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陵蓉:晋朝传奇的“黑人”太皇太后,奇丑无比

李陵蓉:晋朝传奇的“黑人”太皇太后,奇丑无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潘娥 访问量:178 更新时间:2024/1/19 14:07:12

黑人我们都知道在非洲一带,和中国的黄种人还是有区别的,而他们会漂洋过海来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并且会和这里的人有悲有乐。比如在唐朝的时候,我们都清楚最繁华的地带就是长安城内,而那里街上人很多很热闹,黑人曾经出现在此,他们大多数都来自印尼偏远的热带地区,这种新奇的皮肤颜色引来了唐朝人的好奇心,怎么个好奇呢?

当时的黑人还只是作为奴隶而交易的,不只是这样,当时的唐朝人会因为自己有“另类”的奴隶而感到自豪,并且谁的黑奴多谁的身份就很尊贵,在上层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会经常用黑奴来做比较,也就是数的多少。但是在唐朝并不是有很多的黑人涌入,具体的数字书中也没有说得很明白,总之数量少达官显贵就会哄抢。

当然女子皮肤白嫩是可以避免被人说丑的,但是黑人的皮肤确实很难看,因此在当时的唐朝人眼里,就是奇丑。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丑人多作怪”,在古代就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把时间推移到晋朝的那个时候。那是在晋惠帝的时候,他有一个皇后名字叫贾南风,如同名字一样确实挺“风”的,她的面容很丑陋以外性格还不招人喜欢,经常会干涉朝政,而西晋之所以会覆灭也都是因为她,这件事情大家应该都听过,叫做八王之乱。

但是同样是晋朝,在西晋灭亡以后东晋逐渐掌权,那时候还是会稽王的司马昱府上就有皮肤黝黑的侍女,都是长得丑的不能登上大堂的那种女人,当司马昱成为皇帝后,他后宫的佳丽也是数不过来的,但是能够给他生儿子的却很少,就算是有他的儿子几岁的时候就夭折了,总之他的孩子没有可以活到成年的。简文帝司马昱当然也是很闹心的,但是也没有办法,毕竟在那时医学还是有限的,因此只能找一些面相师来算一算,让大师来帮忙找一找能够给自己传宗接代的妃子。

但是后宫的嫔妃每一个似乎都不合眼,大师见到一个就使劲的摇头,总之司马昱为这事烦恼透了,难道在他的后宫中没有一个能顺利的生个孩子养大吗?这个时候司马昱突然就想到了另外的一批人,将他身边的侍女都叫到了院子里,也不用看身份了,降低要求,只要能够给自己生出孩子他就知足了。而侍女中有一个是丑陋的黑人,她的名字叫做李陵蓉,个子高大威猛,但是人确实很老实安分。大师欣喜的指着她说能够给皇帝添丁,并且可富贵。

本来找到了是挺好的一件事,但是司马昱却犯愁了,因为不只是长得黑这一个因素,她的样貌也不能和其他的嫔妃比,所以就算勉强的接受了李陵蓉,但是却丝毫不在意也不想给她名分,只是作为生孩子的工具而已,不过也正如大师所猜想的那样,李陵容确确实实很能生,其中就有两个儿子,还有一个女儿,大儿子就是后来的新皇帝司马曜。在司马昱死了以后他和“黑人”血统的儿子继位了,而李陵蓉也自然成为了当时的皇太后,并且也给了母亲一个“淑妃”称号,算是他替父亲给自己母亲的一个名分。

后来司马曜也不是正常死亡的,他的儿子司马德宗来接替他的位子,他将李陵蓉尊称为东晋的太皇太后,可以说这个称谓很高的地位了,在中国应该没有几个吧,在这个“黑人”太皇太后死了以后,她的孙子很孝顺服丧了三年的时间。相对来说两个晋朝的丑女人,但是命运似乎却异常的好。对于这样一位传奇的逆袭,你是否从哪里看见过她呢?

标签: 李陵

更多文章

  • 李陵终身不回汉朝,这就是司马迁崇尚的人品吗?

    历史人物编辑:读书小闻标签:李陵

    李陵终身不回汉朝,既然汉武帝死后汉使希望他回也没有回来,这就是司马迁崇尚的人品吗?司马迁崇尚的李陵是诈降匈奴,择机返回汉朝的李陵,至于汉武帝诛杀李陵家属,坐实李陵反叛名声,最终导致李陵终身不回汉朝,实非司马迁所能预料。李陵投降匈奴大节有亏,但是作为一名军人他问心无愧!回归汉朝或许可以恢复名誉,但也可

  • 刘邦、李陵、李广、卫青-从西汉四人,看大汉与匈奴的强弱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宋丹丹标签:李陵

