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吉尔吉斯斯坦人的祖先是汉人李陵?这其实是番邦酋长的政治谎言

吉尔吉斯斯坦人的祖先是汉人李陵?这其实是番邦酋长的政治谎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朱明桂 访问量:3239 更新时间:2023/12/9 3:19:09

李广是西汉初年一位非常重要将领,号称“飞将军”,数百年后的李唐皇室,更是追认他为祖宗。李唐皇室是不是李广的后代,自古以来就有很大的争议,但是李广有一个孙子名叫李陵,却是毫无争议的,也是史有明载的。

同祖父一样,李陵也是一位名将,然而祖孙不同命,李广被视为民族英雄,李陵却被视为“汉奸”,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李广最大的功劳,就是帮助大汉数次击败匈奴,扬汉人国威。可他的孙子李陵,却投降了匈奴,而且还在匈奴娶妻生子,甚至还当了匈奴人的大官,一直到死,都没再回大汉。

不过说李陵是“汉奸”,其实也是有待商榷的。因为李陵投降匈奴,是迫于无奈之举,如果他不投降,等待他的就只有死路一条。但李陵也不是毫无黑点,至少他没有像张骞那样最终回归大汉,这也是许多人认为他彻底效忠匈奴的证据。李陵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斯人已逝,肯定是无法弄清了,然而李陵留在匈奴,却也在几百年后引出了另一个有意思的话题,甚至还牵连到中国的一个邻国——吉尔吉斯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人的先祖是西汉名将李陵?这种说法有多可靠?

为什么李陵会牵扯到吉尔吉斯斯坦呢?原来当年李陵投降匈奴后居住的地方,就位于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当然了,如果仅凭这一证据就说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人是李陵的后代,那也太牵强了,其实真正把他与吉尔吉斯斯坦联系起来的,还是一桩发生在唐朝年间的稀奇事。

据史书记载,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一支从今俄罗斯叶尼塞河过来的朝贡团队来到大唐的都城长安城进行朝贡。这个团队来自一个叫做黠戛斯的部落,领头的就是部落的酋长,名叫“失钵屈阿栈”,一看就是从当地语言中音译过来的。

虽然从名字上看,完全与汉人扯不上联系,可是这个酋长却声称自己以及他的族人都是西汉名将李陵的后代。由于是对方自己承认的,于是被许多人采信,而黠戛斯人就是吉尔吉斯斯坦人的祖先之一。这么看来,说李陵是吉尔吉斯斯坦人的先祖,似乎也非常可信了。

黠戛斯人是李陵的后代?番邦酋长的话,究竟有几分可信度?

许多中国人看到这里,恐怕会非常得意,甚至连那些原本认为李陵是汉奸的人,也会对他由贬转褒,毕竟李陵虽然背叛了大汉,却在域外繁殖出了一个国家,还有什么比这更能扬我汉威的呢?然而番邦酋长的那些话,就真能采信吗?

不同的人,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觉得它的可信度比较高,原因是黠戛斯人与中亚其他的部族不太一样,他们是黑发黑眼的,更偏向黄种人,在这些人看来,这正是李陵后代的有力证据。

此外,李陵效力匈奴后,负责守卫的地方叫做坚昆,而坚昆这个名字,正好就是黠戛斯的古称,世上竟会有如此巧合之事吗?乍一看,似乎黠戛斯是李陵后代已经石锤了,然而深入分析就可以发现,这两个所谓的论点,没有一个是真正成立的。

首先,中亚本身就是一个人种混杂的地域,那里出现一两个黑头发黑眼睛的部族,是毫不奇怪的,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是汉人的后代,而更有可能是东北亚其他民族比如蒙古人或者契丹人的后代。

其次,李陵确实守卫过坚昆这个地方,坚昆也的确有可能是黠戛斯的古称,可凭这一点就认为黠戛斯是李陵的后代,岂非过于冒失?所以说,酋长的话是不足采信的,事实上,如果从动机上来分析,几乎可以断定这位酋长是在冒认祖宗。

