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很多人知道寡不敌众而降的李陵,却不知道力战匈奴而死的韩延年

很多人知道寡不敌众而降的李陵,却不知道力战匈奴而死的韩延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品读史即 访问量:476 更新时间:2023/12/9 1:04:38

李陵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身上的评价比较两极化。一些人认为李陵投降匈奴是很可耻的事情;而另一些人认为李陵以五千军队对抗八万匈奴大军,坚持作战到最后一刻,后来投降匈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司马迁就很同情李陵。总之关于李陵身上的争论很多。不过小编在下文要介绍另外一个人物,就是跟随李陵出征,最后却战死的校尉韩延年。

李陵出兵

汉武帝重用外戚,但是他的外戚也都非常有能力,比如卫青霍去病李广利。在西汉天汉二年(即公元前99年),汉武帝命令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进攻匈奴,并且让李陵负责粮草辎重的问题。李陵不愿意负责李广利的后勤问题,主动请缨要求自己率领一支军队,和李广利分兵作战。

汉武帝这个时候手头没有多少骑兵,给不了李陵太多支持,李陵说自己只需要五千步兵就可以。汉武帝非常高兴,允许李陵自己带兵作战。汉武帝令路博德接应李陵,但是路博德也不愿意照顾李陵,推托秋天马肥,建议留李陵到明年春天再说。汉武帝以为李陵反悔,让路博德给自己打掩护,非常生气,催促李陵出兵。就这样李陵踏上一条不归路。

李陵遭遇匈奴大军

汉武帝让李陵出兵,其实也没有指望他能挑起大梁。毕竟李广利有三万骑兵,李陵才五千,还是步兵,汉武帝给李陵的任务只是侦查敌情。但是李陵确实比较倒霉,在浚稽山这个地方遇到匈奴的三万大军。匈奴开始进攻这支小股部队。

李陵的军事才能还是很优秀的,而且占据地形和兵器上的优势。李陵的军队在两山之间,用战车作为军营,在外列阵,前面是盾牌,后面是弓弩。匈奴大军进攻汉军,李陵用弓弩将他们射退,然后进行追击,消灭数千人,有点像三国时期的“界桥之战”。总而言之匈奴的三万大军,还真有点不是李陵这五千步兵的对手。

匈奴又召集八万大军进攻李陵,李陵一边应战一边转移,前前后后消灭了上万的敌人,已经是二倍于己。不过自己的部队也是死伤惨重。

李陵应对匈奴大军很吃力,匈奴那边心里也犯嘀咕。因为信息不明朗,匈奴一直怀疑李陵这五千人是汉朝放出来的诱饵,本来已经想要放弃。不过李陵军中一个叫做管敢的人因为受到军官的折辱而投降匈奴,把李陵的情况全都告诉匈奴。匈奴这才全力进攻。李陵军队的压力就更大了,根本难以与匈奴的主力抗衡。

李陵投降、韩延年战死

面对这种山穷水尽的地步,李陵的心理很是矛盾。他曾经想过单独去刺杀匈奴单于,但是终究没有勇气这么做。别人劝他先投降匈奴,然后再寻找机会返回西汉,但是他又不肯。最后李陵打算分散突围,把军队分成一支支小股部队撤退。李陵和韩延年以及十几个人一队,在撤退的时候遭到数千匈奴骑兵的追击。

李陵和韩延年都是匈奴单于招降的对象,在这场追击战当中,韩延年直到战死没有投降,最后李陵向匈奴投降。让汉武帝感到非常愤怒,司马迁为李陵求情,结果被施加宫刑。后来汉武帝内心的愤怒平息,但后来又听说李陵为匈奴练兵的谣言(其实并非李陵)而杀死李陵家眷,李陵也对西汉彻底死心。

平心而论李陵确实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才投降,不过相比之下,他的副将韩延年死得更加壮烈,韩延年的父亲韩千秋也是为西汉战死,父子二人可以说都是忠烈之士了。但是韩延年的史料记载不多,而且也没有什么争议性,名气也就不如李陵了。

参考文献:《史记》、《汉书》

标签: 李陵

更多文章

  • 汉末丹阳兵,誉满天下实至名归!西汉李陵东汉袁术就是最好的证明

    历史人物编辑:奶思时尚潮流标签:李陵

    汉朝的铁骑算是历史上最厉害的骑兵之一了,当时处在巅峰时期军事实力无比强大的匈奴,以擅骑擅射勇猛彪悍名震天下,汉人农耕文明在骑兵上相比于匈奴这些游牧民族有着根本性的劣势。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强大的匈奴骑兵却被大汉铁骑常常以少胜多打得经常大败,直接将巅峰的匈奴彻底打残了,只能龟缩在漠北之地苟延残喘,或者

