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四公里地下长城现身河南开封,专家揭开三国曹植墓真相

四公里地下长城现身河南开封,专家揭开三国曹植墓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澜风说 访问量:3787 更新时间:2024/1/17 13:46:12

导读: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是一代枭雄曹操的儿子。曹植从小聪明好学,深得曹操喜爱,后来因为整日与文人饮酒作乐,而被曹操所疏远。魏文帝时期,曹植在朝堂上七步成诗,说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著名诗句而名声大噪。公元232年,41岁的曹植在忧郁中病逝。关于曹植死后的葬身之所,历史上一共有三种记载:

第一处是山东省东阿县鱼山曹植墓。

曹植生前被封为东阿,在他的封地内有一座名为鱼山的小山峰,曹植经常到此处登山游览,被这里的秀丽风景所吸引。后来在临终之时,留下遗愿,希望能够葬在此地。1951年,考古队发掘了鱼山曹植墓,出土了一批精美的文物,但墓中并没有发现曹植遗骨。

第二处是河南淮阳城南三里之“思陵冢”。

在曹植死前的一年,朝廷将他改封为陈王,封地就在今天的淮阳。当年11月,曹植就病死在这里,所以留有“思陵冢”。

《河南通志》记载:“曹植墓在陈州南三里,魏王封陈思王。”《大清一统志》说:“三国魏曹植墓,在淮宁县南三里。”

第三处是河南通许七步村曹植墓。

河南七步村以前属于杞县,古代旧称雍丘,曹植生前两次被封为雍丘王,在这里生活的时间最长,七步村名字的由来就是因为曹植的七步诗。

关于三处哪里才是曹植真正的葬身之地,历史上争论颇多。看来曹植当年深得父亲曹操修建陵墓的心得,弄得天下人谁也找不到。不过,在2010年,考古人员有了新的发现,揭开了曹植陵墓的一个谜团。

在河南通许的七步村,有人发现了一条4000多米的隧道,人们确信这条隧道就是历史上记载的,直通曹植陵墓的隧道。公元1470年,明朝成化年间,黄河发大水将曹植墓的墓门冲了出来,等到大水退去之后,人们在墓门处发现一石碑,上刻“魏曹植之墓”,旁边还有一条很深很深的隧道,不知道通往哪里。1479年,明朝的副都御使娄良告老还乡,见到曹植墓之后,清楚地记录了此事,并且捐资为曹植修了祠堂,再后来又增修了观音寺。

娄良《重修观音寺碑记》上记载:“门之南,深远不敢入,其隧达于长智”。

考古专家在对七步村的4000米隧道进行过勘察之后,认为曹植墓修建的这条隧道,与当年在安徽亳州发现的曹操地下运兵道有异曲同工之妙,堪称是“地下长城”。可见曹植作为曹操的儿子,完全继承了父亲在修建大工程方面的本事。

考古专家说,曹植墓的4000米地下隧道在古代堪比一座城池的价值,曹植不可能如此大兴土木地修建一座衣冠冢,如果曹植的尸骨不是埋葬在这里,那么他修筑这条地下暗道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凡此种种疑问,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对此种种疑问,只有一个接近真实的解释,那就是:真正的曹植墓,不在它处,而在通许七步村。

标签: 曹植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中,才气过人的曹植为何没有称帝?又为何屡遭曹丕迫害?

    历史人物编辑:郑佳标签:曹植

    三国时期涌现出一大批能人奇士,他们往往智慧过人,又或者武力出众。一代枭雄曹操不仅平定了北方混乱割据的局面,还筚路蓝缕一手创立了曹魏家业,他的曹氏家族可谓是人才辈出,在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个儿子莫过于曹丕和曹植。作为兄弟手足,曹丕和曹植远非像兄弟那般关系要好,反而在历史上,这两兄弟明争暗斗,互不相让,称帝

  • 曹丕见两头牛打架,逼曹植以牛作诗不能有牛字曹植随即写出妙作

    历史人物编辑:郑在说事儿标签: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三国时期曹植作的《七步诗》世人皆佩服曹植的才华。连狂妄自大的谢灵运都说曹植乃世间“才高八斗”之人,但这首诗却是一首保命诗,而要杀曹植的人竟然是他的同胞兄弟曹丕。历史上“三苏”名动天下,其实“三曹”同样冠绝世人的耳朵,只是“三曹”相比文学来说,权

