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迁司马懿司马光,他们的远祖相同吗?为什么是司马光出局了

司马迁司马懿司马光,他们的远祖相同吗?为什么是司马光出局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薇颜浅史 访问量:1051 更新时间:2024/1/30 14:11:45

司马迁、司马懿、司马光,再加上司马南(其原名于力,但笔名起得好),史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学者、文化名人,果然司马家族从古至今都没让人失望。

同一个姓氏,他们之间有没有关系呢?先说说司马这个姓氏。

古代姓氏起源,姓早于氏,姓产生于母系社会,氏则源于父系社会。传说中的帝王,其姓多从女旁,体现出女性的地位,如黄帝姓姬,虞帝姓姚。随着母系社会的解体,一族分为若干支,散居各地,每一个分支便起一个号,称之为“氏”。

战国之前,贵族妇女称姓,男子称氏,如孔子,名丘,字仲尼,姓“子”氏“孔”。战国之后,人们逐渐过渡到以氏为姓,姓氏通用,变氏为姓,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比如写到秦始皇,姓嬴,赵氏,又称赵政。但是写到汉高祖刘邦时,只说汉高祖姓刘氏了,就已经是百家姓的天下了。

不少史料记载,“司马”姓的产生源于官职,这也符合姓氏产生的来源。姓氏来源复杂,有以国名、邑名、官职、居住地、排行大小、技艺、谥号、赐姓或避讳改姓等等为姓氏。那么,司马在古代是个什么官呢?

在《说文·后部》记载,“司,臣司事于外者。”,“司”,也就是在外办事的官吏,在“司马”一词中,“司”引申为掌管、主持之意,以司取名的官名,大多取义于此。如司马、司铎、司兵等,由此可知司马这个官职,就是负责养马的官员,大司马则主要执掌武事。所以,司马之职与军事相关。

周宣王时,担任“司马”这个职位的人叫程伯,字休父,由于他在对外征伐的战争中立了功,因而被赐官职为姓,从此,司马氏诞生。

如果从姓氏诞生的角度来说,司马迁、司马懿、司马光,他们之间肯定是有关系的,关键是关系的远近问题。

司马迁与司马懿

司马迁生活在西汉,司马懿则是三国时的风云人物,两人之间隔了三百多年。据不少史料记载,都说他们两人属于同一家族的不同分支,多少有点血缘关系,此话怎讲呢?

话说周天子将官职赐姓司马氏之后,到东周惠王、襄王时,周朝没落,司马氏便投奔了晋国,其后裔之后分散于各个诸侯国。

在秦国的一支司马氏,有平定巴蜀的秦国大将司马错,也是汉族经营四川的第一人,其后裔为夏阳司马氏,也就是司马迁的祖先。

司马错的孙子司马靳,是秦国大将白起的部下,参与了长平之战,当然也参与了坑杀赵国四十万士卒,后来白起被秦昭王赐死,司马靳也被一同赐死。

司马靳的孙子叫司马昌,曾担任过秦国铁矿事务官,司马昌的儿子就是司马迁的曾祖父司马无怿,他做过汉市长,“汉市”有人说是地名。秦汉时治理万户以上的官叫“令”,万户以下的叫“长”。

司马迁的祖父叫司马喜,司马迁说他曾获得过“五大夫”的爵位,接下来就是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了,他做了汉朝的太史令。司马迁说,他的远祖曾担任过史官,如此说来也算是重操旧业,直到司马迁写出了传世巨著《史记》。

在赵国一支的司马氏,有刺客司马蒯[kuǎi]聩[kuì],是战国时代著名的剑客,其后代为河内司马氏,就是司马懿的祖先。

战国时期,司马家族出了很多剑术高手,是赵国有名的武术世家。司马昂就是生活在战国末年的一位有理想的年轻人。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他跟随项羽灭秦,受封为殷王,后来在彭城之战中战死。

