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侯景乱梁!君王城上竖降旗,十四万人齐卸甲,竟无一人是男儿

侯景乱梁!君王城上竖降旗,十四万人齐卸甲,竟无一人是男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西北小生活 访问量:1712 更新时间:2024/1/14 3:41:52

励精图治是为帝王者必备修养,历史上励精图治的帝王不少,但长期坚持的,几乎没有人可以做到。

翻开史书,不乏盛世、治世的帝王,晚年都有些许昏聩。

太康盛世的晋武帝司马炎,晚年沉迷享乐,分封诸侯,埋下八王之乱的祸根。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猜忌、好面子、刚愎自用、劳民伤财,如果他多活几年,“安史之乱”可能提前爆发了。

梁武帝萧衍少年英才,襄助萧鸾,征战四方,可惜随着年事增高,怠于政事,引狼入室,86岁被囚,饿死建康台城。

候景是出生于北魏,山西朔州人,受边镇彪悍好武民风的影响,不拘小节,擅长骑射,从小骨子里就带着不安定的基因。

候景不仅骁勇,且善智谋,具有极强的军事天赋。

投靠北魏的尔朱荣后,候景开始向尔朱荣部将慕容绍宗学习兵法。没过多久,慕容绍宗反而得向候景清缴。

候景是鲜卑化羯族人,先投靠北魏尔朱荣,后归顺东魏高欢。

一直以来,北方的政权基本上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身处少数民族政权中,候景并没有民族自卑感,直到他背叛了北方两国。

南北朝时期,南方被认为是正统,而且当时士族门阀强大,士大夫阶层对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候景虽然骁勇善战,战功显赫,但没有什么文化,在南方政权没有根基。于是他希望能够娶南朝达官显贵的女儿,使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提升。

候景向梁武帝提出想娶望族王、谢的女儿为妻,但梁武帝以他门第不够拒绝了。在这个时候,候景对梁朝就心怀怨恨了,《南史·贼臣传·候景》中,写到:“景恚曰:‘会将吴儿女以配奴!’”

侯景之乱后,候景屠杀南方士族,强娶梁简文帝萧纲之女溧阳公主,或许就是他民族自卑感作祟,也可能是为了在南方士族云集的南朝取得正统的地位。

候景求娶南方士族之女被拒,可能是他叛梁的一个导火索。梁武帝萧衍接受候景的投降,是为了可以借助候景的力量,北伐中原。

后来,南梁和东魏有重归于好的打算,候景的存在就是一个定时炸弹。梁武帝重视宗室团结,候景担心梁武帝为了换回他的侄子萧渊明而将自己作为筹码。

(影视资料 梁帝)

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公元548年,候景起兵反叛南梁。

这时候的候景,不过是一个降梁的将领,部下士兵只有八千余人。但他就是凭借这八千余人,长驱直入南梁都城建康,把皇帝萧衍囚禁饿死。

在当时,南梁地域辽阔,人口多达两千万,兵多将广,为什么抵挡不了一个候景?

首先,梁武帝萧衍对候景不设防。

候景多次向南梁朝廷索要钱财武器,言辞也是越发的傲慢,但梁武帝从没有拒绝。萧范、羊鸦人、元贞等人向朝廷报告候景可能要谋反,可惜梁武帝却不以为意,认为候景投降南朝,就像是婴儿需要仰人哺乳,怎么可能谋反呢?还斥责了萧范。

这个时候的梁武帝已经八十多的高龄,已经不是那个意气风发、能征善战的雄主了。缺乏了年轻时期那种敏锐的判断力。忘记了老祖宗的教诲: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梁武帝萧衍接受候景投降的时候,南梁朝廷的大臣认为候景是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恶徒,认为招降候景后患无穷。只是梁武帝看中候景的军事才能,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

招降候景,不仅可以壮大南梁的军事队伍,还可以昭告天下,像候景这样曾经犯过错的,南梁都可以接纳,希望天下的有志之士可以来投奔。

正所谓英雄迟暮,梁武帝晚年的糊涂,造成了南梁虚有其表、军队腐败、人心离散。这个时候招了一个乱臣贼子进来,梁武帝还认为候景需要仰人鼻息。

正是梁武帝萧衍对候景的不设防,候景利用南梁的资源壮大自己的队伍。

所以,候景的叛乱与梁武帝的姑息有关,梁武帝的自视甚高、麻痹大意,终于葬送了自己和南梁,进而影响了整个国家的格局。

如果只有候景一个人,凭借八千人马向顺利攻下南梁首都建康,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候景可以势如破竹攻下建康,内贼功不可没。

这个内贼,就是梁武帝的侄子临贺王萧正德

由于之前梁武帝没有儿子,于是过继了萧正德。只可惜没过多久,梁武帝的儿子萧统出生,有了正统的继承人,梁武帝自然是弃了萧正德。萧正德的太子梦自此破灭。于是萧正德十分痛恨萧衍,决定与候景密谋叛变。

