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据说吉尔吉斯斯坦的祖先是汉朝名将李陵,这有何依据?

据说吉尔吉斯斯坦的祖先是汉朝名将李陵,这有何依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刀白眉 访问量:1440 更新时间:2024/1/20 5:22:07

吉尔吉斯人是一个跨境居住的民族,他们主要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其余分布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及阿富汗斯坦等地。

当然,在我国境内也有,但我们习惯用柯尔克孜族来称呼。

吉尔吉斯人的起源现在还搞不清楚,主流思想认为,他们的先民居住在叶尼塞河上游流域,后来逐渐向西南迁至天山地区,在中国古书中记载为“黠戛斯”。

为什么会认为吉尔吉斯斯坦人的祖先是汉朝名将李陵呢?

原因就出在《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五》记载的“黠戛斯自称李陵之后,与国同姓”这句话上。

唐太宗李世民时代,大唐帝国如日中天,四海臣服,万国来朝。

李世民被突厥、高昌、薛延陀等游牧汗国称为“天可汗”。

这个时候,黠戛斯的酋长失钵屈阿栈不远千里前来长安朝见李世民,自称汉将李陵后人,与李唐皇室攀亲。

如果黠戛斯酋长真是李陵后裔的话,那么他就是唐朝皇帝的宗亲了。

因为,李陵是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西汉名将李广孙子。而唐朝皇帝的先祖也出自陇西成纪,也自称是李广之后。

考虑到李陵远征匈奴兵败投降后,被匈奴且鞮侯单于封为右校王,慷慨嫁女,成金刀驸马,负责管辖当时被匈奴征服的坚昆一带地区。

恰巧,坚昆就是黠戛斯的古称。

而纯种的黠戛斯人为赤发绿瞳,而自称是李陵后裔的黠戛斯人却是黑发黑瞳,具有同汉人混血的特征。

当然,最重要的是从政治上的角度考量,唐太宗欣然认可了黠戛斯酋长的攀亲,热情款待。

回头,唐太宗在黠戛斯辖地设立坚昆都督府,隶属燕然都护府,封黠戛斯酋长俟利发为左屯卫大将军、坚昆都督。

黠戛斯纳入了唐朝行政体系后,同唐朝保持了上百年友好关系。

到了唐宣宗时代,随着契丹崛起,黠戛斯人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不断迁徙,流散到了帕米尔高原、中亚费尔干纳等地。

如果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承认他们就是黠戛斯人的后代,又相信了我国史书《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五》里关于黠戛斯的酋长失钵屈阿栈不远千里来长安认亲成功的记载,同意他们就是汉朝名将李陵的后人,那么,我们也会把他们当成兄弟之亲对待,两国和平共处,平等相处,为什么不呢?

不过,用现代人类分子学来看,吉尔吉斯人父系和汉人父系并没多少关系。

通过是吉尔吉斯人的人类分子学单倍体统计来看,其印欧系的R1a占比最大,达到63.86%。

可以这么说,吉尔吉斯人的R1a单倍体单一性甚至高过哈萨克人。

而R1a正是源自雅利安东扩(斯基泰)。

另一支印欧系的单倍体R1b(占4.36%),吉尔吉斯人占比接近70%。这个比例比乌兹别克族人和土耳其人的R1比例还要高。

当然有人会感到奇怪,说为什么今天吉尔吉斯人的印欧人种外貌特征并不明显,他们的外貌看起来更接近于蒙古人?

这是因为当初的黠戛斯人在蒙古草原西部、阿尔泰山一带长期和N系、C系等黄种游牧部落经过长千年通婚融合的结果。

标签: 李陵

更多文章

  • 西汉名将李陵:一生被低估,带领五千步兵杀敌过万

    历史人物编辑:饲养员标签:李陵

    汉武帝在位的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武帝要李陵为李广利护送行李,李广利是汉朝的将军,他在酒泉攻击匈奴的右贤王。李陵婉言谢绝,要求以五千精兵独战匈奴。武帝欣赏李陵的勇气,答应了他。然而,当李陵到君极山时,却遇到了孤军奋战的匈奴士兵。当路博德没有帮助李陵的时候,匈奴的士兵聚集得越来越多。粮食用尽后,李

  • 此人为保李陵仗义执言被处宫刑,励精图治成一代文豪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侃历史标签:李陵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从小饱读诗书,满腹珠玑,撰写了名扬千古的《史记》。就是如此才华横溢的人,却被汉武帝处以了宫刑。汉武帝也算一位明君,他为何如此不爱惜人才?历史的问题,应当回到历史中回答。汉武帝麾下有一员爱将,名叫李陵。在一次出兵征伐匈奴时,汉武帝命李陵负责

