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翦有多猛,可与白起齐名?

王翦有多猛,可与白起齐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陈帅说历史 访问量:2308 更新时间:2024/1/1 7:37:29

秦灭六国时,楚国不是最后一个被攻破,但绝对是最难攻破的一个…

而当时,秦国担任攻楚主将的人正是王翦

-1-

秦始皇在灭掉三晋、俘虏了燕王并数破楚师后,深感这一切来的要比想象中容易不少,于是也是在此时,他果断地做了一个决定…

彻底对楚国收网…

而接下来在选将的问题上,秦始皇没有先问久经沙场、已经为秦拔赵定燕的宿将王翦,而是先问了少年勇将李信,此人曾以数千兵勇破燕师而获太子丹,以贤勇著称…

于是始皇对李信说:“寡人欲攻取荆楚,以将军看来用兵需几何”…李信对说:“不过二十万”…

向来谨慎的始皇这时还是以同样的问题又问了一下王翦,但王翦回答说:“非六十万不可”…

始皇听后笑说:“王将军老啦!胆怯了!还是李将军少壮勇猛,就依李将军的来”…

于是使李信同蒙恬将兵二十万南伐楚…而王翦见言不用,请了个病假,便回老家频阳修整去了…

-2-

李信最终果然大败!

始皇闻知后,大怒!立即亲自驰往频阳,怀着歉意对王翦说:“寡人因为没有听将军,以致秦军遭李信辱没,如今更不幸的是,楚兵日益逼近,秦国有危…”

“因此将军即便有病在身,也不能丢下寡人不管吧”?

王翦听后,还是不忘耍点小脾气,说道:“臣年老昏聩,大王还是另择壮勇”…

“行了!将军不要再说了!”

此刻王翦也知道不能再端着了,于是一本正经地说:“既如此,臣非六十万大军不可”…

“唯将军所需”…也是这时,始皇的神情才有所缓和…

大军出发之时,始皇亲送至霸上,而临别之际,王翦竟和始皇索要许多良田美宅…始皇说:“将军就要立大功于秦,何患贫乎”?

王翦笑说:“为大王将兵,有功也终究不能封侯,不如趁现在给子孙们谋点福利”…

始皇大笑…

且不仅如此,王翦在攻楚的一年多里,还曾五番派人往咸阳向始皇索要良田美宅无数…也终于在一年多后,杀楚将、掳楚王、定楚地…

-3-

回过头来再说,六十万大军,那可是秦国全部家当。彼时秦始皇拱手而将此托付给一个异姓将军,其之担忧可想而知…

而王翦之所以三番五次索要无度,无非也如他自己所言,为向始皇表示自己胸无大志、更无异志,以让始皇宽心!而最终也是在君臣二人之间相互心照不宣下,才完成灭楚大业…

就这件事情,当我们再回过头来再从细想,王翦这样做,真能打消始皇的顾虑吗?难道始皇就没想过王翦以此为幌子来麻痹自己而行谋反之实?…

不得而知…

说到头,其实还是始皇敢赌!当然,从王翦的角度来说,也做的很有水平…

很有政治水平…

-4-

在《史记》中,太史公将王翦与白起合到一处作传。起叔以为,综合二人水平,确实相当…

拿白起来说,军事才能估计不亚于王翦,但政治水平却怕有点说不过去…

当年长平之战时,白起所率领的秦兵也几乎是秦国全部,甚至对秦人而言,都有点透支的感觉…

这与后来的王翦攻打楚国时很是相像…

但是,白起在长平大捷之后,为了不贻误战机,在未得到秦昭襄王的首肯下便直接率兵去攻打赵都邯郸…

邯郸自然未能攻下。要说这里边是有范雎的搅和,但起叔想其实更主要的还是来自昭襄王那里…

试想,当时昭襄王就不怕吗?就不怕白起一举攻下赵国而无法控制吗?

具体细节,俱只能猜测,当时情况,谁也不得而知…

但比较可以确定的一点是,白起还是武夫思想过于浓重,他其实更像一个职业军人…

而至于后来的白起,则更是错上加错了,居常鞅鞅,常有怨恨、嘲讽昭襄王之意,且又在真病与假病之间始终推脱带兵上阵…

昭襄王见其不能为己所用,最终赐死杜邮…

说点结语:无论如何!当概而言之时,还是得说二人确实乃秦国的不世大将。

文:起叔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联系即删

标签: 王翦

更多文章

  • 秦王:20万兵谁能带?王翦说:少60万不带,结果证明王翦英明无比

    历史人物编辑:树人谈史标签:王翦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穷逐鹿中原,都希望可以实现统一中国的霸业,经过不断的更替和吞并最后只剩下了七个国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战国七雄,这几个国家经过了长达几十年的战争后终于秦朝完成了统一的大业。秦朝之所以能够顺利统一天下,和地形有着密不可分的原因,在当时科技技术还非常落后的年代地形往往会起到制约作用,而秦朝

