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迁为什么不言《山海经》怪物

司马迁为什么不言《山海经》怪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半月历史阁 访问量:3920 更新时间:2023/12/11 6:38:05

司马迁最早对《山海经》的真伪提出了质疑。司马迁认为,张骞考察过黄河,没有什么昆仑、醴泉、瑶池,因此认为《禹本纪》不可信。

对于《山海经》,他没有具体论证考察,只是由此推出《山海经》中的怪物也不可信,所以他不敢言。对于怪物以外的整个《山海经》他并没有否定。

就史书言之,记录鬼神妖怪现象最多的是《史记》。在汉武帝本纪后边还议论说,今上好鬼神甚于以往。

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作派是什么原因促成的呢?司马迁《报任安书》说出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恐惧:

“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司马迁以沉痛的心情谈到自己口语遭祸,还为乡亲们耻笑,对于祖上实在是一种羞辱,每想起就会汗流浃背,再增加一份耻辱,可见他内心的压力非常大,所以觉得难以取信的东西绝不开口,采取与时俯仰的态度。

司马迁无法回避刘邦建国的政治权术,如斩白蛇起义等,于是他为自己的做法进行了辩护。《史记·封禅书》说:

自周克殷後十四世,世益衰,礼乐废,诸侯恣行,而幽王为犬戎所败,周东徙雒邑……雍旁故有吴阳武畤,雍东有好畤,皆废无祠。

或曰:“自古以雍州积高,神明之隩,故立畤郊上帝,诸神祠皆聚云。盖黄帝时尝用事,虽晚周亦郊焉。”其语不经见,缙绅者不道。

其语不经见,缙绅者不道,明确了司马迁的收录资料底线。只要是经典中涉及的神话传说或者在缙绅中传播的神话传说都可以收入,所以《史记》收录了很多神话资料。

《山海经》历时已久,难以确定其具体的时代,因此其中涉及的怪物很多也无从查证,因此自然不会写入历史。

而像刘邦家族的感生、龙象之类,明知是权谋编造,也照录不误。至于《诗经》等经典如玄鸟生商、履大人迹之类神话一律收录,连当时刘邦斩白蛇起义之类皆收进去。因此形成了《史记》特殊的形态和矛盾表现,因此不能因为司马迁的质疑蔑视就说其是神话书和妖怪书。

标签: 司马迁

更多文章

  • 司马迁司马懿司马光,他们的远祖相同吗?为什么是司马光出局了

    历史人物编辑:薇颜浅史标签:司马迁

    司马迁、司马懿、司马光,再加上司马南(其原名于力,但笔名起得好),史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学者、文化名人,果然司马家族从古至今都没让人失望。同一个姓氏,他们之间有没有关系呢?先说说司马这个姓氏。古代姓氏起源,姓早于氏,姓产生于母系社会,氏则源于父系社会。传说中的帝王,其姓多从女旁,体现出女性

  • 司马迁为什么能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史学巨著?原因主要有两点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司马迁

    《史记》这一部巨著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这是中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在《史记》之后的很多史学家,很多都是以《史记》为主要研究对象和参考资料的,足以可见这部作品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而《史记》的作者我们也都很熟悉,他就是有着太史公之称的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司马迁从小家境贫寒,过着贫

  • “谋圣”张良居功至伟,却能独善其身?司马迁《史记》给出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司马迁

    文|四季文史张大可先生的《张良萧何韩信评传》中将张良概括为“谋略盖世的帝王师”。众所周知,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他以谋略擅长,另外两位:萧何、韩信,一个精于管理,一个长于打仗。而这三位人杰,最后都被汉高祖刘邦招于麾下,可见,刘邦也是有着超高的驭人之术。熟悉这段历史的都知道,三人当中,最后只有“谋圣”张

  • 司马迁被汉武帝施腐刑,为报复,司马迁在《史记》里这样“黑”他

    历史人物编辑:张家伟标签:司马迁

    为什么写史书的人,那么爱用春秋笔法?什么是春秋笔法呢?古代史官在记录的时候,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客观公正,不能有自己的主观见解;而使用春秋笔法的史官,所记录的事情,确确实实发生,也的的确确如实写了。但是,后人在读这段历史的时候,总会被牵着鼻子走。比如说,汉武帝派遣李陵出击匈奴。《史记》是这样记载的:“贰

  • 司马迁:史记之前,已有韬略!

    历史人物编辑:王梓浩标签:司马迁

    古代文人,大多寄情于山水,灵感也多来源于游历,徐霞客游历三川,便有了《徐霞客游记》,李白仗剑江湖,生平得意之作大多于山水之间铸就而成,李时珍登千山而尝百草,才有了医典《本草纲目》。无独有偶,太史公司马迁青年时也曾游历华夏山河。司马迁幼年偏居于龙门,于在朝中做官的父亲少有来往,弱冠之后进京投奔父亲司马

  • 栗太子从被废到被迫自杀,司马迁片言碎语揭露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火花标签:司马迁

    看过《史记》的人大都想知道汉景帝为什么废栗太子,而刘荣又是为何被迫自杀的?司马迁不可能明确说,毕竟涉及到汉武帝继位,所以无论是在《五宗世家》,还是在《汉景帝本纪》都没有阐明原因。但是,司马迁仍然将相关线索隐藏在《外戚世家》、《酷吏列传》、《窦婴列传》、《绛侯世家》、《晁错列传》等文中。毕竟涉及到汉景

  • 范曾:司马迁通古今之变,我略逊司马迁,这还是谦虚的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司马迁

    范曾:司马迁通古今之变,我略逊司马迁,这还是谦虚的范曾很有意思,他喜欢跟仙逝多年的人比高论低。范曾夸下海口,他比八大山人差不了多少,对画坛老前辈齐白石也是出言不逊,认为他的画法有问题。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就是对于在世的艺术家黄永玉那也是进行了波澜壮阔的跨世纪对骂。从范曾的路数来看,他喜欢借助他人来抬

  • 浅谈司马迁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楠者电影解说标签:司马迁

    前言司马迁,西汉时期杰出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著名著作《史记》的主要编纂者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曲折,但始终保持着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热爱和研究,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和宝贵的遗产。一、早年经历司马迁于公元前145年出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出生在一个文化世

  • 司马懿是不是司马迁的后人?司马迁被宫刑之前,其实是有后代的

    历史人物编辑:东观校书郎标签:司马迁

    从生理角度上来说,我们伟大的史记作者司马迁先生,在遭受宫刑以后,已经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男人了。很多人都知道,他之所以被宫刑,主要就是帮李陵说了几句话。这如果换做一些仁慈的皇帝来说,说不定就这么过去了,可惜司马迁先生遇到的是比较残暴的汉武帝,他不仅对匈奴残暴,对自己人也不闲着。当得知李陵在西域投降匈奴

  • 重塑田婴的故事,看看司马迁揉碎的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司马迁

    “孟尝君名文,姓田氏。文之父曰靖国君田婴”,在《孟尝君列传》中司马迁介绍田文时,顺便透露了其父田婴。“田婴者,齐威王少子而齐宣王庶弟也。”“少子”指年纪较小的儿子,“庶弟”指非正妻所生。“田婴自威王时任职用事,与成侯邹忌及田忌将而救韩伐魏。”“任职”意思为担任一定的职务,“用事”是指当权。这句话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