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为何要杀许攸?仅仅因为后者过于放肆?不,最根本的理由有三

曹操为何要杀许攸?仅仅因为后者过于放肆?不,最根本的理由有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忆三线 访问量:3720 更新时间:2023/12/7 10:28:37

读过《三国演义》的网友都知道,许攸是被许褚杀的,但是读过历史的网友都知道,许攸不是许褚杀的,而是曹操杀的,没有曹操的授意,许褚敢杀许攸吗?

许攸是有功之臣,他给曹操提出的两条计策,在官渡之战中,起着扭转局势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是居功至伟。第一条计策是奇袭乌巢,动摇了袁绍的军心。第二条是决漳河之水,水淹袁军,让袁军无处遁逃,束手待毙。光此两条计谋,许攸稳坐有功之臣的头把交椅,应无争议了。

但是曹操不但不论功行赏,还把许攸给杀了,究竟是为什么呢?很多网友都说许攸之死,跟他自己过于放肆,不给曹操面子有关。他曾多次在公共场合向曹操邀功,大呼曹操的小名,曹操表面上不动声色,但是杀心已在心里萌芽。

小编以为,许攸的邀功自赏,无礼放肆固然是取祸之道,但是即便许攸保持低调,学贾诩一样,藏形匿迹,就能不被曹操所杀吗?

答案是即便许攸保持低调,藏形匿迹,不闻不问,也难免一死,原因何在呢?且听小编娓娓道来。

小编认为即便许攸懂得收敛,保持低调,早晚还是会被曹操所杀,最根本的理由共有三点。

首先,许攸即便懂得收敛,但是无法立足曹营。许攸功劳很大,又是曹操同窗,如果曹操重用许攸,将许攸的地位放在众谋士之前,势必惹来话柄,不利于军心的稳定,如果把许攸的位置摆得太低,许攸势必心生不满,迟早会弄出乱子。许攸因为在曹营高不成低不就,地位极其尴尬,所以不会长久,迟早还是会被曹操所杀。

第二,官渡之战,曹操大获全胜,基本荡平了北方,许攸对曹操来说,没有利用价值了。曹操帐下从来不缺少出色的谋士,多一个许攸,少一个许攸,对曹操来说,意义不大,岂不闻“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呢?所以即便许攸不造反,又能保持低调,曹操还是会杀了他,以绝后患,就像刘邦在明知韩信不肯造反的情况下,仍想要杀了他,也是一样的道理。

第三,许攸的性格贪得无厌,而没有谋身的智慧,所以荀彧评价许攸“贪而不智”。一个贪而不智的人,生在弱肉强食的年代,是无法立足的。因为没有生存的智慧,极有可能因为贪婪而招致杀身之祸。

从许攸敢在众人面前炫耀一事来看,曹操对许攸的封赏是有的,而且比较丰厚,但没有给他官做,所以激起了许攸的不满,为杀身之祸埋下了伏笔。

综上所述,曹操杀许攸,并非后者咎由自取,而是曹操早有杀害许攸之心,一者没有合适的岗位安排许攸,久后必乱。二者许攸已经没有利用价值,又是袁绍旧臣,其心难测,不如杀之,以绝后患。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的考虑,小编得出即便许攸懂得收敛,保持低调,终究难逃曹操的魔掌,难免于杀身之祸的结论,与大家一起探讨、研究,力图还原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

标签: 许攸

更多文章

  • 为何许攸会被好友曹操处死?人与人之间,要学会保持距离

    历史人物编辑:花漫晨标签:许攸

    人与人之间,关系再好,也要学会保持距离,三国时期的许攸与好友曹操之间的故事,就很能说明问题。许攸年轻时与袁绍、曹操关系都不错,后来成为袁绍的谋士,多次为袁绍出谋划策均不被听从,深感不满。公元184年,冀州刺史王芬与许攸、周旌、陈逸、襄楷等人谋废汉灵帝,立合肥侯,结果,王芬自杀,许攸逃亡,以失败告终。

  • 官渡之战背后的真相,许攸叛逃,张郃反水,连刘备也开溜了

    历史人物编辑:阿庆文史阁标签:许攸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非常重要的三大战役之一,这次战役最大的意义就是奠定了曹操霸主的地位,而接下来,卧龙出山,孙权占领江东,曹操建立曹魏政权,这样一来,精彩的三国争霸才真正的拉开序幕,所以说,官渡之战在历史上的作用非常重要。但是,很多人根据《三国演义》的描述,曹操和袁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后曹操偷袭了袁

  • 曹操早有意杀许攸?是能力重要还是人品重要?历史来告诉你

    历史人物编辑:何露瑶标签:许攸

    曹操早就有了杀掉许攸的心思,这件事正合他意。但是,一贯奸雄的他自然要掩饰自己,于是假装责备地说:“人家子远是我朋友,关系铁,所以才跟我开玩笑的!你怎么 能这么办事!”于是,他下令厚葬许攸。颇具才华的许攸最终死于非命,这是很可惜的。但是,他的结局和那些悲壮而死的袁绍谋士还是很不同的。田丰死在袁绍的刀下

  • 孔融、许攸、娄圭,都是三国名士,曹操为何非要杀他们?

