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植的后半生过得怎么样?曹丕念在手足之情放过曹植了吗?

曹植的后半生过得怎么样?曹丕念在手足之情放过曹植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秋原侃历史 访问量:4076 更新时间:2024/1/16 8:43:27

曹植曹操最疼爱的儿子之一,一度差点要立他为世子。但是曹植虽才华横溢情商却比较低,远不如他大哥曹丕来的狡黠。曹丕即魏王位后,处处提防着曹植,如果不是看在母亲卞夫人的面子上,曹植估计就和燕王曹鄣一样了(燕王曹彰在洛阳蹊跷死去)。

曹植是曹操最有才气的一个儿子,与父王曹操,兄长曹丕合称为“三曹”。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性人物和集大成者,所著《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都是流传至今的千古佳作,曹植的文学造诣极高,在历史上广受推崇,是一个有着有与李白杜甫同等地位的文化名流。

作为三国第一大枭雄曹操的儿子,曹植继承了曹操的天纵才气,却没有继承他的为人之道,以至于在后来的立储之争中被大哥曹丕后来居上。

建安十九年(217年),二十三岁的曹植被封为临淄侯,这一年曹操东征孙权,曹植被委以镇守邺都的重任,邺都是当时东汉名义上的国都,非亲信之人不能守,曹操如此安排,难免让臣下会联想这是要培养曹植做接班人的节奏,如此,杨修、丁仪、丁廙等人便都来辅佐他,曹操有些犹豫,好几次几乎就要立他为王世子。然而,曹植身上的才子气太重,虽以才华横溢见宠于父王,但常常任性而为,嗜酒无度,不懂得修饰约束自己,让曹操越发失望。

建安二十年(217年),曹植乘曹操不在邺都,“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据《三国志》)私坐王室銮驾,纵马奔驰于只有天子举行典礼才能行走的禁道上,如此置国法于不顾,令曹操大为震怒,处死了掌管王室车马的公车令,曹植也因为这件事逐渐失去曹操的信任和宠爱。而他的大哥曹丕,则努力塑造出一个尊父爱弟、谦卑恭谨好学的形象,慢慢赢得了父王的信任,终于在这一年的十月,被曹操立为魏王世子。立储之争中曹植彻底落败,心情无比低落和消沉,此后更经常借酒浇愁。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魏王曹操病逝,王世子曹丕继承王位,同年接受汉献帝禅让建立大魏,曹植和护羌校尉苏则听说曹丕废汉自立,都穿上丧服为汉室悲伤哭泣,曹丕非常愤怒,说:“吾应天而禅,而闻有哭者,何也?”(据《三国志.魏书.苏则传》)曹植这种消极不配合的举动让曹丕非常反感,此后便处处提防这个弟弟。后来在母亲卞夫人的出面干预下,曹植多次徙封,苦闷无比的曹植在封地便纵情山水,饮酒赋诗。

曹丕在位期间,曹植始终处于被打压和监视的状态,他的满腔热情和理想抱负都被深深的压抑在心里。黄初三年(222年),曹植再一次被徙封为鄄城王,食邑增加到了两千五百户。在这一次被封王回到封地鄄城的途中,曹植有感而发,写出了千古流传的佳作《洛神赋》,这是曹植的代表作之一,全篇赋文辞采华美,描写细腻,想象丰富,情思绻缱,若有寄托,读来令人遐想连篇、意境悠远。

黄初四年(223年),曹植改封雍丘王。两年后,曹丕南征回来,路过雍丘,与曹植相约见面,兄弟二人算是难得一聚,但依然心结难解,曹丕出于哥哥对弟弟的关心,又给曹植增加食邑五百户。黄初七年(227年),魏文帝曹丕去世,皇太子曹叡即位,为魏明帝。

明帝即位,曹植的境遇依然没有好转,他虽有满腔的报国理想,壮心不已慷慨激昂,渴望能施展自己压抑了很久的才能,多次上书给明帝,希望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明帝和文帝一样,对曹植的提防之心不变,虽口头嘉许曹植的拳拳报国之心,却始终严守底线,对曹植严加防范和限制,曹植的境遇并没有所好转,在文帝、明帝两朝十二年的时间里,曹植多次徙封,始终没能安定下来。

晚年的曹植,兴许是看到了从政无望,报国无门,便索性静下心来,潜心著作,研究儒典。太和六年(231年)曹植最后一次徙封陈王,同年十一月在忧郁中去世,享年41岁,结束了他平凡而不简单的一生。依照他的遗愿,被安葬于鱼山,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标签: 曹植

更多文章

  • 曹操说曹植的文章是找人代写的,曹植说了一句话,令曹操大惊

    历史人物编辑:宋押司V标签:曹植

    在中国汉魏时期,有这么一位才子,他既是王侯之子,又是青年才俊,其天赋才情无与伦比。大诗人谢灵运对其甘拜下风。称赞曹植:“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李白也说:“曹植为建安之雄才,惟堪捧驾,天下豪俊,翕然趋风,白之