  • 让司马迁求情的李陵,虽有先辈李广之风范,奈何时局太恼人

    历史人物编辑:倚梦倾城标签:李陵

    众所周知,司马迁曾经因为“李陵事件”,而被判死刑。根据汉朝的法律,免除死刑的有两种方法,一个是交纳巨额财富,一个是受腐刑。作为史官的司马迁自然拿不出数目巨大的金钱,但是为了苟全于世,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只得忍辱受了“腐刑”。在传统社会之中,封建纲常影响处于强化之中,一个人遭受此刑,无疑比死刑更加难受

  • 李陵有情有义有国士之风,生死关头却认怂,可悲!

    历史人物编辑:大姐头美食标签:李陵

    李陵,飞将军李广之孙,在他身上,延续着李广的悲剧。天汉二年,李陵率精兵五千出击匈奴,任务是牵制匈奴兵力,配合贰师将军李广利大军作战,这是李陵第一次带领汉兵与匈奴激战,也是最后一次。历史上有很多人一战成名,李陵也命中注定名列其中,不过,相比那些幸运儿,李陵的成名毋宁说更多一些悲情和屈辱。在此以前,李陵

  • 李陵无奈投降,娶匈奴公主,却直接造出一民族,曾和李世民认亲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守望者标签:李陵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有位名将李信,他为大秦灭燕、伐楚、攻齐,战功显赫无比,曾受秦皇重用。而随着历史的推演,发展到汉朝时,其后代也是相当了不得,飞将军李广便是他后裔。不过,他这一脉虽然有名,但繁衍状况却并不理想。名将李广因征匈奴迷路而自决,其长子李当户及二子死得比他还早,唯有幼子李敢留存。但不久后,李敢

  • 李陵之祸对司马迁创作《史记》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高迪标签:李陵

    司马迁是个官二代,父亲司马谈官居太史令,是个学富五车的学者型官员,更是个鸡娃狂魔。别人家孩子还和尿泥玩的时候,司马谈已经为儿子规划好了人生,要让他成为一个伟大的史官、写出一部伟大的史书。为了不让儿子输在起跑线上,司马谈从小就对儿子精心培养,他不但把自己的满腹绝学都传授给儿子,还给儿子延请了名师,董仲

  • 深挖李陵战败的原因,原来后面竟有如此阴谋诡计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头盔哥标签:李陵

    汉武帝刘彻时期的西汉在军事上异常强大,是中国古代王朝时期军事傻姑娘的第一个巅峰。这时期打了无数的战争,其中一部分非常的惨烈,在中国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李陵以五千步兵与三万匈奴骑兵激战的故事尤为惨烈,也成为了步兵与骑兵作战的典范。这场战争的结果虽然以五千骑兵几乎全军覆灭,李陵战败被俘而告

  • 司马迁上书为李陵投降辩护,为何被刘彻处以腐刑

    历史人物编辑:青瑶书上标签:李陵

    李陵兵败被俘后,西汉朝廷引起了极大的震动。这次西汉出兵讨伐匈奴,从李广利到李陵都遭到重创,可以说是自卫青和霍去病领兵以来前所未有的大败。朝廷中反对战争的大臣对此战给予了极大的抨击,对于李广利和李陵的失败都要求追求罪责。尤其是李陵兵败被俘,被认为是失去节操的行为,被朝廷大臣群起而攻之。李陵的好友太史令

  • 李陵投降匈奴为何会导致司马迁被宫刑?

    历史人物编辑:邵仁贵标签:李陵

    历史延绵不断,遗憾也是层出不穷,有的遗憾会随着岁月流逝而淡忘,而有的遗憾纵使历经千年依然令人扼腕不止。比如,西汉名将李陵的被俘,就是让人永远无法磨灭的遗憾。引用辛弃疾在《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中的词句: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其中的“将军”,就是指汉武帝时期的著名将领李陵。李陵(

  • 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为何投降匈奴,之后状况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帝哥说史标签:李陵

    李陵(前134——前74年),字少卿,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李陵的祖父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飞将军李广。祖父飞将军李广李陵祖父李广为将门之后,李广的先祖李信是秦朝名将,曾率军击败燕太子丹,家族世袭“仆射”一职。公元前166年(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李广从军抗击匈奴。李广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