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姜维北伐中原,三位将领是姜维翻不过去的“三座大山”

姜维北伐中原,三位将领是姜维翻不过去的“三座大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陈帅说历史 访问量:1152 更新时间:2023/12/15 6:57:29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之后,蜀后主刘禅继位,这时候的刘禅不能够主持大局,因此诸葛亮成为了掌权者。只不过诸葛亮没有篡位,一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主持大局的时候,不断地进行北伐,只不过诸葛亮的北伐是没有成功的。那么诸葛亮的接任者,姜维也进行了北伐。

与诸葛亮一样,姜维的北伐也是没有成功的。诸葛亮去世之后,姜维是没有接任的,在蒋琬去世后,姜维才成为了接任者。姜维第一次北伐,时间在公元240年,姜维的进军目标为陇西。姜维北伐也是没有成功的,与诸葛亮相比,姜维时期的北伐,蜀汉的人才已经是少之又少。

蜀汉后期,已经是人才凋零,正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第二次北伐,是七年之后的247年。姜维的目标还是陇西。这次北伐中,姜维拉拢了少数民族作为支撑。姜维和郭淮夏侯霸在洮西大战。郭淮在战斗中猜测到了姜维的进军路线并成功阻击。第三次北伐,在公元248年。

这次姜维选择从石营地区出,并迎接一年前拉拢的,还未被魏方剿灭的羌人兄弟,同时让姜维在成重山地区筑城。第三次北伐中,同样没有成功。第四次北伐(曲城之战)虽然又是仅仅距离上次行动过了一年(249年)。但这次魏国发生了高平陵之变,夏侯霸投降蜀汉。对于蜀汉来说,夏侯霸的加入,基本起不到作用。

第五次北伐(公元250年)姜维再次拉拢部分羌族哥们,军出西平和郭淮在洮西有所接触,当时战争局势双方都没有绝对的胜机,最终姜维因粮草不济撤军。第六次北伐,蜀汉的费祎已经去世,姜维的兵力终于能多一些。第七次时254年,姜维此时兵出狄道。狄道当地守将李简献城而降,姜维借此进一步深入,和魏国将领徐质大战,将魏军击溃。

第八次北伐,姜维依旧出兵狄道,在洮西地区攻破王经的部队。王经率军死守狄道城,后来陈泰率军赶到解围,恰逢姜维粮草用尽,无奈撤回汉中。到这里,姜维已经进行了将近十次北伐,但是没有一次成功。第九次北伐发生于256年。这次姜维原本安排得挺好,但是手下大将胡济没有按时会和,实力受到严重削减,被邓艾击败。

第十次北伐是257年。当时魏国诸葛诞叛变,姜维借机进攻秦川。后来诸葛诞兵败,姜维只好撤军。第十一次北伐也就是姜维最后一次主动以侵略为目的的行动发生于262年。姜维与邓艾大战被击败,姜维只能在沓中屯军。姜维此时因“举报”黄皓,而惧怕打击报复,故主动提出防守边关,远离权力中心避祸。

这时候的姜维已经以权力中心,但是姜维这时候仍然掌握兵权。蜀汉在后期,姜维十一次北伐中,没有一次成功。姜维十一次北伐中,分别遇到了郭淮(5次),夏侯霸(2次),陈泰(3次),徐质(1次),王经(1次),邓艾(2次)。姜维遇到的对手中,只有三人是姜维头疼的。

郭淮,陈泰,邓艾三人的表现,让姜维极其头疼。当然,让姜维更头疼的敌人,自然是蜀汉国内的“悠悠之口”。以一隅而伐中原,国力人才都是天壤之别。丞相尚且秋风凋落,况姜伯约乎。安得不败耶?姜维忠心可嘉,但智谋在郭淮、陈泰、邓艾之下,故屡屡出兵,不是无功而返,就是大败亏输。

史书只记载姜维十一次北伐,胜多于败。然而失败的那几次基本是碰上了邓艾,平手的那几次基本上都是郭淮陈泰。国力衰弱,刘禅不信任,也没有能和自己并肩作战的将领,姜维是真的可惜。

标签: 姜维

更多文章

  • 姜维死后背负骂名,83年后有人发现一封信,真相终于水落石出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姜维

    姜维死后,有人找到一封信,投降魏晋的真相曝光是这样姜维是继承了诸葛亮遗志的一个蜀汉大将,但是大家对诸葛亮的评价一直都非常不错,然而姜维虽然9次北伐为蜀汉尽心尽力,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认为姜维不配。因为诸葛亮是事必躬亲让人折服,但姜维却最后投降了魏国,这是他洗不干净的一个污点。在姜维死后83年,此时是司马

  • 三国中,姜维取得北伐最大的胜利后,为何没有趁机扩大成果呢?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姜维

    古代社会认为“良臣择主而事,忠臣不事二主”,这是古代人君权思想的的体现,延续两千多年,正是这种思想束缚了臣子,大部分的臣子都想着成为“忠臣”,他们也身体力行地实现自己的愿望,但历史上也有一些“墙头草”臣子,能够背叛本来的君主,选择新的君主,他们会被历史谴责,无论他们立下如何大的丰功伟绩。三国时期蜀汉

  • 诸葛亮的衣钵传人姜维:为什么姜维死后扔被人剖腹、挖胆?