    历史人物编辑:汪家兵标签:许攸

    文/元哥说历史前言【大家都知道,曹操是三国最著名的人物,也是三国最难以捉摸的人物。因为曹操的性格是十分复杂的,他有时残酷无情,有时真诚善良,有时宽容大度,有时心胸狭隘,有时虚怀若谷,有时狂妄自大,等等。但是经过《三国演义》以及相关影视剧、戏剧的塑造,曹操早已被带上了“奸臣”、“汉贼”、“奸雄”的帽子

  • 许攸等人计划谋逆汉灵帝,邀请曹操参加,为何后者却断然拒绝?

    历史人物编辑:慢步史书标签:许攸

    每逢乱世之际,总有一些谋士,想通过“从龙之功”,来达到自己的政治需求。正如东汉末年的董卓,他残杀少帝,推举刘协为汉献帝,自己则权倾朝野。又如袁绍与韩馥,曾打算将幽州牧刘虞拥戴为皇帝,也是抱有相同心思。但鲜为人知的是,曹操也曾受邀参加过这样的谋逆之举,但他却断然拒绝了。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顷之

  • 他是三国最坏的谋士,挑拨张郃,陷害许攸,让袁绍一败涂地

    历史人物编辑:虾扯闲谈标签:许攸

    三国有很多很好的谋士,曹魏前期的二荀、郭嘉、程昱、贾诩都是顶级的水平,他们的能力也是个顶个的强。曹操能够重用他们,所以打赢了官渡之战,进而一统北方,袁绍帐下同样谋士云集,其中沮授、田丰、许攸等人都是顶级的水平,可惜袁绍不能用,若袁绍能用,焉有官渡之败呢?袁绍色厉内敛,没有主见,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庸主,

  • 许攸等人谋废汉灵帝,邀请曹操参与,为何他却拒绝了?

    历史人物编辑:陈春红标签:许攸

    东汉末年,灵帝昏聩无道,借宦官之手掀起党锢之祸,无数清流名士惨遭朝廷镇压,或流放千里,或身死族灭。在此情形之下,一些党人暗中联合起来,意图推翻汉灵帝统治,改立合肥侯为新帝。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芬等遂败。”以王

  • 三国中,既是发小又是功臣的许攸,为何会被曹操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缪帝说史标签:许攸

    曹操可能是三国时期性格最为复杂的人物,说他豁达,明知关羽将来可能会成为敌人,还是任其离开;说他奸诈,为了自身安全不惜表演“梦中杀人”;说他残忍,发小许攸(yōu)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还是被残忍杀害……很多人不理解,曹操为什么要杀掉许攸?有人说杀许攸的不是曹操,是许褚!但是如果没有曹操授意,许褚怎么敢

  • 一代枭雄曹操,酷爱网罗天下人才,为何要杀许攸、孔融等文人

    历史人物编辑:科学黑科技标签:许攸

    昨天,笔者写了一篇称赞曹操爱惜人才,善于管理人才的文章;人都有两面性,作为一代枭雄的曹操,一生酷爱网罗天下人才,但他却将许攸、孔融及荀彧(令其自杀)这些文人、才子杀害了,这是为何呢?下面笔者试着分析一下曹操这种矛盾做法的实质原因。曹操画像一。维护尊严、过河拆桥,杀许攸许攸与曹操的发小,起初效力于袁绍

  • 官渡之战,如果许攸不叛变袁绍,曹操会赢吗

    历史人物编辑:周怀武标签:许攸

    官渡之战,曹操必胜,因为一场战争很少因为一个人物来影响战局,一场战争的胜负是由很多因素构成的,曹操只是兵少,剩下的谋士,将领等因素对于袁绍全是碾压的存在。现在笔者将通过还原历史来阐述分析为什么曹操会胜利的原因。第一,郭嘉适时提出“十胜十败”,为曹操指明了作战方针。在官渡之战前,袁绍亲率数十万大军来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