革,为何会成为赵国的发家史?

    历史人物编辑:元历史标签: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是指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为了振兴赵国,大力推广“胡服”和“骑射”的一种改革。为什么改变人们穿衣风格和教授人们骑射技术就能够把国势衰弱的赵国,变成仅次于秦国的一大强国呢?“胡服骑射”为什么可以成为赵国的发家史呢?胡服骑射实行胡服骑射的原因和内容公元前326年,赵肃侯去世。赵肃侯在位的时候励

  • 赵武灵王:黄帝之后第一伟人!秦国之外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雄主

    历史人物编辑:秀姐0913标签:赵武灵王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列国图强,合纵连横战乱频仍,逐渐形成了秦楚燕韩齐赵魏七个最强盛的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中,或任用贤才变法图强,或攻城略地开疆拓土,都历经过最为风光的辉煌鼎盛时期,出现过称雄图霸的明君雄主。战国七雄中,赵国出了一位最有作为的国君,是秦国之外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一代雄主!这就是被梁启超誉为“

  • 此人堪比赵武灵王,以弱胜强创造战国奇迹,可惜儿子是个坑货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赵武灵王

    提起赵武灵王,秦昭襄王相信大家不知道的很少,但是提起他来,可能好多朋友就不知道了,其实他的雄才伟略丝毫不下于赵武灵王,他就是战国时期燕国国君燕昭王。按道理来讲他是继不了位的,因为他上面有个长兄,燕王哙的长子太子平,可当时的燕国国君燕王哙非要仿效尧以天下让与许由的故事,将王位让给丞相子之,于是乎就坏事

  • 赵武灵王作为古代难得的雄主,文武双全,却亡于逆子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徐慧说历史标签: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是难得的雄主,《史记·赵世家》载:他为赵国创建了六大政治优势:一、挫败了魏国等“五国会葬”阴谋,理顺了赵与魏楚秦韩的关系。二、实行“胡服骑射”军事改革,训练了十多万“赵边骑”精锐骑兵。三、培养了肥义、廉颇、赵豹、楼缓、信期等一批忠臣良将。四、护送燕公子职回国作了燕昭王,促成秦公子稷回国做了秦

  • 胡服骑射让赵国“开挂”?赵武灵王的一个改变,打开了新的局面

    历史人物编辑:红星龙历史标签:赵武灵王

    “本文章已经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版权认证,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编转载抄袭,违者追究法律责任”春秋战国最先的战争模式,要具备几个条件:首先要有合理的原因才能开站,第二是打战必须要有形式,不可随意。第三是身份高的人才能打战,贫贱之人没有机会参与开战。第四双方军队需进行列阵。这是由周礼的约束形成的战争模式,这种

  •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当汉服对话胡服,一场不同文化的碰撞之旅!

    历史人物编辑:成晋南标签:赵武灵王

    为不同文化提供最多碰撞机会的,便是战争。在今日的邯郸市,耸立着一座赵武灵王的雕像,意气风发的武灵王身穿窄袖战衣,上披甲胄,架马弯弓,仪态英武!这一点一滴的细节处,无不提醒着人们,他最大的功绩——胡服骑射。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赵国虽然国土辽阔,但实力不算上乘,面对虎视眈眈的北方劲敌,更显弱小。公元前30

  • 一代雄主赵武灵王,为何会被年仅10的儿子活活饿死在沙丘?

    历史人物编辑:王德友标签:赵武灵王

    文/清歌向暖赵武灵王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赵雍只两拨操作,直接炸翻朝野。1、废太子赵章(大儿子),立公子赵何为太子。2、赵何的“太子”屁股还坐热,正值壮年的赵武灵王又当朝宣布,禅位给了太子何。为什么赵武灵王在自己年富力强,吃嘛嘛香的时候就急急忙忙地传位给赵何呢?作为一个高瞻远瞩的政治家,赵武灵王到

  • 赵武灵王的最后三个月:被围困在行宫,以雏雀为食,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月照一天雪标签:赵武灵王

    说起赵武灵王赵雍,或许诸位会感到陌生,这位战国时期赵国的君主,亲手将赵国打造成战国七雄之一,而且他也是战国时期开创国家二元政治的先行者。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军事政治家,却在生命的最后三个月里,食不果腹被迫爬树掏鸟窝,将雏鸟用来充饥,最后被活活饿死。当时的赵国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主父”之尊的赵雍会被活活

  •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对中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何柳静标签:赵武灵王

    两千多年前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件事在历史书上经常会提到。因为那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可以说是衍生除了一大批的优秀人才和优秀思想。事实上秦王扫六合并不是很容易的,尤其是灭楚国、赵国这两个国家。楚国是因为太大了,赵国是因为之前胡服骑射的改革台强大了。其实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远远不是军事上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