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演义中,才气过人的曹植为何没有称帝?又为何屡遭曹丕迫害?

三国演义中,才气过人的曹植为何没有称帝?又为何屡遭曹丕迫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郑佳 访问量:1875 更新时间:2024/1/16 4:27:48

三国时期涌现出一大批能人奇士,他们往往智慧过人,又或者武力出众。

一代枭雄曹操不仅平定了北方混乱割据的局面,还筚路蓝缕一手创立了曹魏家业,他的曹氏家族可谓是人才辈出,在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个儿子莫过于曹丕曹植

作为兄弟手足,曹丕和曹植远非像兄弟那般关系要好,反而在历史上,这两兄弟明争暗斗,互不相让,称帝后的曹丕更是多次将曹植逼上绝路。

那么,才气过人的曹植为什么没有继承曹操的基业?而他究竟又做了什么屡屡遭到曹丕的迫害?

文采出众遭曹丕嫉妒

我们都知道,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诗人,那首刻在我们儿时记忆里的《七步诗》正是出自他手,而这首诗只是曹植过人文学才能的冰山一角,他在文学上的造诣可远不止这些。

闻名古今的《洛神赋》、《白马篇》和《七哀诗》等皆出自曹植之手,与曹操大气磅礴的诗风不同,曹植的诗词风格多变,集大家之成,在当时被誉为地位仅次于其父曹操的“建安三曹”,是建安文学的中流砥柱。

曹丕虽然也位于三曹之中,而其文采却与曹植相差甚远,作品质量名不符实,后来在其继承曹操基业称帝后,勉强被当世大家归位建安三曹之中,颇有些被世人奉承的意味。

建安十五年,彰显曹操功名的铜雀台经过多年修建,终于落世。曹操宴请文武大臣,在铜雀台游玩,众人饮酒观舞之际,曹操兴致正浓,于是就让自己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赋诗一首。

身为长子的曹丕自然先来,面对如此盛宴,可他却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这让曹操在百官面前既丢了面子,也败了雅兴。

好在这时曹植站了出来,即兴赋诗,文采斐然,随性作出一篇《铜雀台赋》,文辞华丽,百官大为赞赏,给曹操挽回了面子,这首词赋一度成为汉赋的经典作品,而曹植也因此更加被曹操所器重,封曹植为平原侯。

反观曹丕,经过这一事件,曹丕既在百官面前出了丑,又因此遭到父亲曹操的冷落,官位也远低于曹植,不免生出嫉妒之心。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曹丕称帝之后,又上演了一出煮豆燃萁的操作,目的就是为了刁难曹植,让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也颇有当年铜雀台即兴赋诗的意味。可曹植面对更加艰难的处境却依然能够在很短时间内赋诗,因此逃过一劫,不得不说是真的文采出众,若是换做旁人,只怕是难逃此劫。

兄弟两的党羽之争

其实在赤壁之战过后,曹植和曹丕就早早盘算起了争夺接班人的位置,曹操在立长还是立贤的问题上可谓是伤透了脑筋,跟曹植还是跟曹丕,曹魏政权的文武百官也早早“站好了队”,跟着曹植的有杨修、丁仪和杨俊,而跟着曹丕的则有司马懿陈群等掌有大权的重臣。

虽然曹丕在文学才华方面不及曹植,但是他精通玩弄政治手腕,在曹操晚年的时候,曹丕已经在世子之争中一步步瓦解了曹植一方的党羽,使得曹操在临终前,出于对政权安定的考虑,只得把曹丕势力庞大的曹丕立为继承人。

正是因为曹植曹丕兄弟两在世子之争中结下了梁子,那么为什么才气过人的曹植最终没有扳倒曹丕呢?这还要从曹植的个人性格说起。

曹丕虽然天资聪慧文采出众,但他有一个致命缺点,那就是嗜酒如命,而曹植也多次因为酗酒误事,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后果导致曹魏丢了一大片城池。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率军攻打襄樊,襄樊守将曹仁被蜀军围困腹背受敌四处起火,曹操任命曹植为南中郎将,带兵支援曹仁。

曹植当时却喝酒喝得酩酊大醉,站都站不起来,这一事让曹操很是恼火。还有一次,曹植喝醉酒之后竟然乘车在天子道上疾驰,众所周知,天子道是皇帝才能行走的道路,当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都不敢僭越,曹植却大摇大摆目中无人地行走,曹操知道后处死了相关人员,而曹植也彻底引失去了曹操的宠信。

曹植虽然可以做一名好诗人,但绝对做不了一个好帝王,整天喝酒误事,比起励精图治的曹丕,不论是政治才能还是担当帝业,很显然在这些方面曹丕更胜一筹。

这也就是为什么曹植虽然才能出众却仍然不能继承帝位的原因。而他与曹丕的世子之争的失败,也最终遭致了曹丕的迫害。

曹植不清白的叔嫂关系

在三国历史中,甄宓是比肩貂蝉和二乔的美女,曹操官渡之战后期攻破邺城,曹丕将久闻甄宓的美丽,将其纳为妾,后来又升为正室,可见曹丕对甄宓的喜爱。

可性格放荡不羁的曹植却对嫂子甄宓打起了歪主意。当时曹操打败袁绍霸业初见成效,为了进一步消除威胁,曹家父子常年外出征战,而曹植因为喝酒误事等缘故没有被曹操委任去前线征战,而是将其留在后方照顾家眷。

曹植一直都对甄宓暗生情愫,现在正值曹丕外出,曹植的才华很快吸引了甄宓,两人你侬我侬,甚至写下了那篇闻名古今的《洛神赋》,堂而皇之地给曹丕戴绿帽子。曹丕知道这件事后,火冒三丈,遭到奇耻大辱不免令外人嘲笑,而曹丕却选择忍气吞声,将此事隐忍下来。

