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姜维死后背负骂名,83年后有人发现一封信,真相终于水落石出

姜维死后背负骂名,83年后有人发现一封信,真相终于水落石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米爱旅行 访问量:2381 更新时间:2024/6/17 17:53:47

姜维死后,有人找到一封信,投降魏晋的真相曝光是这样

姜维是继承了诸葛亮遗志的一个蜀汉大将,但是大家对诸葛亮的评价一直都非常不错,然而姜维虽然9次北伐为蜀汉尽心尽力,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认为姜维不配。因为诸葛亮是事必躬亲让人折服,但姜维却最后投降了魏国,这是他洗不干净的一个污点。

在姜维死后83年,此时是司马魏晋时代,有人在成都发现了一份绝密的信件,看了这封信,姜维的冤屈才得以被洗刷,在聊这封信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下姜维的生平。

姜维其实一开始就是魏国的将领,诸葛亮在北伐的过程当中遇到了这个人,但魏国最擅长的就是搞阴谋诡计,而姜维因为有跟诸葛亮有过接触还活着回来了,所以很多人就怀疑姜维已经反叛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姜维并不被魏国所接受,穷途末路的情况下,姜维最终答应了诸葛亮的要求,并且加入了蜀国阵营。

本来这只是临时凑到一起的两个人,但最后他们居然诞生出入了堪比师徒的关系,这也是让很多人万万没想到。姜维后来对诸葛亮非常的敬佩,并且很多事情都愿意去向诸葛亮请教,他也成为了诸葛亮最喜欢的弟子,于是在诸葛亮死后,也是愿意把自己的担子交给姜维,在诸葛亮看来,北伐重任,舍姜维其谁?

九伐中原

诸葛亮由于操劳过度,所以完成了5次北伐之后,最终在最后一次北伐累死在了途中,年轻的姜维继承遗志,一共北伐了整整9次,中原地区经常会出现蜀兵跟魏兵对峙的局面。其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姜维都没有真正掌握军队的权力,因为在蜀国,荆州帮与益州帮的利益冲突非常严重,而姜维所代表的是诸葛亮的益州帮。

诸葛亮一死益州帮难以服众,直到后来荆州帮的费祎被刺杀,姜维才终于把整个军队都掌握在了手里,跟诸葛亮一样成为了全国军事一把手。刚刚我们说姜维一共北伐了9次,尽管次数比诸葛亮更多,但是取得的成效却没有更好,这也让很多人都非常的怀疑姜维的能力。

投降

在司马家掌权之后,其实北魏的江山反而变得更加稳固了,所以说不得不佩服司马家的处事手段,后来不再是姜维北上,北伐了这么多次的魏国终于开始反击,主动进行了南下。曹魏集团在赤壁之战的失败后,休养生息这么多年,才终于拥有了再次发动战争的勇气,不动如山,而这一动,就是倾盆大雨。

姜维的军队是不能惹的强军,魏军并不打算强攻,而是机智的绕开姜维进行了一次奇袭,直接冲向了刘禅,俗话说擒贼先擒王,射人先射马,魏国军队的这个指挥非常精准,因为刘禅甚至都没有等援军的勇气,而是直接投降了。

日月幽而复明

在刘禅投降后,姜维等人并没有想着光复蜀汉江山,而是直接选择了同样投降,所以这是姜维身上最大的污点,但其实在83年之后,一个叫做孙盛的将军进入了成都并且在一个秘密的隔层里找到了一封信,这上面有姜维的印信,并且写着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此时真相才终于露出水面,刘禅虽然是个分分钟就投降的软脚虾,但是姜维跟他的老师诸葛亮一样是坚定不屈,为了蜀国江山愿意忍辱负重的人!

标签: 姜维

更多文章

  • 三国中,姜维取得北伐最大的胜利后,为何没有趁机扩大成果呢?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姜维

    古代社会认为“良臣择主而事,忠臣不事二主”,这是古代人君权思想的的体现,延续两千多年,正是这种思想束缚了臣子,大部分的臣子都想着成为“忠臣”,他们也身体力行地实现自己的愿望,但历史上也有一些“墙头草”臣子,能够背叛本来的君主,选择新的君主,他们会被历史谴责,无论他们立下如何大的丰功伟绩。三国时期蜀汉

  • 诸葛亮的衣钵传人姜维:为什么姜维死后扔被人剖腹、挖胆?

