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萧懿去世的噩耗传到雍州,萧衍痛哭流涕,连夜将张弘策、吕僧珍、长史王茂、别驾柳庆远、功曹吉士瞻等人召集在一起,商议起兵之事。
第二天一大早,萧衍又将众幕僚召集到一起,对他们说:“眼下天子昏庸残暴,朝廷小人当道,我想与你们一同起事,废昏立明,共扶社稷,你们愿意吗?”众人踊跃响应,愿唯萧衍马首是瞻。
萧衍马上正式树起大旗,招兵买马,旬日之间,便招得甲兵一万多名,征集战马一千多匹,筹集船舰三千多艘。萧衍命人捞起沉放在檀溪中的竹子木料,打造战船和箭,事情很快都办妥了,但是还缺一样东西,就是划船的橹。
吕僧珍登场了,命人取出原先准备好的船橹,每只船派发两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萧衍正要出兵,忽有密报传来,说朝廷派辅国将军刘山阳统领三千人马,会合荆州长史萧颖胄兵力,将要袭击襄阳。众将建议在半路截击刘山阳。萧衍身材有成竹地说:“刘山阳不足虑,只需略施小计,就可退此强敌。”
于是派参军王天虎赶赴江陵,给荆州和西中郎府的官员每人送一封信,并放出消息说,
朝廷派刘山阳率兵西进,攻袭荆州、雍州两地。同时又致信萧颖胄、萧颖达两兄弟,约他们一同起义,一起起兵杀向建康。
萧颖胄两兄弟是南康王萧宝融的僚属,收到书信后,心中大恐,迟疑不决。
信送出之后,萧衍又对部众说:“荆州人向来害怕襄阳人,而雍州与荆州相邻,唇亡齿寒,能不与我们通力合作吗?只要能合荆、雍两州之兵,大张旗鼓地东进,即使是韩信、白起再生,也无计可施。更何况昏君重用的是一帮提刀传敕之徒呢!”
刘山阳到了巴陵,萧衍再次命王天虎给萧颖胄、萧颖达两兄弟送信。
张弘策有些不解,问道:“不是刚送过信吗?为何再送?”
萧衍微笑着说:“
兵法中以攻心为上策,王天虎去荆州送信,每人都有一封,唯独南康王的部下有两封信,收信人是萧疑胄、萧颖达兄弟,信中只写“王天虎口述”一行字。
他们如果问具体情况,王天虎一句也说不上来,因为我压根就没有向他交代过什么。
王天虎是萧颖胄信得过的心腹之人,所以荆州方面一定以为萧颖胄与王天虎一起隐瞒着事情,于是人人心中疑虑丛生。刘山阳会被众人的言说搞迷糊了,就一定要对萧颖胄产生疑心。
如此一来,萧颖胄就是跳进黄河也说不清,必定落入我的圈套。这就是以两封空函定荆 州之妙策。
”
刘山阳到了江安,逗留了十多天,徘徊不进。萧颖胄大为恐惧,但又无计可施。夜里,他叫来参军席阐文、谘议柳忱密商。
席阐文说:“萧衍在雍州招兵买马,实力雄厚,朝廷肯定不是萧衍的对手。就算我们侥幸打败雍州,朝廷也只会疑忌,不见得会容纳我们。所以,我们不如设法诱杀刘山阳,与雍州一同起兵举事,共图霸业。”
柳忱说:“朝廷已是非常狂悖,京城中的大臣们惴惴不安,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还好我们远离朝廷,暂时还算安全。
朝廷命令我们袭击雍州,一看就知道是借刀害人,玩的是卞庄刺虎之计。难道忘了尚书令萧懿的事吗?
他以数千精兵打败崔慧景十万之众,保全了京都,最后竟遭小人陷害,魂归地府。雍州兵精粮足,萧衍谋略过人,刘山阳不是萧衍的对手。如果萧衍击败刘山阳,朝廷肯定会归罪于荆州,说我们没有竭力相助,到时进退两难,不如依阐文之计更为有利。”
萧颖达听了二人的建议,也说道:“他们说得有理,大哥不可不依啊!”
萧颖胄考虑再三,问道:“席参军劝我诱杀刘山阳,可我该如何诱杀呢?”席阐文显然是身材有成竹,说道:“办法当然有,诱饵就在眼前,就看你敢 不敢用。”
萧颖胄迫切地问:“什么办法?诱饵在哪里?”
席阐文说:“
刘山阳迟疑不进,分明是怀疑我们,我们只好斩下王天虎的首级,换取他的信任。等他欣然前来,我们就好趁机下手。
”
萧颖胄大惊:“杀掉王天虎,萧衍那里如何交代?”