原来,曹丕被没有被屈辱冲昏头脑去和曹植拼个你死我活,如果自己直接和曹植发生争执,那么只能两败俱伤,更会加深曹操对自己的厌恶。于是他装作若无其事,直到自己成帝后才对曹植进行报复。

才气过人的曹植本可以凭借自己的才能巩固曹操对自己的器重,成为继承人的不二之选,但他放荡不羁随心所欲的性格却给他带来祸患,也因此遭致了曹丕的屡屡迫害。

标签: 曹植

更多文章

  • 曹丕见两头牛打架,逼曹植以牛作诗不能有牛字曹植随即写出妙作

    历史人物编辑:郑在说事儿标签: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三国时期曹植作的《七步诗》世人皆佩服曹植的才华。连狂妄自大的谢灵运都说曹植乃世间“才高八斗”之人,但这首诗却是一首保命诗,而要杀曹植的人竟然是他的同胞兄弟曹丕。历史上“三苏”名动天下,其实“三曹”同样冠绝世人的耳朵,只是“三曹”相比文学来说,权

  • 曹丕曹植为何如此出类拔萃?只因曹操一招

    历史人物编辑:潘华毅标签:曹植

    问:为啥我家孩子和比不过别家孩子呢?成绩不行,体育不行,性格也不行?答:你有没有因材施教,你是不是只顾工作而忘却发掘孩子的兴趣。我们来看下东汉末年的曹丞相如何玩转这条千古良方:作为称霸一方的乱世英雄曹操,不仅是负有盛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更是一位称职尽责的好父亲。这突出表现在他对孩子因材施教,赏识有加

  • 曹植的后半生过得怎么样?曹丕念在手足之情放过曹植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曹植

    曹植是曹操最疼爱的儿子之一,一度差点要立他为世子。但是曹植虽才华横溢情商却比较低,远不如他大哥曹丕来的狡黠。曹丕即魏王位后,处处提防着曹植,如果不是看在母亲卞夫人的面子上,曹植估计就和燕王曹鄣一样了(燕王曹彰在洛阳蹊跷死去)。曹植是曹操最有才气的一个儿子,与父王曹操,兄长曹丕合称为“三曹”。是建安文

  • 曹操说曹植的文章是找人代写的,曹植说了一句话,令曹操大惊

    历史人物编辑:宋押司V标签:曹植

    在中国汉魏时期,有这么一位才子,他既是王侯之子,又是青年才俊,其天赋才情无与伦比。大诗人谢灵运对其甘拜下风。称赞曹植:“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李白也说:“曹植为建安之雄才,惟堪捧驾,天下豪俊,翕然趋风,白之

  • 曹魏宗室-“才高八斗”的曹植

    历史人物编辑:怀旧历史影像馆标签:曹植

    曹操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家,还是一个诗人,他和两个儿子领衔一大批文人在邺城唱和,是魏晋时期文化的一大特色,尤其是曹操本人文采飞扬,也有很多名篇传世,更有建安七子随风而行,可以说是显赫一时,而其中,最显赫的,就是曹操和卞夫人的第三个儿子,曹植了。在曹操生前就最得曹操喜爱,因为文采让曹操觉得最像自己。曹操死

  • 曹丕见两头牛打架,命令曹植用牛作诗,结果曹植作出千古绝句

    历史人物编辑:刘帅说历史标签:曹植

    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在这个历史阶段,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天下必分久必合,也是历史的真实写照。三国时期可以说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大的印记,但是在后来的王朝统治中,以曹植为首的魏朝逐渐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但曹操死后,其子曹丕建立了大魏,曹丕与曹植的恩怨故事也被后人津津乐道。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历史

  • 曹植的后半生是怎样度过的,曹丕念在手足之情放过曹植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尚元凡标签:曹植

    曹植字子健,天资聪明,史书记载他出言成论,下笔成章。曹植因为其“七步成诗”的故事而广为流传,被大家所熟知,关于曹操“七步成诗”的故事史书上并无记载,而是见于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七步诗》,不见于陈寿的《三国志》,因此故事的真假难辨。回归正题,曹丕和曹植两个人可以称得上是曹操众多的儿子中最为优秀的

  • 曹植与曹丕的竞选班子“三杰”与“四友”实力对比!曹植输得不冤

    历史人物编辑:平华泛教育标签:曹植

    中国历代帝王,无论是开国帝王,还是守成之君,由于种种原因,往往所生的儿子真正贤能的不多,秦始皇一代天骄,扫平六合,却生了个混球儿子胡亥;刘邦地痞无赖出身,秦失其鹿,天下逐之,而他能最终问鼎中原,应该说也是绝顶聪明,但他生的几个儿子虽说也很仁孝,但智商却很平平;唐高宗李治也算是有道明君,但几个儿子却不

  • 曹植以七步诗为世人称赞,此人却只需三步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曹植

    大历十三年(778年),柳公权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他的祖父柳正礼,曾任邠州士曹参军;父亲柳子温,曾任丹州刺史;他的哥哥为中唐名臣柳公绰。柳公权从小就喜欢学习,十二岁就能作诗赋词。他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

  • 曹丕见两头牛打架,让曹植作一首诗,却不能有牛字,结果流传千古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 曹丕与曹植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二人本应该有着兄友弟恭的慈爱,可是一个太子之位却将他们推向了不同的对立面,从此亲情全无,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恨意与杀心。按照古代嫡长子继承皇位的制度来看,曹丕理所应当稳坐世子之位,既然如此又为什么和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