东汉中期,司马家族中又出了一位大人物,即征西将军司马钧。东汉与羌族战了一百多年,司马钧也打了一辈子仗,在战场上也很“出名”,只不过他的名气稍微带些侮辱的性质。

据说他每战必败,胜率为零,敌军欢喜,我军头疼。那么这样一个“常败将军”怎么还能打了一辈子仗呢?可能司马懿的祖先情商比较高,与朝廷一号人物邓鸷关系很铁。不过没有真本事,迟早还是要被推下台,后来由于在一次战争中表现得太不像话,被关进了大狱,在狱中自尽了。

不过由于司马钧人际关系搞得好,他的子孙也没受罪。司马钧的儿子司马量,官到豫章太守(南昌市长)。或许司马量也知道从武行不通,于是他给司马家族改了个道,从此,弃武从文。

到了司马量的儿子颍川太守司马儁的时候,虽然没有做到高官,但他博学好古,倜傥大度,已是一逼文士派头了。

颍川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大禹的龙兴之地,出过吕不韦韩非子、张良、晁错,以及后来三国时代的荀彧、陈群、徐庶、司马徽、郭图、郭嘉等众多历史名人。

所以,颍川作为三国谋士的摇篮,司马儁必然深受名人世家影响,因此而跻身于一流世家之列,后代相当受益。

司马儁的儿子司马防,26岁就调入中央,担任尚书右丞(主管钱粮)。在他当职期间保举了一个年轻人,此人便是曹操,缘分就是这么奇妙。

司马防在事业没什么突出的作为,但他生了八个儿子,号称司马八达,其中就有司马懿,此外比较知名的还有长子司马朗,字伯达,司马懿是次子,字仲达,三子司马孚,字叔达。

从上述司马氏的发展来看,司马迁和司马懿多少还能扯上点关系,但中间也隔了一条银河那么远。

司马光和谁有关系?

司马光是北宋名人,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自称是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的后代。自称其实与自编意思接近,反正也没人能追溯,毕竟他与司马孚隔了900年,所以司马光的“自称”不足为信。

那么司马光为什么不自称是司马迁的后代呢?毕竟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史学家”,一个写了《史记》,一个写了《资治通鉴》,看上去,司马光与司马迁更有远祖缘分。

于是,也有一种说法,说司马光一族自称是司马迁的后裔,毕竟司马光《资治通鉴》借鉴了司马迁的《史记》,所以司马光很尊敬司马迁。

可见,“自称”不可信,司马光与司马迁、司马懿基本没什么血缘关系,除非有出土的族谱能证明他们之间有关系。

至于司马南,司马不是他的真实姓氏,自然与他们更没有关系了,不过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而已。

标签: 司马迁

更多文章

  • 司马迁为什么能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史学巨著?原因主要有两点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司马迁

    《史记》这一部巨著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这是中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在《史记》之后的很多史学家,很多都是以《史记》为主要研究对象和参考资料的,足以可见这部作品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而《史记》的作者我们也都很熟悉,他就是有着太史公之称的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司马迁从小家境贫寒,过着贫

  • “谋圣”张良居功至伟,却能独善其身?司马迁《史记》给出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司马迁

    文|四季文史张大可先生的《张良萧何韩信评传》中将张良概括为“谋略盖世的帝王师”。众所周知,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他以谋略擅长,另外两位:萧何、韩信,一个精于管理,一个长于打仗。而这三位人杰,最后都被汉高祖刘邦招于麾下,可见,刘邦也是有着超高的驭人之术。熟悉这段历史的都知道,三人当中,最后只有“谋圣”张

  • 司马迁被汉武帝施腐刑,为报复,司马迁在《史记》里这样“黑”他

    历史人物编辑:张家伟标签:司马迁

    为什么写史书的人,那么爱用春秋笔法?什么是春秋笔法呢?古代史官在记录的时候,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客观公正,不能有自己的主观见解;而使用春秋笔法的史官,所记录的事情,确确实实发生,也的的确确如实写了。但是,后人在读这段历史的时候,总会被牵着鼻子走。比如说,汉武帝派遣李陵出击匈奴。《史记》是这样记载的:“贰

  • 司马迁:史记之前,已有韬略!

