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末丹阳兵,誉满天下实至名归!西汉李陵东汉袁术就是最好的证明

汉末丹阳兵,誉满天下实至名归!西汉李陵东汉袁术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奶思时尚潮流 访问量:1705 更新时间:2023/12/9 1:01:34

汉朝的铁骑算是历史上最厉害的骑兵之一了,当时处在巅峰时期军事实力无比强大的匈奴,以擅骑擅射勇猛彪悍名震天下,汉人农耕文明在骑兵上相比于匈奴这些游牧民族有着根本性的劣势。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强大的匈奴骑兵却被大汉铁骑常常以少胜多打得经常大败,直接将巅峰的匈奴彻底打残了,只能龟缩在漠北之地苟延残喘,或者远遁西域之外。

哪怕到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诸侯打得不可开交,却没有任何一个异族能够入侵中原,就是因为大汉铁骑的强大,当时的任何一个诸侯都是能吊打胡人部落的存在,这也就有了后世评价的“历朝皆以弱灭,独汉以强亡”的说法。

事实也确实如此,其他任何一个朝代最终的结局都是贪污腐败横行,土地兼并严重,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军昏臣庸,军备废弛,导致国力衰弱,无法抵挡百姓起义或者外族入侵最终灭国。

但是汉朝是个例外,汉朝的灭亡虽说也是君昏臣庸造成的,但是汉朝的国力没有减弱,军队依旧强悍,只是因为君王的无能失去了对国家的掌控造成的亡国,可是尽管如此,胡人铁骑仍然不能入侵中原半步,被牢牢的挡在荒原之地,这就是强大的大汉铁骑,而丹阳兵更是大汉铁骑中的精锐,精锐中的精锐,后来争霸天下的主角中,像曹操刘备孙权吕布等人,他们手中的精锐骑兵,哪个没有丹阳兵的底子?天下精兵出丹阳,可不只是说说的。

若要将这天下群雄的实力,划分为三六九等,淮南袁术的强大程度绝对足够排在汉末诸侯的前三之列。

他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率先登基称帝?难道是像三国演义中演的,得到孙策给的传国玉玺,飘了?他当然不是因为头脑一时发热,而是有所依仗的。

袁术的地盘虽然不大,但却极其富饶。

他割据了富饶的南阳郡、汝南郡和江淮九江等地。

这些地方不仅人口众多,而且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乃是鱼米之乡。

而其中南阳郡与汝南郡,更是东汉最大的两个郡,是整个大汉最中心最富饶的地方,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水网密集,是傍着淮河与长江交界处的天府之国。

南阳郡有城池三十七座,五十二万户,总计百姓二百四十三万人口。汝南郡也有二百一十万人口。

这两个郡的人口与产粮,甚至比两个州都多,像幽州并州凉州这些州郡哪个比得了?也就兖州豫州北部部分地区,差距还小一些。

当年十一路诸侯讨董,也是袁术凭借一己之力,独自承担了十八路讨董联军的所有粮草供给,不然袁术为什么能够管理盟军粮草?要是每个诸侯自备粮草,又怎么可能让袁术管理?而且对方不给别人还没办法,就是因为那些粮本来就是人家出资的,底气自然足。

他手上还掌握着四十万大军,最重要的是,还在丹阳郡驻扎着一支三万人的天下强军·丹阳兵,这才是真正的大杀器。

丹阳郡乃是山越人的居所,其民风极其彪悍,所走出的丹阳兵也是誉满天下。

想当年,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带领麾下五千丹阳兵就敢深入匈奴腹地。

在草原上,这一支孤军与匈奴大单于不期而遇。

面对八万匈奴骑兵的围攻堵截,他们毫不畏惧、有条不紊地边打边退,累计杀伤匈奴骑兵近两万人。

匈奴骑兵人多势众却是拿这些丹阳骑兵毫无办法,眼看着匈奴骑兵损伤越来越大,使得匈奴大单于一度想要放弃追击,但紧接着得知这五千丹阳兵只是一支孤军,他们并没有援兵时,为了挽回颜面和自己在匈奴部落的威望,匈奴大单于这才硬着头皮穷追猛打。

这一支丹阳兵在敌众我寡、箭尽粮绝之后,仍是拿着木棍跟匈奴骑兵殊死搏斗,不知道害怕为何物,最终活着撤回的丹阳兵仅有四百余人。

由此可见,丹阳兵之彪悍。

正是因为有这些硬实力在,淮南袁术这才敢头铁称帝,号称:兵精粮足,猛士如云。

标签: 李陵

更多文章

  • 在李陵被迫投降匈奴后,没想到繁衍出一个种族,还要和唐太宗认亲

    历史人物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标签:李陵

    李陵是李广之孙,李当户的遗腹子,李广也算是出生将门世家,他的先祖是秦朝名将李信;故而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到李广时期,因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抗击匈奴,因为精通骑马射箭,斩杀匈奴首级很多,被任为汉中郎。当时汉文帝还说过“可惜呀,你没遇到时机,假如让你生在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不在话下

  • 汉李陵以五千步兵对八万骑兵,激战八天八夜,如此强悍为何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重读标签:李陵

    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嫡长孙,是李广长子李当户的遗腹子。李陵继承了他祖父李广的善射和勇猛,所以,也深得汉武帝的喜爱。李陵以五千步兵血战匈奴八万骑兵八天八夜,最后被迫投降的经过大概是这个样子的。汉武帝天汉二年,即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遣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大军进攻匈奴,由于李陵不愿做这位“混混将军”的后勤

  • 为何史圣司马迁冒死也要给被匈奴俘虏的李陵将军求情?

