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战争狂人晋景公,为何死因沦为世人笑柄?

战争狂人晋景公,为何死因沦为世人笑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老海君平叔 访问量:4149 更新时间:2023/12/23 7:22:15

晋景公,姬姓,名獳,春秋时期主要诸侯国之一晋国的第二十六代君主。提起晋景公,人人皆知他掉粪坑呛死,却少有人知他纵横驰骋的一生,着实令人遗憾。

作为春秋五霸晋文公之孙,晋景公在位19年,共计领导了四大战役,以三次胜利一次失败告终,成为楚国霸业的终结者,更是春秋时期颇有政绩的一位君主。

第一场战役“颖北之战”,公元前599年,楚庄王伐郑,晋景公命令太傅士会率军前往救郑,于颖水之北击败楚庄王率领的楚军,次年,楚军再次对郑国发起进攻,郑国被逼无奈,便归附于楚国,楚军退兵后便求合于晋国,此次战役作为晋景公上位初期,楚国对晋国新国君试探性的战争,一定程度上给了楚庄王一记耳光。

第二场战役“邲之战”,楚庄王在经历颖北之战后仍未放弃称霸中原的梦想,整装备战,在公元前597年再次围攻郑国,此次,晋景公命荀林父率军前往救郑,于邲地(今河南省郑州市)发生战争,此次大战,楚军抓住晋军缺乏统一指挥,将帅不和、各自为战的弱点,大战告捷,一洗颖北之战的耻辱,也为楚庄王奠定了春秋霸主之位。邲之战的惨败,使晋国在与楚国的百年争霸中,落入了下风。这也成为晋景公指挥的唯一一次以失败告终的战役。

第三场战役,消灭赤狄。邲之战后,晋国向南扩张的思想显然是行不通了,为了避免和楚国发生正面冲突,晋国转将战略重点放在了北方地区,为了扩大地盘,巩固自己的地位,这显然是一个不失明智的选择,而转战赤狄也不为一件简单的事情,赤狄作为春秋时期中原各诸侯国首要的威胁力量,不仅骁勇善战,而且分布特别广泛,可以说是神出鬼没,狄族逐水草而居,中原人多建立城墙,生活习性大有不同,据左传记载,中原人与狄族的战争多达64次,其中就以狄族主动出击的战争就多达25次。

而晋国东方有狄族的赤狄和长狄,西方是狄族的白狄,可谓是腹背受敌,在狄族的多次侵扰后,晋景公忍无可忍,于公元前594年,一举消灭潞氏国,而赤狄作为狄族最英勇的分支,潞氏国作为赤狄中最强的分支,可谓是让狄族大受打击,次年,再度消灭甲氏、留吁、铎辰三大赤狄部族,最终于公元前588年,消灭赤狄最后一只部族,在中原横行74年的赤狄也终于画上了句号。而这还有一个极为有趣的事情便是,传闻晋景公的母亲是赤狄人,晋景公在逃难时候曾在赤狄生活了12年,应该与狄族人是相当熟悉。

春秋时期狄族分布图

第四场战役“鞍之战”,虽齐桓公之后齐国失去了霸权,但仍算是一个大国,晋国、楚国争霸,均想与齐国联手结好,且邲之战的失败助长了齐国称霸的野心,公元前592年春天,晋景公派晋国大夫郤克出使齐国,邀请齐国前来参加会盟活动。与郤克同时前往的还有鲁国大夫孙行父、卫国大夫孙良才、曹国大夫公子手等人,特别凑巧的是这四人,一个是跛子,另外三个分别是秃子、驼背和独眼龙,齐顷公为了博母亲一笑,从齐国人中挑选四位同样缺陷的人去对接。

齐晋鞍之战示意图

郤克受到屈辱后生气不已,当场甩手而去,要求晋景公出兵讨伐齐国,晋景公自然不干,可谁知随即召开的会盟中,齐顷公未参加,随意派了几个大臣来,象征性的参加会议,且在会议中途便离场了,这可把晋景公惹毛了,于是安排郤克同卫国前去收拾齐国,公元前591年,楚国君王楚庄王病逝,齐国借前往吊唁之机会,与楚国建立战略合作,齐、秦、楚结盟对晋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齐国有了楚国撑腰,便入侵鲁国,晋景公派郤克前往支援,给郤克一洗前耻的机会,晋国联合鲁国、宋国共同抵御齐国,与鞍地进行了决战,此次大战郤克拼死搏战,大大鼓舞了士气,使得齐国败战逃窜,并且归还了侵占的鲁、卫两国土地。

晋景公头脑清晰,知人善任,在位19年间,灭赤狄,解决边患;诛杀赵氏,解决内忧;且在多次与楚国的大战将楚国从春秋霸主的位置上拉了下来。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仍然逃不过生老病死。