  • 曹丕曹植为何如此出类拔萃?只因曹操一招

    历史人物编辑:潘华毅标签:曹植

    问:为啥我家孩子和比不过别家孩子呢?成绩不行,体育不行,性格也不行?答:你有没有因材施教,你是不是只顾工作而忘却发掘孩子的兴趣。我们来看下东汉末年的曹丞相如何玩转这条千古良方:作为称霸一方的乱世英雄曹操,不仅是负有盛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更是一位称职尽责的好父亲。这突出表现在他对孩子因材施教,赏识有加

  • 曹植的后半生过得怎么样?曹丕念在手足之情放过曹植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曹植

    曹植是曹操最疼爱的儿子之一,一度差点要立他为世子。但是曹植虽才华横溢情商却比较低,远不如他大哥曹丕来的狡黠。曹丕即魏王位后,处处提防着曹植,如果不是看在母亲卞夫人的面子上,曹植估计就和燕王曹鄣一样了(燕王曹彰在洛阳蹊跷死去)。曹植是曹操最有才气的一个儿子,与父王曹操,兄长曹丕合称为“三曹”。是建安文

  • 曹操说曹植的文章是找人代写的,曹植说了一句话,令曹操大惊

    历史人物编辑:宋押司V标签:曹植

    在中国汉魏时期,有这么一位才子,他既是王侯之子,又是青年才俊,其天赋才情无与伦比。大诗人谢灵运对其甘拜下风。称赞曹植:“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李白也说:“曹植为建安之雄才,惟堪捧驾,天下豪俊,翕然趋风,白之

  • 曹魏宗室-“才高八斗”的曹植

    历史人物编辑:怀旧历史影像馆标签:曹植

    曹操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家,还是一个诗人,他和两个儿子领衔一大批文人在邺城唱和,是魏晋时期文化的一大特色,尤其是曹操本人文采飞扬,也有很多名篇传世,更有建安七子随风而行,可以说是显赫一时,而其中,最显赫的,就是曹操和卞夫人的第三个儿子,曹植了。在曹操生前就最得曹操喜爱,因为文采让曹操觉得最像自己。曹操死

  • 曹丕见两头牛打架,命令曹植用牛作诗,结果曹植作出千古绝句

    历史人物编辑:刘帅说历史标签:曹植

    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在这个历史阶段,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天下必分久必合,也是历史的真实写照。三国时期可以说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大的印记,但是在后来的王朝统治中,以曹植为首的魏朝逐渐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但曹操死后,其子曹丕建立了大魏,曹丕与曹植的恩怨故事也被后人津津乐道。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历史

  • 曹植的后半生是怎样度过的,曹丕念在手足之情放过曹植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尚元凡标签:曹植

    曹植字子健,天资聪明,史书记载他出言成论,下笔成章。曹植因为其“七步成诗”的故事而广为流传,被大家所熟知,关于曹操“七步成诗”的故事史书上并无记载,而是见于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七步诗》,不见于陈寿的《三国志》,因此故事的真假难辨。回归正题,曹丕和曹植两个人可以称得上是曹操众多的儿子中最为优秀的

  • 曹植与曹丕的竞选班子“三杰”与“四友”实力对比!曹植输得不冤

    历史人物编辑:平华泛教育标签:曹植

    中国历代帝王,无论是开国帝王,还是守成之君,由于种种原因,往往所生的儿子真正贤能的不多,秦始皇一代天骄,扫平六合,却生了个混球儿子胡亥;刘邦地痞无赖出身,秦失其鹿,天下逐之,而他能最终问鼎中原,应该说也是绝顶聪明,但他生的几个儿子虽说也很仁孝,但智商却很平平;唐高宗李治也算是有道明君,但几个儿子却不

  • 曹植以七步诗为世人称赞,此人却只需三步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曹植

    大历十三年(778年),柳公权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他的祖父柳正礼,曾任邠州士曹参军;父亲柳子温,曾任丹州刺史;他的哥哥为中唐名臣柳公绰。柳公权从小就喜欢学习,十二岁就能作诗赋词。他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