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汉名将李陵:一生被低估,带领五千步兵杀敌过万

西汉名将李陵:一生被低估,带领五千步兵杀敌过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饲养员 访问量:4854 更新时间:2024/1/19 19:42:09

汉武帝在位的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武帝要李陵李广利护送行李,李广利是汉朝的将军,他在酒泉攻击匈奴的右贤王。李陵婉言谢绝,要求以五千精兵独战匈奴。武帝欣赏李陵的勇气,答应了他。然而,当李陵到君极山时,却遇到了孤军奋战的匈奴士兵。当路博德没有帮助李陵的时候,匈奴的士兵聚集得越来越多。

粮食用尽后,李陵终于落到了敌人的面前。公元99年10月,汉武帝下令李陵向匈奴进军。十一月,统帅李广利遇匈奴,独战八万骑兵。经过八天八夜的连续战斗,他们被打败,被包围,向匈奴投降。由于汉武帝错误地听到李陵为匈奴训练的谣言,李陵被夷灭三族,导致李陵完全脱离汉代。后来,匈奴单于把公主嫁给了李陵。

据史料记载,李陵被当时匈奴征服的剑昆地区的负责人匈奴人单于授予右校王称号。在公元前89年,李陵与商秋城率领的30000汉军作战,他们主要是李广利分为远征匈奴的士兵。李陵在匈奴度过了25年。李陵和他的妻子跖跋氏有几个孩子。李陵基本上什么都没做,只是想等死。

在这时候,李陵被单于任命为说客,说服老朋友苏武投降。他们见了几次面,喝了些酒,又给了对方一些诗(今存于《昭明文选》和《艺文类聚》中之别诗,疑为后人伪托)。当然,苏武没有被谈论,但两人仍然保持着深厚的友谊,所以后来苏武还在汉朝,苏武说了几句李陵的话。天汉二年(前99年),汉武帝下令向匈奴进军,率领5000名步兵与8万名匈奴在军稷山作战。

最后,李陵因为寡不敌众而投降了。在那之后,汉武帝错误地听到了关于李陵为匈奴训练的谣言,并将李陵夷灭三族,导致他们完全脱离了汉代。李陵的一生充满了民族仇恨和家庭仇恨的矛盾,这也引起了争议。李陵的传奇经历使他成为后来文学作品的对象和原型。单于非常重视李陵。

李陵娶了单于女儿,立他为右校王,立卫律为丁灵王,他们都成了掌权的贵族。卫律之父,生于汉,养于汉。卫律同协律都尉李延年很好,李延年推荐他出使匈奴。使者回来的时候,正好李延年家被斩首。卫律怕株连九族,逃向匈奴投降。卫律很娇气,经常注意左右。李陵却住在外面,只有遇到大事,他才进入计划。

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辅政,他们一向与李陵很好,派李陵的前朋友之一任立政从陇西来到匈奴,招募李陵回到汉代。任立政等到匈奴后,李陵,卫律都在场。单于款待了任立政。汉武帝以前,皇帝对匈奴采取的措施一般都是防御性的,以换取和平共处。汉武帝继承后,他的国力增强,对匈奴的态度改变,他开始从防御转向战略进攻,即积极进攻匈奴,一举解决北方匈奴带来的长期隐患。

汉昭帝时期,匈奴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了。这时候任立政在匈奴的待遇肯定是很好的,毕竟任立政是汉朝的使者。任立政为了劝回李陵,对李陵说到“汉朝已宣布大赦,国内安乐,陛下年少,由霍子孟、上官少叔辅政。”想用这些话使李陵动心,李陵沉默不语。当时的皇帝之所以想要劝回李陵,就是因为李陵的战斗力。

李陵率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后,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受。匈奴以八万马队围攻李陵。经历八昼夜的战役,李陵斩杀匈奴一万多人。这样的战绩足以名留青史,只不过可惜的是,李陵没有等待汉朝的援军,反而是投降了匈奴,因此人们对李陵并不熟悉,即使是在史书中,对李陵的记载也是很有限的。

李陵英名一世,却因为一次战败改变自己的一生。李陵的结局是在匈奴中,李陵在匈奴生活了很多年,一直到病逝,李陵都是生活在匈奴。那么为什么李陵不愿意回到汉朝呢?这就与当时皇帝的做法有关了,当时汉武帝将李陵夷灭三族,假如要不是匈奴有女人嫁给李陵,恐怕李陵就要绝后了。

李陵之所以不回到汉朝,就是因为"恐再辱",拒绝回大汉,遂于前74年老死匈奴。人们对李陵的争议就是,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伤了许多敌人,立下了赫赫功劳。其次李陵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投降了匈奴,这到底是对还是错呢?陵自己虽陷于失败之中,而他杀伤匈奴之多,也足以显赫于天下,可是汉武帝仍然将李陵夷灭三族。当时的大臣认为李陵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只不过李陵到死,都没有回到汉朝。

