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三国,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英雄层出不穷,大小不一的战争和无良心计让人眼花缭乱,一场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指挥官的能力,有时一些小人物也能左右战局。官渡之战,许攸投奔曹操,向曹操献计献策。这让曹操焚烧乌巢赢得了先机,最终以少胜多负击败了袁绍。
可见许攸在这场战争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那么如果没有许攸的倒戈,袁绍能否打败曹操成为对方的得天下之力呢?
其实,袁绍作为四世传人、三太爷,背景还是不错的。讨伐董卓时,被诸侯推举为盟主。如果那个时候,他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做出相应的改变,说不定还能赢。
声望,做霸主。
只是世事无回头路,官渡之战的失败也不全是许攸一个人的错。首先,袁绍虽然是世家子弟,但心胸并不宽广,甚至小肚腩,蛇心不足以吞下一只蝼蚁。比起曹操对天下的追求,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带领部下统一天下呢?没有当皇帝的心思,他只是一个靠着家族名声发家致富的暴发户。
还有,曹操经历过无数战争,善于用兵,识人能用,军纪严明。袁绍虽然兵力是曹操的数倍,但综合素质不如曹操的精兵。双方一旦交手,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即使许攸不投奔曹操,向曹操献计献策,袁绍的败北也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