黠戛斯酋长声称是李陵之后,其实是在冒认祖宗,为的是和李唐皇室拉近关系

这位番邦酋长为什么要声称自己是李陵的后代呢?如果从动机上来分析的话,就不难理解了。因为李唐皇室声称自己是李广的后代,而李陵则是李广的孙子,如此一来,声称自己是李陵后代的黠戛斯人,不就和李唐皇帝同出一宗了吗?一旦太宗皇帝采信了这个说法,对于黠戛斯人来说,无疑将获得巨大的政治利益。

明白了动机,自然就不会对黠戛斯人自称李陵后代一事感到奇怪了,说白了,还是利益在驱使。倘若当时不是唐朝,而是元朝或者清朝,想必这个酋长就不会说自己是李陵的后代了吧,他或许会冒认一个蒙古或者女真族的英雄来充当自己的先祖。当然了,不得不说,这位番邦酋长的历史,确实是学得挺不错的。

从DNA层面来看,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人也和汉人没有关系

其实吉尔吉斯斯坦人的先祖是李陵这种说法,单从常识上就足以证伪。李陵是西汉时期的人物,距离今天也不过两千多年,就算他再能繁衍,到今天也就最多留下几万后代而已。而吉尔吉斯斯坦则有六百多万人,如果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李陵的后代,难道这两千年来,吉尔吉斯斯坦人都是近亲结婚的吗?

此外,通过DNA检测可知,吉尔吉斯斯坦人欧系血统占绝对主导,接近70%,比土耳其人还高,反倒是与汉族同源的O3基因,只占可怜的6.7%左右。由此看来,吉尔吉斯斯坦人在基因层面上就与汉族人相差甚远,他们的先祖,当然也不可能是汉人李陵了。

中吉两国是友好邻邦,在国际上则是平等的。站在吉尔吉斯斯坦人的角度上来看,李陵是吉尔吉斯斯坦人先祖这样的说法,肯定是会严重伤害吉尔吉斯斯坦人的感情的,更何况,这种说法也完全站不住脚。所以真正希望中吉友好的国人,一定不要再去传播这种观点,中国也不需要靠虚假的东西来证明自己的强大。

标签: 李陵

更多文章

  • 著名将领李陵墓地被发现,身穿汉族服饰下葬,从来没有背叛过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天川历史标签:李陵

    近日,韩国媒体报道,一座2000多年的古墓在外蒙古的阿尔泰山区被发现。消息一出,震惊了整个考古界。最终经过考古专家的认证,这座2000多年的古墓很有可能是汉武帝时期著名将领李陵的墓。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提起李广,相信小伙伴们都不陌生,李广非常骁勇善战,李广在时,匈奴根本不敢来犯。后来李广死后,没

  • 西汉名将李陵,投降匈奴至死拒回家乡,背后原因让他心灰意冷

    历史人物编辑:聚会旅游标签:李陵

    原来,西汉名将李陵投降匈奴,不肯回乡。这背后的原因让他感到心灰意冷。哪怕有时候是不得已而为之,也会被别人认为是犯罪。向他国投降,就是背叛自己的祖国。历史上,很多将领遇到这样的情况,选择都是不一样的。不过,西汉有一位名将,名叫李陵。他其实很擅长打架。汉武帝这边很重要。而此时,皇上命他率领数百骑兵深入大

  • 汉匈战争:李陵5000步兵出征匈奴,仅剩400人,汉武帝:族灭全家

    历史人物编辑:邓苹标签:李陵

    漠北战役后,汉匈之间的纷争进入一段暂时的消沉期。自公元前120年后,大汉神将霍去病病逝,匈奴单于伊稚斜在霍去病去世三年后离世。匈奴暂时无力南下袭扰,汉武帝也暂时转变策略,经略全国边境地区。在南方,他下令平定两越(东越和闽越)。在西南,他下令收降夜郎、且末。在东北,设乌桓校尉,管理乌桓,并实际控制高夷

