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楚汉之争”项羽战败后自刎,如果当初听范增的话,结局会怎样?

“楚汉之争”项羽战败后自刎,如果当初听范增的话,结局会怎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巨昕宇 访问量:3830 更新时间:2024/1/17 22:16:49

楚汉战争历时4年多,战地之辽阔,规模之巨大,用兵韬略之丰富,前所未有,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楚汉战争最终实现了西汉王朝的大一统,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我国古代经常发生战争,就算没有任何理由双方也能开战,胜利一方不仅可以一战成名,还能获得对方的领土,受苦的当属身处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

贪欲乃人类的本能之一,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只要达到不可调和时,战争往往都是最有效且快捷的解决方式。

楚汉之争

“楚汉争霸”在我国历史上非常有名,众位诸侯将秦朝灭掉后,项羽分封天下自封为西楚霸王,却改封刘邦到巴蜀汉中为汉王,刘邦虽然平民出身但志向远大,他也想当皇帝,所以这场争夺全国最高统治权的战争随即爆发。

这场大规模战争一共持续好几年,最终西楚霸王项羽战败,在乌江自刎,以死来捍卫自己最后的尊严,项羽死后不久刘邦登基称帝,当时已经50多岁。

古代在争夺政权的斗争中,成功一方称帝称王合情合理,将来不会被诟病,而失败一方就会被称为寇贼。也就是说成功者掌权没有人敢责难,失败者大多都褒义大于贬义,项羽就是如此。

项羽不是英雄吗?非也,但与胜利者比起来他没有什么优势,失败之人注定会被淘汰,而刘邦可以逆袭战胜项羽,靠的并非军事优势,毕竟双方在这方面悬殊比较大,而刘邦靠的是政治优势。

项羽手下有一位谋士名叫范增,他的能力有多强?如果项羽当初听取他的建议,或许不会发生楚汉之争。

在这场战役发生之前,还发生过一次著名事件,被称为历史上最惊险的饭局——鸿门宴,宴席上范增三次举起玉玦让项羽动手除掉刘邦,但项羽一直犹豫不决。

范增意识到项羽不忍心动手,便将项庄召来舞剑,趁刘邦放松警惕后将其刺杀,结果还是被刘邦逃走了。

《鸿门宴》中记载,刘邦跑后范增说了一句话:“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大致意思为:范增称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商量,将来夺项王天下之人肯定是刘邦,我们大家都要被他俘虏!

爆发战争的原因

当年秦王子婴投降之后,秦朝正式宣告灭亡,在伐秦战争中项羽认为自己功劳最大,于是决定进入关中领取胜利成果,结果却被刘邦抢先一步,将所有成果收入囊中。

刘邦手下有个叫曹无伤的将官,他想要投靠项羽,便偷偷派人到项羽那里告密,称刘邦进入关中就是想做王。

范增认为此人并未说谎,刘邦自从进入咸阳之后,并没有抢夺财宝和美女,所以真实目的就为称王,刘邦野心太大,如果现在不把他除掉,日后肯定会后患无穷。

项羽自然咽不下这口气,于是率领40万大军进攻关中,刘邦见此架势直接怂了,他自己手上只有不到10万大军,而且还没有项羽的大军精锐,此时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撤退。

刘邦下令将军队退回霸上,怕项羽追击还找来其叔父在中间调解,大丈夫就该能屈能伸。

项羽的叔父项伯张良是好友,张良还曾救过他一命,项伯怕一旦双方开战张良会遭难,于是连夜来到霸上劝说让他逃走。

张良对刘邦非常忠心,他不愿意离开,还把这件事告诉给了刘邦,刘邦想让张良卖一个人情,请项伯在项羽面前说好话调解一下。

项伯看在张良的面子答应下来,临走时叮嘱刘邦亲自到项羽那里去赔礼道歉,项羽一名手下建议设下一场鸿门宴,等刘邦前来赴宴时将他直接刺杀。

鸿门宴

第二天一早刘邦带着张良、樊哙和百余名随从前来赴宴,刘邦诚意满满地对项羽说,他自己也没想到会先一步进入关中,今日能与项羽相见非常高兴,肯定有人在中间挑拨,所以才让项羽误会了。