    文丨历史时刻录图丨来源于网络西汉与匈奴01导言刘邦、李陵、李广、卫青,四人看似毫无关系,但是当在他们四人当中穿一条线——匈奴,则一切不再相同。匈奴与西汉可以说是历史上的一对老冤家。草原文明的“侵略性”与农耕文明的“防御性”使两者注定要成为宿命之敌。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武帝刘彻,双方“相爱相杀”百余年,最

  • 司马迁为李陵说公道话受到宫刑,忍辱负重完成《史记》

    历史人物编辑:一意青春梦标签:李陵

    公元前99年,太史令司马迁在李陵战败后,和汉武帝说了李陵的军功,汉武帝大怒,认为他替李陵开脱,把司马迁交给大理寺问罪,司马迁因为家境贫寒,钱财不足以赎身,亲朋好友也没有帮他的,于是最终被判罚了宫刑,司马迁深受父亲的嘱托,最终写完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司马迁的遭遇,绕不开一个人

  • 害司马迁挨刀子的李陵,究竟算不算是“贰臣”?

    历史人物编辑:浅聊历史斋标签:李陵

    乾隆三十四年,这是个动荡的时期,此时正处于那场空前绝后的“文字狱”之中,吹毛求疵的乾隆皇帝无意之中发现,在钱谦益的诸多文集中发现有“诋毁”、“诽谤”满清的措辞,他大发雷霆。由于钱谦益是明清交替之时明朝归降的旧臣,因此,乾隆皇帝联想到诸多其他的降臣,就萌发了编撰《贰臣传》的念头。后来,为了维护大清的统

  • 李陵投降匈奴,终生不回汉朝,司马迁为何“偏爱”他?

    历史人物编辑:陈帅说历史标签:李陵

    李陵“背叛”汉朝投降匈奴,不是司马迁推崇,而是“偏爱”这类悲壮的人物。李陵年轻时也颇受汉武帝赏识,他曾经穿越匈奴腹地两千多里,侦察绘制地图,驻扎在边塞酒泉、张掖等地,教授士兵箭术提高汉军战斗力。李陵的悲剧始于公元前99年,这年汉武帝命令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出塞,目标是天山附近的匈奴右贤王。同时,汉武帝

  • 据说吉尔吉斯斯坦的祖先是汉朝名将李陵,这有何依据?

    历史人物编辑:刀白眉标签:李陵

    吉尔吉斯人是一个跨境居住的民族,他们主要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其余分布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及阿富汗斯坦等地。当然,在我国境内也有,但我们习惯用柯尔克孜族来称呼。吉尔吉斯人的起源现在还搞不清楚,主流思想认为,他们的先民居住在叶尼塞河上游流域,后来逐渐向西南迁至天山地区,在中国古书中记

  • 西汉名将李陵:一生被低估,带领五千步兵杀敌过万

    历史人物编辑:饲养员标签:李陵

    汉武帝在位的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武帝要李陵为李广利护送行李,李广利是汉朝的将军,他在酒泉攻击匈奴的右贤王。李陵婉言谢绝,要求以五千精兵独战匈奴。武帝欣赏李陵的勇气,答应了他。然而,当李陵到君极山时,却遇到了孤军奋战的匈奴士兵。当路博德没有帮助李陵的时候,匈奴的士兵聚集得越来越多。粮食用尽后,李

  • 此人为保李陵仗义执言被处宫刑,励精图治成一代文豪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侃历史标签:李陵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从小饱读诗书,满腹珠玑,撰写了名扬千古的《史记》。就是如此才华横溢的人,却被汉武帝处以了宫刑。汉武帝也算一位明君,他为何如此不爱惜人才?历史的问题,应当回到历史中回答。汉武帝麾下有一员爱将,名叫李陵。在一次出兵征伐匈奴时,汉武帝命李陵负责

  • 让司马迁求情的李陵,虽有先辈李广之风范,奈何时局太恼人

    历史人物编辑:倚梦倾城标签:李陵

    众所周知,司马迁曾经因为“李陵事件”,而被判死刑。根据汉朝的法律,免除死刑的有两种方法,一个是交纳巨额财富,一个是受腐刑。作为史官的司马迁自然拿不出数目巨大的金钱,但是为了苟全于世,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只得忍辱受了“腐刑”。在传统社会之中,封建纲常影响处于强化之中,一个人遭受此刑,无疑比死刑更加难受

  • 李陵有情有义有国士之风,生死关头却认怂,可悲!

    历史人物编辑:大姐头美食标签:李陵

    李陵,飞将军李广之孙,在他身上,延续着李广的悲剧。天汉二年,李陵率精兵五千出击匈奴,任务是牵制匈奴兵力,配合贰师将军李广利大军作战,这是李陵第一次带领汉兵与匈奴激战,也是最后一次。历史上有很多人一战成名,李陵也命中注定名列其中,不过,相比那些幸运儿,李陵的成名毋宁说更多一些悲情和屈辱。在此以前,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