    历史人物编辑:王梓浩标签:司马迁

    古代文人,大多寄情于山水,灵感也多来源于游历,徐霞客游历三川,便有了《徐霞客游记》,李白仗剑江湖,生平得意之作大多于山水之间铸就而成,李时珍登千山而尝百草,才有了医典《本草纲目》。无独有偶,太史公司马迁青年时也曾游历华夏山河。司马迁幼年偏居于龙门,于在朝中做官的父亲少有来往,弱冠之后进京投奔父亲司马

  • 栗太子从被废到被迫自杀,司马迁片言碎语揭露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火花标签:司马迁

    看过《史记》的人大都想知道汉景帝为什么废栗太子,而刘荣又是为何被迫自杀的?司马迁不可能明确说,毕竟涉及到汉武帝继位,所以无论是在《五宗世家》,还是在《汉景帝本纪》都没有阐明原因。但是,司马迁仍然将相关线索隐藏在《外戚世家》、《酷吏列传》、《窦婴列传》、《绛侯世家》、《晁错列传》等文中。毕竟涉及到汉景

  • 范曾:司马迁通古今之变,我略逊司马迁,这还是谦虚的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司马迁

    范曾:司马迁通古今之变,我略逊司马迁,这还是谦虚的范曾很有意思,他喜欢跟仙逝多年的人比高论低。范曾夸下海口,他比八大山人差不了多少,对画坛老前辈齐白石也是出言不逊,认为他的画法有问题。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就是对于在世的艺术家黄永玉那也是进行了波澜壮阔的跨世纪对骂。从范曾的路数来看,他喜欢借助他人来抬

  • 浅谈司马迁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楠者电影解说标签:司马迁

    前言司马迁,西汉时期杰出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著名著作《史记》的主要编纂者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曲折,但始终保持着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热爱和研究,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和宝贵的遗产。一、早年经历司马迁于公元前145年出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出生在一个文化世

  • 司马懿是不是司马迁的后人?司马迁被宫刑之前,其实是有后代的

    历史人物编辑:东观校书郎标签:司马迁

    从生理角度上来说,我们伟大的史记作者司马迁先生,在遭受宫刑以后,已经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男人了。很多人都知道,他之所以被宫刑,主要就是帮李陵说了几句话。这如果换做一些仁慈的皇帝来说,说不定就这么过去了,可惜司马迁先生遇到的是比较残暴的汉武帝,他不仅对匈奴残暴,对自己人也不闲着。当得知李陵在西域投降匈奴

  • 重塑田婴的故事,看看司马迁揉碎的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司马迁

    “孟尝君名文,姓田氏。文之父曰靖国君田婴”,在《孟尝君列传》中司马迁介绍田文时,顺便透露了其父田婴。“田婴者,齐威王少子而齐宣王庶弟也。”“少子”指年纪较小的儿子,“庶弟”指非正妻所生。“田婴自威王时任职用事,与成侯邹忌及田忌将而救韩伐魏。”“任职”意思为担任一定的职务,“用事”是指当权。这句话的意

  • 学者评价司马错天下无双,但却被司马迁给洇灭,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司马迁

    每次我们说到秦国的将领,必然会想到白起还有王翦这样的绝顶人物,因为他们是时代最耀眼,被人流传最广的大将。不过可惜的是在学界,其实还有一位秦国大将应受到广泛的热评,这个人就是秦代名将司马错。按照学者的描绘,司马错是秦惠文王时期最有水平的一位将领,他不仅提出了强国三次,而且还是日本军事指导的老祖宗,除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