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我们说到秦国的将领,必然会想到白起还有王翦这样的绝顶人物,因为他们是时代最耀眼,被人流传最广的大将。不过可惜的是在学界,其实还有一位秦国大将应受到广泛的热评,这个人就是秦代名将司马错。按照学者的描绘,司马错是秦惠文王时期最有水平的一位将领,他不仅提出了强国三次,而且还是日本军事指导的老祖宗,除此以外,他还平定了巴蜀之地。但就是这样一个天下无双的角色,却被司马迁给洇灭了,并且没有流传太广,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武将到底做错了什么?以至于要被消灭呢?
其实我们在读司马迁的史记的时候会有一种感觉,司马迁这个人是特别的注重细节,所有的大事件都会以非常严谨的方式来记录。所以在一个朝代,如果有某些顶尖的人物登场,他是不可能把他给漏过的。当然了,对于芈八子那段历史的描写,司马迁记录的很少,但这并不是司马迁本人特意隐瞒,而是因为,芈八子当上宣太后以后,把他曾经的过往全部都消灭了,这才导致了司马迁记录中的缺失。
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只要过去有历史记载的,司马迁都会把那些大事件精彩的描述下来。不过可惜的是司马错这个人物却非常的尴尬,在司马迁的史记之中,并没有对这个人物过多的描写,甚至连提都很少提到。如果我们按照司马迁的笔来阅读时,就会觉得司马错就是一个小人物无足轻重。但其实我们一开始就说了,司马错这个人提出了强国三策,而且平定了巴蜀,更是日本人的老祖宗,又怎么可能会是一个小人物呢?
在看战国风云的时候,学者在自己的作品中曾经提到了一个概念,当时秦惠文王时期,由于对外战争非常频繁,但是夺取的土地却极少,因此秦国陷入到了改革的瓶颈口。得到军功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能够给予的土地却越来越少,那么这时候该怎么办呢?司马错站了出来,提出强国三策,一个是富国,一个是攻略土地,另一个则是以战养战。在这三个政策的指导之下,秦国快速地找到了发展之路,先是拿下了巴蜀之地,然后大量的派遣士兵在那里获得新土地,一方面完善军功爵制度,另一方面加快开垦巴蜀地区。所以司马错仅凭这三条计划就已经成为了秦昭襄王乃至于秦惠文王时期最优秀的人物。
除此以外,司马错也发动了很多对外战争,按理来说这个人也是非常的厉害,基本上没有看到关于他战败的记录。所以这是一个政治水平极高,而且军事水平也很不错的人物。以至于后来日本人学习了司马错的战争计划,以战养战通过开垦土地来刺激国内发展。因此这样一个人再怎么样也不应该被历史所洇灭,应该是当时大事件中的大人物。但奇怪的是司马迁对于他的历史根本不写,就连平定巴蜀也是点到为止。同样是司马,为何彼此相轻?
后来学者研究的时候,得出了一个可能性的猜想,司马错其实就是司马迁的老祖宗,因为是自己的老祖宗,而且这个老祖宗牵涉到了汉朝的一个政策,所以司马迁不得不把他给雪藏起来。那么司马错到底牵涉到了汉朝的什么政策呢?答案令人瞠目结舌,那就是汉朝一直轻视秦朝,并且在历史上给予了一个明显的定义,秦朝在当时是罪恶,其他的国家是反抗罪恶的正义。再加上刘邦的王朝本质上是由当年的楚国文化演绎而来的,因此对于秦国的描绘往往带有贬低之感。例如当年的白起,又例如秦昭襄王,明明是天下无双的君主与将士,但却总是被贬低成杀人恶魔与大恶棍。
所以如果司马迁描写司马错发动对于楚国的战争,司马错平定天下做出的大贡献,这要是加上主旋律的色彩,那么必然会使得司马错变成一个比白起还要邪恶的存在。毕竟,就算在我们现在人眼中,看来,司马错也是一个狂热的军国主义者,再加上秦国这个邪恶的罪名,那么司马错一定会是一个比白起还要影响深远的罪恶存在。
所以既然是自己的老祖宗,既然是曾经的英雄,那么就不能再让他受到如此的恶评。所以司马迁在记录的时候,让司马错这个人物完全消失,即使他知道这是一个曾经无比伟大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