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刘表,是不是个“漂亮的草包”?

三国刘表,是不是个“漂亮的草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老子说电影 访问量:277 更新时间:2024/1/25 10:00:52

文/何较瘦

刘表出身应该说挺好的。

汉室宗亲,鲁恭王刘余之后。

早年血气方刚,参加过学生运动,与宦官抗争,博得了江湖名望,成为大将军何进的下属。

一个偶然的机会,成为了荆州刺史。

汉灵帝初平元年(190年),原荆州刺史王叡被长沙太守孙坚火并,孙坚的本意是自己吞下荆州,不料中央行政效率更高,直接安排刘表继任。

由于荆襄地面土匪太多,刘表只好匿名乔装,悄悄赴任。

刘表很有些血性和理想,面对荆州当地“黑社会”泛滥的情况,广施仁德、收买人心,很快稳定了局面。

相比其他州的动荡,刘表不喜欢折腾。

当各路诸侯都在勠力讨伐董卓,唯独刘表不表态,还趁火打劫地干掉了孙坚,将原先被孙坚送给袁术的南阳郡,重新纳入荆州范围。

至此,相比中原其他地方的混乱与危险,地处长江腹心的荆襄一带,简直成了士大夫眼中的天堂。

首先是区位优势:

诸葛亮后来在《隆中对》里形容“此地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这就使得占据荆州的人,能够收放自如、灵活机变地调整对外政策(刘表显然不是这类一头脑灵活的人);

其次是物产丰富:

荆州在汉末十三州里,面积排得上前三,更兼地势平坦,境内江湖众多,农业条件得天独厚,运输事业也搞得蒸蒸日上;

第三,远离战乱:

从黄巾起义开始,厮杀火并的事儿绝大多数都发生在长江以北,荆州就是个“世外桃源”,百姓生计起码无忧。

第四,政通人和:

刘表奉行的儒家的德治,宽松和谐,吸引了一大批优质人才落户荆州。

这其中就包括司马徽,诸葛亮,徐庶,崔钧(崔州平),孟建(孟公威),石韬(石广元)等外埠精英人士,再加上刘表把常驻办公地点挪到了襄阳,襄阳本土也有不少人才脱颖而出,如庞德公、庞统叔侄,马良、马谡兄弟,蒯良、蒯越兄弟,黄承彦,蔡瑁等。

应该说,刘表占据荆州的初始阶段,发展潜力是非常大的。

这样的刘表,为什么在后人的一贯印象中会是个“漂亮的草包”?

01

胸无大志

刘表在安抚人心方面的确有一套,因为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早年搞学生运动那会儿还是个积极分子,随着年纪的增长,愈发看重“政治立场”这几个字。

东汉儒学推广搞得有声有色,国家治理理念奉行儒家仁政,并通过教化推广到地方。

刘表是这一思想的坚决执行者,借此为荆州大力引进儒家饱学之士,还拨公款、盖学校,为普通百姓讲授《四书》《五经》。

刘表自己也手不释卷,特别是读到“中庸”一章时,对这种“儒家最高道德标准”十分认可。

他开始反思自己之前的一些做法,是不是过于直接露骨地表达出某种喜好?

是不是要淡化这种态度而用中立模糊来替代?

恰好,董卓旧部张济在北方混不下去了,率领一只人马潜入荆州境内,他原以为刘表没什么动静,是个软柿子,便大张旗鼓地打劫,结果反被刘表部下杀死。

消灭了一支境外势力,下属都向老大表示祝贺。

刘表却表示很难过:“张济是穷途末路才来到荆州,再怎么说也是客,在主人的无礼逼迫下送了性命,这并非我的本意!因此,我不接受各位的祝贺,只接受你们的吊丧。”

同时还抚慰了张济的侄儿张绣,主动把宛城让给他暂住。

不久,汉献帝在曹操的胁迫下,迁都许昌.

