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
背景介绍:
公元199年,袁绍率领数十万大军南下进攻许昌,拉开了官渡之战的序幕。在战争初期,袁绍的优势强于曹操。但是后来,袁绍麾下谋士许攸背袁投曹,并且向曹操建议直接攻取袁绍的粮草重地乌巢,这样既可以补充自己所需的粮草,也可以断绝袁绍的粮草。曹操欣然采纳,于是率军奇袭乌巢,并且烧毁乌巢的粮草。袁绍闻讯后,并没有援救乌巢,反而率军直攻曹操的大营,结果曹操部下曹仁早已率领伏兵在军营等待着袁绍,袁绍大败而回。
袁绍战败后,本想回营,结果却得知自己的大营已经被曹操攻占。无奈之下,只得撤兵。谁知在撤兵的途中,又遭到曹操军队的伏击,最终数十万大军仅剩不到百骑。
至此,官渡之战以曹操的胜利而告终。
那么,假如在官渡之战中,许攸没有背叛袁绍,曹操还会赢吗?个人觉得不会,下面来分析一下:
曹操
战前局势
东汉末年,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在各方势力的镇压下,最终失败了。然而,虽然黄巾起义失败了,但是这场起义却沉重地打击了东汉地主阶级的统治,使得早已腐朽不堪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存。而且,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也纷纷组织私人武装,占据地盘,进而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从此,整个东汉王朝进入了争权夺利、互相兼并的战争当中。
公元196年,曹操迎献帝迁都许昌,从此以后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威势大增。随后曹操击败吕布、袁术,占据兖州、徐州等地。
而就在曹操扩张自己的势力的同时,北方的袁绍也没有闲着。
公元199年,袁绍战胜了公孙瓒,占据了幽州、冀州、青州、并州,整个河北之地全在袁绍的势力范围之内。随后袁绍开始谋划南下争夺天下。就这样,华北两个最重要的政治军事集团的战争就此拉开了帷幕。
战争开始前的局势是袁绍强,曹操弱。因为此时的袁绍已经没有后顾之忧了,而且所占之地地广人众,可动员的兵力在数十万人之上,而且袁军的后勤粮草也很充足。这些优势都使得袁绍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反观曹操。曹操则是处于四战之地,除了北方的袁绍外,关中的割据势力则持观望的态度,南边的刘表、张绣也不肯降服,东南的孙策则是蠢蠢欲动,而暂时依附曹操的刘备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因此,总的来说,战前曹操的优势并不明显。
袁绍
战争开始
官渡之战爆发后,袁曹二军交锋数月,互有胜负。
然而,因为长时间的交战,曹操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首先是周边割据势力多数被袁绍所拉拢。而最重要的是,因为长时间的交战,曹操的前线士卒疲惫,军粮奇缺。而后方却不能及时的运送兵源和粮草。此时的曹军处于不战自溃的边缘。
而反观袁绍这边,兵力、粮草、军货、财力仍然占据着明显的优势,而且后方还有源源不断的兵源和辎重运往前线。战争的天平似乎已经倒向了袁绍这一边。
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彻底地改变了战争的结局。
许攸背袁投曹
就在曹军缺粮之际,袁绍手下的谋士许攸在夜间刺探曹操军情的时候,截获了曹操派出去催粮的哨兵。从哨兵的身上搜出了曹操的催粮信。随后许攸建议袁绍兵分两路,一路进攻曹操大营,另一路直取许昌。两路兵马无论哪一路胜利,曹操都将大败。
然而,袁绍因此此前许攸儿子贪污军粮的事而恼怒于许攸,恰在这时,袁绍账下谋士田丰在狱中自杀,并留书说自己下狱一定是有奸人挑唆,此时的袁绍想起劝谏自己杀田丰最多的就是许攸,因此更加不信任许攸。这时郭图说许攸所截获的曹操哨兵不过是曹操使得计策而已。听完郭图的话后,袁绍深信不疑,将许攸呵斥出营,并说要在灭曹之后再与许攸算账。
许攸出帐后,大骂袁绍为庸主。因此断定袁绍必败。而对于自己来说,袁绍无论是胜还是败,自己都不会有好下场的。想到这里,许攸不禁惊出一身的冷汗。最终,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后,许攸果断投奔曹操而去。
曹操听到许攸来投奔自己之后,高兴得连鞋都没有穿就跑出来迎接许攸了。随后,许攸建议曹操偷袭袁绍的粮草囤积地,一方面可以夺取自己所需要的粮草,另一方面可将多余的粮草烧毁。使得袁军无粮可吃。并且提出,袁绍也并非绝对的庸主,因此建议曹操在自己的大营设下埋伏等待袁绍的偷袭。曹操依计而行。最终在乌巢将袁军的粮草辎重全部烧毁。
而袁绍在得知自己的粮草被烧毁后,竟然真的没有援救乌巢,反而直攻曹操的大营,结果在曹营遭到了曹仁的伏击,死伤无数,大败而回。当袁绍想要重返自己的大营时,才得知曹操在攻取乌巢后,直接率军攻占了袁绍的大营。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袁绍直接气的口吐鲜血。此时的袁绍自知大势已去不可再战,于是下令撤兵。但是在撤兵的途中,又遭到了曹军的伏击。最终,袁军数十万大军仅剩不足百骑。
至此,官渡之战以曹操的获胜而告终。
假如许攸不背叛袁绍,曹操会赢吗?
不会。原因有四:
1:天下大势对曹操不利
在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已经占有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四州,可以说的上是地广人众。而且,在官渡之战开始之后,袁绍便派人去拉拢曹操周边的割据势力,整个豫州,除了阳安郡之外,其余的诸郡大多数都被袁绍所拉拢。可以说,当时的天下形势对曹操是非常不利的。
2:袁绍的实力很强大
官渡之战持续了几个月之后,双方互有胜负。但是这些损失对于袁绍来说,可以说的上是微不足道。无论是兵力还是后勤,袁绍还是占据优势地位。而且袁绍的军队损失之后,后方还会有源源不断的兵力补充进来,因此,如果硬拼,曹操一时半会是赢不了袁绍的。
3:曹操的实力很弱
几个月的官渡之战,也使得曹操损兵折将。然而,和袁绍比起来,曹操的后勤供应就差多了。而且相比于兵力的损失,曹操的军粮奇缺,许攸在投奔曹操的时候,更是直言曹操连隔日之粮都没有了。可以说,假如没有许攸的叛变,袁军即使不与曹操作战,用不了几天,曹军也会因为军中缺粮而不战自溃的。
4:曹军中没有人提出有效的应对缺粮之策
面对着军中缺粮的事实,让人更寒心的是,此时的曹操除了派人催粮之外,曹军之中包括曹操在内没有一人可以提得出有效的破敌之策。可以说,此时除了催促军粮之外,曹操已经没有其他的办法来应对当前的困局了。当然了,更没有人主动提出偷袭乌巢的建议,曹操自己也没有想到。
因此,假如许攸不叛变袁绍的话,曹操必败无疑。
总结:
在官渡之战中,如果许攸不叛变袁绍的话,曹操必败无疑。原因归纳起来,一共有四个:
1:天下大势对曹操不利。2:袁绍的实力很强大。3:曹操的实力很弱。4:曹军中没有人提出有效的应对缺粮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