席阐文道:“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派人去雍州,向萧衍说明情况,萧衍是个干大事情的人,我想应该会体谅我们的。”
萧颖胄采纳了席阐文的建议,一面派人通报萧衍,一面将王天虎召入内室,伤感地对王天虎说:“王参军与辅国将军刘山阳相识,非常抱歉,今天只有借你的脑袋一用了。”
王天虎惊骇至极,刚要开口说话,萧颖达从背后就是一刀,害伤王天虎。
没过多久,王天虎的首级送到了刘山阳手里。
刘山阳得到王天虎的首级,又听说荆州即将发兵征讨襄阳,彻底消除了对萧颖胄的猜疑,当即乘一辆车,穿着白色便服,带几十个随从去见萧颖胄。
萧颖胄早就在城内设下伏兵,刘山阳一行刚进城,一声暗号响起,四周伏兵齐出,扑向刘山阳。此时,就算刘山阳有三头六臂,也只有挨宰的份儿了。
刘山阳的副将军李元履得知主帅被害,连忙收集余部,请求投降。
萧颖胄顾虑西中郎司马夏侯详不合作,把心中的忧虑告诉了柳忱。柳忱回答说:“这不是难事。”
“你有办法?”萧颖胄迫不及待地问。
柳忱道:“前不久,夏侯详曾请人来我家求婚,要娶我的女儿做儿媳妇,我还没有答应他,为了成就大业,我就答应这门亲事。”于是,
柳忱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夏侯详的儿子夏侯夔,并把密谋告诉夏侯详,夏侯详果然答应起事。
十三岁的南康王萧宝融,当即被迎立为皇帝。萧颖胄随即以南康王萧宝融的名义,命萧衍为使持节都督前锋各军事,萧颖胄都督行留各军事,并加封夏侯详为征虏将军,派宁朔将军王法度出驻巴陵。
萧颖胄派人把刘山阳的首级送给萧衍,并且告诉萧衍,说年月不吉利,约定来年二月,进兵建康。
萧衍听说要等到来年才能发兵,顿时大怒,说道:“行军打仗,全凭一时锐气,现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哪有延期的道理?周武王伐纣,出发时间正好冲犯太岁星,岂能等待什么吉利年月?”当下要求立即起兵。
南康王萧宝融只得发放檄文,声讨萧宝卷以及梅虫儿、茹法珍的罪恶,准备攻打建康。
宁朔将军王法度因按兵不进而被免职,改派冠军将军杨公则进军巴陵,直逼湘州,又令参军邓元起出兵夏口。
适逢夏侯详的儿子骁骑将军夏侯亶应夏侯详之召,从建康逃到江陵,萧颖胄趁机声称夏侯亶带来了宣德皇太后密诏:
南康王萧宝融应当继承皇位。由于要等待清除宫中的昏君和奸臣,暂时不称帝。
萧衍部署完毕,正准备起程,竟陵太守曹景宗派亲信前来游说萧衍,建议他去迎接南康王,以襄阳为都城,先称帝即位,然后进军建康。萧衍没有采纳他的意见。长史王茂私下对张弘策说:“现在南康王掌握在萧颖胄手中,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我们都会受制于人,这怎么能行?”张弘策把王茂的话转告萧衍。
萧衍笑着说:
“如果事败,我们将同归于尽;如果成功,我将威震四海,那时他们敢不听我的吗?我也不是碌碌之辈,岂能受他人的摆布?”
随即大军起程。上庸太守韦睿得知萧衍起兵,率二千郡兵日夜兼程,赶到萧衍军前参战,华山太守康绚也率三千郡兵归附。冯道根当时正在家中为母亲守丧,听说萧衍起兵,立即脱去孝服,率乡亲中能从军的子弟加入萧衍的军队。柳忱的哥哥、梁州和南秦州刺史柳惔也起兵响应。
萧衍在沔南设立新野郡,将新归附的兵民安置在这里,听候调遣。
萧宝卷听说刘山阳伤了,立即发出诏书,讨伐荆州和雍州,并任命冠军长史刘浍为雍州刺史,并派骁骑将军薛元嗣、制局监暨荣伯率兵将大批粮草运送到郢州,让郢州刺史张冲抵挡荆、雍二州的军队。
薛元嗣等人有鉴于刘山阳之伤,怀疑张冲有异心,走到夏口浦后就不敢再向前进了,后来听说雍州军队将要开过来,才率兵进入郢城。前竟陵太守房僧寄将要回建康,走到郢州时,萧宝卷令房僧寄留守鲁山,
任命他为骁骑将军。张冲与房僧寄结盟,派军将孙乐祖率领数千人帮助房僧寄守护鲁山。
萧颖胄给武宁太守邓元起去信,让他前来江陵。
张冲对待邓元起向来优厚,众人都劝邓元起回郢州去,邓元起大声对众人说:
“如今朝廷残暴肆虐,杀戮宰辅大臣,一帮小人在朝中专权,士大夫前途穷尽。荆州和雍州共同谋举大事,何愁不能成功?况且我的老母亲在西边,如果事情不能成功,正好让昏庸的朝廷把我杀掉,这样反而可以免于我对老母亲的不孝之罪。”