刘表秉持忠义,提升了朝贡规格,强调“只有一个中央”;

但背地里,他却与盘踞河北的袁绍互通有无。

有个叫邓羲的谋士劝刘表:这种脚踏两只船的行为很无耻。

“这样做没问题啊,不知道阁下为啥看不惯我?”刘表脑袋里充满了问号。

邓羲大概也明白了老板的路数,干脆称病辞职,溜了溜了。

想两面讨好,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02

没有肚量

其实,刘表保持中立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另一方面是想玩儿权力制衡。

张绣

他收留张绣,是让他在宛城充当自己与曹操之间的“缓冲带”;

交好袁绍,也是为了让他在北方绊住曹操。

小算盘打得噼啪响。

可张绣实力就一般,在兵锋面前直接选择了投降。

若不是曹操自己作死,睡了张济的孀妻,惹怒张绣在宛城搞了一场偷袭,张绣根本占不到便宜。

待曹操缓过气来,认真玩儿,张绣又口称招架不住了。

但此时的刘表想用最小的成本收割最大的利益,为救张绣惹怒曹操,不值得!

于是,张绣孤悬于荆州外围,硬扛了一年后,又一次投降了。

这次是真的投降了。

至于袁绍,整个黄河以北几乎都是他的地盘,实力很强,可就是优柔寡断、不会用人,始终打不开局面,倒是让曹操有了可乘之机,步步为营,几场较量下来,双方僵持在了官渡。

虽说袁绍的执行力差点儿,思维还是蛮清晰,他写了一封信给刘表,希望老哥你从南边给曹阿瞒的屁股来上一下,不用太大劲儿,只需一下,就可以改变北边的局面。

这几位口径一致:应该有所行动,不管是帮袁绍打曹操,还是帮曹操打袁绍。

轮到老板拍板了,刘表不好意思地一笑:“其实我想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哎哟,我的主公哪!”韩嵩差点没哭了。

“豪杰并争,两雄相持,天下之重在与将军。”

——《三国志刘表传》

现在您占据荆州,至少也有十万人马,足可与袁绍、曹操较量一番。

现在天下的权重就在您身上,就像当年刘邦项羽决战时候的的韩信

要不,您就趁火个打劫,捞一把也是可以的嘛。

至少也该表表态嘛,挺谁。

不然两家打完了,都会怨恨咱,但时候就会弄得里外不是人。

“见贤而不能动,请和而不能得,此两怨必集于将军,将军不得中立矣。”

——《三国志刘表传》

依照韩嵩等人的想法,曹操比袁绍更得人心,若老板真的想提前退休,倒不如宣布归附曹操。

依照阿瞒哥的性格,必定不会亏待刘表。

刘表拿不定主意,打算先让韩嵩去许昌探一下虚实。

韩嵩一阵苦笑:“主公啊,按我的意思,您直接投降就是上策,若犹豫不决,我到了那边,一不留神再被封个一官半职的,我就是朝廷的人了。”

刘表承诺,一旦有上述情况发生,不会为难他。

一个多月后,韩嵩挂着汉献帝授予的侍中(虚职,相当于皇帝的侍从)和零陵太守(零陵属于荆州,实衔)的文书印信,屁颠屁颠回来了,顺便把曹操吹了个天天幻乱坠。

刘表还是忍不住的,火往上撞,打算杀了韩嵩。

堂堂老大,居然言而无信。

韩嵩也不争辩,神情自若准备去挨刀。

刘表的后妻蔡夫人,为此出面求情,她认为韩嵩是个贤能忠诚之人,如果杀了,反而有碍刘表尊贤的名声。

有点怕老婆的刘表,这才饶了韩嵩死罪。

03

不会用人

如此这般,大V“荆州刘表”掉粉是必然的事了。

本来侨居在荆襄的司马徽、庞德公、诸葛亮等人,都图个潜龙在渊的想法,希望有朝一日飞龙在天。

可刘表的一番神操作传播开来后,大家都很失望。

司马徽本来是有机会出山的。

司马徽生性闲散,不受约束,遇到谁都是一副乐呵呵的笑脸,对人只说好话。

特别是了解刘表听不得不同意见后,更是抱定“打死我也不说”的态度,与刘表软磨硬泡。

司马徽与刘表的这一番尬聊,自然也就成了圈内八卦。

司马徽拍了拍庞统、诸葛亮、徐庶、崔州平几位:“与刘景升打交道要谨慎呐,这个人自己没觉悟,反倒嫌弃人家无才无德。”

这帮年轻人一向推崇司马大哥,纷纷点赞。

不久,徐庶率先投奔了从北方避祸过来的刘备。

刘备势单力孤,急缺智慧型人才,很器重徐庶。

后来,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自称“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姿态做得很足,但暴露了小心机。

前半句说得在理,他的确是于乱世中,寻找到襄阳这块相对安全的地方;

可绝非“不求闻达于诸侯”,否则就解释不了为何遇到刘备的盛情相邀时,毅然出山。

这里的“诸侯”,其实是说刘表。

嗯!敲黑板了,“诸侯”在这里是单数形式哦!

