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那些权倾一时的人死后有多惨,侯景一家的结局让人头皮发麻

古代那些权倾一时的人死后有多惨,侯景一家的结局让人头皮发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老易说史 访问量:2925 更新时间:2024/1/14 0:56:22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死者为大,然而这几人死后的结局,完全颠覆了这句话。

第一个:智瑶

智瑶是春秋末期晋国的执政大臣,也叫作智襄子。当时晋国还有赵、韩、魏三家比较庞大,智瑶要求这三家献出封邑。韩、魏两家害怕智瑶,答应了献地,这时赵氏的当家人赵无恤就不干了。赵无恤胆敢拒绝智瑶的要求,智瑶就联合韩、魏两家攻打赵氏。公元前453年,智瑶的联军久攻不下赵氏死守的晋阳,这时智瑶想到了一个办法,引汾水灌晋阳城。这是史上第一次利用水来协助作战的经典战役了。

眼看赵氏就要消亡之际,韩、魏两家突然反水,从后面捅了智瑶的刀子。智瑶一死,赵、韩、魏三家就把晋瓜分了,历史从春秋五霸来到了战国七雄时期。赵无恤杀了智瑶以后,为了解恨把智瑶的首级制作成了装酒的杯子。用了一段时间后,又把这个“酒杯”当成夜壶,这是对一个死者的极大侮辱。当时智瑶手下的大将军豫让为了替智瑶报仇,三番两次刺杀赵无恤。为了感化豫让,赵无恤才把智瑶的首级归还给了豫让。豫让说过的一句话,想必大家都听过,“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第二个:楚平王

楚平王被伍子胥鞭尸这个故事大家可谓是耳熟能详了,这里小编就不做多的介绍了。

第三个,王莽

王莽篡汉,可惜遇到了天选之子刘秀。王莽是西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王氏家族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外戚世家。王莽可以说是运气最不好的一个皇帝了,王莽执政时期,天灾连连。然而王莽的改革相当于是砍到了世家大族的大动脉。天灾人祸一起发生在了王莽的身上,最后与刘秀的决战,天降陨石砸在他的军营。刘秀隔岸观火,轻松就赢了王莽。

这次战败彻底让王莽失去镇压起义军的实力,最终起义军攻入常安,王莽被杜吴杀死,王莽的新朝也就灭亡了。被杀的王莽又被士兵拖出尸体斩下头颅,身体还被分裂。王莽的头颅被漆制好后,被后来历代皇室所收藏,直到公元295年晋惠帝时,洛阳武库遭大火,才被这场大火烧没了。

第四个:慕容祥

慕容祥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后燕的第三个皇帝,后燕的建立者慕容垂在位时。后燕一度很强大,慕容垂死后的第二年,北魏拓跋珪攻破了后燕,后燕第二位皇帝慕容宝逃走。为了稳固人心,大臣们就推举了慕容祥为帝,慕容祥于是在中山城登基为帝。这货一上台就杀了拓跋珪的弟弟拓跋觚,还霸占了慕容宝的后宫嫔妃。不过当皇帝没几个月,就被慕容垂的好儿子慕容麟偷袭杀死了。

为什么说慕容麟是慕容垂的好儿子呢,这货连自己的父亲都出卖。第一次出卖父亲,慕容垂差点就死了,只好逃到后秦去了。第二次出卖的是他大哥慕容令,导致慕容令兵败被杀。第三次又密谋杀死二哥慕容宝,结果计划被慕容宝所知,慕容麟只好逃到丁零。这时慕容祥在中山称帝,慕容麟偷袭中山杀了慕容祥,可惜这时的中山被慕容祥搞得跟人间地狱一样。慕容麟只好率兵出走,丢弃了中山城。

北魏拓跋珪的军队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中山城。拓跋珪找到这个杀了自己弟弟的凶手,把慕容祥从棺材里拖出来斩成两截。

第四个:宇宙大将军侯景

宇宙这个词最早的来源,首次出现是在战国时期尸佼的著作《尸子》卷下篇:“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然而首次将宇宙这两个字合为一体,是在《庄子》的《齐物论》:“奚旁日月,挟宇宙。

先来说说这个侯景,他是北方少数民族羯族,剽悍好武,擅长骑射,最开始投军在北方六镇中的怀朔镇。六镇起义爆发后侯景跟随了尔朱荣,镇压了葛荣的起义。尔朱荣死了以后,侯景就跟了高欢。小编认为侯景的高光时刻不是在南朝发动的叛乱,而是他在高欢身边的时候救了宇文泰一命,这才有了后来的北周和隋朝。