萧正德性情凶残邪恶,喜欢亡命之徒。曾经他就反叛南梁投靠北魏,然后又从北魏叛逃回国。或许梁武帝重视宗室,也或许对这个侄子爱护,只是训斥萧正德一顿,就不再追究。

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萧正德不仅不自省,反而作恶多端,恶行累累。

萧正德仗着皇家权势,公开抢劫,与功臣豪门子弟一起滥杀无辜。或许就是萧衍的纵容,最终引火烧身。

候景叛乱的时候,就联系了萧正德,如果答应叛乱,就立萧正德为皇帝。萧正德认为候景的心思与自己不谋而合。于是,这两个恶徒就联手了。

刚好此时,萧正德被梁武帝命为平北将军,总督建康的一切军务。候景有这么一个强大的内应,想失败都难。

候景在长江北岸时,正发愁如何渡江。这个时候萧正德就送来助攻,以运芦苇伟明,派了几十艘大船,悄无声息的将候景军队运动过河。这个时候,整个南梁朝廷都不知道萧正德的阴谋,还派他守卫朱雀航。

候景的军队到达建康城下,萧正德打开宣阳门,迎接候景军入城。候景虽信守承诺,萧正德登记为皇帝。只是候景这样的恶徒,有信用可言吗?短短几月,萧正德被降为大司马,最终被候景勒死。

虽然萧正德打开宣阳门,候景攻入建康城,但台城(宫城)还在梁武帝的手中。而且守城大将羊侃有勇有谋,布置防守,整顿秩序。一时间,候景难以攻下内城。

这是时候,时间很重要,候景如果不能速战速决,等勤王部队一到,候景必死无疑。

但攻打内城,候景硬是打了几个月。勤王部队早就赶到,却是仅仅围困候景,看着候景围困内城,看着候景把内城攻破,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勤王部队,基本都是梁武帝的儿子和孙子,有萧绎、萧誉、萧纶等人,军队少说也有十几万,解决一个八千人马的候景,按理说是易如反掌。只是这些人却互相猜忌,都没有想着一战。

这些萧氏子弟的想法应该不难猜,被围困在内城的有梁帝,还有皇太子萧纲,他们巴不得萧衍赶紧死,他们才有一争帝位的机会。就这样坐山观虎斗,看着候景攻破内城。

候景攻破内城后,要求梁武帝下诏,让援军离去。自此,候景占领了建康全城,把控梁朝的军政大权。

梁武帝即使心中不平,此时也无力回天。不满足候景的要求,候景就断了梁武帝的供应。萧衍八十六岁的高龄,就这样被活活饿死。这样一位宰制天下的帝王,落得如此下场不禁让人唏嘘。

或许这就是花蕊夫人诗中所写:“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援军十几万,却没有一个是守卫国家的男儿。国家有数十万的兵马,面对着八千人马的贼臣候景,却没有抵抗之意。

萧衍的下场,让人唏嘘,但他由此下场,完全是自己造成的。

面对候景这样一个背信弃义,不中不义的恶徒,即使忠臣告诉候景不可心,还是放在身边培养。对候景听之任之,希望可以笼络候景,没想到自己不过是东郭先生。

而候景是军事奇才,有着过人的本领。但为人心狠手辣,即使对自己有恩的萧衍,也没有怜悯之心。

侯景之乱,对历史有深远的影响。候景掌握南梁政权后,影响甚大。屠戮南方士族、人民,号称富庶的三吴之地,经历侯景之乱后,也是千里无人烟,白骨累累,聚集如山丘。焚烧书籍,严重破坏了江南的文化经济。

政权的更迭,候景一己之力改变了南北朝的格局,为隋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标签: 侯景

更多文章

  • 侯景之乱后士族地位下降,为何南陈皇权会在此时选择与士族交好?

    历史人物编辑:刘培标签:侯景

    经过梁末的侯景之乱与江陵之役的南朝早已千疮百孔,原从东晋南下的衣冠士族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幸免于难的名门望族也所剩无几,陈霸先只能以南方的本地士族为主要依靠建立南陈,如吴兴沈氏、吴郡陆氏、会稽虞氏等。故而新兴的南陈政权完全不同于南朝中任何一个政权,陈寅恪先生称之为“此为江左三百年政治社会上之大变

  • 侯景明明是个极不安分的人,可梁武帝却为何执意要收留他?

