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荆州雄主刘表究竟是啥来历?刘备曾说他威震九州!

荆州雄主刘表究竟是啥来历?刘备曾说他威震九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啾啾看电视 访问量:4494 更新时间:2024/1/26 22:05:06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

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这是《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中的一个经典片断——枭雄刘备与奸雄曹操在煮酒论英雄时的一段对话。刘备嘴里的刘景升和曹操口中的刘表皆是同一人,即姓刘,名表,字景升,时为荆州牧。

《三国志·魏书六·董二袁刘传》中刘表传的开篇第一句就点明刘表的字和籍贯,即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也。《后汉书·卷七十四•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刘表传中不仅沿用《三国志》的叙述,还扩展刘表的身份:鲁恭王之后也。对刘表的字及籍贯,生存在公元三世纪的三国(蜀汉)西晋陈寿与生活在公元四世纪末五世纪初中期的南朝(刘宋)范晔高度一致。对此,刘表的字和籍贯是毫无疑义,是确认无疑的。

近两千年来,刘表的籍贯所在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此,读者有必要了解一下刘表的出生地。

首先,有关山阳。山阳,作为词语时,在《辞海》的解释为山朝南的一面。唐朝颜师古注《汉书·卷二十五·郊祀志第五》时曰:山南曰陽,山北曰陰。

山阳,作为地名时,历史上有很多叫法:第一种叫山阳国,有两个。

第一个,两汉时期,山阳国治所都在昌邑县(今山东巨野县南),先是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分梁国置,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废除;再是汉武帝天汉四年(前97年)更山阳郡为昌邑国,汉宣帝本始元年(前73年)改昌邑国为山阳郡;后是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复为山阳国,西晋泰始元年(265年)改为高平国。第二个,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 封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公,西晋怀帝永嘉三年(309年)废除,都浊鹿城(今河南辉县市西南)。

第二种叫山阳郡,有三个。第一个,两汉时期,山阳郡治所均在昌邑县,先是公元前136年至前97年改山阳国为山阳郡;再是公元前74年至前34年改昌邑国为山阳郡;后是东汉明帝永平元年(58年)至献帝建安十七年(212年)改国为郡。第二个,东晋义熙七年(411年)设置,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除,治所在山阳县(今江苏淮安市楚州区)。第三个,北魏孝昌(525年六月—528年正月)中置,北魏末废,治所先在共县(今河南辉县市东),后移治山阳县(今河南焦作市东)。另外山阳区、山阳县、山阳镇就不一一叙述。

接着,有关高平。

高平,作为词语时,在《辞海》的解释为隆起而平坦;而作地名时,历史上同样有很多叫法,不仅有高平国、高平郡、高平侯国、高平县这类汉朝行政区域,也有高平陵(东汉曹操陵墓)、高平苑(闽越国王校猎之所)、古高平堡(北宋时军事防守地)、高平(寨)砦(北宋时军事防守地)这种特殊作用场所,甚至有高平山、高平川、高平水、高平渠这些自然风光之地。高平,指代刘表的籍贯,就是指山阳郡(国)所领县(侯国),即两汉时期,尤其是东汉。东汉时,即有高平县,也有高平侯国。高平县,高平侯国均是因高平山而得名,均是东汉章帝改橐(音tuó)县置,属山阳郡,治所在今山东邹城市西南。高平县,在西晋属高平国,而在南朝宋及北魏、东魏都为高平郡治。

刘表的籍贯,山阳郡高平县,地处邹鲁大地上,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从公元前5400年起出现的北辛文化到公元前4300年起再现的大文口文化,山阳高平积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犹如一条绵延的文化带,呈现出典型的地域文化特色,铸就出一批文化世家。

笔者按:豪异,指有非常才能的人。刘表,出生于人生荟萃的邹鲁大地上的山阳郡高平县,接受到独一无二的齐鲁文化的熏陶,成长为敢同宦官作斗争的清流人物之一,从而威震九州。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标签: 刘表

更多文章

  • 刘表手下谋臣盘点,6人挺曹操1人帮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近灵说历史标签:刘表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说了一话叫“得荆州者得天下”,对此每个人的理解可能不一样,但却可以说明荆州在当时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有不少剧情是围绕着吴蜀两股势力之间的借荆州和还荆州展开的。对此也有人觉得纳闷,荆州最早不是刘表的吗?为什么会变成刘备借了东吴的呢?当然,这不是我们今

  • 刘表占据荆州,手下猛将如云,为什么有意让荆州给刘备呢?

    历史人物编辑:另类历史知识标签:刘表

    本文1306字,阅读约3-4分钟在汉末三国初期,刘表是东汉末年的名士,又是汉室后裔。在董卓掌朝期间刘表代替王叡被任命为荆州刺史,从此成为荆州最高的军政长官。刘表在担任荆州刺史期间把荆州治理得非常好,让荆州避免了多年的中原战火。可以说在刘表的治理下荆州是民富兵强,带甲十万,保卫一方平安算是足够了。 刘

  • 仁义还是伪善?刘表临终前托付荆州,刘备为何果断推辞?

