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翦功高震主,为何最后却可以得到善终?摆脱“兔死狗烹”命运

王翦功高震主,为何最后却可以得到善终?摆脱“兔死狗烹”命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韩铮铮 访问量:3761 更新时间:2024/2/29 18:00:24

王翦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为秦国的统一天下,付出了很大的贡献,而秦国能这么快的统一,可以说王翦功不可没,与此之前的白起相比,王翦功高震主,为何他最后却得到了善终?摆脱了“兔死狗烹”的命运?

提起白起,后人将他视为战神,大多数原因是他在长平一战中坑杀40万赵军,这一战让他褒贬不一,不过白起为秦襄王征战四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大大削弱六国军事力量,确实为之后秦始皇统一六国立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最后白起受秦襄王忌惮,无奈自刎而死,也成为了一个悲剧,而原因就在于他功高震主,被人离间,而之后的王翦同样功高,为何就没有被秦始皇杀掉呢?

秦襄王死后,秦始皇继位,他将统一六国提上日程,而当时年轻的将星王翦自然是走进了秦始皇的视线,第一次灭亡赵国时,王翦使用反间计,杀害李牧成功灭亡赵国,可以说,这正是他做人圆滑的一面,不过两个敌对的国家,王翦的做法无可厚非,打仗肯定是要拼计谋的,之后的灭燕国,魏国,楚国,这其中都有王翦与儿子王贲的影子,可以说最后秦始皇统一六国,最大的功臣便是王翦父子。

王翦最后没能被秦始皇杀掉,他做人的道理,在灭楚一战中就足以显现出来,灭楚时,王翦要求60万军队,年轻的李信说20万军队就以足够,王翦听后立马辞官告老还乡,作为一个有计谋的人,王翦觉得,如果李信20万人打赢战争,自己肯定要让位,还不如直接先让位,如果李信输了,秦始皇还会来找他,到时候再上位也不晚。

结果果然如此,李信大败,秦始皇亲自向王翦道歉,并且交给他60万军队让他灭楚,而在行军过程中,王翦每到一城便开始向秦始皇要赏赐,“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当时他的手下觉得王翦太过分,于是劝告他,王翦这时候才说,因为他深知秦始皇生性多疑,要这么多赏赐的原因其目的就在于消除秦始皇的疑惑之心,一年后,王翦大破楚军,攻灭楚国,可以说,秦始皇的眼光是没有错的,王翦也是非常有能力的。

在攻下燕国首都后,王翦选择告老还乡,也是他的智慧所在,他知道,天下统一已经是势在必行,而最终他选择急流勇退的原因就是为了保命,王翦为何没被杀?他是一个聪明人,会揣摩人心,从灭赵,灭楚之战中我们都能看出来,都说人心难测,但是似乎到了王翦这里并非如此,别人的心理对他手到擒来,而这也是他最后能够善终的原因,也因此摆脱了“兔死狗烹”的宿命。

标签: 王翦

更多文章

  • 王翦作为灭六国最大的功臣,为什么能够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小鹏说穿衣搭配标签:王翦

    王翦作为秦国的大将军,在灭六国的战争中立下了许多功勋,尤其是在攻破赵国的邯郸城时,表现出色,被誉为“百战之师”。但是关于他为何能够善终,还有一些传说和说法。一种说法是因为王翦在战争中表现优异,秦始皇非常器重他,曾经几次将自己的女儿嫁给王翦的儿子。此外,秦始皇对王翦的家族也比较宽容,没有像对待其他反对

  • 秦国名将王翦:沙场英雄,功劳卓著位极人臣,鸟尽弓藏终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邓都御史标签:王翦

    秦国之所以能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众多诸侯国中脱颖而出,除了历代君王的韬光养晦和秦国人特有的精神外,还有一代又一代贤臣的辅导才促成了大秦的统一大业。而古往今来那些为帝王打下江山的英雄们结局能够做到“飞鸟尽良弓藏”结局的屈指可数,大多数都没有善终的下场。战国的四大名将中,仅仅只有一位名将最终得到了善终,他就

