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吴末帝孙皓的故事,只当了几个月的明君,残忍嗜杀,终丢掉江山

东吴末帝孙皓的故事,只当了几个月的明君,残忍嗜杀,终丢掉江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研经讲史 访问量:1774 更新时间:2023/12/24 20:36:59

三国时期,最有名的暴君是吴末帝孙皓。

孙皓字元宗,又名彭祖,字皓宗,是吴大帝孙权的孙子,父亲是孙权第三子,曾当过太子,后又被废的孙和,母亲是丹阳句容人何氏。

赤乌十三年(公元250年),孙权听信谗言,废太子孙和,立少子孙亮为太子。

两年后,十岁的孙亮即位,孙亮在位六年,大将军孙綝废掉孙亮,立24岁的孙权第六子孙休

永安七年(公元264年),孙休病死,时年30岁,孙皓继位。

孙休临终前,遗诏立太子孙wan(上雨下单,孙休长子)为帝,但因此子年幼(10岁左右),大臣们希望能立一个长君,没有按照孙休的遗愿来办。

曾任过乌程侯并且和孙皓交好在朝颇有势力的左典军万彧,以孙皓有才有识、明断好学、遵奉法度,向丞相濮阳兴和左将军张布力荐。

受孙休遗命辅政的濮阳兴和张布于是违背遗诏,改立乌程侯孙皓为君。

孙皓即位时是23岁,礼上体下,体恤百姓,很有点圣主的气象。

他的父亲孙和早前由太子废为南阳王徒居长沙,又徙居新都,后被赐死。

他即位后,即追尊孙和为昭献皇帝,母亲何姬尊为昭献皇后,称升平宫,月余以后又进尊为皇太后。

他的弟弟孙洪封永平侯、孙蒋封溧阳侯、孙植封宣城侯。

孙皓不仅谨礼尊亲,还勤于朝政,优抚先帝的遗孤。

他以上大将军施绩、大将军丁奉为左右大司马,张布为骠骑将军,加侍中。封先帝孙休的太子孙wan为豫章王、次子为汝南王、三子为梁王、四子为陈王。

孙皓还发优诏、恤士民、开粮仓、赈灾乏,出久居宫闱的宫女配婚、放宫苑中的奇禽异兽等,一时朝野称颂,誉为明君、圣主。

然而,孙皓即位得志以后,仅两个月就本性毕露,残暴骄盈、多忌讳、好酒色、信鬼神、滥杀无辜,弄得大小臣僚大失所望。

濮阳兴、张布便有些后悔,想废掉孙皓。

孙皓得知以后,趁十一月的一天濮阳兴、张布入朝,命捉拿二人,立即斩首,并夷灭三族。

这时孙皓即位才三个月,自此以后,吴宫再无安宁之日了。

孙皓继位后不久,魏相国司马昭遣吴寿春城降将徐绍、孙彧致书孙皓,指陈利害,希望孙皓全百姓之命归附。

孙皓遣使随徐绍、孙彧报书,可徐绍行至濡须,孙皓就将其召还杀死,并徙其家属于建安,吴杀信使遂失信天下。

孙皓未继位时,濮阳兴、张布请示孙休妃、太后朱氏,想改立孙皓。朱氏没有反对,只是说:“我是寡妇人家,哪里知道国家大事,只要对吴国有益就行了。”