    历史人物编辑:话车点睛标签:姜维

    因为“被人”的人是敌人!姜维再怎么英勇再怎么忠心,也只是为了蜀汉政权,对于他的敌人魏国而言,他是必须要除掉的敌人!如果这个计谋成功,钟会十几万大军中,除了钟会的亲信之外,其他的中高层将领估计都会遇难,而且这支大军一旦造反,他们在魏国老家的家属家眷必然也会遭到魏国政府的清算,自己的亲属很可能就此遇害,

  • 姜维:还是打仗最安全

    历史人物编辑:励志小龙说标签:姜维

    “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只手将天补;何期历次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钟会邓艾分兵进,汉室江山尽属曹。”这是《三国演义》卷末诗,里面透着对诸葛亮和姜维这对师徒无尽的感叹,无形中也透出了大丈夫壮志未酬的凄凉感。诸葛亮六出祁山,徒劳而返;姜维九伐中原,也是未得寸土,留给后人无

  • 赵云征战一生,老年大战姜维,夸姜维好枪法,说明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话车点睛标签:姜维

    赵云作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提到他自然少不了提到他的武艺,统兵打仗倒显得不太重要了,这也是演义中武将排名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原因之一。赵云征战一生,未遇对手,然而,老年时跟随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却遇到了对手,年轻气盛的姜维,赵云与姜维大战,事后却一直夸姜维好枪法,这说明了什么?赵云为何极少地这么夸人?这里

  • 诸葛亮去世后,他的儿子却反对姜维北伐,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姜维

    姜维北伐,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被称为九伐中原,是指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的战争。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后主刘禅册封姜维为右监军、辅汉将军。之后,姜维又在蜀汉担任镇西大将军、卫将军、大将军等官职。在此基础上,姜维进行了十次左右的北伐中原。对于姜维北伐来说,无疑是在贯彻诸葛亮的

  • 姜维死后惨遭剖腹,是什么原因让曹魏士兵如此痛恨姜维?

    历史人物编辑:叮叮说史标签:姜维

    熟悉《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三国后期,蜀中刘备留下的人才已经凋零,诸葛亮死了,蜀中没有将军,廖化年过七旬都要当先锋,唯一能拿出手的人是姜维。然而,这个蜀国将军的结果却相当悲惨。最后,他被曹魏的士兵杀死了,他的家庭被割裂了。那曹魏为什么要这么残忍地杀了他?事实上,你也许可以通过看姜维做的一些事情来知道

  • 姜维的妻子是谁?文武兼备,曾助姜维举义复蜀!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姜维

    姜维是谁?看过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朋友应该都不陌生,姜维(公元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汉族人。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军工官衔达到大将军。死后追封为“开明王。”关于姜维的背景会让很多人感到纠结,既是谋士、文官。也是武将,善战。姜维在军事极有天赋,在政治上也颇有才能。归降于国后,为诸葛亮所重

  • 三国杀:姜维两次投降敌人,盘点传奇武将的离谱往事!

    历史人物编辑:三國殺标签:姜维

    三国是个人才辈出的年代,那些史诗英雄的故事经久不衰,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唱。这些传奇人物都有着怎样曲折离奇的经历呢?别着急,小编这就为大家娓娓道来。周处周处年轻时任性冲动,是乡间一霸,和河中蛟龙,山上猛虎并称为三害。后来他下定决心要改过自新,就把除三害定为自己的目标。于是他先上山搏杀猛虎,又下水擒

  • 他是姜维的盟友,他的死导致姜维再也无力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柠重标签:姜维

    在蜀汉,诸葛亮死后的三代最高执政大臣,可以说是权力一直在不停的缩水。蒋琬是开府大司马录尚书事领益州牧。而蒋琬之后的费祎,虽然也是大将军录尚书事领益州刺史,不过直到死前的一年才获得了开府资格。而继任蒋琬的姜维,则权力更小了,大将军录尚书事领凉州刺史,不光没开府,连益州刺史都不是了。蜀汉的凉州地,撑死武

  • 蜀国灭亡后姜维的迷信,隐藏这怎样的惊天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姜维

    姜维是蜀汉后期蜀国的大将,也是当时人才凋敝的蜀国唯一能够与魏国相抗衡的大将。在诸葛亮死后,姜维继承了其继续北伐的遗志,在他一生中“九伐中原”,但结果也基本如诸葛亮一样,都是无功而返。从客观来说,蜀国是当时国力最弱的一国,在灭亡之时人口也就94万多人,同时期的魏国有500多万人,吴国也有200多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