04

很难说刘备一开始他没有吞并荆州的打算,但至少是站在了刘表的角度替他考虑问题。

老哥,赶快出兵吧!曹操已经快把袁绍给解决了,趁现在尚在辽东,咱出兵抄后路,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刘表与刘备同为汉室宗亲,表面关系蛮和谐,可他知道这位本家具有超强的折腾属性:碰不得!

说不定哪天就找上你碰瓷,成为他创业的炮灰了。

所以,刘表只让刘备驻扎到边境的新野,替自己看家。

好时机总是转瞬即逝,等到曹操拿下整个北方,回转许昌,开始磨刀霍霍向荆州时,刘表后悔了。

刘备那个失落呀,他强装笑脸安慰刘表,同时也是自己骗自己:“现在天下不太平,这样的机会肯定还会有,只要以后好好学习,努力把握就是了。”

时机可以等,可时间却等不起了。

不到一年,刘表身患重病,又面临继承人的选择问题,同时,曹操也正式表达了南下的愿望。

内忧外患之际,蔡夫人、蔡瑁姐弟抢占先手,以次子刘琮取代长子刘琦,人心尽失。

刘表也为此耗尽了最后一丝精力。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兵不血刃地从刘琮手里拿下荆州。

从此,围绕荆州,将是另一个关于人品与权谋的较量了。

刘表在曹操发兵攻荆州时背疽发作,病死。

05

郭嘉曾不屑地说:“表,坐谈客耳。”

曹操也不屑地说过:“自首之贼也。”

也许就会因为胸无大志,没有肚量,不会用人...

所以后人或觉得刘表是个与袁绍并列的“漂亮的草包”。

许劭给曹操的评价是“治世能臣,乱世奸雄。”

也包括刘表。

但他至少符合了这句话的前半句。

先治贪暴,再行仁义。爱民养士,图存于虎狼之间。

这是刘表的仁义,而且做得很好。

很可惜这种桃源乡无法长久存在。

没人能在滚滚洪流中独善其身。

这种仁义也就成了刘表的罪。

贾诩说:“表,平世三公才也;不见事变,多疑无决,无能为也。”

无能为也。

对于有“牧民之德”的刘表,

这是件很可悲的事!

人无完人嘛,该夸也得夸夸:

当之无愧的荆州牧;

有自知之明的军阀;标准的儒学士人;

最后的守土名臣。

P.S.其实黄祖也不是一贯印象中那个不学无术的急躁莽夫啊。

标签: 刘表

更多文章

  • 荆州雄主刘表究竟是啥来历?刘备曾说他威震九州!

    历史人物编辑:啾啾看电视标签:刘表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这是《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中的一个经典片断——枭雄刘备与奸雄曹操在煮酒论英雄时的一段对话。刘备嘴里的刘景升和曹操口中的刘表皆是同一人,即姓刘,名表,字景升,时为荆州牧。《

  • 刘表手下谋臣盘点,6人挺曹操1人帮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近灵说历史标签:刘表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说了一话叫“得荆州者得天下”,对此每个人的理解可能不一样,但却可以说明荆州在当时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有不少剧情是围绕着吴蜀两股势力之间的借荆州和还荆州展开的。对此也有人觉得纳闷,荆州最早不是刘表的吗?为什么会变成刘备借了东吴的呢?当然,这不是我们今

  • 刘表占据荆州,手下猛将如云,为什么有意让荆州给刘备呢?

    历史人物编辑:另类历史知识标签:刘表

    本文1306字,阅读约3-4分钟在汉末三国初期,刘表是东汉末年的名士,又是汉室后裔。在董卓掌朝期间刘表代替王叡被任命为荆州刺史,从此成为荆州最高的军政长官。刘表在担任荆州刺史期间把荆州治理得非常好,让荆州避免了多年的中原战火。可以说在刘表的治理下荆州是民富兵强,带甲十万,保卫一方平安算是足够了。 刘

  • 仁义还是伪善?刘表临终前托付荆州,刘备为何果断推辞?