  • 曹魏宗室-“才高八斗”的曹植

    历史人物编辑:怀旧历史影像馆标签:曹植

    曹操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家,还是一个诗人,他和两个儿子领衔一大批文人在邺城唱和,是魏晋时期文化的一大特色,尤其是曹操本人文采飞扬,也有很多名篇传世,更有建安七子随风而行,可以说是显赫一时,而其中,最显赫的,就是曹操和卞夫人的第三个儿子,曹植了。在曹操生前就最得曹操喜爱,因为文采让曹操觉得最像自己。曹操死

  • 曹丕见两头牛打架,命令曹植用牛作诗,结果曹植作出千古绝句

    历史人物编辑:刘帅说历史标签:曹植

    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在这个历史阶段,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天下必分久必合,也是历史的真实写照。三国时期可以说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大的印记,但是在后来的王朝统治中,以曹植为首的魏朝逐渐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但曹操死后,其子曹丕建立了大魏,曹丕与曹植的恩怨故事也被后人津津乐道。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历史

  • 曹植的后半生是怎样度过的,曹丕念在手足之情放过曹植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尚元凡标签:曹植

    曹植字子健,天资聪明,史书记载他出言成论,下笔成章。曹植因为其“七步成诗”的故事而广为流传,被大家所熟知,关于曹操“七步成诗”的故事史书上并无记载,而是见于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七步诗》,不见于陈寿的《三国志》,因此故事的真假难辨。回归正题,曹丕和曹植两个人可以称得上是曹操众多的儿子中最为优秀的

  • 曹植与曹丕的竞选班子“三杰”与“四友”实力对比!曹植输得不冤

    历史人物编辑:平华泛教育标签:曹植

    中国历代帝王,无论是开国帝王,还是守成之君,由于种种原因,往往所生的儿子真正贤能的不多,秦始皇一代天骄,扫平六合,却生了个混球儿子胡亥;刘邦地痞无赖出身,秦失其鹿,天下逐之,而他能最终问鼎中原,应该说也是绝顶聪明,但他生的几个儿子虽说也很仁孝,但智商却很平平;唐高宗李治也算是有道明君,但几个儿子却不

  • 曹植以七步诗为世人称赞,此人却只需三步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曹植

    大历十三年(778年),柳公权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他的祖父柳正礼,曾任邠州士曹参军;父亲柳子温,曾任丹州刺史;他的哥哥为中唐名臣柳公绰。柳公权从小就喜欢学习,十二岁就能作诗赋词。他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

  • 曹丕见两头牛打架,让曹植作一首诗,却不能有牛字,结果流传千古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 曹丕与曹植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二人本应该有着兄友弟恭的慈爱,可是一个太子之位却将他们推向了不同的对立面,从此亲情全无,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恨意与杀心。按照古代嫡长子继承皇位的制度来看,曹丕理所应当稳坐世子之位,既然如此又为什么和弟弟

  • 曹操一生之中都想让曹植继位,为什么临死之际却突然变卦选择曹丕?

    历史人物编辑:创意动漫家标签:曹植

    跟所有的父亲一样,曹操在曹植年幼的时候就发现他智慧过人,所以就对曹植赋予很大的期望,希望他能够接任自己的衣钵。所以,征战的时候都会将曹植带在自己的身边,其实就是想要培养曹植。这跟普通父母的心态都是一样的,如果哪一个孩子特别有出息,也会多多疼爱一些。据说曹植小时候就出口成章,能写非常优秀的诗词。曹操看

  • 曹植妻子因为穿得太漂亮被曹操赐死,曹操为何不考虑曹植的感受?

    历史人物编辑:王富刚标签:曹植

    曹操心机深沉,不会仅仅因为曹植的美貌妻子崔氏穿着华丽而将其杀死,背后其实含有深意。据《魏晋世语》记载,有一次曹操召集儿子们一同参加宴会,曹植和美貌的妻子崔氏也在其中,起初一切都很正常,但宴会结束之后,曹操却下令赐死崔氏。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曹操在宴会上偶然看见崔氏穿着华丽,就十分生气,便以有违节俭

  • 曹植真的绿了曹丕吗?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历史人物编辑:美食小圈圈标签:曹植

    曹丕的甄夫人一出场就是一个话题人物。不管是不是真的,在当时就流传着这样的传言,和罗贯中后来添油加醋的情节差不多,据说曹操本来也是想把甄宓纳为己有,但是曹丕抢先一步,老曹也就不好意思跟自己儿子抢老婆,毕竟自己已经有很多了。这种八卦绯闻,曹操父子原本是不太在乎的。出身宦官家庭的曹操,在汉末士大夫集团的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