刘邦态度谦卑,表示愿意归顺,项羽本来一肚子气,见刘邦如此低声下气跟自己说话后,一点脾气都没有了,项羽称如果不是曹无伤派人来报信,自己也不会这样。

双方表示过友好后,项羽留刘邦在军营中喝酒谈心,范增、项伯以及张良作陪。

宴席上范增一直在给项羽使眼色,甚至举起玉玦让项羽赶快动手,项羽早已不生气,所以只当没看见。

范增见项羽不忍心下手,便出去找到项羽的堂兄弟项庄,称项羽心肠太软不肯下手,让项庄进去给大家敬个酒,找准时机将刘邦刺杀。

项庄敬完酒后提议给众人舞个剑,结果舞着舞着就来到刘邦面前,项伯看出项庄此举何意,便站起来与他来了一段双人舞剑,项伯一边舞一边护着刘邦,不让项庄伤害到他。

张良见情况不妙来到外面找樊哙,樊哙脾气比较暴躁,直接冲到项羽面前,张良称这是替刘邦驾车的樊哙,项羽对他十分欣赏,便吩咐手下赏了酒和肉。

没过一会刘邦起来上厕所,张良和樊哙也跟了出去,刘邦趁机与樊哙等人从小道逃跑,让张良留下断后。

张良回到项羽面前,称刘邦酒量小已经喝醉,所以先行回去了,说罢奉上白璧一双。

范增非常生气,拿起玉斗摔在地上,随即拔出剑将它砸得粉碎,到这里鸿门宴结束。

当初项羽如果听取范增的提议,或许后面就不会发生蜀汉之争,而他自己也不用在乌江自刎。

小结

楚汉之争爆发后,项羽将刘邦团团包围,刘邦自知实力没有项羽强,便提出求和,范增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怎料项羽并没听他的。

后来刘邦派人到项羽那边挑拨,结果项羽听信小人谗言,直接剥夺了范增的权利,范增气不过选择告老还乡,却在回家的路上因旧病复发而死,实在可怜。

参考文献:

《鸿门宴》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标签: 范增

更多文章

  • 范增的悲剧:项羽杀了此人,他就该退隐江湖了

    历史人物编辑:阡陌君标签:范增

    “中原秦鹿待新羁,力战纷纷此一时。有道吊民天即助,不知何用牧羊儿。”——王安石《范增二首》其一秦朝末年,群雄逐鹿中原,楚国王室后裔、一个放羊的孩子熊心被义军首领项梁尊为楚怀王,这是项梁的军师范增的建议。王安石在诗中认为,只要义军吊民伐罪,就能得人心,没必要立楚怀王。但那个时代离战国不远,秦朝摇摇欲坠

  • 鸿门宴,范增为何要项庄舞剑,不埋伏刀斧手杀刘邦?苏轼说出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范增

    “刀斧手”和“摔杯为号”,常常在古装剧中出现。实际上,古代很多历史人物确实常常采取埋伏刀斧手、然后“摔杯为号”的做法,出其不意地取人性命,达到夺权、或者扫平对手的目的。具体可以参考小说《三国演义》,书中的孙权、周瑜都干过这事。这种表面其乐融融、实际暗藏杀机的宴会有个专属的历史名词:鸿门宴。而“鸿门宴

  • 周公是怎么处理流言蜚语的?和范增相比,高下立判

    历史人物编辑:可本美食日记标签:范增

    周武王驾崩后,由他的儿子姬诵即位,即周成王。由于成王年幼,无法处理朝政,就由周公旦代理朝政。这样的做法引起了周公的几个兄弟的不满,尤其是蔡叔和管叔。他们在封国内散布谣言,说周公旦要谋权篡位。谣言很快就传到了朝廷,很多人都对周公产生了怀疑,周成王也不例外。面对这样的局面,周公波澜不惊,他首先去找德高望

  • 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放走范增,不进行挽留?