  • 西汉二百年只有一个伏波将军,却因居功自傲,导致李陵被俘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观察馆标签:李陵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伏波将军”这个称号,最著名的伏波将军就要属东汉初期的马援了。“马革裹尸”这个成语就出自马援之口。当时马援班师回朝,很多人都祝贺慰劳他,他却说:现在匈奴、乌桓还没有平定,自己应该重回边塞,马革裹尸。马援还拿自己和曾经的伏波将军路博德相比,认为自己远远不及,“功薄赏厚。”马援提到的路

  • 悲催李陵,弹尽粮绝诈降反成真;仗义司马迁,为友直言受宫刑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有缘人标签:李陵

    我是热衷于钻研历史的苏苏说说2021,从事历史方面的创作。欢迎同样对历史感兴趣的您,一起学习我们五千年的华夏历史。本文为苏苏说说2021原创,感谢点赞、支持、关注!“启奏陛下:李陵真的投降匈奴了!我亲眼看到他教导匈奴士兵,不久就会回头攻打我们!”刚刚从匈奴出使回来的公孙敖向汉武帝叩首说道。剧照:公孙

  • 轻敌冒进、治军不严、朝令夕改;也许,这才是名将李陵的本来面目

    历史人物编辑:张红燕标签:李陵

    《旧唐书·裴度传》有云:一胜一负,兵家常势。500多年后,当罗贯中对整个三国时期的各位名将战绩,有了深入而全面的了解之后,依葫芦画瓢,最终将这句话改写成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一句俗语:胜败乃兵家常事!毫无疑问,这是一句非常靠谱的论断!纵观华夏历史,其实,从来没有什么“常胜将军”——纵然勇猛如楚霸王,也有垓

  • 本能立千秋之功,却被皇帝与下属一同坑死的李陵

    历史人物编辑:开开心标签:李陵

    炽热的强汉(33)主笔:闲乐生朱晖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匈战争再次爆发,骑都尉李陵主动请缨前去攻打匈奴,但汉武帝却推说马少,拒绝李陵参战,李陵乃大夸海口要以五千步卒涉单于庭。汉武帝见李陵如此执拗,便决定让他去送死。李陵五千步卒进入大漠后,果然遭到了匈奴单于亲自率领的八万骑兵的围攻,汉军杀敌数千

  • 李陵为国死战,兵败被俘,汉武帝却杀了他一家老少!

    历史人物编辑:马文成标签:李陵

    李陵,西汉名将李广之孙,善骑射,能谦让,为时人赞。少即率轻骑深入匈奴腹地巡视,又以五千骑屯守边塞,防备匈奴。天汉二年,汉武帝的小舅子李广利率军攻击匈奴右贤王,召李陵随往。李广利资质平平,明显是武帝夹带私货让李广利立功,让别人干活。李陵勇武异常,但是迟迟没有战功,屯兵多年却未曾与匈奴交战。于是不愿同李

  • 蒙古出土汉朝房屋,墙上十个字,揭示了汉朝降将李陵的冤屈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李陵

    汉朝是历史上非常厉害的一个王朝,在历史上第一个将匈奴打败的朝代,就是汉朝。汉高祖时期,匈奴几乎是肆无忌惮的。经过了不断的发展,汉朝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就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这个盛世的知名度还是很高的。文景之治后,到了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态度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也正是在汉武帝时期,

  • 何谓拓跋、秃发、慕容鲜卑?吐谷浑是鲜卑吗?拓跋氏是李陵之后?

    历史人物编辑:刀白眉标签:李陵

    两晋南北朝(15):3月19始写两晋南北朝,见此篇,有兴趣者翻篇前往!五胡乱华里的五胡,我们已经讲了匈奴、羯、氐,另外加上了巴氐(賨人),变成了六夷,还剩下鲜卑和羌了。今天我们来讲讲鲜卑,这可是五胡乱华里最为重要的一族了,可以说完全重塑了中华文明。鲜卑属于东胡,就是居住在匈奴东边的胡人。东胡被匈奴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