朱氏如此大公无私,孙皓并不报恩,还于即位后的次月,贬太后为景皇后,称安定宫。

十个月后,即甘露元年七月,孙皓逼杀朱氏,又遣送孙休的四个儿子到吴小城,并追杀长子和次子。

孙皓做乌程侯时,聘五官中郎将滕牧的女儿滕氏为妃,继位以后,立滕氏为皇后。封滕牧为高密侯,拜卫将军、任尚书事。

孙皓的舅舅何洪等三人也皆封为列侯,镇西大将军陆凯任左丞相,常侍万彧任右丞相。

万彧为孙皓起造显明宫,极尽奢丽,孙皓移住其中。

散骑常侍王蕃为人正直,敢逆龙鳞,冒天颜,直言进谏,孙皓心中不快,吩咐将玉蕃斩首,并让近侍投抛王薰的人头为戏,作虎跳狼争的样子取乐。

几经折腾,王蕃的人头碎裂,碎头,尸体不知何所。

从此直士寒心,天下对孙皓的所为噤若寒蝉。

丹阳刁玄出使蜀地,得司马徽、刘廙的运命历数书,刁玄诈增其文,说黄旗紫盖见于东南,终有天下的是荆、扬之君。加之寿春盛传童谣,说吴天子当上。

孙皓闻报大喜,说:“这是天命啊!”即车载其母、妻、子及后宫数千人,浩浩荡荡,自牛渚陆道西上,准备进入洛阳以顺天命。

其时正值冬月,朔风呼啸,大雪纷飞,白雪厚厚的覆盖了大道,兵士们冒着风雪,披甲持杖,一百人拉一车,寒冻殆死。

兵士们不胜其苦,传言说:“如果遇敌,就倒戈。”东观令华覈知道继续西行会后果不测,就固争东还,孙皓怕士兵哗变,这才回宫。

孙皓的宠妾奢侈无度,派人到集市上公然抢劫,夺百姓的财物,被孙皓的幸臣、任职司市中郎将的陈声依法将抢劫者绳之以法。

陈声因此得罪了孙皓的宠妾,宠妾怀恨,就在孙皓面前谗毁陈声。

孙皓大怒,借一件无关紧要的事用烧红的铁锯锯断了陈声的人头,并将陈声的尸体抛在御阶之下。

尚书熊睦看不过去,婉言进谏。孙皓用刀环撞向熊睦,熊睦当场毙命。

孙皓又爱在大殿中宴会群臣,每次大宴时,孙皓不论群臣酒量大小,一律限喝七升以上,结果每次大宴,人人沉醉。

孙皓又在大宴中别置黄门郎十人,不许他们喝酒,只是侍立一旁,专司群臣的过失。

宴罢以后,职司督察的黄门郎便各奏所察大臣过失,一一治罪。

孙皓后宫中美人无数,他又搜罗美女,充实后宫。

孙皓在后宫中玩激水入宫的游戏,宫娥美女中稍微有令他不如意的行为,他就杀人、流放,或剥人面皮,或剜人双眼。

这样,上下离心,众叛亲离,人人忌恨和畏惧孙皓,这是孙皓长年积恶所致。

孙皓还广修宫室,采选天下美女,昼夜行乐。

他下令二千石以下的官吏统统进入深山,砍伐树木。宝鼎二年(公元267年),建造昭明宫,方五百丈。

他还大开苑囿,垒土山,建观楼,穷极侈丽,所费以亿万计。

孙皓的后宫有美人数千人,他仍不满足,派黄门四处挑选,遍行各地州郡,有美色者车载入宫,不入选者方可另行出嫁。

孙皓荒淫无度,还信谶纬,信鬼神,谶上说:“亡吴者公孙也。”他便把天下官吏、士卒中所有的公孙氏统统流徙到广州。

孙皓在国内残暴歹毒,还嫌不够,又兴兵犯晋边境,挑起战火。

晋咸宁五年,晋武帝司马炎起兵伐吴,活捉孙皓,吴国终于在孙皓手中亡国。

备注:本文为转载文章

标签: 孙皓

更多文章

  • 国家灭亡后,刘禅和孙皓在晋朝的待遇为何相差这么大?榜样的力量

    历史人物编辑:醉风文史标签:孙皓

    看到一篇文章,《蜀汉和东吴灭亡后,刘禅和孙皓在晋朝的待遇为何相差这么大?》。文章说,刘禅作为最早的亡国之君被押送至魏国都城洛阳时,当时还是名义上的皇帝曹奂对刘禅相当的好,权臣司马昭对刘禅也不错,不仅封刘禅为安乐公,食邑万户、赐绢万匹、奴婢百人,还有许多其他的赏赐。而且,刘备的后人的待遇也不错,在晋王

  • 三个皇帝一台戏:刘禅的聪明,孙皓的风骨,司马炎的胸怀

    历史人物编辑:旧日历史标签:孙皓

    公元263年,司马昭三路伐蜀,历时三个月灭亡了蜀国;十几年后的公元279年,司马昭的儿子晋武帝司马炎发动灭吴之战,历时近四个月到280年3月灭亡了吴国。自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建立魏国开始到公元280年为止,魏蜀吴三家归晋,中国历史重新由分裂归于统一。三国虽然结束了,但是关于三国三个皇帝的逸事才刚刚开