    历史人物编辑:朱云山标签:刘表

    刘表是否曾经真的准备把荆州托付给刘备,目前而言还尚未可知。在最原始的《三国志》之中找不到相关记载,反而刘表对刘备,并不十分信任。因为刘备在当时名满天下且善于收买人心,当他到达荆州之后,荆州当地的很多名士都非常仰慕刘备,而与刘备交往甚密,这自然引起了刘表的猜忌,他暗中开始防备刘备,《先主传》中有详细的

  • 刘表错失两大奇才,被曹操得到,一位成马超克星,一位让关羽饮恨

    历史人物编辑:胡岩鹏标签:刘表

    一、一手王炸被打烂的刘表三国时期的刘表,本可以成为三国一大玩家的。须知从来都是两方打架,受益的往往的第三方。当曹操、袁绍、吕布等人在中原打得一地鸡毛时,刘表在荆州啥都没做,就成了直接受益者。比如,少年时期的诸葛亮,一直居住在徐州地区。曹操屠徐州时,他跟着叔父为躲避战乱,这才移居到了荆州。同时中原地区

  • 《三国演义》中,刘表让刘备辅佐长子刘琦,历史也是如此吗?

    历史人物编辑:虾扯闲谈标签:刘表

    演义故事和历史记载还是有差别的,罗贯中为了塑造刘备的“仁德”形象可谓绞尽脑汁,可能也是为了打造“荆州本应为刘备所继承”的舆论环境,编了一段这样的故事:却说荆州刘表病重,使人请玄德来托孤。玄德引关、张至荆州,见刘表。表曰:“我病已入膏肓,不久便死矣,特托孤于贤弟。我子无才,恐不能承父业。我死之后,贤弟

  • 刘表临终前有意让刘备继承荆州,为何刘备推辞不要?

    历史人物编辑:鉴史御今标签:刘表

    谈点闲话先说说刘备初得徐州的故事。我之前写“陶谦把徐州托付给刘备”的事,提到刘备也有推辞的举动,从众解读出的道理也很简单,推辞是礼节,也是试探。例如:许都朝廷重设丞相,派出太常徐璆持节去给曹操拜相,曹操都先做推辞状,假惺惺说要让给徐璆。徐璆又不是官场小白,当然也不会要,这两人一来一往,曹操就收下了。

  • 江汉之主,刘表的如意算盘

    历史人物编辑:骑车来看车标签:刘表

    一、刘表的算盘虽然没有更多的记载,但是我相信刘备对博望坡之战的结果是满意的。不仅攻下或包围了宛城,并逼近许昌边界,最后还打败了夏侯惇援军。虽然占领的地都吐回去了,但是威慑和功劳是实实在在的。威慑指的是对曹操,后来打乌桓前,曹操担心刘表不是没道理的——还记得上一次打袁尚,刘表派刘备,差点啃许昌的城墙了

  • 名称“八骏”,荆州之主—刘表

    历史人物编辑:平华泛教育标签:刘表

    三国演义中的刘表好像存在感很低,除了一开始听从谋士的计策杀死了孙坚之后,就一直无所作为,接纳了刘备之后对刘备也颇为不错,最后在继承人问题上摇摆不定,最终匆匆离世。那,历史上的刘景升呢?那个敢于和太学生一同游街;面对八郡乱像敢于单骑入城,以一己之力平定荆州;才华横溢而能宽己待人的刘表,真的就那样不堪?

  • 刘表巅峰时期阵容有多豪华?六位谋臣,九大名将,带甲十余万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刘表

    六名顾问:蒯良,蒯越,伊籍,刘先,庞季和邓羲刘表能够迅速稳定荆州局势的原因与当地大族,的支持密不可分,因此他的大部分顾问来自当地大族, 荆州如蔡氏, 蒯氏, 黄氏,等。其中,蒯良,蒯越,伊籍,刘先,庞季和邓羲是著名的。与大多数为刘备,工作的刘表将军不同,他的顾问更多地为曹操工作。例如,除了伊籍为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