邓元起当日就收拾行装,上道西行,到达江陵后,被萧颖胄任命为西中郎中兵参军。
湘州行事张宝积拥兵自守,不知该依附那一方。杨公则攻克巴陵之后,进军白沙,张宝积害怕了,请求投降,杨公则率部进入白沙,安抚、招纳了张宝积及其部下。
永元三年(501年),南康王萧宝融自称相国,任命萧颖胄为左长史,号为镇国将军,任命萧衍为征东将军,任命杨公则为湘州刺史。
萧衍率兵从襄阳出发,留下弟弟萧伟总管府州事务,萧憺防守襄阳城附近的堡寨,府司马庄丘黑镇守樊城。
萧衍出发之后,州中兵力以及物资储备都很空虚。魏兴太守裴师仁、齐兴太守颜僧都两人不服从萧衍的命令,率兵马要袭击襄阳,萧伟和萧憺派兵在始平拦截阻击,大获全胜,雍州得以安定,萧衍无后顾之忧。
二月中旬,萧衍率军到达竟陵,命令中兵参军张法安防守竟陵城,命令王茂、曹景宗担任前军。雍州军到达汉口后,在战略上出现了分歧。大部分将领主张围攻郢城(今湖北武汉)的同时,分兵袭击西阳(今湖北黄冈东)、武昌(今湖北鄂州)。
萧衍力排众议,不同意分兵,他说:“
汉口江面宽不到一里,船行江中,敌军在两岸射箭,箭雨交织,如何得了?再说房僧寄以重兵把守汉口,与郢城成掎角之势,如果出动全部兵力,房僧寄必定切断我军补给线,到时后悔就来不及了。
”
因此,萧衍主张,王茂、曹景宗率先锋部队渡江,与荆州军合兵一处,围困郢城,他率雍州军围攻鲁山,这样,
无论是汉水还是长江,补给线通畅,兵多粮足,何愁两城不破!夺取天下无须力战,可卧而取之。
行军打仗,战略决策出现分歧时,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当然是主帅说了算。萧衍的意见,很快成了进军的命令。
雍州军在王茂等人的率领下渡过长江,驻扎在九里。
郢州刺史张冲派中兵参军陈光静出城迎战。王茂等率部痛击,破敌获胜,陈光静战伤,张冲只好据城自守,不敢出战。
于是,曹景宗便占据石桥浦,拉开战线,沿江而下,一直至加湖。
荆州方面派遣冠军将军邓元起,军将王世兴、田安之率领数千人马在夏口与雍州方面的兵力会合。
萧衍筑建汉口城以便守护鲁山,并命水军将军张惠绍等人在长江游动阻截,以便断绝郢城和鲁山之间的信使往来。
杨公则率领湘州兵力与其他友军在夏口会合。萧颖胃命令荆州方面的各部兵力全都接受杨公则的指挥调遣,即使是萧颖达也不例外。
南康王萧宝融的相国府商议要派遣人去执管湘州,但是难以找到合适的人选,中兵参军刘坦说,湘州的风土人情不同一般,那里的人容易演技乱,很难取得他们的信任。
派一个武将去,则会侵扰、鱼肉百姓;派一个文官去,则又显威略不够,镇不住他们。他因此毛遂自荐,说要想使湘州安定,只有他去最为合适。
萧宝融于是任命刘坦为辅国长史、长沙太守,主管湘州事务。
刘坦曾经在湘州居住过,做了一些善事,当地很多人都得过他好处,刘坦到达湘州时,迎接他的人挤满了道路。
刘坦到任之后,选派能干的吏员分赴十郡,发动民众运送租米三十多万斛,资助荆州和雍州的军队,对萧衍进军建康提供了很大帮助,使东征军的粮食物资不再缺乏。
三月,萧衍派邓元起前去占据南堂西边的长江岸,田安之驻扎在城北,王世兴驻扎在曲水旧城。郢州刺史张冲忧愤成疾,没过多久便病逝了。临伤前,张冲将郢城托付给儿子张孜经及骁骑将军薛元嗣、征虏长史程茂。
前方两军正相持,后方南康王萧宝融在江陵即位,改元中兴,并且建立宗庙、南北郊祭祀天地场所,州府城门则全部依照建康宫的规模而建,设置尚书五省,任命萧颖胄为尚书令,萧衍为左仆射,晋安王萧宝义为司空,庐陵王萧宝源为车骑将军,建安王萧宝夤为徐州刺史,散骑常侍夏侯详为中领军,冠军将军萧伟为雍州刺史。
下诏废仍在京都为帝的萧宝卷为涪陵王。然后大赦天下,梅虫儿、茹法珍等人除外。
萧宝融又命令尚书令萧颖胄兼荆州刺史,加封萧衍征东大将军、都督征讨诸军事。同时派御史中丞宗夬到夏口慰问萧衍。
宗夬抵达夏口后,宁朔将军庾域婉言对他说:
“皇上没有授予萧衍黄钺,让他很难统率各路军队啊!”
宗夬返回江陵,把庾域的话转告萧宝融,萧宝融于是授予萧衍皇帝所用的黄钺。
薛云嗣派军将沈难当率领轻舟数千艘穿越急流,前来交战,张惠绍等人迎战进击,擒获沈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