    历史人物编辑:话车点睛标签:姜维

    因为“被人”的人是敌人!姜维再怎么英勇再怎么忠心,也只是为了蜀汉政权,对于他的敌人魏国而言,他是必须要除掉的敌人!如果这个计谋成功,钟会十几万大军中,除了钟会的亲信之外,其他的中高层将领估计都会遇难,而且这支大军一旦造反,他们在魏国老家的家属家眷必然也会遭到魏国政府的清算,自己的亲属很可能就此遇害,

  • 姜维:还是打仗最安全

    历史人物编辑:励志小龙说标签:姜维

    “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只手将天补;何期历次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钟会邓艾分兵进,汉室江山尽属曹。”这是《三国演义》卷末诗,里面透着对诸葛亮和姜维这对师徒无尽的感叹,无形中也透出了大丈夫壮志未酬的凄凉感。诸葛亮六出祁山,徒劳而返;姜维九伐中原,也是未得寸土,留给后人无

  • 赵云征战一生,老年大战姜维,夸姜维好枪法,说明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话车点睛标签:姜维

    赵云作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提到他自然少不了提到他的武艺,统兵打仗倒显得不太重要了,这也是演义中武将排名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原因之一。赵云征战一生,未遇对手,然而,老年时跟随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却遇到了对手,年轻气盛的姜维,赵云与姜维大战,事后却一直夸姜维好枪法,这说明了什么?赵云为何极少地这么夸人?这里

  • 诸葛亮去世后,他的儿子却反对姜维北伐,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姜维

    姜维北伐,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被称为九伐中原,是指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的战争。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后主刘禅册封姜维为右监军、辅汉将军。之后,姜维又在蜀汉担任镇西大将军、卫将军、大将军等官职。在此基础上,姜维进行了十次左右的北伐中原。对于姜维北伐来说,无疑是在贯彻诸葛亮的

  • 姜维死后惨遭剖腹,是什么原因让曹魏士兵如此痛恨姜维?

    历史人物编辑:叮叮说史标签:姜维

    熟悉《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三国后期,蜀中刘备留下的人才已经凋零,诸葛亮死了,蜀中没有将军,廖化年过七旬都要当先锋,唯一能拿出手的人是姜维。然而,这个蜀国将军的结果却相当悲惨。最后,他被曹魏的士兵杀死了,他的家庭被割裂了。那曹魏为什么要这么残忍地杀了他?事实上,你也许可以通过看姜维做的一些事情来知道

  • 姜维的妻子是谁?文武兼备,曾助姜维举义复蜀!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姜维

    姜维是谁?看过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朋友应该都不陌生,姜维(公元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汉族人。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军工官衔达到大将军。死后追封为“开明王。”关于姜维的背景会让很多人感到纠结,既是谋士、文官。也是武将,善战。姜维在军事极有天赋,在政治上也颇有才能。归降于国后,为诸葛亮所重

  • 三国杀:姜维两次投降敌人,盘点传奇武将的离谱往事!

    历史人物编辑:三國殺标签:姜维

    三国是个人才辈出的年代,那些史诗英雄的故事经久不衰,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唱。这些传奇人物都有着怎样曲折离奇的经历呢?别着急,小编这就为大家娓娓道来。周处周处年轻时任性冲动,是乡间一霸,和河中蛟龙,山上猛虎并称为三害。后来他下定决心要改过自新,就把除三害定为自己的目标。于是他先上山搏杀猛虎,又下水擒

  • 他是姜维的盟友,他的死导致姜维再也无力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柠重标签:姜维

    在蜀汉,诸葛亮死后的三代最高执政大臣,可以说是权力一直在不停的缩水。蒋琬是开府大司马录尚书事领益州牧。而蒋琬之后的费祎,虽然也是大将军录尚书事领益州刺史,不过直到死前的一年才获得了开府资格。而继任蒋琬的姜维,则权力更小了,大将军录尚书事领凉州刺史,不光没开府,连益州刺史都不是了。蜀汉的凉州地,撑死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