据说公元前582年春天,晋景公做噩梦,梦到穿白衣,长发齐地的厉鬼,面目狰狞,眼珠血红,不住地跳跃,两手交替捶着胸脯,嘴里叫着不仁不义的家伙,晋景公往后躲,厉鬼便继续追,晋景公赶紧躲进寝门,厉鬼仍然步步紧逼,这已经是最后一道保险了,此时厉鬼再次举起毛茸茸的胳膊,吓得晋景公满头大汗的坐了起来,脸上吓得要死,嘴唇发白,手脚直哆嗦,晨光微曦,便速速找了当时最有名的占卜师为自己解梦,卦师端详面像后边说到:“依国君的病情,怕是活不过今年吃新麦子的时候。”,晋景公一听,心里十分不痛快,但当场并未说什么,只是想着等今年新麦子下来的时候,将卦象师带来好好拷问教训一番。

可没过多久,晋景公又做了一个噩梦,梦见自己的鼻孔里边,跑出两个手指头大的小人儿在对话,一个说:“高缓是世间的名医,他来了我们就无处可躲了。”另一个小人儿紧接着说到:“怕什么,我们躲在膏之上,肓之下,名医也是无可奈何。”晋景公醒后愈发觉得身体不适,心膈间疼得厉害,病逝愈发严重。在古代,医学上将心尖的脂肪称为膏,心脏和隔膜之间的地方成为肓,是针灸和药石都无法到达的地方,所以衍生出病入膏肓这一说法。在等到高缓来之后,通过把脉问诊后便对晋景公说到:“国君的病,恐怕是无力回天了。”晋景公觉得万般悲痛,竟和自己做的梦一模一样。

而后,又发生了更离奇的事情,晋景公的小内侍大清早地做了个梦,梦见自己驮着晋景公,竟飞到天上去了,醒来之后,小内侍便同身边的人讨论起了这个奇怪的梦,可身边不乏有想讨好晋景公的人,便跑到晋景公的床边说,小内侍做的梦很有象征意义,说国君的病快好了,这也让晋景公十分高兴,一时间觉得病情轻了不少。

恰巧,就在这个时候,有人进宫进献新收的麦子,晋景公想起自己曾经做的梦,便把之前的占卜的卦象师叫来,意在表明今年的新麦已经收了,我不还活得好好的,可卦象师却丝毫未松口,还强调说不定呢,这下可把晋景公气坏了,当场命人杀了这个卦象师,觉得这是在诅咒自己早死。

在杀掉卦象师之后,晋景公准备吃熬好的麦子,正当仆人们将碗端过来,晋景公便觉肚子发涨,于是便让侍卫背着自己去如厕,可刚刚进入厕所,晋景公便觉心间一阵钻心的疼,瞬间两腿发软,全身无力,便掉进了粪池,外边的侍卫迟迟等不到晋景公出来,便冲进厕所,就看见晋景公呛死在粪池的现象,慌慌忙忙喊来一群侍卫,可此时晋景公已全然无生命体征。

左传对晋景公之死的描述为:“将食,胀,如厕,陷而卒”。

左传

更加印证了晋景公离奇的死亡方式,话说晋景公之死本是作为一个年老之人的自然现象,可他临死做的梦,以及卦象师卜卦的验证,使得这段故事成为无数人茶余饭后的调侃佐料。

标签: 晋景公

更多文章

  • 晋景公依靠勇兵振兴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甲一方文史标签:晋景公

    晋自灵公以来,国内争权、政局不稳,尤其自郄之战失败后,势力江河日下,失去了才空制牛原的能力。此时的晋国,南方受到楚国的威胁,西方有秦国的因扰、北方有白狄犯边;东方有赤狄入侵,陷于秦、楚、白狄、赤狄的四面包围中。晋景公继位后,他不甘心认晋国的霸业沦丧在自己手中,颇感形势之严重。因此,依靠士会丶卻克、栾

  • 他叫狐偃,他的兄弟叫狐毛,他们辅佐晋文公重耳成就“春秋五霸”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说文史标签:狐偃

    狐偃,姬姓,狐氏,字子犯。是晋文公的舅舅。狐偃出身戎狄部落。他的父亲名字叫狐突,他的兄弟叫狐毛,都在春秋时期晋国任官。狐偃和狐毛辅助重耳。狐偃这个人,有胆识、有意志、谋略,他老谋深算对晋国的宫廷斗争形势洞若观火。狐偃多次挽救于晋文公生死危急的情况,给重耳建言献策,晋国太子申生被骊姬设计逼死后,骊姬为

  • 从孙膑到卞和,都受到过“刖”刑,考古结果证明了它的真实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风云会标签:卞和

