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被曹操从徐州赶到了袁绍处,刘备不愿寄人篱下,又找借口去汝南图谋发展。曹操怎么能让他有喘息的机会,收拾完袁绍之后,曹操又将刘备赶出了汝南。这下又去那里合适呢?
这是个让刘备比较为难的决定。此时北方已经基本落入曹操之手,如果投江东孙权还得经过曹占区,这不现实。剩下也少有去投荆州刘表了。刘表碍于情面还是收留了刘备,可怎么安排他呢?
刘表是个保守的人,他不想参与群雄争霸,想保一方平安。既然刘备得罪了曹操,那就让他去新野吧。新野地处湍水和清水的江流之处,在荆州治所襄阳的东北位置,距离襄阳约五十公里,是荆州的东大门,战略位置排市重要。
由此可见,刘表的用意非常明显,那就是让刘表去阻挡曹操,归他守住东大冂。当然,还有一个用意,就是让刘备远离荆州的政治中心,不让他插手荆州事务。刘备当然明白刘表的用意,但他都不是来荊州养老来了,他得有所作为。
刘备到新野之后,走访名士,体察民情,一时间甚得民心,将新野治理的有了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他的名望迅速攀升。这时刘表心里又不舒服了,而且多了几分担心。刘表对于声望是十分看重的,遍观荆州名士甚多,但能为己用者却是寥寥无几。而刘备来荆州沒多久,就得到了刘表可望而不可及的名望,当地名士趋之若鹜,大有喧宾夺主之势,这又怎能不让刘表担心呢?
刘表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刘备的监控,便派蔡瑁率领五万人马屯兵新野之南,表面为刘备之援,其实最防不测,同时阻止刘备向南发展。刘表的如意算盘是,曹操平定北方后必然南进,此时由刘备为第道屏障进行抵挡,荆州兵持观望态势。若刘备不敌,则荆州兵在其后袭击,将刘备捉拿献于曹操,到那时曹操必能念及此功而网开一面,则议和或许可成。
刘表心里的这点小算盘刘备岂能看不出。既然在刘表的控制范围内不敢造次,他就将全部精力放在了对新野的经营上。他对当地有名望之士施以安抚,对百姓川减轻赋税,很忙人就得到了一位大才,此人是他命云之发生转折的一个关键性人物——徐庶。徐庶后来为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这才使刘备有三分天下据其一。
刘备在徐庶的帮肋下,他开始招募士卒,训练军队,终于培育出了一支训练有素的亲军。似乎一切都在即选的轨道上运行着,新野城一片繁荣景像。此时刘备的心中又调动起了不安份的因子,既然不能门南,那就向东发展。他向北推进开始非常顺利,又在徐庶的帮助下,在博望坡利用火攻打败了曹操派来的援军,一时名声大震。曹操终于坐不住了,正好北方战事已经结束,便亲提大军南下,直奔荆州而来,才有了后来的赤壁大战。
这是后话,车的且不表。只是刘表眼见刘备日益壮大,心有不甘,更有谋臣不断建议他将刘备除去,但刘表一直没有下了决心,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说实在的,倒是曹操救了刘备。刘表之所以一直忍着,就是因为他知道,曹操一但平定北方,下一个目标首当其冲便是荊州。论实力他不如曹操,但他还是想再博一把,他还想利用刘备。只可惜他天年不济,死在了刘备的前面,他的儿子却直接投降了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