  • 王翦缘何坚持灭楚出兵六十万

    历史人物编辑:吴秀红标签:王翦

    秦国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并不是顺风顺水的,也是历经诸多困境才走上巅峰,其中就包括在征伐楚国之时,秦王嬴政陷入两难的境地。当时是公元前224年,秦国已经统一了魏国、韩国等诸侯国,准备把下一个目标锁定在楚国,但是在制定消灭楚国计划的同时,要确定谁来带兵出征;当时有两位大将进入秦王嬴政的法眼,一位是战功彪

  • 战国四大名将中,为何只有王翦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吴文磊标签:王翦

    王翦能得善终的关键在于:懂得为人臣之道。战国四大名将中,白起、廉颇、李牧都没有能得善终。这与战国时期君臣的权力之争有关,属于君臣之间没有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导致君王对武将产生怀疑,甚至痛下杀手。一、白起之死白起是战国第一名将,他曾经战伊阙,斩杀韩魏联军二十余万;攻打崤函,夺下六十一座城池,他还南

  • 秦朝灭亡时,王翦为什么不出来救国呢?

    历史人物编辑:崔博文标签:王翦

    秦朝灭亡时,王翦为什么不出来救国呢?他是一个十分出名的将军,有特别多的人都知道他的事迹,很厉害的、在秦始皇嬴政的时候,他和儿子王贲一起可谓是把六国都给灭掉,最后为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王翦所在的那个年代主要是在秦始皇时代,并且秦始皇在位的时候,王翦年纪已经非常大了,以至于秦始皇

  • 四大名将中为何只有王翦能功成身退?

    历史人物编辑:唐明爱标签:王翦

    在后世尊称的四大名将中,有且只有王翦是功成身退,得以善终的将军。功高盖主,这词,出自韩信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却在功成名就之后,没有得到善终,所以用功高盖主来形容。功高盖主,运用在四大名将中,除王翦外的其余三将再合适不过了。四大名将中,白起、李牧、廉颇,三人虽然都有军事方面的成就,但都不

  • 王翦有多猛,可与白起齐名?

    历史人物编辑:陈帅说历史标签:王翦

    秦灭六国时,楚国不是最后一个被攻破,但绝对是最难攻破的一个…而当时,秦国担任攻楚主将的人正是王翦。-1-秦始皇在灭掉三晋、俘虏了燕王并数破楚师后,深感这一切来的要比想象中容易不少,于是也是在此时,他果断地做了一个决定…彻底对楚国收网…而接下来在选将的问题上,秦始皇没有先问久经沙场、已经为秦拔赵定燕的

  • 秦王:20万兵谁能带?王翦说:少60万不带,结果证明王翦英明无比

    历史人物编辑:树人谈史标签:王翦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穷逐鹿中原,都希望可以实现统一中国的霸业,经过不断的更替和吞并最后只剩下了七个国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战国七雄,这几个国家经过了长达几十年的战争后终于秦朝完成了统一的大业。秦朝之所以能够顺利统一天下,和地形有着密不可分的原因,在当时科技技术还非常落后的年代地形往往会起到制约作用,而秦朝

  • 战国四大名将王翦-唯一善终者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玮聊娱乐标签:王翦

    战国四大名将最后一个,王翦,至此,四大名将终于划上圆满句号。与其他三大名将相比,王翦的结局是最好的,他得以善终。没有被君王坑死,没有被君王抛弃,和儿子王贲在帮助秦王嬴政统一之后,急流勇退,辞官回乡,终老一生。司马迁将他和白起放在一起,说他们两个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他们一个是助秦真正崛起的名将,

  • 为何有灭国之功的王翦没白起厉害?王翦是站在白起肩膀上成功的

    历史人物编辑:王公子讲史标签:王翦

    文|飞鱼说史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然不能救患於应侯王翦为秦将,夷六国,当是时,翦为宿将,始皇师之,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至筊身,及孙王离为项羽所虏,不亦宜乎!彼各有所短也。——《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常言道:山西出将,山东出相。这里的“山“指的是古崤山,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