    历史人物编辑:醉风文史标签:范增

    在楚汉争霸过程中,项羽作为西楚霸王,为什么却成了最后的失败者?在前期的时候,他明明就很厉害,并且很勇猛,排除外界的因素,个人因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也就是项羽,他本身就有缺点,这个缺点最后导致了他的失败,项羽的眼界,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高,甚至可以说眼界短浅,鼠目寸光,他看事情只会看到事情表面

  • “鸡肋智囊”范增,置身于天下大势之间而无能为力

    历史人物编辑:侯卫朝标签:范增

    题/“鸡肋智囊”范增,置身于天下大势之间而无能为力文/唐晋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前言:作为楚军帐下唯一的智囊,单论为人操持的话,范增还是有所可夸的——坚持。楚汉相争期间有无数的将臣谋士叛离项羽而去,唯独范增一人即便不侍从楚军

  • 范增有没有被高估?好像并没为项羽制定什么好的战略,你认为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读古今书标签:范增

    范增确实是被高估了,他的水平称得上谋士二字,但是距离当时的顶级谋士还是有相当大差距的。范增之谋范增的谋略,体现在两点之上:第一、立楚王后裔为王范增总结了陈胜吴广起义失败的原因,认为他们虽然打着楚国的名头,但是他们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楚人恨秦的特点,立楚王后人为王,而是选择了自立。这导致陈胜吴广起义军虽率

  • 陈平用了什么计谋,离间了项羽和范增的关系,导致了范增的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袁军标签:范增

    范增是秦末顶级谋士,被项羽称之为亚父,等于是项羽把范增认作了干爹。项羽对范增也是很尊敬的。但是,在关键问题上,项羽是容易固守己见的,他目光短浅,听不进范增的建议,最终导致了项羽错失了江山。就好比鸿门宴前后,是杀刘邦最好的机会。范增就告诉了项羽了,除了刘邦之外,其它人都是不足为惧的。只要把刘邦给干掉了

  • 如果范增不离开项羽,项羽只会败得更快!这是心理学的必然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小境界大天下标签:范增

    读过《楚汉演义》的人都知道,范增善奇谋,而项羽善打硬仗、险仗、恶仗,是天生的战神。二人相辅相成,优劣互补,是天生的一对搭档。然而陈平仅使一简单的离间计就轻易拆散了他们,最后范增愤而归乡,背疮发作死在半路,而项羽也在两年后兵败垓下,自刎乌江。项羽与虞姬诀别很多读者朋友都认为,如果范增不负气离开项羽,楚

  • 范增和项羽有何共同点?他们的政治理想本不同,范增为何不愿离开

    历史人物编辑:以史为鉴的背后标签:范增

    范增,项羽集团首席谋士,被项羽尊称为亚父。有如此高的地位,范增为什么要离开项羽?谁也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范增一直都相信,最终胜利的会是项羽。01范增在项羽集团的地位太高,他没有理由离开。如果你做到了一家上市公司的CEO,你会舍得轻易跳槽吗?就算是跳槽,你能够得到比呆在原公司更好的待遇、心情吗?我想这

  • 千古之谜:范增早有杀项羽之心,这才是范增离开项羽的真正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的哈皮哥标签:范增

    范增一直被后世人认为是中了陈平的反间计,不为项羽所重用,而一怒之下返乡。现在的影视剧《楚汉传奇》、《鸿门宴》等,也按照这一认定,把范增塑造成了一个一心为项羽出谋划策,对项羽忠心耿耿的阴诡之士。范增但这里有两大不解:一是,范增敢违逆项羽,自作主张鸿门宴安排项庄舞剑,意图置刘邦于死地,以范增当时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