    历史人物编辑:赵旭莉标签:李陵

    司马迁写《史记》写到一半时,李陵被俘,汉武帝刘彻大怒,他认为李陵应该自杀。汉武帝可是个视大臣性命如草芥的主,大臣们谄媚刘彻,也一致认为李陵应该自杀。刘彻问司马迁的意见,司马迁却性格耿直,不懂得趋炎附势,顺势说了刘彻不愿意听的话,他说,李陵爱兵如子,平时常以杀敌报国为最大志愿。如今不幸战败被俘,实在是

  • 李陵的悲剧命运,他为何全家被杀,又是怎样对待汉朝的

    历史人物编辑:梁心怡标签:李陵

    人物志:李陵的悲剧命运李陵被俘后,汉武帝也有过片刻的清醒,但他采取的补救措施却异想天开:派遣因杅将军公孙敖将兵深入匈奴,接应李陵逃归——显然,在双方互不通气的情况下,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公孙敖当然无功而返,为了逃避惩罚,将听来的一则谣言告诉了汉武帝:“据俘虏交代:李陵已经叛国投敌,教单于兵

  • 从假投降到真投降,汉武帝做了什么,让李陵彻底伤透了心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重读标签:李陵

    在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了“漠北之战”,当时李广担任前将军主动请缨,不过他在漠北逛了一圈,却没有找到匈奴。爱好面子的他,在卫青追问责任之下,觉得没有脸面活下去了,于是就“自杀”了。当时李广可是一个很出名的将军,没想到连敌人的影子都没找到,阴沟里翻船,这让爱好面子的老李家人受不了,而自杀应该是最好

  • 汉武帝为何要阉割司马迁,不仅仅和李陵有关,和司马迁职位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阿宝嘎历史标签:李陵

    说起司马迁,我们知道他写的《史记》流传至今。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以说《史记》在我国历史上地位非常高,不仅仅是史书这么简单,文学造诣也是非常厉害。不过这本书虽然厉害,但是写这本书的司马迁下场并不好,我们都知道司马迁后来被汉武帝阉割了。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何要阉割司马迁呢,我们看一下具

  • 李陵五千步卒遇匈奴八万骑兵,寡不敌众投降,那他消灭了多少敌人

    历史人物编辑:候塞雷历史手札标签:李陵

    李广是一位名将,这一点无庸置疑,可惜他没有立下足以封侯的大功,所以遗憾终生。他的孙子李陵也是一位名将。不过李陵的名并不在于打仗多么勇猛、消灭多少敌人,而是因为他投降了。《汉书》中记载,当时陇西(李广是陇西人)的士大夫因为姓李而感到羞愧。就像“人自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句话一样。所以说他的名大

  • 吉尔吉斯斯坦人的祖先是汉人李陵?这其实是番邦酋长的政治谎言

    历史人物编辑:朱明桂标签:李陵

    李广是西汉初年一位非常重要将领,号称“飞将军”,数百年后的李唐皇室,更是追认他为祖宗。李唐皇室是不是李广的后代,自古以来就有很大的争议,但是李广有一个孙子名叫李陵,却是毫无争议的,也是史有明载的。同祖父一样,李陵也是一位名将,然而祖孙不同命,李广被视为民族英雄,李陵却被视为“汉奸”,这是怎么回事呢?

  • 著名将领李陵墓地被发现,身穿汉族服饰下葬,从来没有背叛过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天川历史标签:李陵

    近日,韩国媒体报道,一座2000多年的古墓在外蒙古的阿尔泰山区被发现。消息一出,震惊了整个考古界。最终经过考古专家的认证,这座2000多年的古墓很有可能是汉武帝时期著名将领李陵的墓。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提起李广,相信小伙伴们都不陌生,李广非常骁勇善战,李广在时,匈奴根本不敢来犯。后来李广死后,没

  • 西汉名将李陵,投降匈奴至死拒回家乡,背后原因让他心灰意冷

    历史人物编辑:聚会旅游标签:李陵

    原来,西汉名将李陵投降匈奴,不肯回乡。这背后的原因让他感到心灰意冷。哪怕有时候是不得已而为之,也会被别人认为是犯罪。向他国投降,就是背叛自己的祖国。历史上,很多将领遇到这样的情况,选择都是不一样的。不过,西汉有一位名将,名叫李陵。他其实很擅长打架。汉武帝这边很重要。而此时,皇上命他率领数百骑兵深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