高欢和宇文泰分裂北魏后,东、西两魏经常干架。侯景救宇文泰一命是两魏之间第二次大型战役,沙苑之战。这场战争是高欢二十万大军对战宇文泰的一万人,宇文泰在芦苇荡中埋伏高欢。这时高欢灵机一动想到用火攻,一向精明的侯景劝说高欢。万一把宇文泰烧焦了,老百姓也不相信我们胜了宇文泰。也不知道高欢是怎么想的居然同意了侯景的建议,导致自己大败而归,宇文泰不仅保住性命还杀得高欢落荒而逃。

身在东魏的侯景,只有高欢才能震慑他,高欢一死。侯景直接看不起高欢的几个儿子,所以就反叛东魏来投靠了南朝的梁武帝萧衍。侯景投靠萧衍的时候,萧衍已经没有了之前的雄才大略,选择了信佛。侯景正是借助南梁的社会矛盾,颠覆了萧梁政权。英明神武半辈子的梁武帝萧衍最后被侯景活活饿死在皇宫。这时大权在握的侯景给自己封了个宇宙大将军的称号。

侯景饿死梁武帝萧衍后,先后拥立了萧纲、萧栋为帝。最后让萧栋让位给自己,改国号为汉。侯景篡了萧梁,南朝的几个权臣自然不答应了。这时南梁的一号人物陈霸先、王僧辩带领军队战败了侯景。侯景被部下所杀,王僧辩将他的双手截下交给高洋,头颅像王莽一样漆制后放入武器库。尸体剩余部分被当地百姓分食殆尽,连骨头都被烧成灰,百姓用酒把骨灰都给喝了。

死得最残忍的是侯景的五个儿子,大儿子被高洋先剥皮再煮熟了。其他四个儿子则是被高洋先阉割后再煮熟,看到这小编浑身起鸡皮疙瘩。

第五个:陈霸先

陈霸先是南陈开国皇帝,当时侯景之乱爆发,陈霸先和王僧辩带兵平定了叛乱。由于南朝第一权臣王僧辩选择投靠北齐皇帝高洋,这让第二权臣陈霸先心里不爽,于是陈霸先偷袭了王僧辩并将其杀死。没有了王僧辩,陈霸先大权在握,废黜了王僧辩拥立的小皇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陈。

侯景之乱发生时,太尉王僧辩把第二个儿子王颁留在荆州梁元帝身边。梁元帝被西魏俘虏后,王颁也跟着来到了关中,这时听说父亲被陈霸先所杀。王颁就投靠了西魏,王颁先后经历了南梁、西魏、北周、隋、唐五朝。是隋唐时期的名将,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后,发动了统一全国的战争。

隋军南下伐陈,王颁作为大军先锋,在攻破陈朝首都建康后。王颁命人挖出了死了几十年的陈霸先,将其烧成灰后。用水直接服下,为父亲王僧辩报仇。

小编还没有提到的,欢迎各位看官在评论区补充。

标签: 侯景

更多文章

  • 南梁侯景之乱揭露的真相:权贵蛀国,清谈误国,佞佛祸国

    历史人物编辑:根想说娱标签:侯景

    温馨提示:全文共3009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前言:很多人可能对南北朝的梁国并不非常熟悉,毕竟它只存活了55年,对于浩瀚的历史长河而言,它只是其中的一朵浪花,转瞬即逝。然而,这朵浪花掀起的波澜,却有着极为耀眼的光华。中国学术界有一个共识就是:我国文化到了六朝时才有了文学的自觉。回望庞大的两汉,军事、

  • 侯景乱梁!君王城上竖降旗,十四万人齐卸甲,竟无一人是男儿

    历史人物编辑:西北小生活标签:侯景

    励精图治是为帝王者必备修养,历史上励精图治的帝王不少,但长期坚持的,几乎没有人可以做到。翻开史书,不乏盛世、治世的帝王,晚年都有些许昏聩。太康盛世的晋武帝司马炎,晚年沉迷享乐,分封诸侯,埋下八王之乱的祸根。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猜忌、好面子、刚愎自用、劳民伤财,如果他多活几年,“安史之乱”可能提

  • 侯景之乱后士族地位下降,为何南陈皇权会在此时选择与士族交好?