  • 东吴末帝孙皓:不准别人看他,杀害大臣,霸占其已嫁人的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孙悦说历史标签:孙皓

    孙皓三国东吴最后一位皇帝,是孙权的孙子。孙皓不喜欢别人看着他,上朝大臣都不敢抬头。这毛病一听大多可以看出,这人十有八九有心理问题。杀张美人因为“贼人”就是他。孙皓的疯狂行径何止这一个。这个疯狂的皇帝是怎么上位的呢?上一任皇帝是孙权的儿子孙休,去世后,其儿子还小。于是当时张美人的父亲张布和丞相濮阳兴商

  • 刘禅与孙皓与其父亲差之甚远,但被俘的时候态度却截然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亦唐历史标签:孙皓

    刘备、曹操、孙权费尽心机,才得以三分天下。谁也没有料到最后统一天下的并不是三国里面的其中一个,而是晋。魏国先灭掉蜀国,随即又被晋所取代。之后晋攻灭东吴,终于结束了三国鼎立的纷争,完成统一的大业。蜀后主刘禅和吴后主孙皓都是献城投降,被安置到洛阳。这两个人性情不同。刘禅懦弱,孙皓残暴。所以他们的态度也截

  • 西晋一统天下后,刘禅孙皓面对晋帝戏谑的时候的高下之分

    历史人物编辑:安西读史标签:孙皓

    刘禅蜀后主,在降西晋以后,最出名的故事大概就是乐不思蜀了。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

  • 导演孙皓这样评价肖战:比起红毯和光环,他爱的还是表演!

    历史人物编辑:巷雨旅游标签:孙皓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肖战,你在,我就不曾离开,未来道阻且长,让我们朝着光亮一起走下去吧!——只言片语只为守候你比起红毯和光环,他爱的还是表演,这不是一个爱上‘副产品’的人!——孙皓设计师出生的肖战,进入演艺圈,就是一张白纸,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二十五岁,跨入一个新的领域,从头开始,恐怕很多人都没有这个勇

  • 《大秦赋》落幕,《大秦帝国》最终晚节不保,作者孙皓晖何时重拍

    历史人物编辑:贝多芬歌唱标签:孙皓

    有观众称《大秦赋》是《大秦赵姬传》,调侃这部剧的主角是赵姬,而不是秦王嬴政。这样的调侃代表了相当多的一部分观众的看法,赵姬一角的生活的方方面面着墨太多,描写之细腻周全,像老太太的裹脚布一样。加之演员朱珠的演技不稳定,观众观感自然下降不少。尤其是秦异人下线后,剧情可以概括为:嬴政说“我想亲政干一番大事

  • 三国:东吴帝国的末代帝王孙皓,和刘禅一样死在敌国的吴末帝

    历史人物编辑:淡写此刻标签:孙皓

    导语:孙皓是孙权的孙子,是之前东吴被废的太子孙和的儿子,他在位初期励精图治,后期却荒淫无道,竟然使得敌国的司马炎都大为震惊,是什么导致这位帝王前后差距如此之大,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位东吴的末代帝王。悲惨童年孙皓生于公元243年,卒于公元284年,字元宗,孙权因为喜爱而给他起的小名彭祖,吴郡富

  • 三国后主都是无能之辈?刘禅大智若愚,孙皓才学卓绝,都不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小前沿标签:孙皓

    说起末代君王,很多人想到的就是昏庸、无能、残暴等等,事实也的确如此,比如殷商灭亡是因为商纣王残暴、秦朝的灭亡是因为秦二世胡亥的昏庸和残暴、汉朝的灭亡是因为汉献帝的无能,诸如此类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而在诸多亡国之君里面,最有名的却并不是那些大一统王朝的末代帝王,反而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后主刘禅,究其原因就

  • 《大秦帝国》作为教授孙皓晖的重要作品,是否尊重历史了?

    历史人物编辑:刘培标签:孙皓

    《大秦帝国》是西北大学教授孙皓晖的重要作品,他自己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自己的作品尊重历史,有血有肉,是一部纪录秦文化的重要著作。实际上我们认真读完后,再参照历史,就会发现《大秦帝国》不过是一部小说。小说的情节自然离不开虚构,甚至在很多地方还没有电视剧描写的真实。尤其是从第二部电视剧开始,编剧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