    历史人物编辑:朱云山标签:刘表

    刘表是否曾经真的准备把荆州托付给刘备,目前而言还尚未可知。在最原始的《三国志》之中找不到相关记载,反而刘表对刘备,并不十分信任。因为刘备在当时名满天下且善于收买人心,当他到达荆州之后,荆州当地的很多名士都非常仰慕刘备,而与刘备交往甚密,这自然引起了刘表的猜忌,他暗中开始防备刘备,《先主传》中有详细的

  • 刘表错失两大奇才,被曹操得到,一位成马超克星,一位让关羽饮恨

    历史人物编辑:胡岩鹏标签:刘表

    一、一手王炸被打烂的刘表三国时期的刘表,本可以成为三国一大玩家的。须知从来都是两方打架,受益的往往的第三方。当曹操、袁绍、吕布等人在中原打得一地鸡毛时,刘表在荆州啥都没做,就成了直接受益者。比如,少年时期的诸葛亮,一直居住在徐州地区。曹操屠徐州时,他跟着叔父为躲避战乱,这才移居到了荆州。同时中原地区

  • 《三国演义》中,刘表让刘备辅佐长子刘琦,历史也是如此吗?

    历史人物编辑:虾扯闲谈标签:刘表

    演义故事和历史记载还是有差别的,罗贯中为了塑造刘备的“仁德”形象可谓绞尽脑汁,可能也是为了打造“荆州本应为刘备所继承”的舆论环境,编了一段这样的故事:却说荆州刘表病重,使人请玄德来托孤。玄德引关、张至荆州,见刘表。表曰:“我病已入膏肓,不久便死矣,特托孤于贤弟。我子无才,恐不能承父业。我死之后,贤弟

  • 刘表临终前有意让刘备继承荆州,为何刘备推辞不要?

    历史人物编辑:鉴史御今标签:刘表

    谈点闲话先说说刘备初得徐州的故事。我之前写“陶谦把徐州托付给刘备”的事,提到刘备也有推辞的举动,从众解读出的道理也很简单,推辞是礼节,也是试探。例如:许都朝廷重设丞相,派出太常徐璆持节去给曹操拜相,曹操都先做推辞状,假惺惺说要让给徐璆。徐璆又不是官场小白,当然也不会要,这两人一来一往,曹操就收下了。

  • 江汉之主,刘表的如意算盘

    历史人物编辑:骑车来看车标签:刘表

    一、刘表的算盘虽然没有更多的记载,但是我相信刘备对博望坡之战的结果是满意的。不仅攻下或包围了宛城,并逼近许昌边界,最后还打败了夏侯惇援军。虽然占领的地都吐回去了,但是威慑和功劳是实实在在的。威慑指的是对曹操,后来打乌桓前,曹操担心刘表不是没道理的——还记得上一次打袁尚,刘表派刘备,差点啃许昌的城墙了

  • 名称“八骏”,荆州之主—刘表

    历史人物编辑:平华泛教育标签:刘表

    三国演义中的刘表好像存在感很低,除了一开始听从谋士的计策杀死了孙坚之后,就一直无所作为,接纳了刘备之后对刘备也颇为不错,最后在继承人问题上摇摆不定,最终匆匆离世。那,历史上的刘景升呢?那个敢于和太学生一同游街;面对八郡乱像敢于单骑入城,以一己之力平定荆州;才华横溢而能宽己待人的刘表,真的就那样不堪?

  • 刘表巅峰时期阵容有多豪华?六位谋臣,九大名将,带甲十余万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刘表

    六名顾问:蒯良,蒯越,伊籍,刘先,庞季和邓羲刘表能够迅速稳定荆州局势的原因与当地大族,的支持密不可分,因此他的大部分顾问来自当地大族, 荆州如蔡氏, 蒯氏, 黄氏,等。其中,蒯良,蒯越,伊籍,刘先,庞季和邓羲是著名的。与大多数为刘备,工作的刘表将军不同,他的顾问更多地为曹操工作。例如,除了伊籍为刘备

  • 刘表是诸葛亮的姨父,两人沾亲带故,刘表为何不用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明星标签:刘表

    刘表还是有本事的,不然也不会在荆州当老大20年。作为侄女女婿,诸葛亮自称卧龙,名声也很大。所以不请诸葛亮出山。但同样是诸葛亮,却把自己比作管仲和乐毅。对于他这个老舅舅,他也不一定对他有什么好感。所以这意味着诸葛亮不想和刘表玩了。诸葛亮“耕于南阳”,“苟权居乱世,不求为诸侯知”。虽与荆州君有亲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