  • 战国四大名将王翦-唯一善终者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玮聊娱乐标签:王翦

    战国四大名将最后一个,王翦,至此,四大名将终于划上圆满句号。与其他三大名将相比,王翦的结局是最好的,他得以善终。没有被君王坑死,没有被君王抛弃,和儿子王贲在帮助秦王嬴政统一之后,急流勇退,辞官回乡,终老一生。司马迁将他和白起放在一起,说他们两个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他们一个是助秦真正崛起的名将,

  • 为何有灭国之功的王翦没白起厉害?王翦是站在白起肩膀上成功的

    历史人物编辑:王公子讲史标签:王翦

    文|飞鱼说史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然不能救患於应侯王翦为秦将,夷六国,当是时,翦为宿将,始皇师之,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至筊身,及孙王离为项羽所虏,不亦宜乎!彼各有所短也。——《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常言道:山西出将,山东出相。这里的“山“指的是古崤山,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

  • 战国四大名将之秦将王翦

    历史人物编辑:曹振标签:王翦

    秦国名将王翦,是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据说,王翦是东周灵王太子晋的后裔,又是唐朝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年少时很喜欢军事,侍奉过秦始皇。电视剧《寻秦记》剧照公元前236年,王翦带兵不仅攻下了赵国的阏与,还一连攻下了赵国的九座城池,从此,名声大震。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王翦立下了赫赫战功

  • 王翦出征时不断讨要封赏,部将劝他不要过分,王翦:我这是在保命

    历史人物编辑:骆春琴标签:王翦

    “少李轻兵去不回,荆人胜气鼓如雷。将军料敌元非怯,能使君王促驾来。”说到嬴政手下的著名将领,很多人都会想到蒙恬,不过除了蒙恬以外,大将王翦也是秦朝相当重要的名将。那么这里我们就来讲一个关于王翦的故事,据悉他曾在出征时不断讨要封赏,连其部将都劝他不要太过分了,而王翦却称自己是在保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 战国四大名将之王翦

    历史人物编辑:辛秋兰标签:王翦

    战国四大名将是指中国战国时代四位著名的将领。《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本篇我们讲讲秦国的王翦。上阵父子兵这个词,似乎格外适合王翦及其儿子王贲,秦国统一天下的战争里,除了最先的灭亡韩国王翦没有

  • 王翦,也太会做人了吧

    历史人物编辑:浅聊历史斋标签:王翦

    文/子玉职场中最厉害的是什么人?当然是那些专业能力过硬而且还特会经营与领导及同事之间关系的那拨人。翻开史书,这里边有王翦,有萧何——当秦王嬴政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讨论攻楚方案时,王翦提出,“必须得出动六十万秦军才能拿下楚国”。但少年将军李信却表示,“给他二十万,定能搞定楚国”。作为领导,当然想以最小的成

  • 李牧不死赵国不灭,王翦都不是他的对手,可惜赵王却非要作死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王翦

    众所周知,战国四大名将指的是白起、李牧、王翦、廉颇;秦国和赵国各占一半,其中白起更是被誉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但其实论战争指挥艺术,李牧丝毫不在白起之下,李牧差的,也许就是强大的国力支撑吧;但是能凭长平之战后虚弱的赵国国力,北击匈奴,西御强秦,李牧的实力可见一斑。秦国白起击败初出茅庐的赵括,赢得了长平

  • 读《资治通鉴》“王翦伐楚”,品王翦与领导相处的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绮梦说历史标签:王翦

    王翦伐楚是秦国灭掉韩、赵、魏、燕等国之后,最后统一中国的决定性的战役。在最开始伐楚中,秦王任用的是缺乏经验的年轻将领李信为统帅,李信轻敌冒进被楚军打败,在秦军战败的紧急关头,王翦亲自率领60万秦军与楚军抗衡,抵御楚军凌厉的攻势,他命秦军坚守不战,养精蓄锐,进行周密的准备,等

  • 李牧白起王翦廉颇全方位比较,谁是真正的战国第一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丰碑标签:王翦

    千年来,秦之白起、王翦,赵之廉颇、李牧被世人尊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他们的军事水平也代表了那个年代实战的最高水准。《千字文》更是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谁才是战国第一名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细细分析一番,请各位前辈方家斧正!论战功战绩:1、白起主