    古代刑法都是非常残酷无情,而且有各种的奇葩方式,手段极其残忍,可以说是惨绝人寰。在奴隶主们看来,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在古代刑法之中就有一种刑法叫刖(yuè)刑,刖刑是五大刑法之一,后来也成为满清十大酷刑之一。刖刑究竟是什么样的刑法?古代酷刑中的刖刑,又称剕剕(fèi)刑,指砍去受罚者左脚、右脚或双

  • 卞和两次献宝,都被当作骗子,死后却被当成传国玉玺被人争抢

    历史人物编辑:华建超标签:卞和

    春秋早期,卞和在凤凰脚下,发现了宝玉,秦始皇把它当传国玉玺,最后却不见了,有人说它自己跑到秦始皇陵墓去了。春秋早期,楚国一个叫卞和的贞士,有“相玉学”本领,一次到荆山脚下做农活,远见一只凤凰站在一块大青石上,“凤凰落脚必有宝”,他欣喜的上前挖掘,果真挖出青石下一块与众不同的璞玉。这璞玉就是后来成为众

  • 卞和献玉、孙子膑脚的真相是什么?从甲骨到青铜,看商周刖刑演变

    历史人物编辑:孙悦说历史标签:卞和

    导言:和氏璧故事中的卞和究竟被砍了那只脚?太史公所言的“孙子膑脚”又是怎么回事?先秦残酷的刖刑究竟该如何执行?这一连串的疑问,在三种不同器型(盘、鼎、鬲)青铜器上却有着生动的展现,也由此解开了我们的所有疑惑。我们经常听过这么一句恐吓的话:“你再跑的话,我就打断你的腿!”,然而在夏商周三代的时候,事情

  • 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不倒翁”的人竟是正面形象示人的卞和

    历史人物编辑:灵幽侃娱乐标签:卞和

    “不倒翁”原来是一种古老的中国儿童玩具,最早记载出现于唐代。它形状像老翁,上轻下重,按倒后自动直立,也叫“扳不倒”。后来被用来讽刺那些不坚持真理、没有自己的立场,并能巧于保持自己地位的人。不倒翁此类“不倒翁”历朝历代不乏其人,比较著名的有五代十国时期大滑官冯道,他原是唐朝末年卢龙节度使刘守光的幕僚。

  • 明清趣闻-不怕没官做,就怕当官没文化:夏徵舒是我先祖

    历史人物编辑:哆啦小哲标签:夏徵舒

    清代名臣曾望颜担任陕西巡抚的时候,西安知县名叫唐李杜,字诗甫。唐知县是四川人,进士出身,不仅学识渊博,而且为人诙谐幽默,喜欢说笑话。当时有一个山西商人姓夏,在陕西西安做生意,家里很有钱。有了钱之后,这位姓夏的商人想过一把官瘾,就花重金买了一个知县,在陕西省某县上任。别人告诉他:“官场上有许多规矩,你

  • 「春秋故事」夏徵舒弑杀陈灵公,楚庄王灭陈复立

    历史人物编辑:灵幽侃娱乐标签:夏徵舒

    陈宣公在位时有两个儿子比较出名,一个是太子御寇,另一个则是公子款。因为公子款是陈宣公与宠姬所生,所以陈宣公便想立公子款为太子。而太子御寇与同族堂兄妫完的关系不错,两人经常在一起,陈宣公以为他们密谋不轨,于是杀死太子御寇。妫完觉得自己的性命也不安全了,于是便举家逃亡齐国,投奔齐桓公,后在齐国改叫田完,

  • 「春秋故事」郑灵公分食美味结仇被杀,死后谥号先“幽”后“灵”

    历史人物编辑:欢欢的奇幻旅行标签:郑灵公

    郑穆公去世后,他的儿子郑夷继位,是为郑灵公。郑灵公在位仅不到一年,便因为一件小事而惹怒了郑国公子宋,因而惹得杀身之祸。话说郑灵公继位后,郑国正与楚国交好。一日,一个郑国人从楚国得到一只大鳖,献给了郑灵公。而正好,郑国的公子宋和公子归生要去拜见郑灵公。走到半路,公子宋的食指突然抖动起来,公子宋大喜,便

  • 郑灵公煮了一锅甲鱼汤,大臣用手指吸了一口,不久之后将其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郑灵公

    春秋时期是一段比较有意思的时刻,那个时候那些人的名字比较奇怪,战争的方式和表现也非常奇葩。这些人所做的事情更是特别奇葩,甚至用常理根本就不能揣摩。比如下面这件事情,国君请大臣们吃饭,但是却不给他食物,于是导致了一场杀人的政变。说到一个门头引发的血案,大家可能都会一笑而过,但是在历史故事当中确实有一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