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六国时,楚国不是最后一个被攻破,但绝对是最难攻破的一个…
而当时,秦国担任攻楚主将的人正是王翦。
-1-
秦始皇在灭掉三晋、俘虏了燕王并数破楚师后,深感这一切来的要比想象中容易不少,于是也是在此时,他果断地做了一个决定…
彻底对楚国收网…
而接下来在选将的问题上,秦始皇没有先问久经沙场、已经为秦拔赵定燕的宿将王翦,而是先问了少年勇将李信,此人曾以数千兵勇破燕师而获太子丹,以贤勇著称…
于是始皇对李信说:“寡人欲攻取荆楚,以将军看来用兵需几何”…李信对说:“不过二十万”…
向来谨慎的始皇这时还是以同样的问题又问了一下王翦,但王翦回答说:“非六十万不可”…
始皇听后笑说:“王将军老啦!胆怯了!还是李将军少壮勇猛,就依李将军的来”…
于是使李信同蒙恬将兵二十万南伐楚…而王翦见言不用,请了个病假,便回老家频阳修整去了…
-2-
李信最终果然大败!
始皇闻知后,大怒!立即亲自驰往频阳,怀着歉意对王翦说:“寡人因为没有听将军,以致秦军遭李信辱没,如今更不幸的是,楚兵日益逼近,秦国有危…”
“因此将军即便有病在身,也不能丢下寡人不管吧”?
王翦听后,还是不忘耍点小脾气,说道:“臣年老昏聩,大王还是另择壮勇”…
“行了!将军不要再说了!”
此刻王翦也知道不能再端着了,于是一本正经地说:“既如此,臣非六十万大军不可”…
“唯将军所需”…也是这时,始皇的神情才有所缓和…
大军出发之时,始皇亲送至霸上,而临别之际,王翦竟和始皇索要许多良田美宅…始皇说:“将军就要立大功于秦,何患贫乎”?
王翦笑说:“为大王将兵,有功也终究不能封侯,不如趁现在给子孙们谋点福利”…
始皇大笑…
且不仅如此,王翦在攻楚的一年多里,还曾五番派人往咸阳向始皇索要良田美宅无数…也终于在一年多后,杀楚将、掳楚王、定楚地…
-3-
回过头来再说,六十万大军,那可是秦国全部家当。彼时秦始皇拱手而将此托付给一个异姓将军,其之担忧可想而知…
而王翦之所以三番五次索要无度,无非也如他自己所言,为向始皇表示自己胸无大志、更无异志,以让始皇宽心!而最终也是在君臣二人之间相互心照不宣下,才完成灭楚大业…
就这件事情,当我们再回过头来再从细想,王翦这样做,真能打消始皇的顾虑吗?难道始皇就没想过王翦以此为幌子来麻痹自己而行谋反之实?…
不得而知…
说到头,其实还是始皇敢赌!当然,从王翦的角度来说,也做的很有水平…
很有政治水平…
-4-
在《史记》中,太史公将王翦与白起合到一处作传。起叔以为,综合二人水平,确实相当…
拿白起来说,军事才能估计不亚于王翦,但政治水平却怕有点说不过去…
当年长平之战时,白起所率领的秦兵也几乎是秦国全部,甚至对秦人而言,都有点透支的感觉…
这与后来的王翦攻打楚国时很是相像…
但是,白起在长平大捷之后,为了不贻误战机,在未得到秦昭襄王的首肯下便直接率兵去攻打赵都邯郸…
邯郸自然未能攻下。要说这里边是有范雎的搅和,但起叔想其实更主要的还是来自昭襄王那里…
试想,当时昭襄王就不怕吗?就不怕白起一举攻下赵国而无法控制吗?
具体细节,俱只能猜测,当时情况,谁也不得而知…
但比较可以确定的一点是,白起还是武夫思想过于浓重,他其实更像一个职业军人…
而至于后来的白起,则更是错上加错了,居常鞅鞅,常有怨恨、嘲讽昭襄王之意,且又在真病与假病之间始终推脱带兵上阵…
昭襄王见其不能为己所用,最终赐死杜邮…
说点结语:无论如何!当概而言之时,还是得说二人确实乃秦国的不世大将。
文:起叔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联系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