    历史人物编辑:曹颖标签:侯景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萧衍自从降服南齐后就做出一副励精图治的样子,自己则是身先士卒勤俭生活。衣服不着华丽,食物都吃素,财物也不贪图。可以说一开始是赢得了百姓的忠心的,至少相对昏庸多年的南齐皇帝萧宝卷来说百姓眼里萧衍还算是个好皇帝。这个皇帝一开始还信道教,他和

  • 改变了南北朝格局的侯景被杀后,其妻做了一件事,残忍但大快人心

    历史人物编辑:王家伦标签:侯景

    古人在形容对一个人恨到极致的时候,会用这样一句话:恨不能生啖其肉。当然这多半是一句气话,说出来只是发泄自己心底的气愤,但真正会吃了所恨之人肉的人是很少的,但并不是没有,比如在南北朝时期,南梁的一位公主就在丈夫死后,吃了丈夫的一块肉。那么,公主为什么会如此的恨自己的丈夫呢?他又做了什么事呢?这位公主就

  • 南北朝侯景:打破历史僵局的,也可能只是“搅屎棍”般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洞悉娱乐圈标签:侯景

    说到历史上的搅屎棍,我首先想到三个人:项羽、侯景、阿道夫。回望历史,我们常会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在社会车轮滚滚向前的历史进程中,常常会遇到车子原地打转,走不动的时候,这时期可长可短,我们都谓之历史的僵局。这僵局恰似一摊死水,已经掀不起半点涟漪,当历史发展到这个时候,往往就会有一些个混不吝的战略冒失者

  • 侯景惨败洞庭湖:北方人终究打不过南方人的水军

    历史人物编辑:杨小康标签:侯景

    侯景发动叛乱后,攻克台城、生擒武帝、击败各地援兵,占领了江东半壁江山。纵观整个南朝,只剩荆州刺史、梁湘东王萧绎这个最强大的实力派。侯景挥师西进,连克江州、郢州,兵锋直指荆州。双方在巴陵进行了一场大战,而这场大战,将决定整个南朝的命运。一、两军对峙巴陵城得知叛军西进,湘东王萧绎令王僧辩统领巴州刺史淳于

  • 侯景乱世并非偶然,而是梁武帝做事太荒唐,亲手断送唐国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周一影视自媒体标签:侯景

    梁武帝出身于南朝王、谢、袁、萧四大望族之一的兰陵萧氏,在齐和帝中兴二年四月,萧衍起兵代齐为帝,以禅让的方式在建康即帝位,改国号为梁。梁武帝自己也认为前期的统治是“我家国犹若金瓯,无一伤缺”。就这样看似繁荣的治世,却被侯景区区八百铁骑攻破建康。侯景之乱加速了萧梁政权的瓦解。萧梁政权的瓦解并不是一朝一夕

  • 侯景一个低级官吏发动的叛乱,无意间改变天下格局,促使隋朝诞生

    历史人物编辑:马帅标签:侯景

    侯景在归降梁国之前,曾经跟随过尔朱荣、高欢,而就是这样一个降将,靠着八百残兵一路发展,最终举起大旗反梁,起初的形式对大梁十分有利,但大梁没有一位能人可以把握时机,让侯景一路兵临城下。侯景攻破大梁都城后,进宫见梁武帝时,有一段对话,搜史君觉得特别有意思。又问:"初度江有几人?"景曰:"千人。""围台城

  • 石勒率领羯族在北方肆意掠夺,侯景之乱后羯族逐渐消失

    历史人物编辑:张立豹标签:侯景

    五胡乱华,一段汉民族的血泪史,一场百余年的噩梦。自司马氏八王之乱后,中原王朝由于内耗而国力大减,军事能力也因此一落千丈。此时,胡人趁火打劫,以匈奴、鲜卑、羯、羌、氐为主的数个胡人部落入侵中原,北方汉人遭到了灭顶之灾。众多的胡人部族中,羯族人堪称是最残忍恐怖的一支。关于羯族人的来历有多种说法,有学者认

  • 宇宙大将军侯景,为何要背叛全地图玩家?梁武帝是否太过分了?

    历史人物编辑:汪结龙标签:侯景

    论叛徒,宇宙大将军侯景必须要有一个重要的位置,毕竟这位老兄几乎把全地图的玩家都给背叛了,就差背叛自己了。早年侯景是北魏北方六镇之一怀朔镇的军士,自幼好勇斗狠,战斗力惊人。这要是在和平年代,这样的人都不能放出部队,可一旦到了乱世,这样的人极有可能成为枭雄。六镇起义以后,侯景便投靠了枭雄尔朱荣,在尔朱荣

  • 侯景结局有多惨?尸骨无存,5个儿子被活活煮死

    历史人物编辑:甲一方文史标签:侯景

    古人说得好,好人有好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古代的人物有很多,侯景就是古代十恶不作的人,那么侯景的结局如何呢?侯景被杀后,双手被截下,脑袋被送到江陵,尸体暴露街头。最终尸骨无存,被分食殆尽。也就是说,侯景的结局是尸骨无存的,根本没有善终。在古人看来,这种人就是结局凄惨。没有得到善终的人,也是古人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