标签: 李陵

更多文章

  • 此人为保李陵仗义执言被处宫刑,励精图治成一代文豪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侃历史标签:李陵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从小饱读诗书,满腹珠玑,撰写了名扬千古的《史记》。就是如此才华横溢的人,却被汉武帝处以了宫刑。汉武帝也算一位明君,他为何如此不爱惜人才?历史的问题,应当回到历史中回答。汉武帝麾下有一员爱将,名叫李陵。在一次出兵征伐匈奴时,汉武帝命李陵负责

  • 让司马迁求情的李陵,虽有先辈李广之风范,奈何时局太恼人

    历史人物编辑:倚梦倾城标签:李陵

    众所周知,司马迁曾经因为“李陵事件”,而被判死刑。根据汉朝的法律,免除死刑的有两种方法,一个是交纳巨额财富,一个是受腐刑。作为史官的司马迁自然拿不出数目巨大的金钱,但是为了苟全于世,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只得忍辱受了“腐刑”。在传统社会之中,封建纲常影响处于强化之中,一个人遭受此刑,无疑比死刑更加难受

  • 李陵有情有义有国士之风,生死关头却认怂,可悲!

    历史人物编辑:大姐头美食标签:李陵

    李陵,飞将军李广之孙,在他身上,延续着李广的悲剧。天汉二年,李陵率精兵五千出击匈奴,任务是牵制匈奴兵力,配合贰师将军李广利大军作战,这是李陵第一次带领汉兵与匈奴激战,也是最后一次。历史上有很多人一战成名,李陵也命中注定名列其中,不过,相比那些幸运儿,李陵的成名毋宁说更多一些悲情和屈辱。在此以前,李陵

  • 李陵无奈投降,娶匈奴公主,却直接造出一民族,曾和李世民认亲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守望者标签:李陵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有位名将李信,他为大秦灭燕、伐楚、攻齐,战功显赫无比,曾受秦皇重用。而随着历史的推演,发展到汉朝时,其后代也是相当了不得,飞将军李广便是他后裔。不过,他这一脉虽然有名,但繁衍状况却并不理想。名将李广因征匈奴迷路而自决,其长子李当户及二子死得比他还早,唯有幼子李敢留存。但不久后,李敢

  • 李陵之祸对司马迁创作《史记》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高迪标签:李陵

    司马迁是个官二代,父亲司马谈官居太史令,是个学富五车的学者型官员,更是个鸡娃狂魔。别人家孩子还和尿泥玩的时候,司马谈已经为儿子规划好了人生,要让他成为一个伟大的史官、写出一部伟大的史书。为了不让儿子输在起跑线上,司马谈从小就对儿子精心培养,他不但把自己的满腹绝学都传授给儿子,还给儿子延请了名师,董仲

  • 深挖李陵战败的原因,原来后面竟有如此阴谋诡计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头盔哥标签:李陵

    汉武帝刘彻时期的西汉在军事上异常强大,是中国古代王朝时期军事傻姑娘的第一个巅峰。这时期打了无数的战争,其中一部分非常的惨烈,在中国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李陵以五千步兵与三万匈奴骑兵激战的故事尤为惨烈,也成为了步兵与骑兵作战的典范。这场战争的结果虽然以五千骑兵几乎全军覆灭,李陵战败被俘而告

  • 司马迁上书为李陵投降辩护,为何被刘彻处以腐刑

    历史人物编辑:青瑶书上标签:李陵

    李陵兵败被俘后,西汉朝廷引起了极大的震动。这次西汉出兵讨伐匈奴,从李广利到李陵都遭到重创,可以说是自卫青和霍去病领兵以来前所未有的大败。朝廷中反对战争的大臣对此战给予了极大的抨击,对于李广利和李陵的失败都要求追求罪责。尤其是李陵兵败被俘,被认为是失去节操的行为,被朝廷大臣群起而攻之。李陵的好友太史令

  • 李陵投降匈奴为何会导致司马迁被宫刑?

    历史人物编辑:邵仁贵标签:李陵

    历史延绵不断,遗憾也是层出不穷,有的遗憾会随着岁月流逝而淡忘,而有的遗憾纵使历经千年依然令人扼腕不止。比如,西汉名将李陵的被俘,就是让人永远无法磨灭的遗憾。引用辛弃疾在《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中的词句: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其中的“将军”,就是指汉武帝时期的著名将领李陵。李陵(

  • 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为何投降匈奴,之后状况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帝哥说史标签:李陵

    李陵(前134——前74年),字少卿,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李陵的祖父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飞将军李广。祖父飞将军李广李陵祖父李广为将门之后,李广的先祖李信是秦朝名将,曾率军击败燕太子丹,家族世袭“仆射”一职。公元前166年(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李广从军抗击匈奴。李广骑

  • 霍去病、李陵,两位名将的恩怨和家国情怀

    历史人物编辑:清澜说历史标签:李陵

    霍去病和李陵,汉武帝的两位战将,封狼居胥、血战匈奴,一个英年早逝,一个无奈投降。但是霍去病曾经一箭射死李陵的叔叔,两家结怨甚深。霍李二人,家国情怀里彰显豪迈和悲情,而家族恩怨里又有哀叹和怨恨。霍将军杀敌2000人,一战成名;李将军深入2000里,顺利而返。那年霍去病17岁,由于舅舅大将军卫青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