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为啥我家孩子和比不过别家孩子呢?成绩不行,体育不行,性格也不行?
答:你有没有因材施教,你是不是只顾工作而忘却发掘孩子的兴趣。
我们来看下东汉末年的曹丞相如何玩转这条千古良方:
作为称霸一方的乱世英雄曹操,不仅是负有盛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更是一位称职尽责的好父亲。这突出表现在他对孩子因材施教,赏识有加。一方面,曹操对于儿子们要求严厉,尤其是对曹丕、曹植、曹彰几兄弟,自小就带领他们骑马射箭,南征北战,练得一身精湛的武艺;另一方面曹操还培养他们通晓音律,著诗写赋,铸就了“三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曹丞相
更可贵的是,曹操还以积极的心态去教育孩子,不断称赞孩子的能力,努力开发他们的潜能。例如,《三国志》记载邺城铜台的登台作赋,年仅19岁的曹植一挥而就,率先完成《登台赋》,曹操阅后赞叹不止,令曹植备感鼓励。又如,东吴送来一只大象,曹操询问部下如何称象,年方6岁的曹冲就直抒己见,曹操非但加以阻止,还夸赞万分,并一一照办,令曹冲一举成名。且不论辞赋的好坏或称象的方式是否可行,曹操对孩子的积极鼓励是非常值得父亲们学习的。
紧接着,实践出真知,曹操从不溺爱孩子,让孩子们去战场上历练。不但如此,曹操还让儿子们上战场历练。“曹操不想让儿子成为废物,在建安二年征张绣的时候就带上了长子曹昂、次子曹丕,曹丕那年才十岁。即使是在决定曹氏未来生死存亡的决定性战役---------官渡之战之时,曹操仍然让十四岁的曹丕上战场历练。”
替换高清大图
好多父母都舍不得让孩子去历练,更别说去现场上历练。而曹丞相不愧是乱世奸雄,敢于让亲儿子们真刀真枪的锻炼。实践出真知,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千万不要把孩子们养成笼子里的鸟,离了父母啥都干不了,那就成了废物。放手吧,让孩子在实践中成长。
曹阿瞒
最后,曹操对孩子们的教育很灵活,因材施教。不会因为自己当官就逼着孩子当官。孩子们学文学,学军事,做骑射都是可以的,这最大程度的让孩子们发挥自己的天赋。家长们,千万不要逼着孩子们学啥,因材施教,请向白脸曹操学习!
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只有合适孩子的,才是有效的!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