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这时候的秦朝江山已经岌岌可危了,秦二世昏庸无道,没有了勤政爱民的功绩,结果导致了天下各路起义军接连不断的出现。这时候的秦朝江山已经要走向了灭亡。秦二世最终被赵高所杀,从此秦朝灭亡。
虽然历史上出现了秦三世,但是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秦二世就是秦朝最后一位皇帝。也就是后人所说的“秦二世而亡”。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这时候的天下已经是到了诸侯混战的局面。秦朝已经无力回天了,从此便开始了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是历史上非常精彩的一段争霸,这时候的项羽和刘邦争天下。最终的结果是刘邦胜出,原因就是刘邦笼络了很多人才,比如说汉初三杰的韩信、萧何和张良,三人共同辅佐了刘邦,在这样的情况下,刘邦才胜出。
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在垓下发生了一场改变历史的战争。到了最后项羽无力回天,这时候的项羽只能是战败,最终的他在乌江自刎,项羽没有选择渡江,反而是自尽了。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并不少见。项羽失败后,再也没有人与刘邦争天下。
从刘邦选择起义开始,直到西汉建立,刘邦仅仅用了八年的时间。在这之中刘邦成为了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在历史上,能够用八年时间建立一个王朝的,绝对仅此一人。刘邦在这一点上是无人能够超越的。西汉建立之后,问题出现了。
刘邦称帝后第一件大事就是要论功行赏,这时候的刘邦继续实施了分封制,即使是他想要郡县制,也是不现实的。原因就是这些西汉的开国功臣,根本不会同意。这样一来西汉就会继续陷入危难之中。刘邦分封诸侯,不是一次性分封完毕的。
首先刘邦第一批分封了二十多人,他们是萧何、韩信、张良等功劳最大的人都位列其中。在这时候,刘邦将张良的封赏是最多的,刘邦认为在西汉建立的过程中,张良的谋略是最厉害的,也是出力最多的。其次的人才是韩信和萧何。
到了之后刘邦觉得自己的封赏太少了,于是继续封赏了其他西汉开国功臣。对于刘邦来说,分封功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假如分封不到位,那么这些西汉的开国功臣绝不会善罢甘休的。甚至是会出现造反的情况,这样的情况要是出现,恐怕刘邦吃不了兜着走。西汉建立没过多久,刘邦就将西汉建立的第一功臣韩信给消灭了。
刘邦对分封的事情搞得头大,不过他一直没有忘记这件事。可是当刘邦决定要分封的时候,结果他发现了一群西汉的开国功臣竟然围坐在一起。这些开国功臣围坐一起,让刘邦大吃一惊。此时的刘邦不明就里,一脸蒙圈。
这时候的他随口问道张良:“他们这是在干什么?”张良心平气和的回答了:“难道陛下不知道这些人要造反吗?”刘邦大吃一惊,如今天下初定,西汉根本不可能在经受这样的乱世。假如西汉继续陷入乱世,那么西汉的结局好不了多少。
围坐在一起的这群人,都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不是救过刘邦,就是战场上杀敌无数。可是在刘邦第一批分封诸侯的过程中,这些人一无所获。这些人担心不能够封赏,结果就围坐在一起准备造反,这让刘邦是大吃一惊。
刘邦在这时候,其余的事情根本无暇顾及,为的就是想让西汉稳住。结果刘邦就问张良有什么办法?这时候的张良没有辜负刘邦的期望,他告诉刘邦,要先分封那些功绩不多的,这些人一看连功绩少的都能够受到封赏,那么这样的情况下这些人肯定会安心为西汉的。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恩赏功臣封雍齿为列侯。后来雍齿不服,于是封雍齿为什邡侯,直到汉惠帝时期,雍齿都是什邡侯。这些西汉的开国功臣看到雍齿被封之后,都很老实了,不再商量如何造反。他们这些人看到了雍齿都受封了,自己肯定是没问题的,要知道雍齿是最不受刘邦得意的人,这样的人都受封了,那么其他的西汉功臣肯定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