    历史人物编辑:刘培标签:侯景

    经过梁末的侯景之乱与江陵之役的南朝早已千疮百孔,原从东晋南下的衣冠士族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幸免于难的名门望族也所剩无几,陈霸先只能以南方的本地士族为主要依靠建立南陈,如吴兴沈氏、吴郡陆氏、会稽虞氏等。故而新兴的南陈政权完全不同于南朝中任何一个政权,陈寅恪先生称之为“此为江左三百年政治社会上之大变

  • 侯景明明是个极不安分的人,可梁武帝却为何执意要收留他?

    历史人物编辑:曹颖标签:侯景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萧衍自从降服南齐后就做出一副励精图治的样子,自己则是身先士卒勤俭生活。衣服不着华丽,食物都吃素,财物也不贪图。可以说一开始是赢得了百姓的忠心的,至少相对昏庸多年的南齐皇帝萧宝卷来说百姓眼里萧衍还算是个好皇帝。这个皇帝一开始还信道教,他和

  • 改变了南北朝格局的侯景被杀后,其妻做了一件事,残忍但大快人心

    历史人物编辑:王家伦标签:侯景

    古人在形容对一个人恨到极致的时候,会用这样一句话:恨不能生啖其肉。当然这多半是一句气话,说出来只是发泄自己心底的气愤,但真正会吃了所恨之人肉的人是很少的,但并不是没有,比如在南北朝时期,南梁的一位公主就在丈夫死后,吃了丈夫的一块肉。那么,公主为什么会如此的恨自己的丈夫呢?他又做了什么事呢?这位公主就

  • 南北朝侯景:打破历史僵局的,也可能只是“搅屎棍”般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洞悉娱乐圈标签:侯景

    说到历史上的搅屎棍,我首先想到三个人:项羽、侯景、阿道夫。回望历史,我们常会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在社会车轮滚滚向前的历史进程中,常常会遇到车子原地打转,走不动的时候,这时期可长可短,我们都谓之历史的僵局。这僵局恰似一摊死水,已经掀不起半点涟漪,当历史发展到这个时候,往往就会有一些个混不吝的战略冒失者

  • 侯景惨败洞庭湖:北方人终究打不过南方人的水军

    历史人物编辑:杨小康标签:侯景

    侯景发动叛乱后,攻克台城、生擒武帝、击败各地援兵,占领了江东半壁江山。纵观整个南朝,只剩荆州刺史、梁湘东王萧绎这个最强大的实力派。侯景挥师西进,连克江州、郢州,兵锋直指荆州。双方在巴陵进行了一场大战,而这场大战,将决定整个南朝的命运。一、两军对峙巴陵城得知叛军西进,湘东王萧绎令王僧辩统领巴州刺史淳于

  • 侯景乱世并非偶然,而是梁武帝做事太荒唐,亲手断送唐国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周一影视自媒体标签:侯景

    梁武帝出身于南朝王、谢、袁、萧四大望族之一的兰陵萧氏,在齐和帝中兴二年四月,萧衍起兵代齐为帝,以禅让的方式在建康即帝位,改国号为梁。梁武帝自己也认为前期的统治是“我家国犹若金瓯,无一伤缺”。就这样看似繁荣的治世,却被侯景区区八百铁骑攻破建康。侯景之乱加速了萧梁政权的瓦解。萧梁政权的瓦解并不是一朝一夕

  • 侯景一个低级官吏发动的叛乱,无意间改变天下格局,促使隋朝诞生

    历史人物编辑:马帅标签:侯景

    侯景在归降梁国之前,曾经跟随过尔朱荣、高欢,而就是这样一个降将,靠着八百残兵一路发展,最终举起大旗反梁,起初的形式对大梁十分有利,但大梁没有一位能人可以把握时机,让侯景一路兵临城下。侯景攻破大梁都城后,进宫见梁武帝时,有一段对话,搜史君觉得特别有意思。又问:"初度江有几人?"景曰:"千人。""围台城

  • 石勒率领羯族在北方肆意掠夺,侯景之乱后羯族逐渐消失

    历史人物编辑:张立豹标签:侯景

    五胡乱华,一段汉民族的血泪史,一场百余年的噩梦。自司马氏八王之乱后,中原王朝由于内耗而国力大减,军事能力也因此一落千丈。此时,胡人趁火打劫,以匈奴、鲜卑、羯、羌、氐为主的数个胡人部落入侵中原,北方汉人遭到了灭顶之灾。众多的胡人部族中,羯族人堪称是最残忍恐怖的一支。关于羯族人的来历有多种说法,有学者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