  • 在李陵被迫投降匈奴后,没想到繁衍出一个种族,还要和唐太宗认亲

    历史人物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标签:李陵

    李陵是李广之孙,李当户的遗腹子,李广也算是出生将门世家,他的先祖是秦朝名将李信;故而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到李广时期,因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抗击匈奴,因为精通骑马射箭,斩杀匈奴首级很多,被任为汉中郎。当时汉文帝还说过“可惜呀,你没遇到时机,假如让你生在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不在话下

  • 汉李陵以五千步兵对八万骑兵,激战八天八夜,如此强悍为何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重读标签:李陵

    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嫡长孙,是李广长子李当户的遗腹子。李陵继承了他祖父李广的善射和勇猛,所以,也深得汉武帝的喜爱。李陵以五千步兵血战匈奴八万骑兵八天八夜,最后被迫投降的经过大概是这个样子的。汉武帝天汉二年,即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遣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大军进攻匈奴,由于李陵不愿做这位“混混将军”的后勤

  • 为何史圣司马迁冒死也要给被匈奴俘虏的李陵将军求情?

    历史人物编辑:赵旭莉标签:李陵

    司马迁写《史记》写到一半时,李陵被俘,汉武帝刘彻大怒,他认为李陵应该自杀。汉武帝可是个视大臣性命如草芥的主,大臣们谄媚刘彻,也一致认为李陵应该自杀。刘彻问司马迁的意见,司马迁却性格耿直,不懂得趋炎附势,顺势说了刘彻不愿意听的话,他说,李陵爱兵如子,平时常以杀敌报国为最大志愿。如今不幸战败被俘,实在是

  • 李陵的悲剧命运,他为何全家被杀,又是怎样对待汉朝的

    历史人物编辑:梁心怡标签:李陵

    人物志:李陵的悲剧命运李陵被俘后,汉武帝也有过片刻的清醒,但他采取的补救措施却异想天开:派遣因杅将军公孙敖将兵深入匈奴,接应李陵逃归——显然,在双方互不通气的情况下,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公孙敖当然无功而返,为了逃避惩罚,将听来的一则谣言告诉了汉武帝:“据俘虏交代:李陵已经叛国投敌,教单于兵

  • 从假投降到真投降,汉武帝做了什么,让李陵彻底伤透了心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重读标签:李陵

    在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了“漠北之战”,当时李广担任前将军主动请缨,不过他在漠北逛了一圈,却没有找到匈奴。爱好面子的他,在卫青追问责任之下,觉得没有脸面活下去了,于是就“自杀”了。当时李广可是一个很出名的将军,没想到连敌人的影子都没找到,阴沟里翻船,这让爱好面子的老李家人受不了,而自杀应该是最好

  • 汉武帝为何要阉割司马迁,不仅仅和李陵有关,和司马迁职位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阿宝嘎历史标签:李陵

    说起司马迁,我们知道他写的《史记》流传至今。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以说《史记》在我国历史上地位非常高,不仅仅是史书这么简单,文学造诣也是非常厉害。不过这本书虽然厉害,但是写这本书的司马迁下场并不好,我们都知道司马迁后来被汉武帝阉割了。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何要阉割司马迁呢,我们看一下具

  • 李陵五千步卒遇匈奴八万骑兵,寡不敌众投降,那他消灭了多少敌人

    历史人物编辑:候塞雷历史手札标签:李陵

    李广是一位名将,这一点无庸置疑,可惜他没有立下足以封侯的大功,所以遗憾终生。他的孙子李陵也是一位名将。不过李陵的名并不在于打仗多么勇猛、消灭多少敌人,而是因为他投降了。《汉书》中记载,当时陇西(李广是陇西人)的士大夫因为姓李而感到羞愧。就像“人自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句话一样。所以说他的名大

  • 吉尔吉斯斯坦人的祖先是汉人李陵?这其实是番邦酋长的政治谎言

    历史人物编辑:朱明桂标签:李陵

    李广是西汉初年一位非常重要将领,号称“飞将军”,数百年后的李唐皇室,更是追认他为祖宗。李唐皇室是不是李广的后代,自古以来就有很大的争议,但是李广有一个孙子名叫李陵,却是毫无争议的,也是史有明载的。同祖父一样,李陵也是一位名将,然而祖孙不同命,李广被视为民族英雄,李陵却被视为“汉奸”,这是怎么回事呢?

  • 著名将领李陵墓地被发现,身穿汉族服饰下葬,从来没有背叛过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天川历史标签:李陵

    近日,韩国媒体报道,一座2000多年的古墓在外蒙古的阿尔泰山区被发现。消息一出,震惊了整个考古界。最终经过考古专家的认证,这座2000多年的古墓很有可能是汉武帝时期著名将领李陵的墓。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提起李广,相信小伙伴们都不陌生,李广非常骁勇善战,李广在时,匈奴根本不敢来犯。后来李广死后,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